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时间:2024-07-13 16:17:33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论文15篇【精】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论文15篇【精】

教育论文1

  摘 要:当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基于幼儿这个特殊时期,其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其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更多学前教育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学前教育论文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

  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

  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

  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

  ④提高幼儿记忆力:

  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

  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

  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1、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2、榜样激励。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3、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4、强化巩固。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教育论文2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要改革考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怎样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力量。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所以,我们应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下面就学实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这里的帮助指的`是启发点拨,使学生于疑惑处豁然开朗。

  2、利用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能力

  活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语文活动课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课程。从这一理念出发,当前对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2.1要克服活动课“非语文化”现象。自从我国新的课程计划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将“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以来,由于对这一新型课程的本质尚未了解,把“语文活动课”上成班队活动或竞赛活动,从计划、教学设计到活动实施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严重偏离了语文活动课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学习对语文活动课的本质属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抓住语文中“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力求活动课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2.2加大语文活动的课外延伸。形式有如下四种:一是吸收性语文活动。以听、读为主要形式,如听广播、看电影、电视,读书报和摘抄、剪辑等。二是输出性言语活动。如普通话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书法、日记展览、演讲、语文学法经验交流、小记者采访、编写手抄报、作文比赛。三是综合性的大型活动──举办读书节。我校每年举办一届,已经持续十年了。内容有:书签制作、书面设计、小报设计、书法、日记、周记、警句、格言、剪辑以及明信片设计展览;也有读书、诵书、演书、讲演、复述、讲故事、快速作文、钢笔、毛笔字的即席挥毫。四是鼓励课外写作,出版学生习作选。

  3、完善评价机制

  改革考评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我校在原有的口试与笔试并举,开卷与闭卷结合的考评方法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等级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进一步加以改革、调整,全面实行“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取代传统单一的“成绩+评语”的评价方式。我校语文科的考评有以下三个环节:

  3.1平时考评。方法灵活多样,原则是重评不重考。内容包括堂上练习、课外作业、单元目标测评、阅读延伸、实际操作展示,加上教师的作业评语、学科评语和即时评语等内容组成。如阅读延伸,我们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两周或一月)内读多少课外书报,摘抄多少优美词、句、段;剪辑多少语文或其他的资料;中、高年级还加上能写多少读书日记等以展览、交流形式让学生互评。

  3.2阶段考评。原则是考评并重,内容是一学期语文科学习的听、说、读、写知识,加上教师等级评定及阶段性评语。笔试,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命题一般分三大部分:拼音与课文内容;阅读与应用;作文练笔。并注意逐步加大阅读能力的考查比重,可占全卷的40-50%。题型多复合型,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闭卷考查,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口试,是口头语言能力的考查。我们以朗诵、复述、自编自演课本剧、讲小故事、高年级设专题讲演等,考查学生口头创造能力,采用开卷形式,在总复习期间考查。

  3.3评定等第。结合平时及阶段性考评的成绩,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办法以“优、良、中、差”四个等次评定学生学期成绩。综上所述,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全方位考虑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金霞.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xx(1):358-359.

教育论文3

  摘 要:创新思维一直都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更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旨在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强大了,祖国才能以强者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现在的综合国力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水平,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国教育只有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国内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培养中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迫在眉睫。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的宝库,更因为人类的创新思维而大放异彩。可见创新思维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创作是最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因为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改造而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开发学生的本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教师、家长所设定的固定模式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创新性思维,那么一方面,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攫取无穷的灵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而言,学生也能够以灵活、独特的思维去对待他们。

  二、如何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观念,释放本性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许这些都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但是教师要明白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所以最好不要对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做出过多的干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不仅将鲜花涂成了绿色,还将树叶涂成了蓝色,那么这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教师还可能会命令学生将图画改成“红花绿叶”。这是因为此时的教师和同学都认为这个学生的作品违反了他们对花朵和树叶的认知,违反了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从小被教育要遵守的,一旦违反便是犯了大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只会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自然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了。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要勇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只有在这样活跃、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2.积极创新,注意方法

