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从预期的角度看中国“流动性陷阱”

时间:2021-10-01 16:52:38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从预期的角度看中国“流动性陷阱”

  从2001年11月份开始,随着物价水平再次出现下跌趋势,我国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开始加大。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这已是时隔两年之后,连续第8次调低利率,但消费和投资依然不旺,物价下滑趋势并未减缓。2002年4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3%,创下1999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注: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2002年06月03日第4版。)。关于我国经济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的讨论再次升温。本文试从公众预期的角度对比做一探讨。

      一、公众预期逆转可以成为“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根源

  “流动性陷阱”最早是凯恩斯在讨论货币需求的灵活偏好动机时提及的概念,它指这样一种状态:随着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至一定的水平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限大,在这一水平上,无论再怎样增加货币供应量,都会被巨大的灵活偏好带来的货币需求所吞灭,利率无法再进一步降低,对投资和消费需求也不产生刺激作用,导致产出水平不能增加。

  凯恩斯认为,由于制度因素和心理因素,把借者与贷者拉拢在一起要有费用,因此,“流动性陷阱”的临界利率是一个正值,因而无法降低到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水平。但从从目前看,在现代金融制度下,央行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将利率水平降到几乎为零。在实行利率管制的金融体制中,央行更可能通过直接调整的方式而将名义利率降到零,因此凯恩斯描述的“流动性陷阱”往往只是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一种极端的特例[1](P.43),在实际分析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克鲁格曼在分析日本的经济衰退时对“流动性陷阱”给出了自己的定义[2](pp.3-5),他认为,当一个经济出现了总需求连续下降,即使名义利率已经降到零而总需求仍然小于生产能力的状况,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克鲁格曼的分析中把产生“流动性陷阱”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有效需求(主要是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不足造成的生产萎缩,因此相对于凯恩斯的定义而言,这是一种广义的“流动性陷阱”。他认为利率降到一定点时,人们并不是增加手持货币,仍然可以把钱源源不断地存入银行,以至于储蓄总量超过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量,而又不能通过金融机构转化为投资,因此导致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不是投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无限大,更主要的是预防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的无限大。克鲁格曼在这里的分析中引入了预期的因素,认为当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不乐观,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下降、支出水平上升时,就会压低消费、增加储蓄,而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未来经济和投资回报率的预期。所以,归根结底,对未来收入、支出、投资回报的预期直接制约着当期的消费和投资增长,一旦预期扭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往往失去效用。而且由于预期的“自促成”效应,就会使预期真正实现,形成恶性循环。预期的引入对古典“流动性陷阱”是一个重要修正;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可以打破名义利率不能小于零的约束,使实际利率成为负数,从而推动经济重新达到均衡。

  从克鲁格曼描述的概念出发,可以得出以下推论:(1)如果人们预期将来的收入是下降的,支出是增加的,那么,即使名义利率很低甚至降为零,人们也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导致生产的萎缩,这又反过来增强人们实际收入将会减少的预期而形成恶性循环。此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2)消费支出的持续减少,导致预期产出下降,尽管名义利率很低,本期投资相应减少,使投资不能将经济中所有的储蓄消耗掉,银行存贷差加大,这是产生“流动性陷阱”的重要信号。(3)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会不仅不能把储蓄有效的转化为投资,而且不同社会成员群体中储蓄和消费的数量也很难达到平衡。比如说获得消费信贷非常困难,将使想增加消费的人们对资金需求的影响低于那些想多储蓄的人们对资金供给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