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论文

时间:2024-06-09 14:18:20 美术论文 我要投稿

(精品)初中美术教育论文12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初中美术教育论文12篇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1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具有大众化、后现代性等特点,在视觉文化冲击下,视觉媒体成为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主题,简述了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就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对初中美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文化;初中;美术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视觉化、图像化,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将多媒体视觉表达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束缚。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就视觉元素、视觉文化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从初中美术教学视角来看,视觉文化有何意义呢?笔者在此做出了回答。

  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指以图文声像等视觉符号为视觉基础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视觉文化以语言文字和印刷媒介为支撑,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比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直观、生动。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融合了更多的视觉元素,并且,许多文字化的东西都被转化为图像,这也给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从小在多媒体视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青少年,在思想和审美方面也深受视觉文化影响。如与文字相比,初中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视觉文化。在多媒体时代,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依托于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许多视觉元素也走进课堂。初中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过,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模式单一,美术教学以美术欣赏、学画和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视觉感受和审美情感根本不受关注,美术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借助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使美术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还可以给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带来多重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教师都积极提倡将视觉元素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二、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要求,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美术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在素质教育推动下,初中美术教学也逐渐由单一的课本教学向兴趣教学转变,但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高。新课改提倡通过教材权力地方化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响应新课改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现有教材,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时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将一些视觉元素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视觉元素、视觉文化为媒介,使美术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接轨,进而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和艺术审美能力。如在初中美术(湘版)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课堂教学中,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见识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意境,学会运用国画基本知识分析画作。在初中生的审美素养和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展示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讲述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熟悉、了解中国画。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详细介绍线描、工笔、写意等中国画知识,并介绍一些名家画作,讲述中国画的表现特点和意境。如此这般,将教学内容与视觉元素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形式,将计算机融入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视觉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计算机也是学校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计算机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影像生动等特点,将计算机教学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美术教学努力的新方向。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利用计算机来教学,使更多的视觉元素进入到课堂中来。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诗情画意》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方法、造园艺术的意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就利用计算机展示北京恭王府、苏州园林或者上海豫园的图片,然后以漏窗造型为引子,引出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园景造型这个话题,讲述与古典园林有关的景物对应、衬托等艺术手法。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再借助图片讲解园林在景物构造上对远借、仰借和俯借等视角的运用,使学生借助图片发现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视觉文化进行课堂拓展和延伸

  在多媒体时代,美术教学的开放性也进一步增强。以多媒体为抓手,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是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学生是美术教学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视觉文化习惯,一方面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致力于营造与新媒体视觉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美术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不断提高视觉感知和表达能力。如在《精美的书签》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以通过课堂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让学生参考多媒体视频,利用硬纸、胶水、彩笔等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书签。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制作成果带到学校,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评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初中美术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视觉元素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以改善美术教学面貌,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发挥和强化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兆元.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新选择[N].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04).

  [2]胡庚申,唐串.刍议视觉文化背景下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5).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2

  美术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客观需要。而素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绘画、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开展美术素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造型能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审美力。但是在我国的美术素描教学中,却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死板,严重的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培养。

  一、当前我国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较为死板

  初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奠定学生的美术基础,为培养美术人才做准备。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初中素描教学的重要性,对素描的概念也模糊。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在初中素描教学中,教师所安排的素描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规则的集合体,或者是一些石膏人、石膏像等,大多数上课方式都是以学生模仿为主,丝毫没有发挥其想象力。

  2.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重要指导,只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上好课,只有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初中素描教学方式也一直都没有跳出过去的思维,还是教师先画,然后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技巧的讲解,并且总是追求细节上的相似性,这样一来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象力也无法得到发挥,变成了模仿的工具,从而失去了创作的能力。

  3.学生的潜质没有得到挖掘

  任何学科的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都应该是一个引导的作用,美术素描教学也一样。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思维正处于一个待开发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存在较大的潜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美术老师认为美术教学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总是应付了事,很少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素描教学体系,来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质。

  二、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笔者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意识

  初中的素描教学所教授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一定不能忘记学生思维的培养。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素描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观察是作画的重要环节之一,观察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但是,也不能放弃对局部的观察,教师应该不断地指导学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局部观察,要细致地了解构图、形体、比例和结构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的素描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2.注意学生素描方向的引导

  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素描的方向,处理好素描过程中图画明暗关系的对比,形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图形的比例关系、图形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及线线组合关系等。对于明暗关系的把握,主要要把握的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之间的关系、远近的虚实关系、物体投影与物体本身的关系。在图形形体结构的处理上则要把握形体与结构的不同,一般而言,形体主要是指物体的外部性状,而结构则主要是物体的局部构造关系。而在图形的比例关系上所要掌握的就是外形大小的比例、颜色深浅的比例情况等。空间关系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物体本身各个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包括物体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至于线条的组合关系则比较好把握,线条的组合是构成平面图形的重要基础,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很容易学会。

