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辩解进一言”- 日常语言分析的经典

时间:2023-05-01 07:19:29 哲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为辩解进一言”- 日常语言分析的一篇经典

日常语言学派是分析哲学的重要一支。举其重镇,有摩尔,后期维特根斯坦,赖尔,奥斯汀,斯特劳森。其实这五位哲学家,旨趣风格迥异,让人觉得要不是为了写教科书,怎么都不会把他们归到同一学派里头。另一方面,强调日常语言对哲学研究的基本重要性的,远不止这几位“日常语言哲学家”,例如怀特海在《思想的诸模式》开篇就说:“哲学探讨的第一章应当是就某些根本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出现的情形来自由地考察这些观念”。[1]

这五个人中,以奥斯汀对日常语言的分析最为精采。在奥斯汀的文章里,又以A Plea for Excuses(“为辩解进一言”)一文最为精采,每次读,都有奇文共欣赏的欲望。这篇文章倒有中文译文,收在洪谦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里,题目是“为辩解辩”。可惜译文很糟,误译连绵,还有大段大段脱译的。况且,原是一篇上好的英文,一字一珠,经了一遍翻译,成了篇磕磕绊绊的劣等论文。奥斯汀从来主张只有用说得通的英语或汉语才能有效地讨论哲学问题,但我们的哲学译文,以及哲学论文,已经习惯于用病句来写,或用模糊得不知是不是病句的句子来写。“这些考察使我们强烈地反对在整个对表示辩解的词的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最困难的词”——谁能读懂这个句子?“词是我们的工具,而且词作为一个最小的单位,我们应当使用干净利索的工具。”这里的原文挺简单:words are our tools, and, as a minimum, we should use clean tools——“词是我们的工具,说起码的,我们应当使用干净的工具”。要不是习惯于病句,我们多半不会犯这样简单的错误。把奥斯汀译成文理不通,来说明奥斯汀想要说明的主张,就会有相当困难了。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译者。所要分析的是日常用语,活泼泼而又值得分析的日常说法,总难用另一种语言套牢。He ate his soup deliberately,一个意思是“他故意把汤喝了”,二是“他煞有介事地把汤喝了”,但现在要分析的就是这个“deliberately”,就得用同一个汉语词把这两个意思都对上,我承认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单一的汉语词。译文分别作“他故意地喝汤”和“他带着一种故意的表情喝汤”,用的倒是同一个中文词,但两句都不像中文。就是Excuse这个题名,也没有一个中文词同它比较接近。Excuse的中心意思是根据某种理由或借口消除或减弱指责从而给予某种程度的原谅。“借口”“托词”过于消极。“辩白”太强,必须把指责洗刷干净。“辩解”不一定那么强烈,但没有包括整个过程中宽宥原谅的那一半。“原谅”则只表达了辩解者所希冀的结果,没包括辩解那一半。当然,好文章总是难翻译的。不过,即使翻译得好些,刊登在专业哲学译文集里,就只有几个学哲学的偶尔问津,而“为辩解进一言”这样的文章,依浅见,原是所有文化人都该读到的。所以竟起意择其精要,献与《读书》杂志的老朋友们共赏。这篇介绍文章,把某些例句换成汉语里较有意思的例句,还夹杂了少许笔者自己的发挥议论,直接翻译的句子则用引号标出,随之注出的页码来自J.L.Austin:Philosophical Papers,Oxford,1961。

为辩解进一言

我们所讨论的题目是辩解。这个题目极富趣味,给了我“发现的乐趣,合作的快意,以及获取共识的满足之感”(123)。这几样东西,不少人认定和哲学无缘,果然也真把它们弄得和哲学无缘了。在别的领域,争论是为了获取共识,唯在哲学中,似乎无需建设,重要的只是互相反驳一番。

我们要探讨的当然不止“辩解”,而是一个概念群,包括借口、强辩、辩护、辩白、抗辩、原谅等等。在辩解的一端,我承认犯了错误,出了差错,但能找出某种缘由请求原谅;在辩解的另一端,我要表明自己所做的事情甚为正当,指控完全不能成立,甚至要进一步指控指控者。

辩解可以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认做出的那件事情是坏事情,但我辩护说那件事情并不是我做的,至少严格说来不是我做的,例如我本来是在做另一件事情,而那件坏事情却连带发生了。另一大类情况则相反,我并不否认自己做了

[1] [2] [3] [4] 

【“为辩解进一言”- 日常语言分析的经典】相关文章:

为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言04-28

辩解04-30

露怯的辩解04-27

何言为公?04-27

向初中物理教师进一言04-30

辩解乌鸦作文07-26

对《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的多角度分析05-03

乌鸦的辩解作文07-28

乌鸦的辩解作文【优选】11-29

乌鸦的辩解作文(优)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