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会员资料

时间:2023-05-01 06:09:54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会员资料)

                                    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

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会员资料)

    [内容摘要]:本文从范德海德政策建议谈起,对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做了粗线条的探讨。认为:制度制约政策,制度对政策是真包含关系;同时,政策的特性决定它并非被动适应制度,而是对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另外,本文还认为:政策主体对制度有很大影响,在一项制度刚刚被选择及创立阶段,这种影响大部分是正面的;在一项制度已经完全成熟和略显僵化时,政策主体许多时候对制度起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制度的冲击力相当大。

引言

1902年,在泰国政府供职的一位叫J.霍曼·范德海德的荷兰著名灌溉工程师提出一项政策建议:在泰国湄南河畔的猜那兴建一座大型水坝,并随之提出方案。湄南河谷中央平原当时是泰国出口支柱大米的主要产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必要适应这块土地地势坦荡但需加强灌溉的特点,修建一座大坝和广泛的运河网。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及设计方案正是适应这一需求而提出。但从1902年底到本世纪末1909年间,虽然他屡次向政府官员阐述建议并辅以一项周密的计划论证建议,该计划内含政府财政成本和效益(增加了土地税、水费)的估计数,并用社会成本及效益分析框架作分析,认为:该工程能给泰国带来大量的净社会利益 。但是,直到二战后,这项政策建议才真正成为泰国的灌溉政策之一。

为什么给社会带来净利益的公共政策不能被采用?为什么最终在二战后这项政策建议最终上升为政策?事实上,可以提出这种疑问的公共政策建议相当多,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只不过是众多命运乖蹇政策中的一个例子。在这里,政策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更大范围的制度的问题。本文将以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议为例,分三大部分来探讨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问题。第一部分将探讨制度对公共政策的制约关系;第二部分是公共政策对制度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探讨政策主体对制度的作用。

 

(篇幅:10000余字)

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会员资料)

【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会员资料】相关文章:

言与文关系初探04-29

生态建筑与气候关系初探04-26

硅谷高科技发展兴衰的因素与公共政策的启示04-29

中国佛教与审美关系初探04-27

日语的起源与汉语之关系初探04-29

王学与庄学关系初探04-29

污泥性状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04-27

环境因素与成人认知关系的研究04-30

科学创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初探04-27

傣族稻作文化中的宗教因素初探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