  3.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初中阶段,虽然美术素描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是还要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培养优秀的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边吃边看的艺术》这一课的教学课程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联想与吃相关的饮食用具中所蕴含的文化,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设计相关的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素描是绘画的重要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绘画技能。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整体绘画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当前初中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初中素描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3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就必须要改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使学生实现积极情感的转移,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教师并不只是传道授业,是知识与智慧的化身,而且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教师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与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心灵对话。这样自然能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在无形中形成了。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

  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时的心情。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舒适、愉悦、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以一种十分欢快的、积极的心情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来。对知识的掌握和占有欲就会凸显出来,由此表现出来的就是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反如果教学氛围紧张、枯燥,学生自然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与不安的心理,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即使教师付出再多,学生依旧是游离于教学之外,成为教学的附属,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着力为学生营造愉悦而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这样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正面情感效应,使学生对教学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单调式教学,教师要学会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高超的教学技巧、先进的教学工具来为学生营造愉悦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陶醉其中,身心放松。例如,《花鸟画的欣赏》这堂课的教学,我在教学伊始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大自然中花儿盛开、鸟儿起飞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抛弃单纯学习的沉重心情,敞开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此时在没有我任何提示和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便自己欣赏起了教材中的花鸟图画,并且津津乐道地用自己的美术知识来描述和进一步学习。这样我就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轻松的、优美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提高,从而自主而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因此,我们想要轻松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情趣,就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素养来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和营造适宜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巧妙设计有探索性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提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得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一味地说教,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与机械地记忆,使得学生失去了展现个性与展开思考的权利。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参与教学的空间,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挖掘,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更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与教学内容的密切关联,加强问题本身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兼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激起全体学生学习的激情、参与的动力,使教学成为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平台。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活动,突出美术的学科特色,着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朝气的美术课堂,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4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的文化痕迹。它包含着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每一位中国人都需要了解的文化领域。它不着痕迹地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讲述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的情况和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育教学

  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开展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美术并不在中高考的范畴之中。这也导致了学校对于美术的课程安排并不会很多。有的学校九年级学子的美术课程甚至是零。学生深陷在忙碌的文化学习当中,没有学习美术的时间。长此以往,美术课程都没有,更何谈将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当中展开呢?

  (二)西方美术对我国的冲击

  全球化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它不仅能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大飞跃,同样的,外国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近些年来,我国学习美术的学生爱素描、油画的人比较多,喜爱国画的人反而变少了。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绘画的简洁性。同样的,我国对文化进口并没有成立单独管制的部门,一些比较庸俗的绘画也影响到了部分学生的审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也变低了。

  (三)老师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

  现在的美术老师大多是高校出身,有一些还是学习油画和素描的,甚至会出现完全和美术不搭边的老师来教美术,他们对美术也是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他们虽然拥有绘画技巧,但是在讲课的时候讲述的只是绘画技巧和课本知识,不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学习当中,导致传统文化融入并不顺利。

  二、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方法

  经过上述现状的讲解,我们清楚了现在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那么,传统文化到底应该怎样融入呢?这和学校的措施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关系的。

  (一)开设国画课程

  既然我们都清楚美术课程中传统文化占据的比例极小,那么,为了加大比例,就要在美术课程中加设传统文化的国画课程。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方式。通过国画,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传统文化,一些流传下来的画作还能够佐证历史,如《清明上河图》等等。由此可见,开设国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开设国画课程的同时也不能够忘记对于西方文化的培养,全方位、多方面地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集众家之长。开设国画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符合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国画更感兴趣。比如,在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体的图画基本上都是国画的构成,教师可以再添一把火,放一段当代名家绘画的短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国画绘画的行云流水。

  (二)增加美术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xx〕6号)规定,高中阶段必修课程总计116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必修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诚然,这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成绩的一种方式,但或许也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当尽可能将美术课程提高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线上,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和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对于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当中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美术算是学生在忙碌的学习期间不多的有趣活动,不只可以防止学生对繁忙的课程产生厌倦,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魅力。

  (三)更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老师对于绘画手法或者课本内容的讲解,比较枯燥无味。下面的学生也只当美术课是放假,懒懒散散,无法融入课堂,提高不了对美术的兴趣,也无法将美术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为了加快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进程,我们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以前的“师本理念”转变为“生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比如,我们在讲解《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时,不必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课本内容,还可以将之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了解课本内容,再通过课本内容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评价。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符合生本理念的,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情操的做法。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课上内容课下实践,运用课上学到的技巧,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可以绘制我国的四大君子“梅兰竹菊”,了解为什么古代人会被这四君子的气节折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情况确实并不是特别乐观。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改进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提高美术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据的比例,并且开设国画课程的话,是一定可以加快融入进程,更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的。

  参考文献:

  [1]杨美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艺术评鉴,20xx(1):150-152.