  教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思想自由,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点。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创造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客观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新想法、新观念,而奇思妙想则可以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所以,学生产生的新想法不一定都是创新,所以,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客观培养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文化水平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需要教师讲很多知识,也不需要学生做许多习题,他所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如此灵活的培养方式,教师也必须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原理”即“经验—直觉—概念、假设—逻辑推理—理论”,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那么人的创新能力就越高。”根据这一原理,教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对美术的定义就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而是具有更广泛外延和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做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审美判断做出足以表达自我的作品。这样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表达,更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

  3.着手生活,养成习惯

  上文提到,一切艺术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地感受生活。和其他一切的学问一样,创新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脑海中或者家人、朋友所提及的思维的“闪光灯”,因为这些新奇的想法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储备,学生就能经过自己的加工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尽完美,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20xx(03).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xx(02).

教育论文4

  一、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与方向

  1.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达尔文曾经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教育本身也一样,教育为了保证本身教育人、培养人和为社会服务的本质,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进行改革的迫切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多种因素的综合决定了小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我国的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所以在小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将开放性的素质型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地构建出来。在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时应该考虑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的课程的合理安排。通过小学教育改革,学生的“三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才能有效进行。在改革过程中建立创新的教育体系,塑造科学的教育灵魂,坚持改革是教育的保障,改革是教育技术的手段。通过改革掌握超前的教育意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备军。只有通过小学教育改革,学生们才能得到综合的发展,使学生有个轻松快乐的童年,这为学生以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建立良好、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由于学生处于小学阶段,鉴于这个时期学生的特殊性,在营造课堂气氛时主要以情感气氛为主,多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培养积极的情感。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加强教师的专业授课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专业授课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前提,心理教育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硬件之一。小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理同样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侧重点之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将教育管理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加大精力,保证这两方面工作顺便有效的完成。

  二、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改革有着必然性。小学教育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才能满足社会的变迁和社会周围环境的变化。小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在这方面工作的精力投入,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为改革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未来的发展靠下一代,下一代能否在基础素质教育的开端得到有效的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小学教育的改革,使小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与心理,为以后的成长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改革,也保证了我国的基础素质教育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

教育论文5

  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

  一、追因求果法

  按以下两个步骤操作:

  1.教师示范 2.个别辅导

  二、修改题目法

  按以下步骤操作:

  1.合作交流讨论 2.优秀方案展示

  三、订正三问法

  为什么错?该如何订正?为什么要这样订正?

  四、反思批判法

教育论文6

  一、高职院校实施音乐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智力成长

  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音乐的魅力,养成形象思维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之时,为学生讲解乐理之时,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实施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得到成长。

  2、有利于进行美学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之外,美学教育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由于音乐自身就极富旋律以及内涵,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学到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自然以及艺术美的认识,实现对心灵美的培养。

  3、有利于进行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外界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认识造成了较为强烈的冲击,面对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如教授学生一些民族以及爱国歌曲,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

  由于受到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高职院校一味的`追求高升学率以及就业率,导致文化课程建设投入较少,尤其是对于音乐教师缺乏必要的重视,使得教育教学设施并不全面。[2]虽然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广大高职院校也将音乐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所占比例仍旧十分稀少,现有的教学设施依旧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音乐教学需求。再加上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使得音乐教学任务无法顺利进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材内容缺少新意

  在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规划已经得到了落实,音乐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高职院校也给予了必要的重视,然而,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其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教材内容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新意。同时,由于教师所用教材较为陈旧,所学内容不能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设的定位是选修科目,而且绝大多数的是非限制性选修课,而由于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并不深刻,使得音乐课程满足不了开课人数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使得学生出现迟到,甚至是未到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并且教师也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

  4、缺乏充足的教师资源

  在当前的部分高职院校当中,已经开设了音乐教学课程,也为其配置了相应的师资,甚至为了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还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等。但是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师资短缺的现象,即使为音乐教学安排了教师资源,所需选择的教师也是一些非音乐专业的教师,由于这部分教师自身音乐素养有限,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年龄构成过于年轻化,缺乏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面对专业化的音乐教学中十分吃力,难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1、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

