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程度及行为调查论文

时间:2021-05-17 11:03:37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程度及行为调查论文

  摘要:本文以池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χ2检验、雷达图分析) , 对目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分析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 积极寻求对策,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持续有效推进提供借鉴。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程度及行为调查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体育意识与行为; 健康意识与行为;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重要的一环, 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的重要连接点, 是培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关键点, 它对“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建立有显著影响[1]。本研究以2017年池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分析当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养成和意志力的教育现状, 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养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2017年池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查, 按性别、年级、专业抽取1000名 (男424, 女576) 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电子文献、书籍, 梳理归纳当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现状和研究成果;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 围绕体育意识和行为设置问卷, 并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解析、指导, 确保数据收集的真实性、科学性。对采集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χ2检验、雷达图分析等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在体育意识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 考虑到男、女生性别之间的差异, 进行χ2检验, 检验男、女生两个样本率在了解体育意识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2]。

  通过调查, 大学生对体育意识的辨识度较高, 但对体育意识理解深度不够。表1显示, 参加受访学生中, 了解体育意识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人数占总受访人数的72.50%, 27.50%的学生不了解;男生424人, 了解人数占87.03%, 不了解占12.97%;女生576人, 了解人数占62.79%, 不了解占37.21%。由统计结果显示, 该校学生体育意识的意义认知整体不高, 仍有部分学生不了解;男生对体育意识意义的认知和了解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男生认知度远高于女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体育意识整体水平不够理想, 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尤其是女生的体育意识整体不高, 对体育意识意义的主观认识水平不高。

  2.2 大学生维护健康采取的有效方式调查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 考虑到性别差异, 对男、女生主要维护健康方式进行χ2检验, 检验男、女生的维护健康方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2可见,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均衡的饮食这三种方式对维护健康最有效, 而对于服用保健营养品和定期体检这两个方式则极少有人采取。男、女生维护健康主要方式有差别, 其中男生前三项依次为运动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均衡的饮食, 女生前三项依次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锻炼、合理均衡的饮食。统计结果显示, 男、女生在运动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5) p="">0.05) , 但是整体比例不高, 说明现在大学生生活作息不够规律, 不能按时、合理的饮食。男、女生在选择维护健康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体现了性别的差异, 男生生理上趋向成熟, 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运动, 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3];女生生理上的特点, 喜欢安静, 对体育锻炼兴趣不强, 因此, 有必要加强女生在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上的引导和培养。

  2.3 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调查

  针对受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率的问题, 由表3可见, 大学生每周锻炼1~2次的占36.40%, 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占28.20%, 很少锻炼的占34.50%, 从不占锻炼的占0.90%;其中男生每周锻炼1~2次的占41.27%, 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占41.98%, 很少锻炼的占16.75%;女生每周锻炼1~2次的占32.81%, 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占18.06%, 很少锻炼的占47.57%, 从不锻炼的占1.56%。由此可见, 虽然有64.6%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但仍有部分同学很少或者从不锻炼;男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要优于女生, 表明男生体育锻炼习惯较好。结果表明现在大学生能在思想上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 但实际参加体育锻炼不够, 尤其是女生, 体育锻炼明显不足, 部分女生除了体育课之外, 从不参加体育锻炼。

  2.4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和项目调查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主要的锻炼方式为健身跑 (走) 、骑行、爬山、大球类、小球类、健美操。男生主要的锻炼方式为健身跑、大球类、骑行和爬山、小球类, 女生前五位依次为健身跑、骑行和爬山、健美操、小球类。数据显示男、女生选择健身跑 (走) 的人数最多, 健身跑运动受到场地制约的因素较小, 锻炼起来直接、有效、简单, 男女皆宜。骑行、爬山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市场, 顺应当前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 另外与池州地区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息息相关。男生喜欢大球类运动, 与男生的性格特性相符, 热衷于刺激对抗强度大的运动项目, 喜欢更高、更快、更强的碰撞和对抗, 更容易得到身心的满足;女生喜欢骑行、健美操、瑜伽等温和、安静、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 追求形体健美、柔和匀称;“其他”选项的人数位居第二位, 表明现有的传统大众运动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他们勇于尝试一些新的运动方式, 通过这些体育锻炼方式获得满足和愉悦感。