  [2]黄玉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教育:文摘版:00344.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5

  [关键词】美术社团美术课外教育组织和管理教学素质教育

  【摘要】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整个美术教育链条上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美术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在初中开展较为有效的美术课外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初中学生美术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的较为理想的美术教育目标。在长期的社团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得出了一系列少儿漫画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可参考、可指导、可操作、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参考方法。

  一、初中美术社团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要求在学科综合理念下,使学生横向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产生知识迁移的正向效应。因此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学必须做到“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即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动漫社团活动是将美术课与其他活动课完美结合的有益形式,它包含着创造、审美、劳动技术、科学技术、卫生、行为习惯等内容。在动漫社的组织中我们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动漫知识,通过因特网以及动漫网页等渠道获取信息,并收集、整理、归纳所学知识,用多媒体形式与全班同学分享研究成果。其次,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动漫创作,借助多媒体器材运用美术或艺术的形式(如绘画、雕塑、剪纸、表演等)进行各种动漫活动,表现他们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同时体会动漫的艺术魅力,尝试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综合,深化对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最后,展示艺术作品进行多维的评价。

  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主题,描述、表现、设计反映自我感受的动漫作品,编写动漫剧本,设计表现主题的动漫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综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社团活动在动漫教学的大前提下,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美术、文学、时事、科学等多领域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素质的综合培养。

  通过动漫社的活动,学生在欣赏、创作动漫的同时进行交流和表达,在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绘画技能得以提高,鉴赏能力得以较快增强,正确世界观得以逐步形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美术社团的教学辅导,有利于学生美术技能技巧的掌握

  众所周知,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掌握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的体验。而目前初中的美术课每周只有一节课时,时间短,不能保证美术学习连贯性和有效性,导致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在长期的“眼高手低”的失落状态下逐渐消磨了意志,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动漫社团在组织活动上采取了在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社团活动和二课堂活动作为辅助,采用集中辅导与业余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社团活动利用每周三、周五两个中午时间,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向成员介绍动漫的知识,传递动漫信息,欣赏动漫作品并进行动漫的创作,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空间,解决了美术课教学课时太少的问题;又通过办简报、开网站、阅杂志、搞活动等灵活的形式成功地实现了教学互动,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在动漫社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制定帮扶计划,由能力强的学生定点进行帮助辅导,并保证一定的作业量,以数量带动质量的提高;对高材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其技术技巧的辅导。

  三、初中美术社团的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动漫的创作有一点与其它美术作品不同的是,动漫在注重技法的同时,更讲究原创精神,更讲究构思,其它的美术作品更多关注的是技法,有的构思相同的或者有的临摹的作品,只要技法不错也可以发表,但动漫则不行,动漫更讲究独立的构思。动漫的艺术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绘画技巧的学习,它首先更侧重于思想的叙说性、深刻性和开放式的思维活动,它要求孩子们细致观察生活,捕捉和挖掘带有深刻思想亮点的情节,用夸张的造型、幽默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观点。 动漫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动漫教学就是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动漫的一般创作规律,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动漫社团活动通过开发与学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依靠研究推动了学校的美术课外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产生了一批有质量有水平的作品。学生动漫作品不仅填补了本地儿童美术作品中的空白,而且连续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四、初中美术社团的管理实践,有利于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相继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些美术教育资源已不能有效地满足新时期少年儿童的需要,因此必须深人挖掘美术教育资源。动漫艺术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文化艺术,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塑造着我们的新一代。动漫对于设计富有活力的美术教育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资源。

  笔者所在学校自20xx年以来,一直将动漫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长抓不懈。采用动漫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获得更为灵活的研究阵地。所以“开发动漫教学资源的美术教育研究”是我们在长期的社团组织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活动模式,在实践中把社团活动与科研紧密联系起来,在活动中搞科研,以科研促动漫活动。

  在组织和管理学校动漫社的过程中,我们紧密结合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智力水平的不同层面,相应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动漫教学课程资源,使学校美术教育开发出与学生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实践,课题组收集了一部分有研究价值的作品与文字资料,开发出可以灵活、互动、符合学生思维和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动漫教学课例体系。

  学校课外美术教育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通过动漫社团的课外美术教育活动,有效地探讨了动漫教学活动符合初中生特点的诸多内容和形式、动漫教学活动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以及动漫教学活动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系,在培养教师的科研精神、科研能力,提高业务水平、业务素质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实践证明,在初中阶段学生中开展社团形式的动漫课外美术教育活动,对丰富和活跃初中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激发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周围生活中美的感受力和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等良好个性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6