  高职院校要想解决好当前音乐教育进行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需要转变忽视音乐教育的观念,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大音乐教育设施的投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现的重要环节,发展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打对教育教学设备的犹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确保音乐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从而促进高职音乐教育的进步。[4]

  2、丰富教材内容

  要想提升音乐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除了需要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之外,还应当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教材内容的更新,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现代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告知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

  3、规范课程设置

  规范课程设置是确保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在进行音乐课程规范的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从自身出发,与教学内容实现充足,做好科学的安排。一方面,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提高音乐课程所占比例,注重音乐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4、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力量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想优化师资结构,就需要提高教师招聘的门槛,聘用一些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同时,还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得教师能够积极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愈加的突出,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教育之外,高职学校还需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为素质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音乐教育教学设备投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体系,优化师资构成结构,为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育论文7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同时,各种信息参差不齐,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经历较少、各种思想还不成熟,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指引,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做出对社会、自身不利的事情。德育教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小学是人生中思想道德教育接受的第一站,直接决定着学生将来对于人生的态度,小学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在小学生心中是像神一样的人,小学生会在不知不觉得模仿班主任的举止、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小学生迈好他们人生的起步。从接班开始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地、系统性全面的工程,这个工作的根本就是德育。

  二、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同与其他任课老师不同,具有特殊性。小学班主任需要组织班级活动,与学生的接触比其他老师要更频繁,更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日常中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德育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主要监督者、主要领导者和标杆榜样。小学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班级环境营造者。

  三、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

  1.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好的氛围有巨大的引导力量,可以约束、激励人,小学班主任在班内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德育氛围,争取慢慢形成人人做好事、不良行为无处存的风气,让小学生清楚的知道对错善恶,并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付诸行动,良好的班风,具有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

  2.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教育

  如今,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着两代人、八个家长的宠爱,习惯于大家都围着自己转,慢慢形成了自私、霸道、攀比的`性格,因此,针对小学生身上出现的这些不良习惯,小学班主任除了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鼓励学生在家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完等,例如,利用课余时间带小学生出去进行敬老活动、让小学生理解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让小学生帮农民拔草,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浪费粮食、不韭菜麦苗不分。如举办“举办学习雷锋活动月”“、每日一好事”活动,让学生学习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

  3.结合社会现象,举办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

  德育教育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思想认识,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小学班主任可以结合当前关于德育的社会现象,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发言,例如”扶不扶“,让学生即要提高思想警觉,又要培养正确的思想认识观。

  4.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考虑到年龄差异因素

  小学生虽然综合年龄较小,但年龄差异任然存在,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向深度差距很大,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考虑年龄因素,例如,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育,告诉学生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像狐假虎威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揠苗助长的故事等等,或通过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让学生学习动画里人物的优秀形象,尤其小孩对动画里的人物都很崇拜,这些方式的德育教育不会生涩难懂,效果显著。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虽然不健全,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可以结合社会现象讨论进行德育教育。

  5.尊重、激励学生

  班主任只有得到学生从心底的敬佩,在讲道理时,小学生才能接受,班主任要真的尊重学生,才会达到学生从心底的尊重,而不是害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小学班主任首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平时课下相处,要像朋友一样与小学生相处,这样学生才会与班主任敞开心扉。另外,班主任应尽量多鼓励学生,能表扬的不批评,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对那些胆小的小学生,更应该多鼓励,鼓励他们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即使回答的不完美,也要给与表扬,鼓励他下次回答的更好。

  四、总结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过程是长久的,仅仅依靠小学班主任自己很难完成,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结合家庭、社会资源。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对社会上的正能量在学校进行宣传,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好。

教育论文8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以山西省S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问卷1173份,有效问卷1095份,有效回收率为84.2%。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一年级学生占15.4%,二年级学生占17.3%,三年级学生占17.7%,四年级学生占18.4%,五年级学生占31.2%(由于五年级临床实习的学生较多所以相应的比例较大)。调查对象的专业选取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专业(占43.6%)、麻醉学专业(占23.7%)和医学影像专业(占18.6%)。为了保证样本的普遍性,对药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占14.1%)的学生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能集中有效地体现出样本的医学特性,同时,调查样本数量占总体数量的50.0%以上,能有效代表S医科大学的总体情况。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将网络影响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状况分成30个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当前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和医德教育现状;校园网络建设对医德教育的影响这三个维度进行调查。

