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时间:2021-10-02 15:38:1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王荣生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摘 要】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预示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表现为三大前景,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步。为尽快接近这样的前景,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应将改革的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转到对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注重。

【关键词】语文课程; 形态; 多元选择; 语文教材; 多样化

一、转型的三大前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标志着语文科课程与教学将实现时代转型。对“课程标准”的新内涵,大家达成如下“极为重要的”一致认识:(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2)“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3)“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①本文用图1来描述“语文课程标准”的上述含义,并与图2所描述的“语文教学大纲”时代加以比照,说明《标准》所预示的语文科课程与教学的今后走向。

1.图1中从语文课程《标准》到语文课程形态的线路预示,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

 

《标准》的主体,是体现国家从语文科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的课程目标和学段目标,是对学生“普遍能达到的”“基本的”语文学习结果的静态描述。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则是为达到国家语文科“课程目标”而研制的具有动态形成性的课程具体样式,包括语文课程结构的方式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及组织两方面。

语文能力的形成某种意义上具有半自然性,达到《标准》所规划的目标,无论据逻辑还是依事实,从动态的形成过程看,都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在语文独立设置综合科这种课程结构已定的条件下,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的问题,便主要是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语文科的课程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组:第一组是形成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而必需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释,本文用“定篇”②来指称;第二组是达到《标准》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需教与学的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本文用“语文知识”③来统称。“定篇”在我国尚未正式列入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内容及组织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文知识”这一块,即教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教什么“语文知识”以及如何组织。

由于语文学习的半自然性和目前对语文学习机制尚缺乏清晰的揭露,要达到《标准》的目标,从动态形成的角度看,“浯文知识”有多种可能的构成方式。是以外显学习为主还是依赖内隐学习,是以有意识的规则建构为主还是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自行发展,是谋求综合养成还是进行分别的技能训练还是施加应用策略指引,是以阅读为基点还是以写作为龙头,是侧重文章还是偏向文学等等,在适用的条件下,各种主张都有可靠的理据,教什么样的“语文知识”的多种答案客观地要求多种形态的语文课程。而选择、确认“什么”知识纳入特定形态的语文课程,在当前的学术背景下,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也有多种的可能方案。

课程内容研制,课程论一般称“课程内容选择”④。与中小学其他科目相比较,语文科的“学校语文知识”⑤具有流动状和生产性的特点。流动状,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变动较为频繁。比如由“听说训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