  一、农村发展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无专业美术教师,教学硬件更无从谈起,偏远的地方连彩色纸,卡纸,水粉颜料,浆糊都买不到。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校才给准备必需品,学生才可以尽情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本来想动员家长支持学生,但是家长大都不乐意把更多的钱用在“非主课”上。美术课作为一种文化,依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有美术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课的喜爱有时超过其他学科。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去挖黄土,自己做泥塑来替代陶塑,自己种葫芦以备雕刻使用。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美术教学应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的自然成长。大多数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我们要有信心去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

  1.改变观念,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认识

  首先开好课、开足课,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立美术小组来带动其他的同学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像一起出黑板报,海报,宣传画等。这无形之中在改变着校园文化生活。美术可以提高整体观察力,让你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校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老板,专门做广告门市牌,海报等,镇里的多数设计都是他在做。他跟我说“我学过美术,就在第十一初级中学,那时我学了一年的素描,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整体观察,这对我的工作终生受用。”

  2.营造氛围,感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xx年以来,我们学校把美术设置为特色课程,20xx年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成为第一个校本课,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特设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每年十月份艺术节之季,我们为剪纸爱好者举办个人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慢慢地从内心去接受并喜欢它,自然就会动起手去创作了。还有更好的事是,自从有了特色班,学生辍学率明显减少了。因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些中下等的学生,我甚至试图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告诉他们“只要你想来,我就愿意教,美术画室一直招兵买马,无期限。”这是我在画室门口的标语。看着初一的同学踊跃报名,初二的同学积极加入,初三的孩子欣喜到来的时候,我感到欣慰极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绘画的经历,并为之一直坚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3.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只要美术教育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就行,也许他们谁都成不了艺术家,但有一天回忆起初中的美术课起码是快乐的事就好。当没有创作材料的时候,我们一起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材料,如草编、泥土、葫芦、废纸壳、塑料瓶等。只要能利用上的材料,就是好素材。

  二、结语

  因为农村中学特定的教学环境限制,美术教育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我们不能对它丧失信心,只要我们心存真诚和希望,美术教育会慢慢前进。就像七年前的第十一初级中学一样,它正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当把胸膛挺起,衣袖挽起,带领那些喜欢美术的,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们一起畅游美术世界。既然选择美术之路,我们就有义务去奉献。有时候觉得学生就是我责任田里的小树,我希望每一株都茁壮成长。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7

  一、学生健康的心理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每幅作品背后都赋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好比写作文一样,我们用绘画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用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来向人们讲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们说作品能够展现学生的心理,能够诠释作者感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学生的作品中来感受和揣摩学生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并组织其他学生一起去感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而且还能给学生的作品赋予生机,让其活起来。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可见,学生的心理决定了绘画作品的情趣,作品展现了学生赋予的内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健康的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1.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我会用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挑选主题和素材,让他们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入手,例如,他们喜欢的卡通漫画、剪纸手工、身边的各种花草等,通过变形、添加、组合等各种方式创作,寻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学习态度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之中去创作,去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美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给作品赋予意义

  绘画作为一个能够展现学生心理的平台,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心情,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能传递亲情。例如,一次以“星空”为主题的创作课上,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女孩画了满满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发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诉我她喜欢星星,她说看到星星就想妈妈,可是妈妈在好远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见妈妈,好像不太记得妈妈的样子了。我问她还记得妈妈的背影吗,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妈妈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吗?等暑假的时候给妈妈看,告诉她你跟星星说了什么,问妈妈想跟星星说什么好吗?她顿时眼睛放光,高兴地说老师我试试,后来她在画面上画出了一对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场景,感动了整个班级。所以,学生的`心理直接决定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传递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达的是爱,那么,爱就会随着作品的鉴赏而被传递下去。因此,学生的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同时,学生的心理给作品赋予了情感和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走进学生心理,帮助和引导学生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结语

  当前教育形势下,美术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探究学生的心理和借助恰当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学会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用自己独特的美的眼光去看待和面对人生。其实,在确保美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美育和人文素养注入了不可估量的能量。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8

  摘 要 对话式教学法,是指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生成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浅析了对话式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育 对话式教学法 具体运用

  所谓对话式教学法,是指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之间展开的教学方式,它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与发展为最高目标。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对话意识,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话中来,在对话中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沟通交流、互动交往、创造生成的意识,进而通过对话式美术教学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生成。

