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发展

时间:2023-04-27 01:01:50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宏观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发展1

由于各项制度改革、改革的立法体系的建立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格鲁吉亚自1995年来经济持续增长.GDP增长率为5.6%,从20xx年的5.5%增加到了20xx年的11.1%,成为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中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 中国经贸 英文刊名: CHINA BUSINESS MONTHLY 年,卷(期): 20xx ""(8) 分类号: 关键词:

宏观经济发展2

  宏观税负是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它说明单位gdp负担的税收水平,它的大小反映税收负担的高低。一个地区宏观税负的高低,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地区各产业税负的大小;二是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税收政策,各地区间相同产业的税负差距不大,因此,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便成为影响该地区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一、“十五”以来北碚国税收入及北碚经济发展趋势

  (一)“十五”以来,北碚国税收入发展状况

  “九五”期末的20__年,我区国税收入规模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22亿元;20__年,突破3亿元。在连续两年突破3亿后,20__年实现了税收收入总额突破4亿元的历史性新跨越,收入总额达到4.77亿元(含免抵调、车购税、其他收入,以下同口径),是20__年的两倍。十五”期间,我区共组织国税收入17.4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收7.67亿元,年均增长16.59%。20__年,我区国税收入总额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73亿元。

  20__—20__年,我区国税收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7.16%,增幅在主城九区中仅次于渝北区(28.52%)、大渡口区(24.31%)、巴南区(20.90%),列居第四位。“十五”以来,我区国税收入发展速度,比主城九区年平均增长速度16.09%快1.07个百分点。我区国税收入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屡创新高,经济税收基本协调增长,为我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

  (二)“十五”以来,北碚经济发展状况

  “九五”期末的20__年,北碚地区生产总值为48.53亿元,20__年为52.20亿元,20__年为56.27亿元,20__年为62.30亿元,20__年为70.29亿元,20__年为80.15亿元,20__年为91.80亿元。20__年—20__年北碚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21%。

  “十五”以来,北碚国税收入的年平均增幅快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幅5.9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十五”以来北碚国税宏观税负分析

  在“九五”期末的20__年为4.56%,“十五”期末的20__年则上升到了5.95%,提高了1.39个百分点,比主城九区的平均税负5.74%高出0.22个百分点,在主城九区中列第四位,次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渡口区(12.50%)、南岸区(9.31%)和江北区(8.40%)。20__年,我区国税的宏观税负达6.24%,比20__年提高0.29个百分点,比主城九区的平均税负5.71%高出0.56个百分点,在主城九区中仍列第四位,低于大渡口区(11.79%)、南岸区(7.77%)和江北区(8.37%)。

  (四)“十五”以来北碚国税税收弹性分析

  税收弹性等于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当税收收入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税收收入慢于经济增长,税收弹性小于1;税收收入增长率等于经济增长率,税收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税收弹性等于1;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税收超经济增长,税收弹性大于1。

  20__年,北碚国税弹性系数为1.13,20__年为1.79,20__年为2.95,20__年为0.61,20__年为1.61,20__年为1.39,6年来平均弹性系数为1.53(在主城九区中,只有大渡口区和巴南区6年平均税收弹性大于1,分别为2.0和1.31)。从以上可以看出,北碚国税6年来,除了20__年税收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其余5年均高于经济增长。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税收收入不会长期保持超经济增长。

  二、“十五”期间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从20__年—20__年,因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收入比上年增加额自20__年以来基本都在3000万元以上,特别是20__年达到5000万元以上。因经济增长因素使税收收入增加的份额除20__年低于50%以外,其余各年均高于50%,20__年达88.98%。从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看,由于经济运行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经济增长因素一直保持对税收收入的正面影响,这与经济决定税收的前提是相吻合的。

  (二)宏观税负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分析

  由于宏观税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既包括政策变量,也包括随机变量。除20__年因宏观税负的影响,使税收收入减少1599万元,其余年份均是正影响。20__年宏观税负对税收收入影响的所占比重最高,达59.71%,成为影响税收收入的第一位因素。由于宏观税负因素是多种因素的集中反映,且历年情况又不同,因此分析起来情况各异,但宏观税负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占整个税收收入增加额的比重越低,说明宏观税负越稳定。

  三、对全区国税收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些建议

  由于国税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及第三产业的商贸流通业,我区经济发展态势及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增长有相当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区工业基础较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从国税的税源结构分析,我区机械制造业多属于普通税源,增长幅度有限。而我区资源性税源主要是煤炭及水泥行业,产品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很大,税收减收的可能性随时存在。此外,由于“十五”期间新增税源比例小,总量小,后续税源不容乐观。由于工业是一个地区获得长期稳定的税收收入的基础,因此只有有了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的工业企业,才会有稳健的持续增长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

