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堂论文
一、如何看待和理解定向运动
1、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容易组织的群众性体育项目。所需要的只是一张好的定向地图和指南针,它是一项探险寻宝的体育项目,能给学生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是一项非常好的学生体育项目。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能使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锻炼体力与智力提高决策与判断能力,是一项健康的体育户外运动。
2、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的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促进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能力及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所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没有充沛的体力当然无法爬山越岭,但是有充沛的体力没有独立思考就无法解决在运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处理各种应急事件。并且这种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不是让你听下来静静的思考,而是在跑动中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反应,冷静果断的决定方向,往最捷径的方向奔跑,这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潜力挖掘是很有效的。
3、定向运动是项富于挑战,打破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末被尝试过的途径,是合作与和谐的运动。定向运动是个人比赛,富于挑战的乐趣在于尝试末被尝试过的方案;对团体赛,接力赛,家庭赛而言合作与和谐则是比赛的.关键。在比赛中要有良好的运筹能力、计划性、空间感、方向感等智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参加运动的运动员一种探险寻宝的经历和一段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在当今教育大力提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时代,定向运动是适应这一改革的,它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判断的能力,果断决定的性格。因为在运动中你必须具备一份挑战的心态,转变思维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思维,寻求新的方式。
4、定向运动倡导良好的团队意识,这就是协作意识,如果是团体赛就需要大家“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意识,不是某个人的决定和说了算,还需要互帮互助的现代人协同精神。
不是要你跑的快,丢下同伴。,而是要求“一个都不能少”的到达终点。这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尤其欠缺这方面的培育意识。我们的学生“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是不管怎么说,单兵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大家发挥整体协作意识,那这能量将会是多么的惊人。定向团体赛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是非常有效的。
二、定向运动进入课堂的意义
1、通过参加定向运动能够极大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来源,增长学生的人生阅历。例如,可以学到很多的救护知识,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动植物,培养利用随身携带的小物品以及周围环境情况来辨别方向的能力。
2、定向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坚忍不拔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增长(地理、地图、自然等)知识,果断处事的能力,对于调节学生学习情趣,增进相互交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大有益处。
3、定向运动进入中学生课堂是符合中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可以利用中学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开展,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定向运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观察、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得到双重的锻炼。
4、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定向运动强调健身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具有途径多样,方法多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能够满足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的需要。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跑步运动的兴趣,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血管机能,提高健康水平,更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沉着冷静,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5、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定向运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它训练学生惯于有明确目的的、连续的、有条理的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性。它具有开放性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多,困难多,能控制的特点,将教师的单向传导的过程转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这对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定向运动是一项极具群众性、趣味性、知识性、竞争性和军事意义的新型户外运动,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将其引用到中学体育课堂中,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力与智力,磨练意志,提高决策与判断能力。符合中学生发展规律,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让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堂论文】相关文章:
[电教论文]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01-20
中学体育的高效课堂构建论文05-30
中学体育课堂分析与建议的论文07-27
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合理运用论文06-06
中学体育高效课堂实现手段研究论文05-08
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论文09-01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论文05-06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解析论文05-01
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论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