  一、尊重和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心声

  教师在与每一个学生的对话中,都要善待学生的意见,千万不要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思考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的赏识会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个人情感体验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应当也必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实践证明,给学生一个赏识的鼓励,给学生一个能使想象的空间,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美术在你身边》一课的学习,教师按照课堂发展分为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在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地方、哪些事物是美的?为什么会让你感觉是美的呢?我们又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哪些美呢?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教师再加以总结,“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可以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通过这样讨论式的'教学引入,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让他们有个人看法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些观点可能确实有所偏颇,但是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认真、耐心的倾听,也正是这些不完善、片面的见解,才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中找到真正的教学重点。

  二、做学生真诚的交流者与合作者

  对话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要求: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是一座沟通学生与美术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从根本上说,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之后,美术教学中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才可能真正实现。

  例如对于《美术馆与美术市场》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先这样导入:“你去过美术馆吗?在美术馆中你有什么感受?不同地区的美术馆和美术作品有何异同?面对优秀的艺术珍品该如何欣赏?老师特意制作了一个网上美术馆,带领着同学们去畅游世界的美术馆!”然后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探讨关于美术馆方面的知识,给同学们讲述自己第一次参观美术馆的感受,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欣赏到了每个地域的艺术珍品,引导学生总结出美术馆的功用,每一个地区的美术馆有哪些著名的藏品,以哪种风格为主。教师和学生就像朋友一样,通过师生心与心的交流碰撞来启发学生对美术馆的感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来安排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各扬其长,各避其短。在对话式美术教学中因其注重师生地位的平等,善于尊重倾听每位学生的心声和注重学生主体性地发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从而有效减少了同一主题作品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与众不同地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例如第十四册中的关于《卡通画、漫画》的欣赏和创作,因为卡通画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幽默夸张,生动可爱。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最大化的体现和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用金属器具如钢锅,钢勺等,并对着这些金属器具做着思考、诡秘、疯狂、生气的表情,鼓励他们做大些,夸张些,找到了一张张映在凹陷闪光钢勺内面的自画像。将这种仅属于自己的、个性的艺术发现和艺术感悟,运用到自画像的创作中,肯定不会是“千人一面”的,而是千奇百怪,极具创意。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同学的美术基础和美术想象都不相同,教师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做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分别予以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不但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培养学生了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增添了幽默和智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把对话运用于美术教学中,无疑是当代美术教学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为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教师,促进其角色的转变,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自身素质;对于学生,显示其主动探索的能力,体现出合作的精神,培植其自尊与自信,它也使美术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别样风采。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能广大美术教师以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肖 勇.对话[M].湖南美术出版社,20xx.

  [2]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xx(8).

  [3]蒋 良.美术的教学选择[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9

  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实施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和文化涵养。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应认真研究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偏见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在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将美术作为边缘学科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美术,不仅浪费钱财,还会耽误孩子的前程,通常对孩子学习美术不会给予较大的支持。另外,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即便是考上大学后,也需要负担高额的学费,很多家庭无法承受,也打击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学校与教师不重视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和教师注重的是升学率。由于考试特别是重要的考试,不对学生的美术课程做考察,一些学校虽然开设美术课,却尽可能压缩美术课的课时,有些学校甚至根本不设置美术课,不重视美术课。同时,初中美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学校可能仅有两三名美术教师,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间接导致美术课程质量下滑。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仍采用的是以绘画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打击甚至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1]。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和目标相背离,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另外,当前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数理化、语数外等课程上,为考取好成绩,进入理想大学做准备。初中美术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仅仅以成绩高低来评判学生的优劣;二是升学机制不合理,未能将美术列入常规考试项目,导致社会、学校和教师均不重视美术课程。

  二、初中美术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观念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将美术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转变学生培养观念,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社会、学校和教师均要重新认识美术课程的价值,重视美术课程,为学生学习美术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一个人仅仅拥有技能是不完整的,还要增强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家长用审慎的眼光对待美术课程,转变观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美”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

  目前出现的美术课程教学,是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教学的目的性特别强,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更好进行美术教育,应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绘画中关注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塑造力。模仿是一切创造的必经阶段,胡适说,创造其实是熟练模仿之后的一点新花样[3]。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规范绘画训练的作用,注重学生基本绘画技能、知识和审美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创造力的提升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消除学生的功利心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三)注重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尤其是农村地区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应加大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偏远地区初中就业,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力度,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使一批具有理想信念、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四)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

  目前,一些学校美术课程课时比较少,且由于学生压力大,学生在美术课上的精力无法集中,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升美术教育成果,应调整初中课程结构,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时间保障。另外,当地政府和学校也要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购买和增加必要的美术器材与设施,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为美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其中,美术教育在学生艺术素养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10