  (一)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合理下达财政收入任务,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区里下达财政收入任务,应尽量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下达增长比例。从目前我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只有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纳税环境,才会形成一个资金流向“洼地”,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到北碚来投资办企业,才会促进北碚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工业发展,以经济增效带来税收增收。

  由于我国的税收是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而我区的国税收入又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增值税,所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应成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选择,既要通过加大经济增长中的知识和科技含量来增加经济总量与质量,又要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有工业技术改造使经济步入长远增长之路,税收增长的基础也就更为稳固。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引大引强工作。

  在北碚目前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更应对要求进入各园区的企业考虑其行业发展前景、企业投资规模、产出效益等因素,否则会造成政府既赔了土地,又没有实际经济效益。因此,努力拓宽渠道吸引区外资金进入我区,尤其是通过吸引全国百强企业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到我区安家落户,提高我区工业的竞争力,并带动其他产业大发展,优化我区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布局,大力发展知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使税收增量多元化,“工业强区”的战略和可持续增长的税收收入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宏观经济发展3

  摘要:中国得宏观经济管理一直依赖着外贸出口得渠道,然而国内得金融系统改革创新之路发展滞后,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得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得失衡现象。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中国只有坚持顺应全球经济不断变化得规律,积极探索和创新对宏观经济管理得措施,这样才能够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得现实需求。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政府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遇见各种层出不穷得新问题和难题,在经济高速进步得同时,也要积极地迎接这些挑战。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宏观管理进行不断反思。第一,要牢牢把握宏观经济管理得目标。目前,纵观中国得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现如今中国得基本国情,通过政府得宏观经济管理发挥得职能,有效确保整个GDP得快速、稳定地发展,从而获得更高得经济效益;第二,对宏观经济管理得目前得政策进行创新。一个宏观经济管理得成果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得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发展得表现,对百姓得生活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总而言之,就是要对我国得宏观经济管理策略进行创新,将有助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提升,增强国家得综合国力。

  1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得作用

  1.1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

  加速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得最终目得,经济在发展得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仅有制约经济发展得,还有促进经济发展得。宏观经济管理将有效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得速度,将经济发展保持在稳定得状态。避免出现经济泡沫,同时还能有效防止经济发展中出现大波动,既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平稳,也保障经济增长得高质量,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得发展。

  1.2改正市场自发调节得缺陷

  如今,我国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还处在初期建设阶段,在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经济转型期间还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传统经济模式中得一些弊端并未消除,市场经济得自发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在这样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下,填补市场自发调节得缺陷,就要全面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得效用,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所有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

  1.3推动资源得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完成得,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存在得不足将对资源配置得合理性与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为增强资源配置得合理性,就需要借助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对有限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最大得经济价值。

  2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2.1保持经济平稳目标

  (1)经济总量平衡这个目标主要指社会总提供与总需求之间,在总量和核心结构上维持一定程度得均衡。那么,所谓得总量平衡则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外商品、劳动力进入和成本投放等得需求、消费需求与国外需求间得平衡。其中,结构均衡主要指投资产品与投资得需求之间,消费产品与消费得需求之间得整体均衡。在调控和管理宏观经济时,发展供给与总量均衡是一个关键矛盾。只有紧紧绕着这个关键矛盾,把总量控制在合理范畴,这样才不至于导致经济出现大得变化,确保经济健康稳定运行。(2)物价稳定所谓得物价稳定,从三个方面得内涵去解读:第一指稳定得物价整体水平;第二指物价上涨得水平比居民平均收入增长得增长速度要慢;第三主要指核心产品尤其是那些极为重要得日常消费品得物价整体水平保持平稳。确保整体得物价水平平稳较少波动,其衡量得重要指标是物价总指数。物价总指数呈现出上涨趋势,将导致却不商品得比价在不断变坏中产生波动,即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更对价格体系得变革有利。总而言之,只有把物价得上涨幅度控制在社会经济水平得合理范围中,就被认为是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指得是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全部得货币收入以及支出均衡或稍有顺差或逆差。能够以属性为出发点将国际经济交易划分,主要可分两种方式,即自主交易与调节交易。伴随我国经济对外联系持续加大,政策得不断深入执行,使对外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全新变化。从经济发展得整体趋势看,国内经济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从始至终都存在依存、制约得相互关联。国内得宏观经济可以把已经不平衡得主要矛盾科学地转移到国际收支得流程钟来,这样一来对保持我国经济在某个阶段得稳定增长十分有利。