  2.5 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因素调查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大致有学习压力大、场地器材缺乏、没时间、没兴趣等。但由于性别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 运用雷达图分析法, 从学习压力大、场地器材缺乏、没时间、没兴趣等10个方面对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筛选, 构建基于雷达图评价体系, 更清晰地分析影响因素的.大小关系[4]。

  雷达图 (图1) 显示, 从横向上看只有在场地器材缺乏上存在较大差异 (男、女性别的图形走势明显不同) , 其他的因素大致相同;而且纵向观察与总体趋势也大致相同;其中“懒惰”“没时间”“没有运动伙伴”三个因素的影响较大 (三个图形在这三个因素上最突出) , 这三个属于主观因素;“没有技术指导”“锻炼设施差”等一些客观因素也有一定影响。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主观因素, 可能由于部分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薄弱制约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 “没有技术指导”“锻炼设施差”也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技术指导和体育设施的完善也要得到充分的保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存在缺失, 性别间差异显著

  在体育意识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上, 27.5%的受访学生不了解, 部分大学生的认知仅仅是孤立地看待体育锻炼, 把体育健康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割裂。

  3.1.2 运动锻炼、生活和饮食习惯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影响最大

  大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到维护身体健康, 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对维护身体健康最有效, 并不迷信服用保健营养品和定期体检两种方式;男、女生在维护健康主要三种方式是一致的, 但在最有效的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生认可运动锻炼方式, 女生则认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健康;男、女生在合理均衡的饮食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整体认可度不高, 说明现在相当多大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 不能按时作息、控制饮食, 不利于维护身体健康。

  3.1.3 大学生认可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但参与热情和毅力不够

  调查的学生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64.60%, 其余学生很少或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 尤其女生很少或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比例占到49.13%。除学生自身主观的意愿不够外, 池州学院作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 在升本以及整体搬迁过程中, 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师资力量不够, 体育设施不完善, 体育器材修缮不及时, 课外体育锻炼场所和指导不够等等, 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3.1.4 休闲体育成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时尚, 锻炼方式选择存在性别差异

  高达2/3的大学生选择健身跑 (走) 方式锻炼身体, 跑步受到场地的局限比较小, 相比其他运动更简单、直接、有效, 骑行是当前休闲体育流行趋势, 受到青年大学生的喜爱[5]。池州为多山丘陵地带, 为爬山爱好者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平台, 健身跑 (走) 、骑行、爬山成为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新宠。男、女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 体现出性别差异。男生喜欢大球类等传统的、对抗激烈、强度大的运动项目, 女生则喜欢轻松、愉悦, 无对抗、强度小的健美操、瑜伽等运动项目。

  3.1.5 体育健康意识薄弱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懒惰”“没时间”“没有运动伙伴”三个主观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说明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薄弱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困难。大学生课外活动缺乏技术指导, 学校体育设施欠缺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不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2 建议

  3.2.1 深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 注重教学内容、方法创新

  体育俱乐部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单一, 影响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养成。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把体育健康意识培养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 做到授之以渔。

  3.2.2 加大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

  新型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 在整体搬迁后, 学校体育场地和设备建设滞后。体育设施不足, 损坏的体育设施不能及时维修, 阻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不利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加大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养成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3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 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

  在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 大学生学业压力增大, 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6], 因此, 高校要充分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通过文化宣传、体育游戏, 趣味体育活动、体育名人进校园等形式创建校园体育文化, 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体育健康意识。

  3.2.4 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 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是大学生体育课之外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渠道, 大学生体育社团活跃于高校校园内,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目前, 高校体育教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课时不足, 体育锻炼主要由学生自主或者体育社团完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 要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参与度, 积极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专业教练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慧丽, 赵静, 张照哲, 等.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 (3) :98-101.

  [2]丛湖平.体育统计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王革, 吴燕波, 卓莉.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80-84.

  [4]邓禄军, 夏锦慧, 卢扬, 等.雷达图分析法在马铃薯品种特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 2013 (7) :59-62, 66.

  [5]闫杰, 彭国强.近代我国自行车骑行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1) :184-187.

  [6]周君华, 于德东, 王纳新, 等.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 :144-147.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程度及行为调查论文】相关文章:

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与健康意识的相关研究10-04

学校体育的规范环境规范着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意识论文05-30

我校学生体育关注程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06-29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的论文05-28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论文09-13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04-27

高校体育应加强大学生健康意识教育论文01-31

体育意识分析的论文08-22

公众环境意识及行为的初步调查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