  初中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双重基础教育,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应该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老师主动担负起美术教育的导演特色,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各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使美术老师大胆地进行美术校本特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思路。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美术教学素材库

  我认为,特色化美术教学要顺应教改的需要,努力开发各校本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应贴进本地区生活,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即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或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我们正是基于这一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合理地选择,触景动笔,开展了校内校外实物写生的校本教材的探索、研究,依托本地资源开展课程教学,既神形兼备,又便于操作,这样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二、活用多种材料,开拓表现方法

  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老师尽可能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多种材料,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技法指导,让学生在尝试新的画种的绘画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例如,进行盘画教学,起初是以绘画的方法在真实盘子上创作,接着又引导学生用泥塑的方法造型,然后又引导学生用纸浮雕的形式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立体效果,学生很感兴趣,受到启发的同学还尝试运用树叶,种子等身边能找到的材料进行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想像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成效性的开发我校的盘画教学特色,从中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这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结合时代发展,拓展美术教育特色

  当前,低碳生活成为人们倡导的一个生活目标。在选择内容的时候,我们要寓趣味性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中,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能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利用取材于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类废弃物,设计成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结合环保教育,学生不但掌握创作的技巧以及创作中的应变能力,还使孩子们了解可以将一些物品变废为宝,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教育,从而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注重校本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从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利用校本教材,让每一课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又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这样使各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获得发展。例如,用泥成图中摆脱纸和笔的束缚,让学生用双手和泥土进行创作。低年级的学生想像丰富,但在造型和构图能力上还较低,在了解和泥成图的创作过程基础上,让学生将泥形摆上课桌,利用勾勒法、捏造法、拼贴法进行有趣想像创作。内容比较简单,难度也不大,易于操作。中年级学生在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探究组合法及其他的方法进行创作。创作作品的方法要多样,内容上应该讲究创新;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用泥巴进行造形设计,并进行色彩渲染,形成彩泥造型中各种动物或常用物品,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的精神。这种泥塑的方法表现,现在我们想在不同的年级尝试用纸造型的方法进行设计,使其立体感更强,更富有装饰的味道。

  五、让“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中

  在特色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让学生亲身地参与搜集、整理材料,体验创作,课堂上注意体现以课堂时间、以教室空间、以活动主动权、以探索权利、以创新可能、以个性张扬的教学特色,满足学生自主的需要,让他们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真正做到以“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短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生能说的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学生做,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写的学生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如在泥巴造型趣味课中,先让学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确定主题,大胆选择“奇”、“异”、“怪”之类,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在相互合作讨论交流之中完善着自己的想法,使孩子们在思维火花碰撞中找到了回归自然的乐趣。他们的创新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浓郁了。

  六、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意识显著增强

  美术校本特色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的欲望,在调查、分析、发现、实践、创作等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学生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交往、审美、创作、评价,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个性。

  总之,美术根植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无限的美。在现实生活中,老师要学会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将其合理利用,开发与探索都可以成为初中美术教育的特色内容。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努力引导他们走向自然,在熟悉生活中中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真正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11

  从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初中美术学科的存在价值,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 心理特点,初中美术学科的课时设置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诸方面,对初中美术教育 的目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不同于现行《教学大纲》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认为对初中美术 教育应作全面实际的了解,对初中美术教育目的应作科学准确的定位,并设想了一些根据教 育目的的调整而改变的方法。

  教育目的,或曰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必将制约、影响着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操作。本文论述的 是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论述该目的之前,让我们对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受众进行一番了解。

  美术教育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如以年龄分段,有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 育,大学美术教育,直至老年美术教育等等;如以教育场所的不同来区别,则可分为学校美 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等等。应该承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场所的美术 教育目的的定是各不相同。本文涉及的美术教育的受众是: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 中的全体学生,年龄在十二岁至十五岁之间,学习形式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

  初中美术教育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九二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 用》是如此表述的:"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 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育学》又作了如此诠释:美术教育的目的分为一般目 的和具体目的,一般目的中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具体目的则包括:提高学 生 美术"双基"水平,提高学生美术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看了以上这些文字,一个基本感觉就是:上述教育目的内容繁杂,目标繁多,多头平行,条 理不清。可以想象,有关专家学者在制定初中美术教育目的时,太想面面俱到,恨不能穷尽 有 史以来出现过的所有的关于美术的教育目的。于是乎,这个教育目的的字里行间,处处与历 史 上曾有过的如技能教育、审美教育、情操教育、能力教育、个性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目的 论一一暗合,真不愧为集美术教育目的之大成。遗憾的是,这教育目的只是出自一些人的'想 当然耳,它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初中阶段美术学科的特点,与学校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尚有不 少差距

  教育目的应该体现学科特点,联系实际,准确明了,切实可行。本文认为,初中美术教育应 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 别美等能力为主要目的

