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论文

时间:2021-09-08 11:01:44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分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论文

  音乐在过去只是当作历史知识来传授,没有学会欣赏,更没有想到用她为教学服务。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的日益成熟,为音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我的带动下,与本教研组的同仁们一起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验并有所收获。

分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论文

  一、在新课导入方面引入音乐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历来备受教师们的重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会因为其独特的影响力而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效果。音乐是一条流淌的河,时而湍急,时而温情脉脉,永远都被赋予生命的意义。历史是一座山,伟岸而挺拔。山与水的结合才会生机盎然。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就是为历史教学插上生命的翅膀,引导学生用关注生命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课,惊奇地发现历史课也是可以活起来的。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会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从欣赏音乐的轻松中走进历史,从感受音乐的沉思中走进历史,从体验音乐的美妙中走向知识的殿堂,去汲取去思考去求索。例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一课时,就可以选用张寒辉的《松花江上》来导入。当歌声响起时,那如哭似泣的曲调充塞了整个空间,那亡国丧家的悲愤,那对亲人的深情呼唤,那重返家园的呐喊,立刻感染了学生。“九。一八”、“九。一八”的反复吟唱,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那令国人蒙羞、民族蒙难的时刻——“九·一八事变”。由此顺理成章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在实验中发现,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选材要贴近教材,要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不能牵强附会、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其次,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只赏不导,这就违背了初衷,失去了必要性。最后,新课的导入尽管很重要,但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它只是一个序曲。所以,音乐导课要适可而止,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

  二、在课堂的主题教学中引入音乐

  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主题,是指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它展开,或起铺垫的作用,或起升华作用。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门具有很强时代性的艺术形式,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运用她为主题教学服务,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思考,会更好地营造出所想要达到的课堂氛围和历史氛围。

  以音乐素材为铺垫,引出主题教学的内容,是将音乐融入主题教学的一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音乐铺垫法”,它会产生一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学生们在悬念中进入到主题的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潜质,催生了学生探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何评价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的主题之一,为了组织好这一主题的学习,我们采用的就是“音乐铺垫法”。首先,我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片段,紧接着提出问题“这首曲子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为谁而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用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如下一段话:《英雄交响乐》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并以宏伟的共和主义气魄言简意赅地题上“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题字,表达了他对拿破仑的才华和反封建胆识的钦佩。当他听说拿破仑加冕称帝时却大骂其暴君,并撕碎了这一题字。后又将这一杰作改题为“纪念一位伟人”。同时,设问“我们应如何看待贝多芬改题这件事?拿破仑是否配得上英雄这一称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具体的史实学习之中。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来讨论以上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愈加清晰起来,主题迎刃而解。

  将音乐安排在主题教学的结尾处,使主题在音乐的渲染中得到升华,是将音乐融入主题教学的另一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音乐升华法”,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例如:“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课的主题之一,为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这一方法。开始,采取的是常用的`“史论结合”法,利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去阐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去说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等。然后,发问:“同学们可知道,有一首气势磅礴、流唱世界的歌曲就是以巴黎公社为题材写成的吗?”(回答:《国际歌》)顺势放响了那首悲壮、嘹亮、深沉而又雄浑的曲子,引导学生去倾听“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的呐喊,坚定“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信念,学习公社战士们“为真理而斗争”的不屈气节。不知不觉,学习的主题在欣赏音乐的陶醉中升华。

  三、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现历史教学价值方面引入音乐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就是为实现人的终身幸福而努力。所以,教学应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或生活技能的培训,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与道德兼顾。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更应该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健全合格的公民为终极目标。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道德观和是非观,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类命运关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的美德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历史学科有着实施人文教育的独特优势,它本身包含大量的人文素材,其中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伟人的成长事迹和丰功伟绩,被经常用做进行人格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典范。但是,音乐素材作为其中的一种却少为人用,音乐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具有很强的人文教化功能。高尚的音乐作品能净化人的心灵,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启迪学生去追求光明,能燃起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挖掘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因素,为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价值服务,这无疑是一种新的路径,它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对历史的思考,以及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取代了过去枯燥无味的说教,也改变了教师“布道者”的形象,效果当然也就更明显。我们的做法是:利用活动课的时间,以教材中提到的作品为依托,开设专题讲座,然后组织学生书面或口头讨论的方式来谈感想。专题讲座应以音乐作品的旋律为背景,集中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反映的主题。并围绕讲座要达到的人文目的,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分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论文】相关文章:

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05-28

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论文12-11

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论文12-02

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9-10

对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论文09-09

翻转课堂在中职历史教学的尝试论文09-10

中学音乐教学分析论文10-02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技巧分析论文09-10

提高教师反思实效增强教师学习能力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