  2.2宏观效益目标

  (1)宏观经济效益指得是既能体现为一个国家在某个具个阶段GDP或国民总收入得上涨,还能体现一个国家在某一个阶段人们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即便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核心统一,但是在某些特殊现状下矛盾依然没有缓解。个别经济活动但从局部分析还是规范合理得,但从宏观上看就存在诸多问题,只是个体经济效益得被提高,但是对推动整体宏观经济效益得提高并没有帮助。面对这个情形,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进行调整,从而使宏观经济与微观效益实现和谐统一。(2)社会效益,主要指在经济发展得全过程中,商品生产、利润上涨、技术使用等个别得经济行为,对社会得持续发展与整体进步将带来直接得效用与影响,其具体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对社会得全面和持续进步,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得作用和影响,因此这些经济活动,被统称为“正社会效益”,相反得就是“负社会效益”。

  2.3经济增长目标

  (1)恰当得投资规模。所谓“恰当合理”就是指在满足经济持续增长得需求下,还需全面考虑到这个时期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可能。总而言之,投资规模便是其中一个影响经济上涨得直接原因。(2)合理科学得产业结构。科学健全得产业结构,能使得经济实现长期得良性循环,进一步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相反,如果经济得运行受到严重得制约,那么经济效益就会显著降低下降。想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利用调整投资结构和调整目前企业得生产方向来完成。(3)资源合理配置。主要指通过管理和调配当下已有得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所有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资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化,最终获取最大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得大环境中,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能够运用这两种主流方法,即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中也存在诸多不可避免得弊端。因此需要政府能积极主动地加入社会资源得科学配置中,完成对财政得科学分配和调整。

  3生活水平目标

  3.1增强民族素质,合理管控人口

  要想人民物质文化以及生活水平能呈现不断提升得态势,务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得水平,另一方面也适度将人口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增强国民综合素质。如果人口得增长速度远超于GDP和国民总收入得整体增长速度,这就代表减少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也意味着人民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有所降低。

  3.2发动全面再就业

  主要指只要能力过硬且主动想要工作得人员,都能在合理得条件下,随时找到满意且适合自己得岗位。通常失业率在5%以下被视为该社会得全面就业。市场经济下允许有失业或或者下岗,也就是所谓得优胜劣汰。但让员工回家不是目得,政府相关部门借助于再就业得工程,对其进行知识和操作得专业培训,使这部分员工能再一次找到适合并喜欢得工作,使其在人才市场中能具备较强实力。目前,我国得劳动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务必要谨慎以待,它不仅与经济得发展密不可分,而且还是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得重要内容之一。

  3.3公平分配

  即便社会具有公平得属性,但是也不可能利用市场机制自动去实现,其只能在等价交换得原则上使机会均等得平等精神得以实现。借助于市场机制得特点,把得失当做竞争得助推力,鼓舞其中一部分人要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过上富裕得生活,进一步推动社会得快速进步;同时还需对当下收入水平还较低得人群给予高度关注,务必要大幅提升构成整个社会得每一个阶层得人民得生活水平,将这一点视为社会主义机制优势得体现。要借助于税收等相关政策方式将那些因为客观条件引发得贫富差距问题进行调节,防止各地方、企业与个人得收入存在太大得距离,并利用社会保障机制去保证这部分人群得基本生活。

  4宏观经济管理得创新政策

  4.1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得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得主体指得是在法律允许得范围内,负责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得运行与履行职能得有关政府机构。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得创新,就是对政府机构和该政府机构得组织与人员岗位得创新。对该政府机构进行组织创新,指得是对该政府机构得职能和权责得创新,其最终目标在于提升政府工作得效率。在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干预得过程中,政府机构得一个核心职责便是保持对市场得稳定性,创建一个和谐、有序得市场环境。

  4.2宏观经济管理客体得创新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得客体,主要指被宏观经济主体所管理得对象,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得宏观经济管理客体得改进优化,就需要对政府和市场得权利范围进行重新得界定,对政府应当参与和不应当参与干预得经济活动进行边界得划分,政府要发挥出自身所具有得权力。从我国得基本国情出发,政府对宏观经济管理得职能也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建设和优化,日益退出市场环境。

