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怀念1
中国腐植酸事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跨越两个世纪,而且跨越两个不同的政治时代,从1974年~20xx年整整30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 者: 杨志福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刊 名: 腐植酸 英文刊名: HUMIC ACID 年,卷(期): 20xx ""(5) 分类号: 关键词:永远的怀念2
小龙哥哥的去世给亲人带来极大的伤痛,他仅 周岁就无奈地离开了养育他的父母,离开了与他朝夕相伴相依为命的妻子,离开了他最最心爱的天真活泼的儿子,离开了他真诚的同学朋友,离开了让他快乐、让他留恋、让他充满憧憬的美好世界。
最痛心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父母亲与他生离死别的那种揪心的痛,让人不忍睹,妻子那瘦弱憔悴无奈的样子无助的眼神, 周岁的儿子还朦朦胧胧的不知道失去最留恋他最亲他的父亲的茫然,亲人、同学们失声痛哭的场景,历历在目。痛彻心扉。
其实人死了不是死者的痛苦,而是活着的人的'痛苦。同学们来悼念小龙哥哥,他们和小龙哥哥的友情比亲兄弟还亲。个个伤心地嚎啕大哭,为他的好朋友感到惋惜,为他们失去一个坦诚的、快乐的、热心的同学痛心。这些肝胆相照的同学都是很重情义的人,他们为小龙哥哥办理丧事,照顾亲人,事情处理的很周到,让小龙哥哥安心地离去。
爸爸喃喃地述说儿子小时候有趣的故事,评论儿子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壮举,句句饱含着父爱,饱含着恋恋不舍得情怀饱含着对儿子的深深思念。
人生很无奈,不该逝去的去了,给人们留下很多遗憾,对逝者只能永远的怀念,活着的人好好珍惜每一天吧!
永远的怀念3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那年太婆93岁,身子骨还很硬朗。稀疏的头发用一个黑色的夹子别在脑后,年初五那天,下午吃过茶后,我们一家辞别回去,约好暑假接太婆去我家。
太婆紧抓住我的手,不停地说:“好好学,有空来看太婆。”我漫声应道:“等我考上了接太婆喝酒。”太婆颤巍巍地掏出两包八珍糕放在我手上:“这是你小时最爱吃的……”我们回去了,她依然倚门远望,谁知这一望就是永别了。
四月份妈说太婆害了一场病,只能睡在床上,嘴里说胡话,还念叨我的名字。我说:“年纪大的人都有个身体不适的,没大碍。”妈黯然点点头,没再说话。还有一个多月就中考了,那是我的希望。
五月份妈说她去看了太婆,太婆精神好了些,就是瘦得到了一把骨头,耳朵也不太好了,妈说她说一句话得大声说好几遍,妈还说太婆从头到尾总是问她我怎么没一起来。我说:“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这毛病,您有空陪她叨磕叨磕。”妈什么也没说,点点头。
哪天晚上妈接了外婆的电话,说太婆中风了,怕是快不行了。妈丢下电话,问我:“太婆快不行了,你去看看她吧。”我抬头看看表,十一点,摇摇头:“不,后天我就考试了,这几天不能耽误。”妈见我不容商量,就和爸走进暮色中,我真的`以为太婆会好的。
妈回来那天袖上别着黑圈,一边说:“太婆走了,走之前拉着我的手,把这双耳环放在我手心,说是给你留着……”说完妈已泣不成声。
我呆呆地看着那对耳环,那么熟悉,从我出生那天起就是太婆照料,换尿布,学走路,都是太婆……
我小时问太婆她耳朵上怎么比我多长了两圈黄黄的,太婆笑笑说:“这是护命圈,等你长大了就给你。”太婆还说等我出嫁那天她要满满地喝一盅……
太婆就这样走了,不曾再见我这个曾外孙女一面。
考完最后一门,我急急赶去太婆家,只有对堂的那幅放大的黑白照片还在冲我笑。外婆给我头上披好麻巾,让我在蒲团上再陪陪太婆,太婆一直在想我……
我真的以为能陪太婆到老,却被想到我们已阴阳相隔。残阳如雪,苍天如幕,我为着一次考试,竟错过了太婆在人世间最后的美好!
我呆呆地坐在太婆像前,想让她看个够,她粗糙的大手,她慈爱的笑脸,这一切都是永远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永远的怀念4
每到冬季来临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天,特别期望做梦,因为我的老爷爷(外曾祖父)临走时说的话总让我浮想联翩。
二十多年前的初冬,九十高龄的老爷爷只身坐车来到40公里开外的我们家。星期天,在西亭中学教书的我回去看他老人家时,他还硬将妈妈给的酥糖塞给了我。星期四,老爷爷却因突发心脏一病,平静地对我的大妹妹说完:“孩子,别怕!把窗户打开让我出去。”就安详地、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慈祥的眼睛。可是这句话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我总希望天国里的老爷爷能够忆起他生前最疼爱的,临终时却没能见上一面的大曾孙女。希望他回来看我,哪怕只看一眼。
老爷爷是个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也许因为老爷爷是个能做皮衣,远近闻名的好裁缝,见的世面广,接触的人多,涵养特别好。谦逊、豁达、重情、重义等词用在老爷爷身上都不为过。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对他老人家特别敬重,都亲一热地叫他德爷爷。小时候老爷爷总教导我们说,要多记人好,少记人恶;凡事要让人三分,别人生气的时候你别气。还举例告诉我说:曾祖母脾气大,但每逢她生气时我就不出声,等她平静后再慢慢开导她。老爷爷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老爷爷是个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人。因手艺精湛,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家境相对较好的老爷爷,常常接济经济困难的人,干奶奶一家就是在老爷爷的接济下度过难关的。邻里朋友少个坛坛罐罐的,只要家里有尽管拿。晚年见队里的人上工没法照顾孩子,就让大家把小孩送到自己身边来,主动承担了照顾孩子们的义务。
老爷爷是个笑口常开,乐观向上的人。记忆中的老爷爷总是面带笑容,喜欢讲个笑话,说个三句半,唱个东方红,背个一毛一主席语录。老爷爷凡事都往好处想,所以跟我们闲谈时,说的都是开心的事,邻里的好。老爷爷坚信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迈不过的坎儿,他还常用这句话来开导想不开的人。老爷爷一直坚信有另一个世界,他早早给自己准备了寿衣,隔那么二三年总要把箱底的寿衣翻出来给我们看。他就是这样一位珍惜生命,却又勇于接受上天安排的人。
