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前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措施的论文
自 20XX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XX 年我国体育产业实现总产出 9526. 38 亿元,比 20XX 年增长 45. 15%.为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20XX年 10 月 2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高度概括了该 《意见》的重大意义,该意见将成为引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将有力地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同时,刘鹏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强,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体育本体产业在体育产业中处于核心与支撑地位,其发展直接决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深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活力不强的根源在于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不足。
1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现状
1. 1 体育本体产业概述
体育产业分为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延伸产业、体育边缘产业。体育本体产业,即根据体育自身特性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如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等。体育本体产业是体育产业结构中的核心产业,它的健康、高速发展能有效地带动、刺激其他体育产业的发展。
1. 2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体育本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体育职业竞赛产业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善,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在体育职业竞赛领域的发展还比较稚嫩。以体育竞赛业为主的我国体育本体产业在发展中受体育教育方面的误区、某些体制方面的掣肘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决策者的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遇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本体产业无论是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单个行业发展水平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困境并探寻其发展对策。
2 当前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现实困境
2. 1 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滞后,阻碍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但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滞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足,以致于他们极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花费到体育本体产业产品的购买中。例如,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人次占总人口的比例极低,大多数观众的可支配收入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比赛。再如健身娱乐业,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部分收入投入到健身娱乐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使得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也仅限于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2. 2 改革不彻底,体育本体产业内部管理混乱
以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历程为例,在 1997 年,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经历了初步改革,但是改革还未完成就被终止,所有深入改革的计划和设想戛然而止。同年底,国家体委出台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制度,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集决策与执行机构于一身,实质上取代了中国足协会员代表大会和执行委员会的职能。这一改革产生的结果具体表现在足球管理者急功近利地片面维护极具争议的国字号球队长期集训制度,随意改变联赛赛制、升降级制度和竞赛日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深入的改革和完善的管理在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以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主导,机构设置更要权责明确,避免重复管理和盲目的行政化干预,做到政策执行的连贯与接续。
2. 3 体育本体产业中各行业忽视内部建设 在竞赛表演业
中,产业的经营者只重视当前利益,只看重某个体育明星为集团带来的眼前利益,忽视整个竞赛表演运动员的梯队建设,忽视青少年运动员体系建设、经营等长远性、基础性的工作。其次是对裁判的监督和管理,始终是中国职业联赛的软肋。 “黑哨”在一定时期泛滥成灾,裁判吹 “黑哨”实际上损害的是职业联盟的共同利益。
在健身娱乐业的内部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健身教练的专业化程度和健身器材的安全可靠性。许多健身房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成本,聘请的健身教练都是非专业的社会人员,健身器材也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高昂的费用也让消费者望而止步。
体育培训业是目前发展较为健康的产业,但是由于家庭经济限制,大部分体育培训的对象都是青少年,所以体育培训业的内部建设在于如何合理设置招生结构方案,扩大消费群体。其次,体育培训业的培训人员较为分散,流动性较大,有技术的培训人员更愿意自己建立培训中心,自主经营,因此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2. 4 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产业经营运作人才和团队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发展较晚,其发展模式大多效仿发达国家,如开设体育经纪公司,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为“贵族运动”与社交建设高档健身会所等。然而我国体育赛事经营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经营运作人才和团队。资料显示,中国职业联赛中发展较快的 CBA 和中超足球,与美国 NBA 和日本 J 联赛相比,不论从球队数还是场次数,我国均弱势明显。CBA 经营的收益远远低于 NBA 的收益,而且收益方式过于单一。中国足球联赛从球队数、场次和观众人数方面与日本 J 联赛具有较高的可比性,但其收益差距更加明显,两者相差近 8 倍。在收益项目中,日本 J 联赛电视转播权收益 3. 9 亿元,广告赞助收益 3. 5 亿元。这表明,日本在经营体育赛事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职业联赛的收益大部分来自门票收益和赞助收益,尚处在较低的产业经营水平。
2. 5 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隔裂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 ( 如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等) 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之间的关联度非常低,各自形成发展的阵地,既降低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加大了自身发展的难度。例如,竞赛表演业与体育运动服装生产企业的相互合作往往是在每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举办大型赛事时,由体育运动服装生产企业提供赞助,赛事的举办者以赞助提供者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宣传。这种合作方式使得竞赛表演业与运动服装生产业都处于被动的合作方式,对双方的发展都不利。如果竞赛表演业与服装生产企业共同主动合作,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型竞技比赛,那么对于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相互的带动作用。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只有相互的长期合作才能为双方带来效益的最大化。