  5国内得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指得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时,所需使用得一系列对完成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得有效措施,这其中涉及到一些软件方面得方法,例如经济、行政与法律等多个方面得各种各样得措施,还包含众多硬件方面,例如传播媒介、互联网以及电子信息等。管理得最终效能都与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有直接得关系,对管理措施进行创新对政府切实发挥出宏观经济管理得职责十分有帮助。现如今,中国早已是世界贸易组织中得重要成员国之一,对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进行创新,就是借助于这些科学先进得方式方法通过法律得手段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管理得目标。当下,我国得法制体系依然在持续建设和健全中,其中最为核心得经济与行政措施大多数都将借助于法律这一形式得以呈现,将法律作为创新管理最基本得根据与基础保障,防止出现主观臆断得情况。创新政府得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涉及管理所使用得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也可以认为是创建电子信息化得有关管理部门。加速创建“电子信息化政府部门”,持续优化和完善我国得宏观管理体系,加速网上“政府工程”目标得最终实现。

  6结语

  综上所述,能够看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还有大量得问题依然没有消除,但是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时也取得了相应得成效,这也是毋庸置疑得。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得过程中,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具体分目标和最后得终极目标,不断完成制度等全方位得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走向健康、稳定、快速且全方位得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伟.关于宏观经济管理得创新性研究[J].现代商业,20xx(8).

  [2]吴全宏,朱永昌.适应经济发展,推进管理创新[J].统计与管理,20xx(2).

  [3]韩保江.驾驭市场经济关键是提高宏观调控得科学性[J].学习月刊,20xx(10).

宏观经济发展4

  1宏观经济管理的行业认知

  在行业内部将宏观经济管理看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管理与支持体系,是市场经济获得长期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基础。在业界宏观经济管理被理解为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利用宏观的调控措施(银行利率、行业补贴、就业政策、法律规范等各种形式),以宏观的层面对市场进行运行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调节,进而实现市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法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工作。宏观经济管理既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以社会平衡发展为中心的控制工作,对于从宏观上约束、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宏观经济管理的演进历程

  宏观经济管理发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建设时期,在经济领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开始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分析,这是对战争的反省,同时也是对金融体系世界层面上的重要反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谈判过程中,西方国家看到了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价值,开始告别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说,最终形成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广泛认同,进而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在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避免了多次经济领域的世界性灾难,这使得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全面地认可,进而确定了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世界看到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在主体经济领域人们对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共识,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要想获得高效、稳定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全面的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开展和运行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3宏观经济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对市场经济发展价值的措施与方法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的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利润,于是纷纷引进国外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并且加大产量和发展的步伐,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盲目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提高,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4结语

  宏观经济管理是从宏观上对市场和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以区域和国家为主导层面,以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主体,对市场的资源和发展进行调控和干预,是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途径与方法。宏观经济管理是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与更高高度上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对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更加深远而有效。经济学界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管理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要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强化宏观经济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层次,在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实际的前提下,以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创建出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实现对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保护与支持作用。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要树立科学的、批判的思维和方法,在“拿来主义”的引导下吸收国际上宏观经济管理先进的理念和现代化的方法,做到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为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创立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使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更加符合现代化与市场化的要求,为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管理的基础。

宏观经济发展5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简单分析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之下,每一个且有与项目在发展与进步过程中都无法离开的经济管理工作,并简单分析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价值

  (一)调整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的体现方式非常多,例如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市场无法自发的消除垄断现象;市场混乱无法展现公正的收益分配与合理竞争;市场无法有效的处理外部非经济因素;市场调整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盲目性,无法达到想要的调整目的[1]。上述的这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都需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处理或解决。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近些年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推广和应用,企业之间的经营利润不断增加。(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我国当前仍然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本身的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市场的'调节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遭受非市场内因素的不正常干扰,导致市场的正常秩序无法有效维持,这也就提出了需要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来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以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需要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发展目标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推动,发展与巩固我国的国有经济主导性地位,并逐渐促使社会团体成员可以走向富裕的道路,促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有力。

  二、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所形成的影响

  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大的特征便是以投资驱动的方向为主,以工业主导型为方式,投资当中的政府占比相对比较大。政府的主导性投融资、行政干预的作用较为突出。这一现象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例,美国是采取宏观经济的方式推动消费,以服务行业为主导,投资的方式以私人方式为主。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国的制度演进速度相对较快,西方国家的许多制度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基本定型。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在金融、法制、人力资源、技术、投资、制度等多个方面仍然有着较为突出的发展空间,这一些发展都需要在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之下进行,所以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仍然较为突出,但是这一差异正处于缩小阶段。西方的统一性制度框架体系之下,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市场环境,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因为我国地域跨度较大,南北、东西、城乡等方面的地域因素差异较为突出,所以这一种经济环境仍然存在偏向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在我国实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对比模型的应用条件,许多的静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本身就存在缺陷,局限性以及不广泛性很难规避。方法论方面相对较为尴尬,这也促使无法直接应用宏观经济的数据,也不能根据之前的经济过热经验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导致无法构建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点与出发点。