老爷爷是个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的人。在脑子里还没有斤两概念的时候,我就记住了“一粒米7斤4两水”这句老爷爷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的话。老爷爷不仅教导我们,别把饭洒在桌上,剩在碗里,而且,总见他用手指将我们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粒粘了放到自己嘴里。从没看见老爷爷倒过剩饭菜,那时没有冰箱,经常看见老爷爷将没吃完的饭菜隔水炖了盖在锅里第二天再吃,肉之类的荤菜更是要炖好几次,吃好几天。
老爷爷是个疼爱孩子,教子有方的人。他唯一的女儿生下我母亲不久就去世了,于是就把对女儿的爱全部加到我母亲身上,后来又转移到我们姐妹特别是我身上了。妈妈生下我40天后就回南大上班了,我被寄放在父亲当时工作的乡政一府旁一位奶妈家。老爷爷惦记我,硬是花了近两天时间跑了50公里左右的路程来看我,当看到摇篮里的`我拿着煮熟的红薯在往自己嘴里塞时,好心痛,当即说服父母将我当个心肝宝贝似的抱回了老家。于是我在老爷爷和外曾祖母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
但是老爷爷并不溺爱孩子。孩提时的母亲,有次捡到邻居家树上掉到她脚边的一只杏子带回来了,老爷爷不仅批评了她,还硬叫送回邻居家,母亲赌气怀揣杏子从家里跑出去了。于是老爷爷拿了根细竹竿在后面追,追不到我母亲则急得坐在田岸上抹眼泪,他认为母亲把杏子据为已有,错在自己教导得不好。母亲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并及时改正了错误。这件事让我母亲明白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捡到东西一定要还这些个使她终生受益的道理。而我则一直记着老爷爷教我的顺桌缝擦桌子等方法,田里的庄稼不能踩等简单又实用的道理。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老爷爷到学校给我送伞的事。小时候父母亲工作特别忙,上学期间即就是碰到再大的雨,记忆中父母亲都没来学校送过伞。都是自己和同学共伞,或等雨小了跑一会儿,再跺会雨回家的。那天老爷爷才从老家来到我们家,80多岁的人了,从来没到过我们学校的他,竟冒着倾盆大雨给我送伞。当隔着教室的玻璃窗看到老爷爷时,我激动得眼泪都流一出来了。老爷爷就是这样,时时为我们这些小辈忘了自己。
老爷爷是个尊重长辈,崇尚孝义的人。听母亲说我有个特别疼爱我,却因我累得突发脑溢血倒在田里后再也没有起来的外曾祖母。而我对外曾祖母的全部记忆,都在老爷爷床前的大照片中。记忆中老家只有老爷爷和卧床不起的太祖母两个人。太祖母是外曾祖母的母亲,外曾祖母去世后,老爷爷就像对待自己亲身母亲一样孝敬太祖母,直到太祖母安然度过97岁生日驾鹤西去。
人们常说,爱是会得到回报的。可是我的老爷爷还没等到我懂事,想到去孝敬他老人家时就离开了我,让我欲报不能啊!
惟愿我的老爷爷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天国!
永远的怀念5
天,阴沉沉地苦着脸,似乎在潜心酝酿着一场可以将大地淋得透彻的雨,也可以将人的心淋得凄凄然的雨。
倚在窗台边,回想着那些匆匆而过的岁月,心随着思绪不断翻飞。快清明了,所以,天会阴沉,雨也将会来。望着窗外,似乎那云的潮湿,已然留不住雨,它终要跌落大地,像谁眼里氤氲着的泪。
瞬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一缕悲伤从记忆中慢慢涌现,清晰而来。
一声清脆的鸟鸣,惊醒了我沉睡片刻的思绪,恍然惊觉:哦——春天了!天地万物都在为自己的重生精打细算。我亦想寻找自己的一片春色,然而,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我的心里依然被一种悲伤撩拔着。触摸着记忆里那张熟悉的脸,我懂得,她再不会从沉睡中醒来了。
姥姥,是我内心深处永远的悲伤;也是我每每清明的雨来时,最深的怀念。
多少午夜梦回,我和姥姥总在梦里相见,她的音容笑貌,依然那么清晰。梦境是何等的真实啊!她老人家,一如旧时的模样,还是那张温暖慈祥的面容,丝毫未曾改变。只是,每次醒来,未睹其面,未闻其声,姥姥像变魔术般忽的不见了。徒留下黑暗中被泪水打湿的枕头,和我那淌着泪痕的脸,以及失落而惊慌的眼神。
年华飞逝,韶光暗换。时间过得真是飞快,一眨眼,又是一年清明。我想,我该为我,也为姥姥写点什么,以此来安放我的思念,还有记忆。
也许,人之一生,需要面对的,以及承受的无奈和伤痛不胜枚举。在姥姥还很年轻时,姥爷就身患大病,扔下六个年幼的子女,撒手人寰了。之后,一个本不富裕的家,顷刻间风雨飘摇。家庭的重担落在姥姥并不结实的肩上,她老人家,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支撑整个家庭的唯一支柱。
常听母亲说起,那时候的姥姥还在大集体干活,靠挣几个可怜巴巴的工分艰难度日。回家后,姥姥还要去很远的山上打猪草。要强的姥姥,从不屈服山高路远,荆棘丛中,无处不洒下她的血汗与泪水。姥姥用她的坚韧和勤劳,给舅舅们换来了为数不多的上学费用,也换来一家人清苦平淡的生活。
在我年少的记忆中,姥姥容光焕发,精神矍铄。只是脸上的皱纹,像一条条蜿蜒的小溪,让她无法掩盖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我懂得,这是姥姥辛苦的见证,也是我每每想起她时,心里微微的痛。
小时候,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去姥姥家小住。一路上拉着母亲的手,不畏跋涉的艰辛,心里充满着喜悦。终于能听姥姥给我讲那遥远的故事;终于能尝到姥姥做的可口饭菜;最令我兴奋的,就是可以和表哥表妹上山挖药材了……当我看到姥姥家那座高高的山头跃入眼帘,总会冲着母亲高声喊道:妈,妈,快来看呐,我看到姥姥家了——一阵手舞足蹈,内心那种油然而生的快乐,都会满满地荡漾在我们母女的脸上。
翻过那座山,越过那道道岭,远远的,便看见山口站着一个瘦小的身影。是姥姥。她老人家正踮着小脚,站在山下的平地上向山头眺望。
姥姥怎么会知道我们来呢?姥姥究竟在等什么,竟让她老人家如此执着?我不解,也不懂。
慢慢地,我长大了。带着那份不懂,我步入了社会,又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出外闯荡。
