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研究认知张力优化课堂教学

时间:2021-10-02 14:09:38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研究认知张力优化课堂教学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基础上,现代哲学认识论正切开新的视角探讨认知的两极性(主体性、客体性 )及其张力。我们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认知活动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研究认知张力优化课堂教学

    所谓“张力”,实际上是一种拉力,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间所能承受的拉拽的力量。其相互作用具有命 名物价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认知张力则指在认知活动中(比如小学数学教学),由主体(师生) 和客体(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思维结构与方式,即思维的立体网络。主体的探索使 这种立体网络发挥出最大功能,从而获得比较稳定的、高级的认知效果。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几点基本共识:1.教学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必须让学生 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3.必须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种可能性;4.必须帮助学生建 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打开思维通道,形成“顺应”“同化”的态势,获得比较高级的认知学习。这些基本认识 不仅证明认知的张力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关“认 知张力”的研究,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 教师。我们平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 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

    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

    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习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 ,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认 知活动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能动的。这种主动性、能动性使其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 象、思维过程,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扩展思维空间,积极深入到学习材料的意义、结构及本质特征的 探索中去,不断获取认知成果,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展开”“探索”的过程,正是认知“张力”的 过程。因此,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因素。

    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过程,能很好地说明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条件。从认识1 开始,孩子们经过认、数、摆个数是1的物体,抽象出“1”这个数概念,然后进行读、写、认。这时,孩子 们绝不会满足于幼儿园里对“1”的具体操作,否则就会表现得冷淡和缺少耐心。“1”的认知过程中所开展 的六七种活动(数一数、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用一用等),正是认知的不断“张力”(延伸、 递进、扩展)。接下来认识2—10,他们仍不会满足于上面的六七种方式,他们盼望有进一步“张力”的认 知,发现和获取更新奇的东西,由此而带动出更具数学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