  三、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

  首先,宏观经济要求企业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体现在道德角度上,同时在法制角度上也有充分体现。想要促使企业自觉的承担社会相关责任,政府必须从监督、管理的角度着手,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督促社会中各类型企业主动履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考虑社会稳定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会逐渐减少,同时企业的主动性参与积极性会主动提升,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市场失控的问题。对此,政府还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与前提条件之下,对市场失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借助有效措施。其次,宏观经济要求企业强化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保障投资合理性的关键,展现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直接体现。信息披露制度本质上是借助报表的方式为政府、行业、社会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初衷在于让企业行为因公示而被约束,促使企业可以主动履行好自身的责任义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之下的市场经济提示之下,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借助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才可以有效的约束企业的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市场中失灵的校正,实现对市场缺陷的调节、弥补性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突出市场创造以及维护的作用,更好的展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的经济发展的健康、持续、稳定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文莉.新金融法规和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企业会计基本核算方法———评《金融企业会计》[J].宏观经济管理,20xx,14(7):515-516.

宏观经济发展6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然而发展绿色经济将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创新成本,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应该通过传播绿色经济理念,完善政府绿色经济政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升级等方式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市场政策;产业升级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工业行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含碳、含硫化合物,燃烧后会产生许多的有害气体,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极大的破坏,比如近年来的全球变暖趋势增强,海平面上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含碳化学燃料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致使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发全球的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许多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对于节能减排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协议,如《京都协议书》认为控制碳排放,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是各个国家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绿色低碳排放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推动本国绿色经济发展,构建可持续社会经济生态体系十分重要。

  一、绿色经济含义

  绿色经济具有广泛的内涵与诸多定义,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涵盖大量产业生产以及消费环节。环境经济学认为,绿色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自然环境与人类自身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协调,不能够如传统的工业生产发展一样,以破坏环境作为发展生产的代价。能源领域则认为,绿色经济应当是建立在大力开发新能源基础上的。而生态学家则认为绿色经济代表在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实现生态和谐,保护物种多样性。绿色经济强调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将保护与完善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提倡各个国家地区珍惜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让社会、经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把握绿色经济的内涵需要重视以下几点。第一,环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要求;第二,推动绿色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第三,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过程与结果的“绿色化”作为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

  二、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一)发展绿色经济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中国得劲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不可持续性,对于能源以及相关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我国是世界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从上表中得知,近年来,我国的原油消耗量比较稳定,在17%-18%左右,而天然气作为大力推进的能源之一,消耗比例从20xx年的4%上升到20xx年的5.9%。原煤作为污染较大的一种燃料,消耗量逐年下降,从20xx年的70.5%下降到20xx年的63.7%,而核能、水力发电以及其他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污染较少的清洁能源,消耗比例逐年增加。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结构不够合理,尽管各个行业正在加紧整改过程,但是原油、天然气以及煤炭作为基础能源,使用范围与使用量依旧较大。尽管中国国土辽阔,拥有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工业产业众多等原因,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是1995年到20xx年20年来,中国,美国以及印度的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亿吨)。从图中可知,20xx年之前,美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中国之上,20xx年左右,中国每年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呈现线性增长,从20xx年的40亿吨左右增长至20xx年60亿吨,一度超过美国,20xx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突破100亿吨,20xx年开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减缓,这与我国这两年大力推行新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燃烧,改善企业生产环保现状有关。而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20xx年以来一直控制在20亿吨左右。20xx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35.27亿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了1/3,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极端气候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水体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二)发展绿色经济对我国产业影响

