灾害风险管理

时间:2023-04-27 05:11:44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灾害风险管理

灾害风险管理1

应用风险管理学的理论阐述了灾害风险管理的`特性和基本类型,探讨了灾害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和环境定位与面临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最后确定了抵御灾害风险的基本方法.

作 者: 郭志明 GUO Zhi-ming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ISTIC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年,卷(期): 20xx 28(5) 分类号: X4 关键词: 风险 风险管理 方法 系统论

灾害风险管理2

  20xx年“5。12”汶川大地震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沉重,同时大量次生水灾害隐患的风险处置实践也给我们的水利科技工作带来了一些全新的启示,值此地震灾害一周年之际,我们在紧锣密鼓实施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总结地震次生水灾害处置的成功经验尤为重要。

  灾害事件的典型特征就是其灾害可能后果,即风险的不确定性,人们评价灾害事件的风险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发生某种量级灾害事件的可能性,灾害事件的风险首先取决于该事件的规模大小和相应的发生概率,地震次生水灾害由于其致灾因子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种致灾模式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对这种高度不确定性事件按照确定性模式进行决策是不可取的。因此,风险决策过程中,在确定灾害事件危险特征时,往往要评价各种不同灾害事件规模对应的可能性。其次是受灾害事件影响的对象(承灾体)的特征,包括可能受影响的范围,该范围内人口数、资产价值及其分布,可能受影响区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这就需要结合灾害规模及对应的可能性进行影响对象的综合分析,同样,这种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第三是可能受灾害影响对象对灾害事件的抗御能力,也就是对象的脆弱性,这一点是人们以往很少注意的。实际上,承灾体若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该承灾体所对应的风险水平就有可能显著降低。

  地震次生水灾害是典型的风险事件。据调查统计,“5。12”地震后,仅四川省就造成了20xx多座水库的不同程度损坏,堤防破坏长度达700多km,形成大小堰塞湖100多个。这些堰塞湖和震损水利工程给相关区域带来了大小不等的次生水灾害风险,也给我们水利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水利部矫勇副部长在一次抗震救灾工作报告中总结了汶川地震水利次生灾害风险特征,概括为四大特点:一是应急风险事件量大种类1决定灾害事件风险的三要素2汶川地震可能次生水灾害的处置多;二是各类应急事件的风险级别高;三是应急事件的风险影响范围广;四是应急事件的风险分析难度大。面对前所未有的大量地震次生水灾害风险集中释放的重大挑战,风险决策与风险处置的全新模式在地震次生水灾害的防灾减灾实践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人们不仅仅关注工程对象本身的危险性,也开始从综合风险的角度全面关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承灾体特征等相关的各个方面。以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为例,从综合风险管理的理念看,首先是风险识别问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围绕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溃决的各个因素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确定不同溃决模式及其可能发生的几率,包括不同溃口形态尺寸、不同上游来流条件、不同物质组成,全面了解与可能风险有关的主要因子,确定一定条件下的安全隐患,全方位地研判各个风险因子的作用,包括堰塞湖滑坡体的基本特性,上游水文情势,上游淹没特征,下游可能影响范围等,从风险事件的危险性、风险事件的可能影响后果、风险对象的脆弱性等各个方面入手确定了唐家山堰塞湖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水平。其次,在具体风险处置方面,通过综合风险评价,针对唐家山堰塞湖安全风险特征,采取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手段来降低风险事件的'综合风险,包括降低风险事件规模(降低坝顶溢流高程、开挖溢流槽减小溢流冲刷的不确定性),加强相关信息收集(坝体稳定性观测、水位观测),根据各种不同风险水平评估结果,有选择地进行人员财产疏散等,成功消除了唐家山可能溃决给下游广大地区带来的巨大风险。