3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对策
3. 1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
大力发展经济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控制通货膨胀,才能使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低层次需求之后,寻求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我国大部分青年群体面临的主要经济压力是工作、买房和房贷,使得他们在生活方面捉襟见肘,可支配收入极为有限,降低了生活水平,对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青年群体是观看体育赛事、参加健身娱乐、参加体育培训的重要群体,在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中占有绝对地位; 老年人亦是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的重要发展对象; 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对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2 继续推进体育本体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改革进程
体育本体产业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各种社会现象反映出了体育本体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复杂性。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使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失,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半途而废,只有将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手段坚持到底,才能使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得到长足的发展。2014 年 1 月 21 日 - 22日召开的足代会已经显现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端倪,管办分离的进程加快,作为同样具有市场化基础的篮球也将继续进一步的改革。体现了我国重视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并将体育本体产业的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3. 3 加快西部地区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东部地区经常举办各种赛事,西部地区的赛事非常少,而且大部分是围绕自身地理环境开展的竞赛,例如,青海环湖自行车赛、兰州环河国际马拉松赛等。西部地区一些大型运动场馆或改作它用或闲置,造成部分体育资源的浪费。因此,西部地区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空间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充分挖掘利用西部地区天然体育竞赛资源和现有的场馆资源,加快西部地区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将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3. 4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本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团队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发展的水平相对落后,部分原因在于许多经营体育本体产业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赛事经营管理水平,使得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持续的发展。美国在 19 世纪就涌现出大批体育赛事经纪公司,这些经纪公司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马斯特莱希思将美国体育赛事经纪公司的业务认定为以下业务领域: 代理客户 ( 指赛事主办者或赛事管理机构---下同) 权益; 为客户推广赛事; 培育与发展新的体育赛事; 替客户运作赛事; 制作与发行体育电视节目;替客户 “拉赞助”; 帮助客户开展基层体育活动; 为客户进行市场研究及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等。这为美国职业赛事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在效仿发达国家体育本体产业发展模式的同时,不能只学习表面的发展方式,应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重视人才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本体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
4 结语
在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体育本体产业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和支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中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滞后,阻碍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 第二,改革不彻底,体育本体产业内部管理混乱; 第三,体育本体产业中各产业忽视内部的建设; 第四,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经营运作人才和团队; 第五,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相断裂。依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较为重要的是改革的继续推进和经营管理人才、团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Z] . 国发 ( 2014) 46 号,2014 - 10 -2.
[2] 吴超林,杨晓生 . 体育产业经济学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19 -20.
[3] 阮伟,钟秉枢 .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 2014)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
[4] 杨铁黎,孙凯 . 北京市体育竞赛市场运作环境与对象[J]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 ( 5) : 14 -16.
[5] 殷平 . 应该提倡体育本体研究 [J] . 体育与科学,1993,16 ( 5) : 19 - 20.
[6] 刘兵 . 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 [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2.
【当前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措施的论文】相关文章:
农牧业产业结构及应对措施论文05-02
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现实分析04-28
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困境的理性思考04-28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05-02
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问题与对策04-30
当前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思路04-30
浅谈我国蔬菜产业如何应对WTO04-30
当前农村猪病的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04-29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理论体系的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