  2调查数据与分析

  2.1当前医学生的上网情况

  第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上网条件日益便利,学生每天都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浏览网页,并将其作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一项事务。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占58.9%,42.6%的学生全天合计上网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利用上课时间上网和全天上网时长超过5个小时的学生分别占17.49%和20.5%。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合理地掌握上网时间,但是仍有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上网时间过长,尤其是在上课和自习时间上网,影响上课和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沉迷网络的现象。第二,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网络信息普遍持相信态度,而且缺乏对有价值信息的甄别和筛选。学生对网上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考虑的很少,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网上信息基本都是真实的,见表2。第三,大多数学生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能够做到自觉回避,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浏览过不良网站,甚至有些学生上传过不良信息,见表3。

  2.2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医德教育状况

  第一,大多数医学生能够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什么是医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的不够全面。另外,学生们没有真正了解医德教育的目的,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医德教育的意义所在,见表4、表5。第二,学生们普遍认为医患矛盾突出与医德医风的教育与引导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学生们认为当前社会的医德医风总体较好,但医患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仍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滑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医德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见表6。第三,当前医学生课程中都设有医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满意度偏低,学校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见表7。

  2.3当前校园网络建设情况与网络医德教育现状

  学生不能自觉有效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见表8),校园网的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校园网站中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更缺乏关于医德教育的相关专题(见表9)。学生们对运用校园网络进行医德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见表10),但网络上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医德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较差。

  3对策建议

  3.1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改变,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作为‘意见领袖’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得他们的主体权威受到了质疑和挑战”[1]。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道德判断力较弱,学校又缺乏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有效规范和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其次,学生对当前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和医生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等现象比较关注,并能由此认识到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医德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入;第三,学生对接受系统而全面的医德教育表现得较为期待,但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网络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医德教育向着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3.2对策及建议

  第一,加强对学生上网行为的`规范,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新型网络媒体,为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学校在思想导向上,要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养学生自觉规避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自觉辨析和剔除负面的、不真实的言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生活引导上,学校要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规范学生的上网时间,优化上网环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休闲娱乐的消遣工具。

  第二,增强学生对医德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将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为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平台。在医德教育认知方面,学校要通过让医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神圣性和特殊性,从中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为道德情感和信念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在医德教育实践方面,学校要将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复杂的医德现象”[2]。结合这些现象,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体化,运用所掌握的医德理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医德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进一步形成高尚的医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运用校园网作为医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为医德教育创建全新的教育模式。由于校园网具有可控性强、易于监管的特点,可以在校园网中开设BBS论坛、SNS社区、微博论坛以及微信平台。在引导学生进行平等、自由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发挥好学校媒体作为主流话语阵地的影响力的作用”[3]。在医德教育理论教学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开设医德教育网络课堂以及网络精品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医德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远程网络与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互动交流。在医德教育辅助教学方面,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医德模范事迹专栏,通过文字介绍和网络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先进事迹,并针对某一道德行为进行公开评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

教育论文9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美术课只作为学校教育饰边”的现象,很好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且要明确小学美术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还要把素质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上落到实处,使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目的;作用;落实

  美术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迫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促进儿童健康地,全面地发展。

  一、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

  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学校素质教育也正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重要内容的。了解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1.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而学校的美术教育正是通过美术课堂,以审美教育为主体,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培养高尚人格的。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和培养,使学生手脑结合,开发思维,丰富精神世界。

  2.培养与时代同步发展,具有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学校美术教育在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上,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3.培养自我发觉潜能并不断完善自我的人。美术正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感知来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至影响个人的精神面貌。