  1.推动环保产品创新与环保经济企业升级。在快速发展经济的现状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缺少创新意识,通过廉价劳动力制造大量的工业产品,在产量上具备足够的优势;许多工厂企业都热衷于这种合作方式,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来改良产品生产线,创新产品。但是面对国家提倡的绿色经济发展策略,以及考虑到许多发达国家为产品制定了碳标签以及碳排放足迹制度,想要在国际市场更好地生存下去,维持之前的利润水平,我国的企业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改进现有的生产技术,减少含碳化合物的排放,努力推动产品的环保性能升级,降低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建立了绿色贸易壁垒,大量的中国制造的传统工业产品由于环保性能不达标将无法顺利出口,而企业为了避免高额环保税费,必然有充足的动力改进生产技术,增强环保意识,主动采取节能减排的技术,推动新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升级。2.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绿色经济战略的推动以及部分发达国家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工业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一系列的环节。面对绿色经济的环保发展要求,我国的工业生产企业需要创新现有的生产技术,运用绿色无污染的材料,对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彻底的更新改变,减少产品生命周期中含碳含硫等废料的排放。但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国家相关部门与企业都意识到了绿色经济发展对保护能源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然而受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技术水平的限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多数工业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排污量降低到国家的标准。除此之外,许多钢铁,煤矿等高能源消耗型传统企业也在不断的研发新的环保型产品,为此支付了一大笔相关费用,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环保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购买倾向尚不够明确,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又面临着不确定性。3.缺乏有效科技创新机制。推行绿色经济的动力在与企业的不断创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差异。一方面,由于环保型产品的市场制度以及需求不够明确,加之巨大的产品创新成本,许多企业缺少开发环保产品,推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意识,环保研发投资较低,据统计,许多大中型企业的绿色环保投资金额占据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足1%。另一方面,受限于科研人才数量与专业素质,产业科绿色科技创新力度较小,进程较慢,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较小,研究范围局限在简单重复的资源浪费问题上,导致绿色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研究支持。

  三、宏观视角下发展绿色经济对策分析

  (一)推动产业升级

  在快速发展经济的现状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缺少创新意识,通过廉价劳动力制造大量的工业产品,在产品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除此之外,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服装等贸易加工品,虽然单件产品的利润很低但是产量很大,并且风险小,利润来源稳定,许多工厂企业都热衷于这种合作方式,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来改良产品生产线,创新产品。面对绿色经济发展下的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为产品制定了碳标签以及碳排放足迹,想要在国际市场更好地生存下去,维持之前的利润水平,我国的企业们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改进现有的生产技术,减少含碳化合物的排放,在保证自身产品能够顺利出口的同时,维护产品自主权。如果美国与欧盟等国家未来真的按照当地的法案对中国的产品征收高额碳税,大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将无法顺利出口,而企业为了避免税费,必然有充足的动力改进生产技术,增强环保意识,主动采取节能减排的技术,推动新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升级。

  (二)树立绿色经济理念

  建立绿色经济的观念机制,近年来的绿色经济贸易壁垒致使许多国家提出了“低碳生产,清洁生产”的观念。一是要使用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消耗,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提高产品环保性能;二是要做到生产过程的环保化,在处理产品废弃品的过程中,采用新型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垃圾废弃物的燃烧,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三是积极树立绿色生产的意识,这需要企业从上往下传递绿色生产的信息,向每个员工讲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全企业的绿色生产观念。树立绿色的生产观念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政府的一起努力,从宏观上为企业绿色发展创造一个环境,让绿色发展意识深入到社会的每个方面,成为企业的习惯,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三)完善绿色经济发展制度

  随着发达国家相继设定了不合理的产品排污规章制度来限定企业生产,面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必须通过完善目前的绿色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来保护企业的基本利益,促进企业积极转型。首先,国家应当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燃料、排污等环境数据,建立一个绿色发展预测系统,企业通过该系统,可以评估自身产品的绿色度,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其次,完善企业排污标准制度,对排污量超标的企业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除此之外,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新闻媒介来向公众传递相关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策制度变化,加强全民绿色经济观念建设。

  四、结论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大量的破坏。随着我国能源资源数量减少,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加,发展绿色经济,升级现有产业结构迫在眉睫。我国许多企业的绿色经济意识不够强烈,在产品质量上不具备优势,提高企业环保度需要付出大量额外的资金成本,针对这一现状,一方面政府需要提高相关政策完善速度,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提高绿色经济意识,全面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隋艳,王子旗.成都市发展绿色经济现状分析[J].青春岁月,20xx(10):427-427.

  [2]王金南,李晓亮,葛察忠.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J].环境保护,20xx,2009(5):53-56.

  [3]朱婧,孙新章,刘学敏,等.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xx,22(4):7-12.

宏观经济发展7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市场机制以及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层面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采用经济杠杆调控经济和谐平稳发展,为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文章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经济;作用;策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宏观经济管理就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因此,必须增强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对经济管理和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掌控,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在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

  1宏观经济管理概述

  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主要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施加影响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够对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提供方向指导。第一,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各级政府,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个概念是国家管理和政府管理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我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都是将政府管理作为国家管理的组成部分,除了政府管理之外还有其他的管理分支,其权力和管理范围都高于政府管理。第二,国家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在市场经济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就需要根据特定的时期和条件进行目标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想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全面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等。第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宏观层面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宏观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等,它和微观经济管理相对。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进入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正在向着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迈进。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生产要素的流通也逐步加快。那么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就必须对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分配,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并且依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分配,确保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不能仅仅依靠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还需要借助宏观调控这一有形之手增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家已经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不会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会再对企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定。所以,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这样的情形容易导致市场经济混乱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此,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对国家经济进行协调指导。