离家的日子是苦的,满满是对亲人的相思之苦。那个时候的我,总是对家、对亲人带着无限的思念和牵挂。父亲经常会给我写信,字里行间,都能让我清晰地感觉到,他和母亲是如何地想念我。渐渐的,我懂了一个母亲的心。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明白了姥姥站在山下等待、盼望的,只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一次久盼于心的团聚。
那是一个母亲的情怀。就像母亲在家等我,而姥姥在家等母亲一般。
然,当我明白的时候,姥姥的背驼了,腰弯了,白发稀疏,连仅有的几颗牙齿也掉光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岁月地更迭下,发生着变化。
我不得不承认,岁月是残酷无情的。它对这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带着极致性的毁灭。
当姥姥的孩子们经济条件慢慢富裕起来时,她自己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胳膊和手腕受了严重的创伤。一只胳膊肿的乌青油亮,上面打了厚厚的石膏,缠着长长的绷带,用脖子挎着。受了伤的姥姥,真就像一台疲惫的机器,老了、锈了、零件坏了,再难修复。看着姥姥脸上因为疼痛而扭曲的表情,无能无力狠狠地刺疼了我心,疼得直掉泪。
原本以为,姥姥从那以后,再也不用独自一人另起锅灶,终于可以好好地跟着孩子们享享清福了。然而,两年后,姥姥受伤的胳膊取下了石膏,她又迈动着她那双三寸金莲,像转动的陀螺尖,依旧未曾停歇。胳膊没力气,不能再做饭,便给儿子看看门、喂喂牲口;或者给孙子们缝补衣服、绣花鞋垫。
我时常会情不自禁地说姥姥,苦了一辈子,就消停几天,好好歇歇吧!别再一个劲地干这干那,只要活着,一辈子总有操不完的心。姥姥总会面带微笑地和我说,住在这山沟沟里,也没个去处,如果闲着,就会闷得慌呀!趁现在,我耳不聋眼不花的,给他们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吧!总不能坐在人家家里干等吃……
姥姥的话,不知让我觉得辛酸还是心酸,好似给我心里灌了铅,沉重,异常得沉重。然而,姥姥依然笑着,脸上那横七竖八的皱纹,便开成一朵花,瓣瓣透着生命的`悲欢。莫名的,酸楚夹杂着无奈袭上了心来……
多年后,姥姥开始在几个孩子家轮流颠簸,过着她的并不安稳的晚年生活。
因为姥姥有晕车的毛病,所以每次出门,都是骑着舅舅家的牲口,翻山越岭去到下一个子女家。疲惫,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这是不言自明的。
记得有一次,父亲外出办事,顺路去了趟二姨家看望姥姥。当姥姥看到父亲出现在她眼前,似乎看到了救星。苦愁的眉眼间,显然多了些笑容。为了让姥姥开心,父亲将姥姥接回了家。那次,姥姥意外地坐了汽车,一路风尘,一路奔波。到家后,晕车带来的不适感依然还在,但我从未在姥姥的脸上窥见一丝一毫的苦和累,我能所看到的,乃至体会到的,是她和母亲相逢而荡漾出来的一簇簇喜悦。
父亲笑眯眯地和我说,姥姥每次在母亲家,心都是欢喜的。我亦明白,那是因为姥姥终于等到了那份久违的温暖和重聚。
我家的经济条件,在母亲六个姊妹中,是最差的。虽然如此,父亲还是割了一斤肉,和母亲一起作了姥姥爱吃的饺子。饭间,父亲不断给姥姥往地碗里夹,姥姥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那个时候,让我对亲情,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亲人在哪,家就在哪。
老天也善妒吗?时至今日,我依然会问这个问题。虽然,旁人听起这句话来,多少会觉得荒诞不已。但我想,这种荒诞的问题,大抵只会出现在人类难以接受的现实下吧。就在我带着孩子陪伴姥姥的那个夏天,一个始料未及的状况,就那样悄声无息地发生了。
某个中午醒来,姥姥和我说她腿疼,只是轻微的。她老人家还说可能是着凉了,要我给她拔火罐,但事后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小姨说,年龄大了可能缺钙,买点钙片给姥姥吃吧。就那样,一来二去,病情也没得到改善。最后只好哄着姥姥去医院。
医院的气氛是令人窒息的,父亲、母亲以及表哥他们,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做了各种化验检查。最后,大夫看着八十多岁的姥姥,于心不忍,故而将母亲叫到门外,悄悄告诉了她诊断结果——骨癌晚期。
这一结果对我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硬朗了一辈子的姥姥,药片都没吃过几个,孰料,晚年会落得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绝症。检查结果一出来,母亲和表哥就将姥姥送回了老家。
姥姥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大抵也明白自己得了不能治的病,只是,她老人家骨子里那份坚强和倔强,使她一直没放弃求生的渴望。她要活着。看着她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绕于膝下,慢慢享受着拥有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求生,是人的本能。姥姥用无助的眼神,央求着舅舅给她打点滴,还说别人能挺过去,她也一定能。舅舅面对老母亲的请求,不忍拒绝,至于打点滴有没有效果,似乎都不重要了。每个人都明白,舅舅那么做,是为了安抚姥姥面对死亡而所产生的恐惧的心。
姥姥去世前几天,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精神世界的塌陷,让姥姥整个人显得极度苍老憔悴。
她用空茫的眼神,爱怜地看着母亲,用微弱地声音说:孩子,多亏了你呀!
妈,你怕死吗?母亲说完,已是泪眼朦胧。
姥姥微笑着,望着悲戚的母亲,叹了口气,说:妈不怕死,只是还不想死……
姥姥走的那天,天上飘着细雨,悲伤的气息,湮没了整个村庄……
至今,姥姥离去八年了,但潜藏在我内心的哀伤与痛楚,依然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紧紧包裹着,透不过气儿。是呀!亲人逝去的痛,岂是时间可以抹去的呢?我也只是怕别人窥见我那赤裸裸的脆弱,因而,慢慢地习惯了用坚硬的外壳来伪装自己。可那内心潜在的痛,仿佛是刚结痂的伤疤,不敢碰,一碰就会血流不止。在无数个夜里,它又像一条无形的小蛇,偶尔会在我毫不设防时吐几下信子,撕咬着我原本凄切的心。
姥姥是我亲爱的姥姥,是我一生念念不忘的人。很多时候,我会想她年轻的模样;想她在困苦的年月倔强的身影;也会想她和她的孩子们在一起时,那番幸福的模样;更想我和姥姥曾经的点点滴滴。
今日,再于心里喊一声姥姥,依然倍感亲切温暖。只是,我不得不接受现实,姥姥已然离我远去了,唯愿天堂无病无灾。
姥姥,知道吗?我又想您了!