  原因如下:

  应该看到,初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这从近年来国 家对有关美术教育的师资培训、设施添置的投入不断加大可得到印证,这也令从事美术教育 的教师感到些许的欣慰。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制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 育作为首选,语、数、外等应试学科可谓是重中之重,是学生竭尽全力学习的内容。可以断 定,此种状况在相当的时间里不会改变。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被不 少人视作"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这些人眼内,所谓美术教育的价值、功用,仅 仅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甚至连这样的程度都尚未达到。当然,也有极少数初中学校的极少 数班把美术学科作为"特色",但其办学目的直指升学,其教学目的与正常意义上的初中美 术教育目的不可同日而语,此应另当别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在学校美术教育遭遇冷落的同时,整个社会对美的追求却是日甚一日 ,这种追求已浸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冷热相对,形成强烈反差,而初中美术教育就在 这样的无奈和夹缝中自得其乐地生存。

  面对尴尬境况,要实施、完成《大纲》中提出的如此众多的教育目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 是学生的学,都很难与实际情况合拍。与其泛泛而谈地广提目的,不如实实在在地明确主要 方向,增强教与学的可操作性。

  现行的教育模式,在西方已延续了数百年,在我国亦有百年以上历史,其间,各门学科的设 立,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都能体现三学科独特的存在价值。那么, 美术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它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又在哪里?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 一个重要问题。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认为,美术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并可锻炼、培养种种 非智力因素。这些人通常会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为例,说他既是艺术大师 ,又在物理、医学方面有所建树;并还会把爱因斯坦擅拉小提琴作为佐证。殊不知,此说已 步入误区,其错误就在于忽略了美术学科的特点,用各门学科的共性来取代美术学科的个性 。试问,现代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哪一门学科不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哪一门学科不 需要具备非智力因素。

  相信每一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实践的教师都有如此经验;绝大多数主课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 ,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错;反之,一些美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却不一定是全面发展的学 生。我们大家还都知道,各级各类美术院校及美术专业每年在招收学生时,其文化考试分数 线之低,总能令人瞠目结舌。这种局面的形成已非一年半载,以至于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某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报考理想学校无望,便在临考之前求助于美术教师,看能否帮忙突 击辅导一下,且到美术门类的学校试试,觉得那里是可以投机一把地方。

  以上种种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说明:美术学科对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并没有 什么超乎寻常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美术学科的主要价值所在。

  据说,在美术专业入学文化考试的分数线问题上曾有过争论,结果大概不了了之。不管怎么 说,为了开发大脑的左半球,却导致大脑右半球的萎缩,总是令人遗憾的事。

  自有美术教育以来,中外学者在研究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儿 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从涂鸦期到写实期的转变。研究表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 少年儿童,由于心理发育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会进入一个被称之为"高原期"的阶段,在这 个阶段,儿童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不断产生抑制情绪,进而丧失了动手作画的兴趣。这 时候,学生对美术作业取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很少有积极的参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甚至 不能完成作业,更有极个别学生出现抵触、厌恶的情绪。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 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这等情况,不少教师经过努力,想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但总是收效 甚 微,究其原因,就是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规律之所以叫规律,就是不以人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一定要初中学生完成相当数量的美术作业,特别是绘画作业,非但 不能达到目的,相反,只会增加教师和学生彼此的痛苦,得不偿失。顺应规律,才是明智的选择。

  根据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整个初中阶段从六年级至九年级,四年共有一百四十 四节课时可用于美术科目的学习。对应《大纲》规定的各种目的,极其有限的课时愈显微不 足道。面对众多教育目的,其他姑且不论,仅"双基"教学而言,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为基础知识?何为基本技能?"双基"要达到何种程度?《大纲》没有明确界定。从我们所 能看到的教材中,都包括有绘画、工艺设计与雕塑三大板块,具体区分,各板块又都包含了 大量内容。就以基本技能而言,视觉艺术的不同种类何止数十种。倘若有位精通各种技法的 教师,光是将这些技能讲解,演示一遍,一百多课时不知够用否?更惶论让学生"较熟练地 "掌握某一种技能了。美术课上,比比皆是的状况往往是学生将教材工具铺陈开来,还没动 手涂抹几下,下课铃声已响,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操作的连贯性或多或少地打了折扣。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这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曾几何 时,家长热衷于送孩子参加各类美术学习班,潜意识中或许还希望孩子能出息成美术专门人 才。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专职画家。在物质 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要求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能培养出具有审美意识和能 力的社会成员。哪怕他们画不好一根线条,涂不好一块颜色。

  在新的世纪,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融入审美的要素,可 以这样讲,感受美,鉴赏美,审视美的能力,是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育应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为主要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目标指向审美能力,并不排斥诸如"双基"、"观察"、想象、创 造"等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理顺其中的主从关系。在众多关系中,审美能力是纲!其他能力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审美能力是皮,其他能力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是 绘画、工艺或雕塑的教学,只不过是提高审美能力的载体,诸等能力的培养应当视为达到审 美目的的手段和媒介。其实,仔细想想,即使在专业性极强的美术院校,学生在具备了一定 的美术能力后,他们制作出来的各类美术作品,还不是为了表达其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 美价值么?