  二、明确小学美术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

  小学阶段,由于儿童心理水平的局限,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因此教师要耐心指导,善于启发和鼓励,促使他们对美术这门课表现出更多的自觉性和依恋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以启发、提示、引导、鼓励为主。促使小学美术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1.通过美术教学促进个性发展,完善人格。美术课以创造性、想象力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发挥创造力的机会,能充分表现其个人感受,而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是综合的思维能力,智力和审美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儿童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独有的内心世界表现于造型活动中,从自己的作品中了解自我,实现自我,儿童的人格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2.以加强美术“双基”为手段,提高学生能力,建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美术课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质教育正是通过双基训练,使学生能系统的循序渐进的,通过掌握绘画,工艺和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审美、观察、记忆、想象、创造思维的方法。学校绘画造型、设色以及简单的工艺操作能力,这种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学习其他学科,并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着。一个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的学生在观察事物上,就比较敏锐,对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上就会高人一筹。

  3.培养学习兴趣和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感,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教师要善于用审美的眼光刺激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光功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最佳状态,吸取和融化新的知识,在课堂上敢于打破常规,尝试新鲜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追求,使兴趣转变为求知、探索、思维的习惯。美术课上去比较作品形式的完整,色彩的协调,正是对整体感的领会。整体感是通过长期的绘画、欣赏、工艺课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积淀的过程,也是对构成事物本质的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的把握。

  三、素质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要落到实处,必须紧抓课堂环节。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形式为课堂内容服务的原则。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而学生处在从属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创造力和想象力等能力受到限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通过直观教具,电教媒体及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引发学习兴趣,由以前的“我教你学”变为学生主动的“我要学”。我在听其他教师授课时,发现一些教师没有较好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能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进行课堂教学,而是把精力较多地花在课堂形式上。例如有一节课,教师课程设计的较新颖,课堂气氛也热闹,而学生作业时间没把握好,大多数学生只临摹了课本上的`一幅画,没能使课堂内容升华,达不到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可本末倒置。

  2.以加强“双基”为手段提高学生素质,进行能力培养。小学美术课内容是以绘画、工艺、欣赏三大块为主体,通过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绘画课使学生获得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想象、创造能力及情绪的培养很有帮助。工艺课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手脑结合,趣味性较强,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头饰、泥塑、果蔬动物,这本身就刺激了孩子内在的潜能,并把已有的形象、美的感受、经验等通过制作而展现出来。欣赏课通过中外美术作品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知识,提高欣赏能力,培养美的思想感情,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弘扬民族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3.以孩子心理感受为主线,贯穿课堂内容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小学生对美术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生动的想象力更多的被那种不确定的而又有所指望的东西所激起,但也很容易转移目标或丧失信心,总是想领略现实之外的领域,怀着好奇疑惑来度量所有事物,如果儿童心理上满足他们并加以良性刺激,那么,他们的知觉、认识、情绪、情感就可以很好的调动起来,使课堂内容能很好的接受,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创造思维。这需要了解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状况,并不断实践总结。

  总之,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了美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落实,让美术教育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论文1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xx年1月-20xx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此外,实验组还采用健康教育干预进行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健康教育干预的治疗效果:患者对其疾病治疗的认识程度、患者在日常行为上的改变以及患者对待疾病的心态等。通过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比较,形成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考察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对其疾病治疗的认识程度、日常行为规范性、心态上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使老年冠心病患者得到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200万患者死于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典型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对其治疗方法各异,结果页良莠不齐。现代医学多采用循证治疗,级辨明患者到底患何种疾病,再根据具体病情,采用恰当治疗方法。比如冠心病患者一般不是单纯出现这一种疾病的症状,它多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伴随存在,所以在确定具体疗法时,难度增大,治愈率相应下降。当然临床也有关于健康教育干预疗法的报道,效果显著,本院采用健康教育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xx年1月-20xx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男40(实验组与正常组各20例)例,女30例(实验组与正常组各15例),其中年龄均在60岁以上。文化背景:大学7例,高中22例,初中及初中以下25例,文盲16例。患者冠心病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病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患者长期饮食起居不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也随着加重,疾病治疗期长,对患者的身心及家庭造成很大影响;二是由于工作等原因,患者长期处于高压、焦虑状态,致使疾病产生;三是在患有其他疾病时,由于并发症而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部不适、胸痛、心悸、气急、烦躁等。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般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实验组还采用健康教育干预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护士首先对患者的病情有详细的了解;二、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日常行为以及对待疾病的'心态;三、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干预计划,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适当调整方法;四、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如树立他们对疾病治愈的乐观性,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与患者沟通心理,让他们对医院环境产生亲切感等利于疾病治疗的措施;五、定期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考察,并调整方法。在治疗期结束后,将患者治疗前后在疾病认知、日常活动及心态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作用。2.结果