后记:
姥姥命途多舛的一生,让我不得不重新开始思考生命。我想,生活赋予人磨难,就是要锤炼一个人的心性、意志、品行、耐力和智慧的。当生活的暴风雨来临,磨难又如何?挫折又如何?委屈又如何?伤痛又如何?既然无力改变,无路可退,那只有从容地面对。正因为姥姥从这样的路上毅然走过,才使她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她老人家更让我懂得了生命之所以厚重,是因为有苦难充盈。若人生只有舒适和安逸,而没有经历过坎坷磨难的淬炼,人生阅历也得不到积累和沉淀,想必,人的一生定会显得平庸而浅薄。
永远的怀念6
十二年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我们最放不下的还是——亲爱的父亲。十二年前的四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可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父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无尽的思念撒满了屋后的漫山遍野,思念的泪水流淌在屋前的小河里。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可“子欲养而亲不在”让我们痛彻心扉。
父亲去世这么多年,除了我们地深切怀念,街坊四邻父老乡亲也没有忘记他。前几年,我班的学生要完成一个暑假作业——关于水的调查报告。他们去了解我们小镇那条曾经非常美丽的小河是怎样被污染的。采访中,小镇的几位老人提起了当年的街支书——我的父亲。说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我们街上的小河清澈见底,全街上的人都用河里的水,在上街码头挑水洗菜,下街码头洗衣洗杂物,决不允许谁违反这上百年沿袭下来的习惯。有一天傍晚,父亲正巡逻在上街码头,发现上街的杨家媳妇在那里洗衣服,父亲赶紧过去叫她不要在那里洗,她却说到下码头洗太远了,说水是流动的没关系。父亲耐心地跟她说,大家都在这里挑水洗菜,你却在这里洗衣服,水会被弄脏不卫生。父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杨家媳妇虽不情愿,但还是提着衣服到下码头去洗了。后来父亲发动群众,互相监督,还带着大家在河边大量种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父亲带领着大家精心的呵护着小河,在他当街支书的十多年里,河水清清,两岸绿树成荫,伴随着小镇上的人们度过了多少难忘的岁月。但后来文革中,父亲被打倒了,武斗开始,从此小河没有人管了。再后来上游建起了造纸厂,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夕日美丽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喝不到河水的人们就格外怀念起父亲来。调查结束后学生回来兴奋的告诉我,小镇上的人们还记得我父亲,还记得他为保护小河保护环境作出的贡献。我从心底为父亲骄傲,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那么多的人记着他,记着他为小镇上的人们做的点点滴滴。
退休后的父亲最爱干两件事情:扫地和钓鱼。他很爱干净,不仅把我们家房前屋后的公共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门前大家共用的阳沟天天扫啊铲啊用水冲啊,后来还延伸到挨着我们家的一大片无人清扫的空地。邻居们特别喜欢他,享受着他给大家带来的美好环境。路过我们那里的人都会眼睛一亮,说的最多的是,真干净啊!
再说父亲钓鱼也特别有趣。在几个爱钓鱼的.邻居影响下,他没事也跟着大家伙儿一块去,但他手艺太差,老钓不起来鱼。他特别认真的准备鱼饵,用一个烂了的水缸装上泥喂蚯蚓,喂的蚯蚓条条膘肥体壮,把胡豆炒得喷喷香,捣的细细的。每次他准备鱼饵时,都香得我女儿直嚷着要吃。他就逗小外孙你变成鱼儿,我就给你吃。女儿就成天缠着我跟她画一条大鱼,她把鱼贴在身上,要外公拿鱼饵跟她吃。女儿还一边吃着炒胡豆一边说,我是大鱼,外公快来钓我吧。尽管父亲把准备工作做得这么好,可是鱼儿就是不上他的钩,看见同伴一条又一条的钓起来,他眼馋极了。每天回来都一本正经地跟我们说跑脱了好几条大鱼,后来他一回来,我们一看他的鱼篓,就问今天又跑脱了几条大鱼?他就会不好意思的笑笑。有一天,父亲回来了,鱼篓沉甸甸的,我们想,今天有门了,打开鱼篓一看,果然有好几斤鱼。我们问今天怎么这么厉害,钓了这么多。邻居叔叔也诡异的笑着说,今天我们都很厉害呀,大家都钓了不少!父亲放下鱼篓就开始给我们做鱼了,不一会儿芳香四溢的鱼端上了桌子,我们兴高采烈的吃着,父亲吱吱有味的喝着小酒,心满意足的看着我们大快朵颐,然后漫不经心的泄漏“天机”,鱼是他买的,他钓的鱼都脱钩了,看到我们大跌眼镜的样子,可爱的父亲孩子般的大笑起来。
十二年了,这一幕幕宛如昨日,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见。可是父亲却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怀念7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一周年了,十一年来,她的音容笑貌却一直浮现在我眼前,萦绕在我心中。她走得很匆忙,也很淡定。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她自幼丧父,有两个大她几岁的哥哥,儿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我外婆肩上,也间接地传递给了母亲。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大舅十三岁那年就被军阀抓去当了壮丁,从此杳无音信;二舅从小患了眼病,因无钱治病,落得双目失明;年幼的母亲从小就分担起家庭的重担,八岁时开始牵着二舅的手去附近集市乞讨,乞讨所得的钱粮用于补充家庭的生计。每到三九寒天,兄妹俩穿着单薄的衣服,时常冻得全身发紫,方圆几公里的人都知道她家境况,大多伸出了援助的手,给予了必要的帮助。但偶尔也也少数人嘲笑,兄妹俩被狗咬伤也是经常发生的事,这段乞讨的日子母亲牵着二舅的手走了整整三年。母亲十一岁那年,经人介绍去了三多寨给一个盐商当上了丫鬟,几年间受尽了不少折磨,后来稍稍长大了些,家庭条件也略有好转后才嫁给了我父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父亲被下放到了劳教农场锻炼,母亲一个人扛起了全家的重担,那时爷爷已是八十高龄了。父母共生育了我们五兄妹,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而母亲也只是我们凌家镇的一名普通的清洁工人,家庭的艰辛就不言而喻了。母亲每天早上四点钟后就开始起床,无论寒冬还是盛夏,风雨不改,霜雪不动。她一个人最早清扫干净并运走她所分管地段的所有垃圾后,其他的工人才陆续出工。当她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后还要为爷爷和我们全家洗衣煮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常常吃饭的'时候就睡着了,可她从来不在家人面前提一个“累”字,也从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她的痛苦和烦恼。
父亲在劳教农场这几年里,母亲白天经常带领我们兄妹们去挖野菜补充食物的短缺,晚上她还要在灰暗的灯光下为全家人缝补衣服。我们五兄妹的衣服都是一件件从大穿到小的,不分男女,有的烂得不能再穿时,母亲就会把它洗干净存放起来,等存到一定数量后再用小麦糊糨连成布块为我们做棉衣的里层。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家的日子也渐渐好转了,我们也长大了,我也参加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了。当休假的时候,我时常回家看望父母,但母亲却不是太高兴,她让我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对家里少些牵挂,不允许买太贵的东西回家,她每次总是唠叨同一个话题:经常回家既耽误工作又白花钱。
20xx年9月16日,母亲因冠心病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临终前我们兄妹围站在她病床前,她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们:“我家是在共产党的好政策下才过上的好日子,我们一路走来得到了社会和邻居的不少帮助,你们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节俭。”
母亲死后,得知这一消息的人很多都赶来吊唁她,有当年她当清洁工人时检到东西还给他人的,也有邻居盖房时差材料母亲砍树给他们的,也有在他人父母生病时母亲去帮助照顾过的,而今他们的儿女们也来送我妈最后一程......
