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程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
“入”即进入文本,与之贴近、交融。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字求其义,字索其旨,与文本息息相通。“出”即走出课文,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摆脱文章的约束,作冷静地评判。“水道曲折,操舟者迷,立岸者清”,阅读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的过程,只有站在文本之外,超越文本,解读才能更加深入。而小学生与成人相比,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特点、情感变化、身心规律都有别于成人,而且不同的年段又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立足课堂,紧扣文本,
关键词:
特色 特点 特性
一、紧扣文本特色,提领而顿地教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到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抓手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无须赘言或抄下标准答案死记硬背,学生自己的语言尽管幼稚,但都是出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尽管不太流畅,但是经历了思维碰撞和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过程。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而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紧扣文本特色,深入地挖掘文本背后合情合理的“工具性”,为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中的“人文性”而服务,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二、依据体裁特点,抓住“文眼”教
相对于每篇文本的特色,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体裁也很多样。具体教学中古诗教学少有创新,一线教师普遍觉得难教,一般都是按照逐字逐词逐句的顺序理解,然后比较牵强地告诉学生诗歌的中心思想或内在情感。事实上,一般我们读诗时,总是先隐约感知诗歌的情感,然后再逐字逐词逐句地求证的。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笔者让孩子们读题目,看出题目分为两个部分——“江南”和“春”;再让每个孩子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一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春天的?交流时不一定按照诗句的先后顺序,但每找到一处,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景,说一说自己的为什么这样画,评一评谁的画与诗句最吻合。每一次画、说、评,孩子实际上都在自觉地借用作者的“一双慧眼”去欣赏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为必然。二问:你又从哪里看出是写江南的景色?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字、词、短语、句子,他就穿越时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点。而能读好这些景物,学生就能领略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色景物的。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展开说说,他也许就能回味自己身处的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点的。由此,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字、词、句、诗的机械解释,而是学生主动地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诗人的眼睛去看,用诗人的耳朵去听,用诗人的心灵去感受。学生仿佛一会儿在写生,一会儿在春游。《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言: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诵读感悟,并将读书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的表情朗读出来,是实惠便捷的解读方式。
三、定位年段要求,有舍有得地教
现实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学效果方式的缘故,我们常常低估现在学生的水平,到小学中年级仍然将课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笔者认为,到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应该选择一些足以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对学生更放手些。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中《春日偶成》这首诗时,请学生把古诗读准读通以后,笔者就提出一个直奔作者写诗动机的大问题: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找到“乐”字。“乐”是这首诗的灵魂,于是在“乐”的笼罩下,学生开始“乐在诗中”地寻找能让诗人“乐”的美景,开始“乐此不疲”地在诗中寻找能让诗人偷着乐的理由,最终体会到原来是作者是在美丽的春景中自得其乐。学生在强烈的自觉探究中,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之间畅通地连。学生学古诗学得乐呵呵,于我还是第一次,毕竟这乐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
四、切合儿童特性,深入浅出地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而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有篇课文叫《航天飞机》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但突破重点难点不能光靠细碎的分析和讲解,否则学习这样好玩的科普童话会让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三年级的学生味同嚼蜡。于是,执教老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是整体感知之后,先抓重点段:哪几节写了航天飞机?再抓重点段中的典型语言信息: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接下来,让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智慧老人的话,一个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理解。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理解地读,有感悟有想象地读书,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个体语言介绍航天飞机的“本领更大”,内化课文语言,使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相结合,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于是乎,原本说不清、道不明的难点,通过明确的任务分配,辅之以恰当形式的朗读,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和同学的点评,就着这样迎刃而解了。说到底,面对相对天真幼稚的小学生,突破难点时,就是牢记四个字:深入浅出。
【新课程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4-29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04-28
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论文04-27
新课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04-29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4-27
浅谈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体验与思考的论文04-27
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论文04-27
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04-26
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04-30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困惑与思考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