  由表1可知,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性别及致病因素上经X2和t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由(表2可知),实验组与正常组相比,治疗前两组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日常行为规范性及对待疾病的心态上, p>0.05,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经健康教育干预治疗的实验组在以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日常行为规范性及对待疾病的心态上明显优于正常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干预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各种疾病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原因可能有饮食起居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其他疾病的并发症等。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慢性病,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没有能将其完全治愈的药物,只能通过长期用药而防止其恶化。健康教育干预疗法能明显使患者在对疾病的认知、日常行为改善及心态上得到改善,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延续生命。

  健康教育干预疗法的具体优点有以下几方面:①从专业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并制定治疗方法,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健康教育应贯穿整个病人住院全过程。通过宣教→评价→反馈→再宣教的过程,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断评估健康宣教内容,真正体现健康教育是一个具体、连续、动态的全过程[1]。②人到老年,不仅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变化也比较突出。随着机体各种功能的衰退,感知觉障碍逐渐加重,进而使其心理活动也受到直接影响,尤其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其变化更为显著[2]。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疏导,增强患者对待疾病的自信心。③指导患者的日常行为,使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进而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要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而确定,突出重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宣教越简单,重要的信息越靠前,病人对部分的信息记忆越深刻[3]。基于此法的以上诸多优点,笔者认为健康教育疗法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霞,陈正英.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xx,9(1):26-27.

  [2]孙玉梅,阮海荷,孟春英.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与研究[J].护理学杂志,20xx,16(7):657-658.

  [3]刘岩.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xx,37(7):714-716.

教育论文1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基础代谢性疾病。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文献报道[1]其综合发病率约为8.7%~11.6%,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胰岛素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糖尿病最常用药物之一,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胰岛素使用率超过50%,但血糖达标率却不足35%,其原因与饮食控制不佳、胰岛素注射不规范等诸多因素有关[2]。该院近年来通过护理教育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正确注射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xx年5月—20xx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具备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征,病例排除重大疾病患者及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视功能障碍等无法配合该研究者[3]。入选病例中,男45例,女55例,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63.6±7.4)岁,患者病程1~16年,平均病程(9.5±2.6)年。患者使用胰岛素笔为诺和笔或甘舒霖笔,使用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30笔芯(诺和锐)、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或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使用针头为诺和针8mm×30G针头或东宝针6mm×31G针头。

  1.2方法

  根据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实际掌握情况及个体认知差异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教育内容及措施如下:①通过设置宣传栏、发放胰岛素治疗手册、播放图片、音像等向患者介绍胰岛素、胰岛素笔和胰岛素笔芯等,让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治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②依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将患者分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小讲课,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胰岛素笔芯保存及安装方法,胰岛素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注射手法、针头更换频次等胰岛素笔相关注射知识,讲课内容要做到全面细致,讲课方法要遵循简单、通俗、易懂原则。必要者“一对一”教育,以保证患者充分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具体操作细节。同时,课下鼓励患者相互交流、学习和探讨,课上充分巩固并通过提问、小考等加深认识和理解;③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示范教育。首先发放根据胰岛素注射流程设计的指导卡片,向患者详细讲解卡片内容,然后专科护士结合指导卡片手把手教授患者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示范教育要通过反复的观看和练习让患者熟练记住胰岛素注射流程及操作技术;④专科护士现场指导患者模拟注射,发现操作错误及时纠正,直到患者准确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并能熟练操作。护理教育前后,以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护理干预效果。调查问卷的设计以《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能指南》(20xx版)[4]为参照,主要内容为胰岛素相关认识和胰岛素笔注射技能。问卷均统一发放,当场收回,患者作答均在理解题意基础上进行,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统计方法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显著提高,对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也显著增强,与护理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血糖控制方法之一。以胰岛素笔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是一项对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要求较强的技术操作。患者自我注射过程中存在针头重复使用、注射后停留时间短、不排气或排气时排液过多、胰岛素未混匀、未按标准计量及规定时间注射等诸多问题,这会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引起红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或增加注射部位疼痛感,影响患者依从性[5]。因此,胰岛素注射不仅要做到操作准确,也要符合无菌规范,对于既往无注射操作经验的一般糖尿病患者而言,准确、灵活的掌握该项技术难度很大。

