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教育论文

时间:2023-05-02 04:19:04 教育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论文对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如何调控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有效的心理调整技术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 心理障碍 成因 调控

  1.前言

  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针对学生对体育课态度体验专项因子分析,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引发学!}心理障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轻视体育课

  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多数学生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完成体育课考试,认为体育课不是主课,体育课应付及格认真学好其他文化课的不良心态,占被调查人数的54.4%。这主要与我国多少年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和人们对体育的偏见是分不开的。

  1.2厌学体育课

  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不喜欢上体育课,把上体育课做为一种心理负担,占被调查人数的59,8%。首先,中专体育课的内容与中小学的内容基本相似,教学中教师统得过死的军训式教学,干巴巴的讲解、示范、练习,单调的教材教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上体育课。其次,部分学生体形较胖或较瘦,性格内向,自尊心强,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又差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在体育课上,过分担忧具有少有难度技术和竞赛性的练习,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害怕练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鄙视,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自信心下降,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1.3过分担心考试

  学生在考试前过分紧张,占总人数的66%。心理症状为心跳加快、呼吸短促、手脚出汗、四肢疆硬不协调等,在考试时由于知觉和表象不连贯,记忆力减退,忘记技术动作要领,造成不能正常发挥和正确完成动作。如在足球选项课颠球的考试中,有的学生平日颠球练习中技术动作非常规范、熟练协调,但一到考试就紧张的动作技术发挥失常,动作僵硬不协调、失误增加。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又不能耐心正确的疏导和关爱他们,导致了这些学生陷入悔恨、遗憾、不满意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

  1.4服务设施不够良好

  配套服务设施可解除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后顾之忧。调查发现,有20.2%的男生和41.5%的女生认为配套服务设施不好,对体育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学校,学生上完体育课无处洗澡或洗操不方便也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调查结果显示,此因素对女生的影响更大。

  2.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调控

  2.1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

  要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确锻炼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思想上要树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在锻炼中,要勇于磨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有意去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是实现终身体育行为的前提和保证。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就必须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表现在获得知识后的满足感、技能提高后的喜悦感、失败后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感、自主学习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以及运动时的愉悦感和运动后的轻松、舒适感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强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创造性、主动性的培养,把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尊重和爱护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奠定其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基础。要有效地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把追求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起来,发展学生身心、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结合起来

  2.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应将快乐教学、尝试教学、情景教育等有机地渗透于教学之中。发扬协作型教学。要重视教与其它诸要素的协调,同步互补,使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的学法有机统一。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形式上强调“过程的自组”,多为学生提供练习上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为此,在“四自”基础上,努力实现“四性”,参与练习的全体性,人人有练习的机会;练习内容的层次性,确保全体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功;练习要求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要;练习过程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从而使他们的自学自练自评中,从互教互学互评中,从友爱团结的多向交流中,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3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在学习中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心理气氛,学生对教师信任,可减少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紧张和害怕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学生应多加关心,少批评,更不能讥讽,并及时鼓励,使他们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逐步树立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恐俱感,排除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气氛,从心理上消除其不良心理。

  2.4改善场地器材条件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有关规定,不断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和配套服务设施,尽可能满足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同时,经营性的体育场馆,在利用市场手段调节的同时,应时常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在软件方面,重在形成一种有利于提高中专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氛围,注意隐性课程的潜在影响,建立、健全校内各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站、电教室和宣传栏的作用,形成宣传网络。举办体育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沃勿戎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激发体育兴趣和形成锻炼习惯的“第二课堂”。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控机制的论文04-27

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的论文04-27

高校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的论文04-27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及排除论文05-02

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的论文04-27

高校体育教学心理障碍的论文04-27

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论文04-27

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辅导策略04-30

体育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的论文04-27

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调查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