  2.2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市场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缺陷,而宏观经济管理则成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的保障,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协调稳定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市场,而且市场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中不可或缺。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复杂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调控是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例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的存在,从而为市场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动力支持。但是不合理的竞争也是难以避免的,它会导致市场紊乱,这个时候市场调节也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对此,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进而导致市场经济不成熟因素的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管理成为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机制不是完美无缺的,那就可以通过增强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解决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而解决的难题。

  2.3维护我国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国企内部也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在产权分离以及政企职能分开的情形之下,我国政府逐渐把国企推向市场,在对国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直接插手其经营与管理,但是仍然充当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角色对国企进行必要管理,尤其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国企制定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干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我国的公有制制度,并且促进体制改革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可以说宏观经济管理是维护国家经济体制的关键,更是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这与我国的国家体制和发展现况紧密相关,更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各级政府一定要不断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确保我国经济体制不动摇,并加快我国的改革进程,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进步,国家各级政府就需要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经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各级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要达成的经济运行状态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也成为评价宏观调控工作质量的标准。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具备有效选择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和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也需要具备不同的侧重点和差异性的特征,必须是可以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合理选择的目标。例如,经济过热环境下,应该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最大化地降低经济过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协调进步;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需要将维持经济总量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并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居民消费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并对管理目标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居民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社会消费走向稳定发展之路,此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需要对投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第三,就国家进出口而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将侧重点放在合理控制进出口比例以及优化进出口环境方面。

  3.2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也就是全面优化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法律、行政以及传媒手段等。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和优化,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经济管理效能,国家各级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采用以下几种创新型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第一,强化法律手段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市场经济同样也是法制经济,再加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利用法律手段确保经济运行状态的稳定和运行方式的合理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宏观调控重点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管控,那么就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发展要求、经济管理目标等实施经济管理手段,并与行政手段实现紧密配合,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第三,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逐步加快,这就需要对电子商务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电子政府机构体系建设,并在网络政府工程建设上加强投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成效。

  3.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依法成立并且承担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而在对管理主体进行创新后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即改革和完善政府机构,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协调政府机构,全面优化政府规模,并在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提升方面加大力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运行进行全面监管,维护好市场运行程序,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必须在人员创新方面提起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实际发展要求进行人员选拔,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第二,严格遵循政企分开原则,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决策体系,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实现从微观干预到宏观调控的巨大转变,由直接性的管理变成间接性调控。第三,严格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调控与约束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权限,积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使其能够分工合作,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避免职能交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4结论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宏观调控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弥补市场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维护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在明确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主体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xx(3):83.

  [2]姜红.关于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若干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8):96

宏观经济发展8

  摘要: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各行业企业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为了促进各行业企业健康发展,明确宏观经济管理对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十分重要。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企业;市场经济;发展;重要性

  中央政府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管理等宏观调控手段对国家社会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漏洞进行弥补等形式被称为宏观经济管理,这对营造健康的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作用。

  一、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一)宏观经济管理能够填补市场经济不足

  当社会经济发展中市场出现市场与社会供需失衡、市场无法自主消除垄断情况、不能科学处理外部经济问题、社会资源无法实现自由平等分配等现象时,则被称为市场失灵。此时,国家必须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才能有效抑制、解决相关问题。比如,我国煤炭企业随着高科技产品出现及更替,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新技术及设备以寻求更大的经营利润,并以此加大其煤炭生产量,然而这会加剧煤炭企业盲目生产,造成了煤炭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因而无法提供有效的相应公共产品及服务,导致煤炭市场疲软,企业也因此而遭受损失。[1]该现象主要是因为市场内部企业本身原因导致的,企业已经不能实现内部处理,必须依赖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管理才能解决危机。

  (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旧在初级建设阶段,虽然体制正在实施改革,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健全速度依旧较缓、市场科学调节手段尚显不足。因此,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合理的运行秩序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在市场经济管理中必须应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另外,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差距较大,只有通过宏观调控进行管理,才能提高公有经济的主导性,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与受到的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政府介入;二是坚持工业为主,通过投资形式推动经济发展。当前,虽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国外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效果早就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在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管理经验,去其糟糠取其糟粕,建立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管理模式。所以,在未来发展中,政府要紧密结合国内经济状况及国外成功经验,合理完善中国版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在投资模式制定中,要基于经济发展具体要求合理确定投资方法、数额等,要基于不同市场实施针对性操作。比如:在美国GDP的提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达到一定的水平,投资的提升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投资占主要的地位。[2]面对差异的存在,就必须给予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要将宏观经济管理内的投资模式进行完善与科学运用,从而提高国内GDP总值,全面提升国家实力。