  该研究中,护理干预前,患者对“注射前检查胰岛素性状、有效期”“避开脐周5cm”和“废弃针头丢在防刺穿容器内”“推注后按留10s”等条目的掌握率处于低水平,与杜娟[6]报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相近,体现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随意性,考虑可能与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胰岛素笔注射治疗认识不足及缺乏家庭支持等因素有关。该研究给予患者的护理干预内容全面而系统,包括胰岛素识别、胰岛素笔芯安装及保存、胰岛素注射手法等诸多内容。护理教育方法则分普遍教育和针对性教育2种,以全面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的认知为目的.,采取宣传、讲授、示范、模拟、实践等方法使患者真正理解并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操作,从而提高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显著提高,对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也显著增强,与护理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夏东霞、唐莉莉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7-8]。提示全面系统的给予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知识及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的护理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理解和掌握,对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提高注射安全性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论文12

  一、为高层次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计算机更新速度很快,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内容没办法完全跟上速度,那就是说小学计算机教育没有意义了吗?恰恰相反。就是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快,才要学好小学计算机。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机中自由地探索,使得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素质水平。他们不仅仅是掌握了操机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独立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科学的逻辑思维,对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果将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作用定义在基本知识的传授就过于狭隘了。要知道,计算机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进行计算机教育时,教师可以不用把命令的规则和形式都告诉学生,而是制作出一种实验命令,让学生在这种命令下操机,自己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记录,总结归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小学生中开展计算机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止有计算机知识还有高于这些知识的东西,也就是独立思维的建立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育论文13

  《幼儿英语教育初探》

  摘要: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目前已广泛地引入幼儿园教育,成为幼儿园启蒙教育的内容。英语教育的低龄化使幼儿园英语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作者从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教材的选择和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方面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工具的作用更为重要。在我国,英语学习的日益升温使系统化英语教学逐渐呈现低龄化。20xx年中国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将从前在初中才开设的英语课程下推到小学阶段,并要求“凡有条件的地方在20xx年全部开齐”。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认为,0-6岁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有形成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心理上,幼儿4岁前智力发展最快,是语言敏感期,愿意在生活中使用已学语言;第二语言学习“情感屏障低”,大胆地尝试与试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幼儿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开阔眼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发展。笔者针对幼儿园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教材的选择和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方面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二、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英语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幼儿其他方面素质及能力才能提高。如今的幼儿英语教育并不让人乐观,幼儿所学的英语知识并没有实际的生活意义,幼儿通常采取一些机械的记忆方法。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1.教育目的过于功利性。

  在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中,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是非常支持的。不管是英语实验班还是英语兴趣班、英语字母、图片卡或英语动画碟片总能引起大多数家长的热情。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经济、政治等各领域与世界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英语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因此,家长的这种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家长对幼儿学英语到底又了解多少呢?他们不知道幼儿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哪些特点,有怎样的发展能力和要求,所以往往形成期望值过高,加大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使幼儿形成被强迫学习的不良体验,失去兴趣。如果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学英语,这样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幼儿失去游戏和发展其他能力的时间。这实在是很让人痛心的局面。而幼儿园一方,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热衷于开展英语教学活动。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争夺生源成为幼儿园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幼儿是受教育者,可是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而言,家长是消费者。因此满足家长的需求是举足轻重的。当然并不排斥有些幼儿教育机构也是在进行一种新学科教育的尝试和发展,以幼儿发展为目的的。但也有些幼儿园不顾自身条件和实力,以赢利为唯一目的。这种欺骗家长、不利幼儿发展的行为,导致整个幼儿英语教育的良莠不齐,比较混乱。