母亲死后,我们在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她垫睡的棉被下留下了一个布袋,满满地装了两万多元现金,这些钱是她多年来省吃俭用存下来的,看到这些钱后,我们早已泪流满面。
母亲就是这么一个人,处处为儿女着想,为他人着想,她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十一年过去了,我们能够再见到的是她仅存的一张始终微笑的照片,和一座长满毛草的坟,还有一棵每年能摘三千多颗果子的核桃树,这些都常常勾起我们对母亲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怀念8
又一个不眠的夜晚,我想起了我的哑哥。
我的哑哥是我老家邻居的一个男孩,比我大三岁。
哑哥瘦瘦的身材,一双不大但透亮有神的眼睛,因他小时候就有一种难以医治的病,病痛折磨着他,一犯病就不省人事,口吐白沫,样子很让人害怕,好一阵才能恢复过来,乡亲们称这种病为“羊羔疯”。(医学名称为癫痫病)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时,别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玩,嫌他的口水流得太长,嫌他穿的衣服太旧太脏……我却常常让他拉着我的手,他用那双不大却有神的眼睛默默地望着我,望着我的小脸和我脸上无邪的笑容。我们经常跑到村外小河的沙滩上玩耍嬉戏,小脚踩在沙滩上,感觉软软的,我们相互尽情地追逐着,有时就滚到了一起,顺势在沙滩上滚来滚去,玩的那叫一个开心啊!河岸上一排排的杨柳枝随风拂动,微风吹到脸上感觉柔柔的,是那么的惬意,那片沙滩留下了我们儿时的欢笑,童年的足迹。
我们村西的低岗上有一大片柿树林,每到夏季来临,我们就一起去柿园里捉迷藏,我们一起爬到柿树上,一个人先闭上眼睛,另一个人藏在浓荫里,藏好后闭眼睛的再去抓另一个,伸手抓住对方后,另一个再闭上眼睛抓对方,我们玩的很开心,我有时无处躲藏,只好双手用力地抓住树枝,让身体腾空,顺着树枝随手荡起了秋千,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却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
秋天已到,我们就一起到柿园里去,摘柿树上熟透的红柿子,每次摘到后哑哥总是挑最大最红的给我吃,我吃得很甜很甜,欢呼雀跃般围着他的身子转,那股高兴劲像我在学校得了奖状一样。
哑哥是我的“保护神”,如有别的孩子欺负我,他总是护着我,用他单薄的身材,用他紧握的小拳头。像哑哥爱护我一样,我也爱护着他,有时,几个调皮的孩子逗他,我也挺身而出,握着小拳头,眼睛瞪得鼓鼓的,好似愤怒的大力神。我不愿我的哑哥受到伤害,如同他不愿我受到伤害一样。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和别的小伙伴一样,背起书包进了学校。我的哑哥却不能,先天的不足剥夺了他上学的权利。每当我上学路过他家门口时只要他看见我,都会出来陪我走一段上学的路,哑哥不能说话,我们就这样一直走着走着,我只能感慨命运是如此的不公,从哑哥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他的失望,我读懂了他的无奈,他的落寞的心情……我回头也只能看到他孤单的背影。我不能有更多的时间陪我的哑哥了,只有放学了,我们才能一起去地里割草,只有在月亮初升的夜晚,我们才能一起坐在院子里看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和眨着眼睛般闪烁的群星,只有在假日里,我们才能走向原野,去追寻童年的梦……
时光飞逝,我离家十几里上了初中,又离家几十里上高中,我和哑哥更是“相见常日稀”了。每次相见,我们总是手拉着手,默默无语,我们彼此感受着那份兄弟情怀,那份浓浓的思念,那种兄弟深情……我享受了哑哥十几年的沉默,最能体味这种沉默的温馨。
高三即将毕业之际,我回家乡开介绍信,一进门,母亲就告诉我说我的哑哥走了,到了遥远的另一个世界,再也不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真的吗?原来是哑哥前不久因为过度劳累又犯病了,他趴在了地上影响了呼吸,身边刚好又没有人在,等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未到医院他就停止了呼吸。哑哥走了,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他一眼他就无声无息的走了。我的哑哥,你是家里的.支柱啊!在我的记忆中,你是那样的能干,一亩半亩地的活你很快就干完了,你是婶娘的心头肉啊!你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牵念。哑哥,你和我一样有着花般的年龄,当我们将要享受人生的时候,你却离开这个有人爱你,你也爱着的尘世,上天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的哑哥!为什么呀!
我发疯般跑到哑哥的坟前,那是一座孤独的坟茔,招魂帕上的纸钱随风飘动,四周的青草随风低下了头,仿佛和我一起向哑哥哀悼……我的心好冰凉,我的心好痛好疼!我和哑哥相处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地挥之不去……
此时的夜,好静谧的夜。我的哑哥,在另一个世界你能听见我深情地呼唤吗?在我的睡梦中时常有你伴随着我,你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你默默地望着我,我也望着你,伴我入眠到天亮。
我的哑哥,我永远怀念你!