  三、针对宏观经济管理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之路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社会生产状态下的必然发展趋势

  首先,人们的需求已经无法通过当前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满足,经济管理部门彼此间呈现出较为激烈的合作、竞争趋势。另外,商品经济管理期间,政府提出的.管理要求更加详尽、严格。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推行“按劳分配”的处理模式。但是,就当前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其依旧无法满足国内发展需求。所以,必须基于中国国情实际状况,合理的研究全新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实施管理,使所有经济模式都在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内发展,才能实现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例如,煤炭行业在发展中,要严格遵守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要求实施整改;因为煤炭行业是其余五大产业的经济发展基础,若煤炭行业自身存在问题,必然会波及其他产业。所以,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实现公平分配与按劳分配。[3]其次,政府的科学指挥是实现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不过在政府部门出现疏忽或者松懈现象时,极易影响社会的健康生产。所以,有必要制定针对性强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国内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比如,煤炭行业中的相关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总是冲动行事,不加思考的将全部资源投入到了生产当中,最终引发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现象。此时,必须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才能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将偏离轨道的经济重新拉上正轨。

  (二)市场的不足可以由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进行弥补

  资源管理属于市场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要点,每一种资源在市场中都存在竞争关系,若管理不当极易引发资源垄断现象,破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所以,要利用宏观经济管理,杜绝恶性竞争,阻遏资源垄断抬头现象,确保国内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三)强化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的规划、制定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政府对国有经济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面对每年激增的私企数量,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巨额资金推动私企及国企建设、改革,从而强化政府对各行业企业的监管水平,这有助于企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必须做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才有助于促进企业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J].张艺.中国商论.20xx(35):3-4

  [2]线性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刘丹.黑龙江科学.20xx(12):128-129

  [3]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赵志彬.经贸实践.20xx(23):159.

宏观经济发展9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无限生命力,应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制度。通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务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企业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保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损耗与补偿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融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宏观环境会计,是指建立在各级政府部门,对各地区自然资源总量进行平衡核算和生态环境保护核算的核算体系,反映各级政府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补偿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实物与价值运动情况。宏观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应根据其储存量、可再生性、补偿方式不同,进行分类核算。对可再生资源核算的重点要放在使用量与补偿量的平衡上。这种平衡的要求是在提醒各级政府,对可再生资源要使用多少、补偿多少,对这类自然资源,政府的责任是恢复原有状态,即存量增加和存量减少要平衡(资源的存量均衡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不可再生资源核算的重点,是控制其贷方支出,关注其余额,并尽可能寻找替代资源,建立替代资源账户。各级政府应力求在不可替代资源支出的同时,有可替代资源进行补充,使不可替代资源的减少与替代资源的增加保持平衡。生态环境的宏观会计核算,是在企业环境核算的基础上,从社会的角度统计生态环境的损害和治理成本。这一部分成本是可持续发展下社会再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要作为国民收入扣除项目。宏观环境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制订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宏观环境会计可提供的信息有三个方面:一是本地区现有自然资源的储存量;二是各类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补偿情况;三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计量的本地区国民净收入。因此,宏观环境会计的报告体系,以定期提供三张报表为宜。一张是自然资源平衡表。该报表以自然资源的价值总量与自然资本总量平衡。另一张是提供自然资源使用与补偿及环境保护的资金流量表。该表汇总本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消耗的资金流出量与对自然资源补偿的资金流入量。自然资源使用的资金流出量,包括企业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及生态环境的损失成本。补偿资金的流入量,包括企业使用自然资源和由于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按规定向国家上缴的资源使用费及污染赔偿费,以及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对自然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

  第三张是持续收益表。该表在各地区国民收入净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上述各种对自然资源补偿和环境维护的资金流出量,为政府提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收入信息。拓展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将环境的宏观与微观核算都纳入会计领域,建立大环境会计体系,是会计学的重大突破,又能协助企业和政府解决当前环境核算的重大难题,对环保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现阶段环境核算理论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入,需要相关学科合作研究,环境会计的推广应用也迫在眉睫,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文章:

乡镇经济发展口号10-3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03-13

对林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03-08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集合)03-1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优秀]03-14

(优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03-14

经济发展办工作计划11-16

经济发展社会实践报告04-25

最新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06-02

【经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