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尝试、探索、创造
登山》记叙了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两次走过靠近深渊的悬崖边一条危险小路的故事,赞扬了列宁能够自觉地跟“害怕”作斗争,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可贵精神。
从思想内容看,列宁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害怕,勇敢地走过临着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边的一条小路,这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对这一代学生来说,有着十分现实的教育意义。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心理脆弱、害怕困难并逃避困难。通过学习课文,可以使学生从榜样的力量中受到启迪,在生活中笑对挫折,甚至自我加压,尝试未经历的事物,体验人生新的境界。
要理解列宁的这种精神,三个内容是重点,它们是互相联系并层层递进的:一、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二、列宁是怎样过去的;三、他为什么这样做。在理解前两个问题时,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多活动,如,“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让学生在文中寻找语言材料,体会小路又窄又险;再用语言激励学生:这样的小路你敢走吗?学生听后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时老师用道具设置一条这样的“险路”,并用语言不断强化这条路很险,让学生尝试走这条“路”,创设列宁走险路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人物形象。通过换位体验,强化角色意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列宁走过险路,来到山顶,看到日出的美丽风光,书中的描写极富诗意,分明勾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阅读时了解写景的顺序,想象画面,再作画,鲜明的形象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掀起了教学的又一个高潮。看到瑰丽的图画,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及文中人物愉悦的心情,自然而然的,也使学生明白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这不也是人生的一种新的境界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怎样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学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还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丰富了人生体验。
列宁讲述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一段话,逻辑性强、颇富哲理,三句话分三层意思,层层推进,表现出列宁正视现实,不畏艰险,征服困难的品质,学生对照板书,将列宁两次走险路与三句话联系起来,分析三句话的含义,在理解中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维训练和思维表达训练,同时这也是思想渗透的最佳切入点: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的实际,让他们谈谈自己遇到困难是怎样做的,是他们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地面对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尝试与创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必然过程和结果,它既是一个非智力的良好素质,又是一种行为实践,它体现在:一、只有尝试,学生才会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敢于尝试,才会培养出创造的品质。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尝试精神乃至创造精神?就要改变传统的课堂上坐着听的被动学习,通过动静相济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经历尝试过程,体验尝试的快乐;二是与此相适应的,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实施素质训练,必须强化行为实践,尽量让学生尝试、实践,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把教学过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即学生综合性感知、领会、理解、思维、记忆、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是一种智能开发,而且能形成一种新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创造力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心理过程,它同其它如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密切联系。教学这篇课文时,既要学习列宁登山时不畏艰险,向自我挑战的尝试、探索和创造精神,还要鼓励学生把这种精神付诸实践,在学习中不断尝试、创造,为学生的思维、观察、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如上山前、下山时列宁和巴果茨基有两段对话,课文仅有对白,而无提示语,这种写法,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体味,还可让学生想象两人对话时各自的神态、动作,尝试加一些提示语,明确地揭示人物此时的心理、情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