永远的怀念9
20××年 月 日傍晚,二弟骑电动三轮车去县城办事。8点左右返回(自东向西行驶),8点20分,行至我镇皮店村附近监控旁边时,被同向行驶的轿车(司机醉驾)追尾相撞。二弟从三轮车上甩出,趴在路南的机动车道上。两分钟后,逆向行驶(自西向东)的县医院120车从他身上碾压过去,造成二弟当场死亡。司机肇事后驾车逃逸……
九点左右,我们接到弟媳的电话。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后来交警接过电话,告诉我们二弟出车祸了。我们赶紧赶往现场。下了车,见路上有很多交警和路人。在大路靠南的车道上,弟弟在血泊中躺着。弟媳在一边呆坐着。我和老婆伏在弟弟身上呼喊。可是,弟弟已经听不见我们的喊声了,他的身子已经发凉了。我抓着他的手,抚摸着他的脸,拼命想叫醒他。可是,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了。弟弟再也听不见我们的声音了。我和老婆都痛哭失声。我们谁都没有想到,白天还在帮父母拉稻子的弟弟,晚上就这样突然走了……过了好久,我附近村的一个同学拉起我,我浑身哆嗦,站不住脚,泪流不止。我近门的大哥大嫂等人也来了,她们拉起弟媳和老婆,一边哭一边说着安慰的话。后来,殡仪馆的车来了,拉走了弟弟。随后,我们去了交警队……
这天晚上,我整整一夜也没有合眼。弟弟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我怎么也无法相信弟弟已经不在了。我想起我们小时候的好多事,我们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弟弟从小聪明伶俐,从一年级就是全班第一。教过他中学的老师常说,很少见他认真学习,上课时不是玩东西就是睡觉,可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这样的人才多少年也不出一个。我上二年级时,弟弟上一年级。学年结束时,我是二年级的第一名,弟弟是一年级的第一名。学校领导带着老师和学生敲锣打鼓给家里送“喜报”,一次就给我家送了两份。这对我父母来说是很大的荣耀。初中临近毕业时,老师想让他考中专。那时候,中专指标很难得到,因为弟弟学习好,学校里才给予照顾。弟弟回家和父母商量。由于家庭困难,父母让他参加了中专的考试。他考出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第一名是他同校的一个留级生。15岁时弟弟就出外上了师范,18岁就成了我镇中学教师。他教的班里,有的是他的同学,有的年龄比他还大。在教学上,弟弟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他不像一般老师那样拼时间,但他的教学成绩却总是很好。因为他成绩显著,后来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44岁的他,正是为教育出力的好时候,想不到竟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
在家庭生活上,弟弟一直境况不好。弟媳没有正式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他自己。弟弟有一子一女,正在上大学,也是花钱的关键时候。弟弟走了,唯一的生活来源没有了,今后的困难可想而知。
整整一夜,我一边想一边默默地流泪,心里像万箭穿心一样痛苦。早晨起来,我坐在沙发上,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我不知道怎么把这样的事告诉父母。父母又能否承受得了。三弟连夜从济南赶了回来。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也无法隐瞒,还是马上告诉父母为好。我们驱车向老家赶去。一路上,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一种从未有过的悲痛袭击着我,肝肠寸断而又不知所从。我们回到老家,见到父母已是泣不成声。母亲问出了什么事。好半天,三弟才说了句:“二哥没了。”母亲一边大哭,一边问:“是叫人家害了吗?”我哽咽着说:“车祸……”母亲先是痛哭,后来要昏厥过去。我们赶紧拿出准备好的速效救心丸,倒出几粒放进母亲嘴里。母亲醒过来又大哭,然后是又要昏厥……这样反复多次,痛不欲生。我们以前只是看到别人失去亲人的痛苦,真正轮到我们,才知道这种切肤之痛的滋味。
晚上,我和三弟睡在一个屋里陪着父母。这一夜,母亲也没有合眼。半夜后,她又痛哭。我坐在她身边,一手揽着她,一手给她擦眼泪。我先纸,后用毛巾。母亲泪如泉涌,把毛巾都浸透了。我的安慰已经不起任何作用,更何况,我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一会儿陪她痛哭,一会儿劝她几句。在内心里,我暗下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为弟弟讨回公道!母亲哭一阵,就开始念叨,小时候怎么困难,怎么把二弟和我们拉扯大……母亲念叨不了两句,自然又要哭。谁又能承受这种老年丧子的痛苦呢?父亲虽然不像母亲那样大哭,但也一直默默地流泪。我知道,他的心里也是难以忍受的……
就这样持续了好多天。这期间,亲戚、邻居不断地来,每来一次,母亲都要痛哭一场。亲戚邻居也就陪着哭。尽管,好多人也有劝人的良方,但谁又能治得了这样的悲伤?
年初一这天一早,我们就从县城赶回老家(离家十多里路)。母亲在床上哭着,旁边一个邻居在劝。这一年,对母亲来说,注定要在伤痛中度过。对我们家来说,“年”成了最悲伤的日子。
出事之后,悲痛之余,我们又和县医院领导等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其间经历难以一一述说。为讨回公道,我三次去市交警队复议。多次去县卫生局、信访局、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市信访局、卫生局等部门,向领导反映情况。后来又找来了省、市电视台记者采访曝光。我暗下决心:明知失败,也要不停地找,让县医院知道,我们从没放弃。终于,县医院领导和肇事司机家属和我们协调了赔偿款项。我们也做出让步,不再追究他们的肇事逃逸和违法行医等责任。
弟弟的案子结束了,但我们的'思念却永无休止。母亲常说:“什么时候能忘了他啊?这辈子也不会忘。一闭上眼,就觉得他又来了……”是啊,亲人的思念像潮水一样,不时地拍击着海岸,在闲暇的时刻,在孤独的夜晚,在忧伤的梦里……弟弟还是活着时的样子,面带微笑,轻轻松松地走来了,仿佛一把就可以抓住他,可等你伸手去抓时,他又不见了。
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弟弟的影子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常常无数遍地回忆,从小时想到现在,再从现在想到小时,反反复复,辗转难眠……
弟弟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几乎没有和人打过架。有时犯了错误,母亲批评他时,他总是笑嘻嘻地,既不争辩,也不顶嘴。因此母亲也特别喜欢他。这一点我就做不到。母亲嚷我时,我常常据理力争,而且表现得很不服气。虽然因此吃过更大的亏,可总是改不了。
弟弟的聪明伶俐是人所共知的。小时候让他算账,他常常张嘴就来。好多人故意试他,却很少难住他。上学后,有老师说他不学就会。(因为他上课并不认真听)当然,他也不是不学,只是别人一节课可能学不会的,他一会儿就能学会。学会之后,他就不再认真听课了,有时玩,有时看课外书,有时睡觉。弟弟看书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有一次,他看一部长篇小说,还不到一上午就看完了。我问他里面的内容,他把大体的故事情节都讲出来了。有的四五百页的书,头天晚上见他开始看,第二天一早就发现他看完了。工作之后,他批改试卷的速度也是快得惊人。有一次,好多老师在一起改卷子。任务分好后,大部分老师连一半都没改,他就改完了。校长疑心改得不认真,就拿过他改过的卷子检查,结果连一处错误也没发现。校长不得不服气。在工作中,每当老师遇到难题时就请教他。他看一遍就马上给出答案。老师们常夸他脑子真灵!
