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

时间:2023-04-27 16:00:40 天文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

利用1°×1°NCEP 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通过对2007年四川盆地盛夏3次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时形成四川盆地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影响系统以及风暴相对螺旋度、湿位涡、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异同点.分析表明,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机制的共同点是:暴雨发生在西南低涡中心附近,西南低涡暴雨区内存在着稳定的上升气流和水汽辐合,伴有明显的能量释放特征,西南低涡暴雨都是发生在对流层中层螺旋度大值区,强降水一般出现在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的范围内,都具有"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的典型暴雨动力结构.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机制的不同点是:在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形成暴雨机制中高空急流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西南低涡与切变线形成暴雨机制中低空急流的动力作用十分明显,而深厚的西南低涡暴雨高低空急流作用不是十分重要.在西南低涡与切变线或深厚的西南低涡形成暴雨机制中锋面抬升作用明显,对流层高层MPV1正值区叠加在低层MPV1负值中心上,而与高原低涡相配合形成暴雨机制中锋面抬升作用不明显,不具有MPV1下负上正的结构.深厚的西南低涡暴雨是非移动的,而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或切变线形成的暴雨是移动性的.

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

作 者: 师锐 顾清源 青泉 SHI Rui GU Qingyuan QING Quan   作者单位: 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  刊 名: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英文刊名: 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年,卷(期): 2009 29(2)  分类号: P434  关键词: 西南低涡   相互作用   异同特征  

【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相关文章:

近40年鄂西南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04-27

两次西南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04-27

长江中游一次中β低涡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04-26

广义湿位涡与暴雨落区预报的诊断分析04-26

鄂西南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04-27

2003年江淮梅雨暴雨与湿位涡的关系04-27

海州湾特征因子与赤潮形成初探04-25

永顺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04-27

地震云形成的分析04-27

广东连州小带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