  自然和人为的许多影响水利工程安全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而我们人类的决策又是确定性的,这就导致一定的决策风险,显然这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识别风险及其不确定因素,评估风险及其不确定程度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实证和理论分析皆表明,在各种可能的已知或未知自然和人为外力作用下的水利工程,其生命周期内不3汶川地震次生水灾害管理的启示可避免地存在危及其安全的风险因素。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仍多以水文事件的发生概率为背景,忽略了风险的本质特征,对工程风险缺乏全方位、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总结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对于推进风险综合管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增加水利工程效益、避免水利工程运用的重大决策失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与人口的增长,许多对于洪水并没有切身认识的人群也开始大量进入洪水风险区,往往使得同样一个区域的洪水风险发生动态变化。同时,由于防洪工程措施的加强,原来经历过洪水灾害的人群也开始认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大大改善,洪水已经远离他们而去,这种洪水风险意识的懈怠有可能带来实际风险的增加。

  同一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大量高标准防洪工程的建设导致了保护区域的资产与人口的进一步集中,这种人口与财富的集中使洪水灾害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巨大,使人们了解这一点,并采取与当地洪水风险特征相适应的开发与发展模式,预先做好应对非常洪水事件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国内外防洪减灾实践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洪水频繁淹没的地区,由于人们防洪意识的提高、具体防洪能力得到了增强,其实际洪水风险水平并不是很高,而对于一些洪水事件发生不是那么频繁的地方,反而往往形成较大灾难。实际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进一步集中,人口增加等多种因素,我们整个社会的洪水风险一直在持续上升,一些原来洪水风险并不是很高的地方逐渐成为洪水高风险区,这是我们今天特别强调“洪水风险”概念的根本原因。“洪水风险”的概念全面进入我国的防洪减灾实践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即使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目前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防洪减灾领域从风险的角度来安排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并以洪水风险分析为基础考虑我们的一些重要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但出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实际考虑问题时大多仍然是基于某一事件的危险性考虑的,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中所描述的风险实际上都是水文事件发生的概率特性,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分析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途径,很多工作实际上都是从分析事件的危险性出发的。

  我国现有85000多座水库,各种不同等级的堤防超过26万km,其中还存在大量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的所谓病险工程,一般情况下,这些水利工程不可能像“5。12”地震后的次生水灾害那样出现风险集中释放的情况,但基本风险特征是一致的,如何从风险的角度从危险事件的可能性、造成损失的程度、风险控制措施的代价、危险事件的综合影响因素等各个方面把握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主线是当务之急。这次汶川地震次生水灾害的处置模式为我们今后的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基础。

  地震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我们的理念更新提供了机遇,灾难已经过去,人们正在为重建家园而努力。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汶川地震的恢复重建将不仅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还必将提高我们的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我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我们在这个风险无处不在的生存环境中更加安全地生活和发展。洪水保险是分散洪水灾害风险,减少受灾人负担的重要手段,虽然呼吁了多年,但是在我国始终未能开展。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一是要扩大保险的范围,建立全民的强制性保险体制;二是扩大保险品种的内涵,单纯的洪水保险适用范围有限,如果将各种自然灾害捆在一起保险其适用范围就会扩展至全国。这样,对于灾害风险的分散作用就会大得多。同时,建立灾害的再保险及巨大灾害的国家

  救助体制,进一步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更有益于建立全民参与的自然灾害保险体制。

  全社会防洪减灾体制与现行防洪减灾体系的不同4建立基于正规教育的的防灾减灾教育体制在于:(1)在强调防洪的同时注重减灾工作;(2)从单纯的河道防洪建设扩大到保护区的风险管理;(3)由单纯的专业队伍防洪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防洪减灾;(4)全社会由被动地、松散地应付洪水到由法律规范的主动防洪减灾行为。

  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为建立全民防洪减灾体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当做好防灾减灾日的活动计划,利用每年的国家防灾减灾日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宣传、训练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还可以开展专题的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把宣传和动员群众参与防洪减灾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逐步建立全民的防洪减灾体制。

【灾害风险管理】相关文章:

医院防范灾害风险活动简报10-09

风险管理心得报告企业风险管理心得05-24

风险管理计划08-26

关于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作文素材11-11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12-15

风险管理述职报告06-01

“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主题心得(通用13篇)12-15

风险管理部述职报告08-11

银行风险管理心得11-06

风险管理制度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