十来岁时,弟弟就学会了下象棋,而且很快就成了高手,村中好多下了一辈子棋的人都下不过他了。有一次,我们去一个村里吊丧。等待烧纸(我们这儿祭拜的一种仪式)时,弟弟和村里一个人下起了棋。后来有一个烧纸的去看棋,他见我村里的人输了,就对他说:“你怎么还下不过这个小孩?”我村里的人说:“我刚学会。”那个人又说:“我和他下下。”于是重新摆开战场,一场较量后,这个人又输了。他惊奇地说:“想不到这个小孩这么厉害!”有时候我也和别人下棋,弟弟在一边总是帮我支招。他的招数常能出奇制胜,有时可以反败为胜。而当弟弟和别人下棋时,我总是帮别人支招。不过,有时候几个人联合,也不是他的对手。我们两个也下,我总是很难赢他。
弟弟也喜欢打牌,而且是少有的高手。他把牌起好后合在一起,该出牌时就在那个位置抽。他能记住什么位置有什么牌。斗过的牌他也能记个差不多,到最后只剩两个人时,他能算出对方手里还有什么牌。这一点,我想,没有几个人能记住。
弟弟还是捉鱼高手。小时候,有一次,村里池塘里的鱼都涌到了水边。好多人下坑摸鱼。那时候,也没有捉鱼的工具,就靠两只手。我在水里很难捉到鱼。有时候,手抓到了,鱼一滑就跑了。弟弟在水里捉,我在岸边捡。他每捉到一条鱼,就非常高兴地喊一声扔给我。他捉得很快,仍得也快,我都捡不过来了。村里人还笑话我:你这当哥哥的在岸边捡,弟弟在水里捉。稍大一点时,弟弟常常拿个鱼叉在水边溜。他能清楚地看到鱼藏身的位置,并准确地把鱼叉到。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却能经常吃到鱼。后来,弟弟又喜欢钓鱼。他常把鱼送给周围的邻居和同事,也常常打电话问我还吃鱼不。因为我们常吃,慢慢地也就不愿吃了。弟弟也不喜欢吃鱼,他只是把钓鱼作为乐趣。
每到夏天,弟弟常去打莲蓬。因为我女儿喜欢吃,他常常给我们送来。只要我带着女儿回到老家,他就领着女儿去打莲蓬,钩荷花。女儿小时候,一回家就说,找二叔打莲蓬。就是去年的夏天,弟弟还带着女儿打莲蓬呢。夏天转眼又到了,女儿却再也找不到他了。
那一年,我做了个小手术。术后就可以出院。我刚出了手术室,就看到弟弟来了。他见我出来,就赶紧扶着我。我们一起下楼,一起回家。我去卫生室打针,弟弟陪着我。中间要去厕所,弟弟一手高举着吊瓶,一手扶着我走……而如今,无论我得什么样的病,弟弟也不能再来看我了。
前几天,我帮父母挖蒜时,不由得想起以前干活时,总少不了弟弟的影子。有时他有事没有及时来,但常常干着干着他就来了。即使他不来,也总有个盼头,不定哪一会就看到他了。而现在,他却再也盼不来了。
回顾几十年的兄弟情谊时,有一件事让我想起来就后悔。小时候,有一天,我领着一群孩子要去姥姥家玩。弟弟自然也想跟着。可不知为什么,我怎么也不让他跟。我们出了庄,弟弟老远地走在后面。我又撵他走。弟弟只好哭着回家了。我想,那一天他该多么伤心。村里孩子都跟着我去玩了,他又是多么孤独。我常常想起鲁迅踩坏弟弟风筝的事。他后来和弟弟提起,弟弟却不记得了。不知道我的弟弟是否记得,我一直没和他提过,自然,再也没有机会提了。
弟弟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生命有时就像秋天的叶子一样,说不定哪天就随风而逝,追寻着那永不变更的自然的结果。
而思念却像一粒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一天比一天旺,一天比一天壮。有人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那也只能留给时间了。只是,无论走到何时何地,我却再也寻不到他的踪影,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再也闻不到他的气息……只能在梦里,再梦一回手足深情,再叙一下离别忧伤,再相约来生的重逢……天长地久,梦里有不变的你……
只怕——“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永远的怀念10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我缓缓地推着轮椅,年迈的母亲坐在轮椅上,心情极好地沿路看风景,看着满街的商店和马路上摆放着各色鲜艳的花朵,在风中肆意地摇曳着,晃得行人一阵阵心悸,哦,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提到清明节,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父亲是在清明节前几天走的,回想起父亲的一生,我心里禁不住一阵酸涩。
那是20xx年3月30日凌晨2点,我那慈爱的父亲带着万分不舍和无限的遗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疼他爱他的亲人们。父亲的离去,让家人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悲痛之余我擦干泪眼在夜空中寻找那最闪亮的一颗星星,之前曾一直挂在天穹闪闪发光的最璀璨最耀眼的那颗星星怎么看不见了,明朗的夜空也渐渐变得模糊黑暗了。于是我知道,父亲的离去如天上的巨星陨落,似乎是某种注定天空瞬间黯然失色,天地都为之动容。作为他的子女这种情形是我们最不愿见到的,世间最悲痛的情景无异于生离死别,父亲短暂的一生丛此画上了句号,这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所不能接受的现实,虽说千古年来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任何人都不能免俗。
看着父亲安静地躺在水晶棺中,神情依旧一如既往的安祥,我一直认为父亲只是太累了暂时睡着了,他老人家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的,因为红尘中有太多的牵挂和他未竟的事业。当父亲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中时,我才真正地醒悟,尽管我不相信也好,不承认也罢,父亲真的驾鹤仙去了,永远地离开了疼他爱他的子孙们,永远地离开了他毕生热爱的事业。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我发现父亲的衣柜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大多是破旧且褪色的衣服,一件衣服穿十多年都舍不得丢,有的衣服上还打着小补丁,看着这堆破败不堪的衣服,我竟忍不住潸然泪下,我那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呀,您让我肃然生敬意,您总是克已待人,您对别人那么大方,只要是朋友或熟人来家中,您总是拿好酒好烟好生款待,就算家中再穷您也会拿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款待别人,认识您的人没有人不说您热情好客,而您对自己却是那么吝啬,吝啬到让人心痛的地步,如今家里条件比我们小的时候强多了,家里并不缺那几个钱,您不是因为家境穷买不起,而是父亲您多年养成节俭的习惯。您从来不跟自己买衣服,以前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后来因子女多负担重更买不起,再后来子女长大成人,父亲您还是舍不得,偶尔有子女跟您买件新衣服您也总是责怪他们。父亲您一生穿着朴素,打扮得跟农民没有两样,以至每次去大城市里儿子家里小住,媳妇总是抱怨您穿着太朴素,太不注意打扮了。可对于这些,父亲您总是一笑了之,从来都是置之不理,您的潜台词:衣服有穿的能御寒保暖就行,穿得再好也是浪费。
回忆父亲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父亲的一生围绕着三尺讲台默默地奉献了一生,父亲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人民教师,他教过的学生早已是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遍布社会各行各业,如今已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每每提及到他的学生,父亲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表现出十分得意和自豪。还一脸骄傲地说:某某是我的得意门生,他如今有出息了我脸上也有光,咱能不高兴。
