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模式,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结合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语文;读写结合;应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教材所呈现的更多是范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读”不仅是要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其内涵,丰富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方法,能举一反三,做到灵活应用。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读写分离是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读就是读,写就是写,很少把读写结合起来。其实,读和写都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把读和写有机整合起来,在教学中不仅重视读的指导,更注重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
一、重视读,要让学生读出味来
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被轻视的一个环节,就现代文教学而言,以《荷塘月色》为例,写作背景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课文的脉络、作者的情感也是教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学生不仅阅读时间少,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也较为缺乏。学生主要靠听教师讲解理解课文,所以很难获得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体验,阅读效率自然难以提升。结合现状来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核心,读的成分却较少,因为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很多教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故而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机会也就少得可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模式,首先要强调读的作用。的确,读对于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学生读的时间和机会都较少。正因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一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读,课前要布置相应阅读任务,结合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作品内容;二要在课堂中多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在导入环节中,要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获得感知。在探究环节中,要以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字词句段深入阅读。如《荷塘月色》中对景物特征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等句子进行阅读,交流体会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其次,要在读的方式上进行指导。一是要明确读的目的,如在初读中,更多的是要把握作品的内容。如在《祝福》的初读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对课文的层次进行梳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更多需要学生自己去读,去梳理,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二是要指导学生根据要求展开阅读活动。很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较为盲目,不知道读了课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为此,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目标,更要注重以问题为引导,提高学生读的效率。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探究,在读的过程中就应要求学生勾画出描写祥林嫂相貌的相关语句,并对其描写方法、作用进行初步分析。
二、以读促写,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读是写的基础,读不仅可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通过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掌握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读不是目的,如在《一个人的遭遇》的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还要学习作者在描写中所采用的心理描写方法,学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方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倡以读促写,首先要立足文本,通过问题、活动等探究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含义,体会情感,丰富体验,这样才能为写奠定基础。以《想北平》为例,该文所凝聚的是思乡情怀,那么,在作品中,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来的呢?教师可以事物为例,让学生围绕“作者在作品中写了哪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事物”这一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归纳出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香片茶、胡同、花、菜、果子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由此体会作者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用意,也正是因为他对北平的熟悉与热爱,才写出了北平的与众不同。故而,读是理解的基础,是写的关键。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模仿,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样以《想北平》为例,作者心目中的北平是怎样的,他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感情的呢?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面向着积水潭……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一句,分析其修辞的作用,同时,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方法、修辞方法、景物及人物的描写方法。如对于构思,《记念刘和珍君》是“情线串珠法”,《荆轲刺秦王》是“映衬构思法”,《鸿门宴》是“一波三折法”,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在写作中能否结合自己所选定的主题和内容而应用以上构思法,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三、以写促读,要多引导学生反思
以写促读,首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丰富写的素材。在写作中,很多学生都是写流水话,结构不明确,词汇不丰富,所写作文干瘪而没有味道,枯燥而不具有吸引力,最为典型的`问题是深度不够。究其原因,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而这落实到作文中,就会显得片面,没有深度。提倡通过写来促读,以读丰富学生的认知,就是要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境界。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所呈现的是对弱者的关怀,那么,在写作中,就可以此为素材,学习作者的人文情怀,再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同样的,要写男儿的担当,《荆轲刺秦王》就是不错的范例。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学会反思,通过读来探究写作的方法。如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对结构的把握不到位,那么,就可通过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作者的构思方法。当然,这里的读不仅仅限于苏教版所选的课文范围内,也可拓展其他版本的课文,甚至是课外阅读。如《素芭》所采用的“辞格套用”方法,《牲畜林》所采用的“摇摆延迟法”,《墙上的斑点》所采用的“辐射式构思法”,在写作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读这些作品,学习其所采用的方法,再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方可让学生读出作品的真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多读,还得让学生多写,在写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作者所采用的方法,还要以写来促读,通过读丰富写的素材,以读来审视自己所写的作品,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2-22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论文04-21
少教多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2-18
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10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1-20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育论文03-09
目标教学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2-05
高中语文教学中乐享教学模式的应用探微论文07-21
电教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