  教育目的的调整当会增强美术教学的可操作性。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应向欣赏部分 倾斜,要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美的规律的基础知识、在八、九年级,可以完 整地学习史外美术史,结合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必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当前的美术评价,过多地看重学生的技能,其实应该淡化技能方面的要求。教育以审美为目 的,令美术成绩的评定也有了一个抓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绘画作业不再是评价的唯一 依据,考核可以更多地以试卷形式进行。

  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是,确有一些学生对学习美术有强烈的兴趣。那么,对这些学生美术能 力的培养,应该通过美术兴趣小组实施,或通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进行。

  历史进入崭新世纪,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素质教育,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基 础教育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亦担负着培养全面人才的重任。"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 ",是初中美术教育发挥其价值的基本方式,这就更加要求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耐 得住寂寞,"但求耕耘,不问收获",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努力工作,积极探索,为美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12

  初中美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美术教育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受一些因素影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存在一些困境,给美术教育的顺利实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鉴于此,本文分析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力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其详细教学方式就是美术教学,为了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才能,国度教育部在小学一年级就曾经设置了美术课程,由于“美育”注重的是的素质方面的培育,所以其并没有被设置到国度统应考试当中。另外,自唐朝科举制度开端,应试似乎曾经成为了学子的独一出路,千百年来我国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此根底之上,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位置急剧下滑,以至被以为是“副科”。其真实教育工作中任何课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基本没有什么主科、副科之分,但是这种“副科”思想还是呈现了,切深深的印在了学校、家长以至是学生的脑海当中,初中美术教育进入到了史无前例的窘境之中,初中美术教育者必需要改动初中美术的教学现状,才干够完成美术课程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目的。

  一、现阶段初中美术教育的窘境

  1.错误观念的严重影响

  观念上对美术教育的错误认识,是招致初中美术教育堕入窘境的主要缘由。观念决议认识,认识决议行为,正是在这种应试教育及考试是学生独一开展出路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下,不只是学校、教员,还有家长以至是学生都丧失了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根本注重。值得一提得是直到新课改之前,美术教育仍被当作是“副科”,且构成了一种惯性思想,也正是这种惯性思想使很多学生从接触美术开端,美术学科就被家长灌输以“副科”的名号,即便有些学生非常喜欢美术,美术天赋很高,也会被父母在“游手好闲”的责备下“纠正”过来,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硬生生的剥分开来,从而构成了初中美术教育的窘境。

  2.学校教育的注重不够

  从教学环境角度来说,学校教育不够注重是招致美术教育堕入窘境的基本缘由。学校是培育学生的基地,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承受系统的学习和进步,并最终成为国度的栋梁之材。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教育课程,其既然被布置到义务教学工作当中,就有其必然存在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了进步本身的知名度,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为此将大量的挤占“副科”的教学时间,来停止国度统应考试科目的教学和温习。特别是到了初三冲刺阶段,以至会呈现早自习、晚自习以及一天8节授课时间都是在停止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温习工作,美术在初中教学工作中的根本位置近乎于丧失。

  3.学生美术根底单薄

  学生在接触初中美术之前,他们根本上都只是在小学间简单的接触过颜色、线条学问,随着他们年级的逐步提升,美术越来越不被注重,课程教学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以致于当学生进入到初中学习阶段后,在美术方面的学问及技艺根本处于空白状态。美术根本学问及技艺的缺失使得学生很难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初中美术教育变得异常困难。

  4.教员教学办法板滞

  教员教学办法的固化和板滞,也是招致初中美术教育堕入窘境的缘由。兴味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求兴味来作为推进力的。但是由于初中美术教员的教学办法比拟板滞,课堂教学内容无非是临摹、临摹、再临摹,当学生呈现一些将本来的蓝色图成绿色的思想小创意,教员没有给予鼓舞,而是一味的批判,使得学生关于美术学习的兴味逐步的丧失,进而难以构成美术课堂教学上的互动,以致于初中美术教学堕入窘境。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06-07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06-07

美术教育学论文09-03

初中议论文12-08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1-21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1-30

初中数学论文01-29

初中物理论文02-24

初中政治论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