我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如鲁迅所形容的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出的是草挤出是奶,牛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父亲为我们这个家庭的确如牛一般默默地奉献着。从我记事起,父亲当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也在邻村做代课老师,但没有什么编制,多半时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我们一家兄弟姐妹六个,在那个特别的年代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一家八口人的生活重担已经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父亲尽管身体羸弱,但他意志力却坚强,没有被生活压垮也没有被生活打倒,反而愈挫愈勇。那时候我家在队里每年都是超支,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分到什么口粮,为了替家里减轻负担,好多亲戚都替我父亲出主意,坚持要我三姐辍学在队里挣工分,说女孩子读多了书没有用,当时好多家庭没有让子女读书,在那个年代只有家里有劳力多挣工分才能让一家人过年吃上白米饭,我一家姊妹六个,只有一个哥哥排行老四是儿子,当时大姐二姐已在队里挣工分,三姐和我们都在上学,爸爸叹着气没有吭声,也没有按照亲戚说的去做,硬是自己扛过来。他宁愿自己多受点苦,也不愿拖累子女,他尽管有五个女儿,却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时的农村真是很难得。
后来政策好分单干,父亲也成了一名正式老师,但家里的田地要人种,母亲一个妇道人家有些体力活没有男人不行,为了能帮家里做些事,父亲常常是下晚自习后徒步从离家近十里路程的学校回到家里,帮妈妈磨镰刀锄头等。有时一忙就到了深夜,第二天早晨天不亮又要往学校里赶。遇上农忙的日子,父亲为了不误学校里的课,常常会凌晨两点钟起来赶着牛去田里耕田,父亲那单薄的身影走在牛后面,动作也不那么娴熟,显得那么滑稽。从未摸过犁尾巴的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拼命卖力辛苦地劳动着。虽然他凌晨两点忙到早晨八点,也只犁了四分田,父亲的手磨出了老茧,也起了好几个血泡,人却早已累得浑身生痛,他硬是没叫一声苦和累,照样不辞辛苦地劳作着,父亲的行为还招来其他村民的笑话,但他依旧不管不顾,在他心中有种意念不管做得多慢,只要多花点时间,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完。
父亲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那些年姐妹几个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上是农田里收的金灿灿的谷子换来的,要把实物变成现金这个过程也很艰辛,不像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交通工具先进,要卖农产品只要一个电话就有专门的人上门去收。那个时候每年暑假快结束时,父亲就会拉着板车装上七八百斤谷子去离家十里左右的镇上去卖,有时遇上上坡路,父亲就多使把劲他那本就瘦弱的身体弓着像个虾子,但还一跪一爬地前行着,他的肩膀因用力过猛被板车绳子勒出一道道淤青,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尽管口干舌燥他却不愿花一分钱买杯水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亲虽是人民教师,但对我们的教育却没有过多的言语,他的行动,他的勤奋就是子女们最好的榜样。让我们几个子女受益终生,因而我们几个姊妹中最大的优点就是每个人都很勤劳,勤劳是国人最朴实的本色,勤能致富,勤能补拙。
后来我们也相继长大成人,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家里也从套口搬到龙口镇,然后到新堤县城,但父亲多年形成节俭习惯依旧没变,唯一变化的是随着岁月的变迁,父亲一天天地老去,那个曾经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身体每况愈下,慢性阻塞性肺炎伴随他好多年,每到冬天只要遇上变天会经常发作,但他却默默地承受着,身体不舒服就去躺在床上睡几天,实在受不了就去打几天吊针,从来不跟子女说什么。直到病情发作,医生才告诉我们父亲的病已经无力回天了,让我们有点心理准备。初听此消息,一家人都难以接受,父亲怎么说病就病得不轻,那个幽默风趣,意志力坚强不向命运屈服的父亲却终究抵抗不了病魔,前后与之抗争了半年便撒手人寰,给子女留下无尽的怀念与不舍,父爱如山,不是我用笔墨能叙述尽的,如有在天之灵,只愿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父亲是个普通的人,同时也是个非常有才华的诗人。父亲的遗物中,最珍贵的是他一生留下的手稿,父亲一生酷爱古典文学,在古诗词方面颇有造诣。他的对联写得非常好,以前哪家有红白喜事需要写对联的十里八村都找父亲写。父亲总是有求必应且非常乐意做这件事,他写对联常常不计回报。父亲一生留下的诗词大至有几百首,看着书桌上堆着一尺多高的手稿,翻看着父亲的诗文,父亲那遒劲有力的笔迹印入我的眼帘,父亲原来是如此仔细的人,他的手稿字迹工整,很整洁,几乎没怎么涂改,可见他是多么认真的一个人,他一生对诗词是那么地投入。他虽一生清贫却用毕生精力做一件事——宏扬古诗文的发展和壮大。看着看着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双眼,虽然我不懂诗词,但从他的诗词中我能看出父亲曾是一个怎样意气风发器宇轩昂的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虽然他在物质上是匮乏的,但他在精神上却是富足的,父亲的一生我都难读懂。父亲退休后依旧发挥余热,他生前曾是我的故乡龙口镇《龙吟诗社》的主编,带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在洪湖这片乐土上吟诗作乐,歌颂党的政策和人们群众的美好生活,龙吟诗刊成立几年来,得到有关领导的一至好评,还一度被评为省县级优秀诗刊,龙吟诗刊能有今天的成绩父亲功不可没。在洪湖市诗词学会父亲也是佼佼者,只可惜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没有人继承父亲这方面的才华,我辈不才只能望其项背,为此我深感惭愧,当然我也不能理解父亲在世时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父亲平时没多少言语,只有与同行谈诗词时,父亲才会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并且从中体会到无限乐趣。我想父亲在世时是寂寞的,因为没有几个人能懂他的内心。
父亲在病中都不忘整理他的手稿,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他一生所写诗词能出版成书,父亲生前没有对子女说,只是一次在饭桌上偶尔和叔父提起过。他的书稿还来不及整理便带着无限的遗憾悄悄地走了,当然也怪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各忙各的事太不关心老父亲了,父亲的心愿成了遗愿,我们做子女的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一致商量把父亲的遗稿出版成书,让后世子孙学习和警醒,永远铭记我那才华横溢的父亲,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一定会含笑于九泉的。
岁月悠悠,带去我无限的思念,不知父亲在天堂过得可好,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做您的女儿。
父亲虽然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但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却与我们长存,并让我一生试着去读懂他,此刻无论千言万语都表达不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借此文我只能在心里永远地怀念我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
【永远的怀念】相关文章:
永远的怀念作文08-12
永远的怀念作文05-11
永远的怀念作文06-05
永远的怀念作文(精选25篇)08-14
永远的怀念作文2篇(必备)11-06
永远的怀念作文集锦【4篇】03-02
永远的威尼斯永远的水城03-01
永远的感谢04-07
永远的作文08-21
永远的朋友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