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时间:2023-05-01 06:20:16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内容提要:要检讨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与高等专业学校不同,强调综合、广博、人文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是: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积累、扬弃与发展;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引导社会良性健康发展;培育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公众知识分子与健全的国民。过于功利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目标设计、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是十分有害的,需要从长时效的视域来反省我们的大学教育。目前大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很多问题。提倡读经典,让大学生学会品鉴、欣赏中外高雅的精神产品。要改变师生之间隔绝与疏远的现状。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关键词: 大学教育、理念、目标、经典导读、师生恳谈

    一、从课程设置说起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内部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今天,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位学生至少要有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1]但总的说来,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或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仍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师生意见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础课中,政治理论课6-7门,比例过大,且教学效果甚微;二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过于狭窄。一些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之实际,没有达到养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世能力的目的;而过于狭窄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其实,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强调实用性的课程,到头来越设有实用性。有一些专业课其? 凳遣槐厣璧模???强梢晕奘ψ酝āN乙晕??笱Ы逃??趴硇亓浚?叛塾诔ぴ兜奈蠢矗?朔?涤弥饕宓钠?颉4笱Ы逃?⒖纬躺柚靡?械?裕?荒芴?腊濉?/P>

    现在我们注意到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学生,文、史、哲、艺、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学生,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特别是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已卓有成效。从人性的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学习人文学,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但人文学工作者拿什么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们最珍贵的大学生涯中,我们提供什么最有价值、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目前我们课程设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

[1] [2] [3] [4]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相关文章:

剑桥大学教育理念及启示05-01

大学的理念05-02

留学韩国金浦大学教育目标04-29

快乐教育理念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05-02

教育孩子的理念02-19

人格本位-再论新时期大学教育理念04-29

蒙氏教育理念11-15

树立绿色教育理念10-18

完形教育理念04-27

关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理念目标研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