  2.教育方法上的成人化。

  由于部分幼儿英语教师来自各行各业,缺乏幼教经验,导致教育方法上的成人化,“讲授―教读―模仿”,出现了教学不符合幼儿学习语言特点的现象,结果“倒”了幼儿学习英语的“胃口”,英语学习成为幼儿的负担,降低了幼儿日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阻碍幼儿的语言发展,这种英语启蒙教育是失败的。

  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问题是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最重要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幼儿园教师英语水平不高。她们缺乏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发音也不够精确,而且重要的是,这部分师资得不到及时的后续培训,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二是教师缺乏必要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指导,难以使英语教学真正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过程易流于程序化、形式化。三是很难找到既合格又合适的英语教师。师范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幼儿园任教,而社会上从事幼儿英语教育的人员又缺少必要的幼儿教育知识。

  以上几个问题是目前幼儿园在实施幼儿英语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展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对策。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种外语启蒙教育。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训练幼儿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初步能力,为中小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各地幼儿园在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时应因地制宜、因园而宜、因人而宜,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认知、学习、生活等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语言习惯的基本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在实施教学前,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幼儿在学习之后听、说、读、写、唱等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此外,教师还应具有明确的定位:幼儿英语课程是双语教育还是兴趣班?是语言知识课还是语言实践课?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幼儿英语教学才不至于杂乱无章甚至于迷失方向。

  (2)注重发挥母语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幼儿作为初学者在刚接触外语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母语的支持应当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和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但这些辅助手段不足以满足交流的需要,如果一味地禁止母语的使用,难免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笔者在幼儿园曾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受限于单语的要求,有的教师在全英语课堂上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幼儿也不能明白老师的`要求。全英语课堂对师资的要求很高。首先,教师必须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输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当高的外语素质。其次,教师还要懂得幼儿的身心特点,能够采用适合幼儿学习特征的教学方法。就我国幼儿英语师资的现状而言,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教师非常之少。合格幼儿英语师资的匮乏已经成了制约幼儿英语教学质量的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硬性地实施全英语教学,只会适得其反。还极有可能在教师提供的不当的语言环境下形成错误的语音、语调及语言习惯,甚至失去对英语的兴趣。

  (3)建立恰当的情景环境学英语。

  研究表明,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母语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换句话说即通过自然、具有激励性和有意义的情景交际活动,可以自然习得第二语言。情景环境教学的方法有好多种,比如墙面布置。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的画面。它如同一块黑板,上面写着教育内容,能不断地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成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 for a walk”或“Take a walk”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母,却知道是英文。幼儿看到的时候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三、幼儿英语教材的选择

  现有有关幼儿英语的教材多种多样,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也各不相同,有的以图像式情景故事教学为主,有的提倡“环境双语”教学,有的以“快乐英语”为原则,有的则以多媒体体现“动感”。由于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英语热”越来越升温,所以家长普遍关注幼儿学英语。近年来,幼儿英语的读本与音像制品都很多,在书店里、市场上均有出售。各种各样的“ABC”和“剑桥、哈佛小博士”让家长看花了眼,不知道哪一种教材是最好的。

  其实,只要看这些教材是否符合以下原则:其一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其二是教法、学法得当,不能小学化;其三是可接受性原则,不能负担过重;其四是兴趣法则,重在爱英语,不能强制、强求。

  若是符合这些原则,幼儿学英语则是有益无害的,不会影响母语的发展。但是,若违背这些原则,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英语产生反感、影响幼儿的整体发展等。

  四、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未来能力的发展。那么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们该怎样壮大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队伍呢?

  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既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两者缺一不可。幼儿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只懂得英语或者只懂得幼教的人都不可能胜任这个工作。只拥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却不懂得幼儿的心理,是难以设计出合适的幼儿英语活动的,教学方法自然枯燥乏味,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师幼互动,幼儿也不可能在活动中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果教师只有幼教经验,粗略懂得一些英语,就担此重任,说出的英语不标准,这对幼儿未来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来说,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较系统的英语学科基础知识。

  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功能意念知识、话题知识、语言学习理论等。语音知识对于幼儿英语教师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幼儿天性喜欢模仿并且能力较强。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幼儿英语教学时,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幼儿的听和说两方面的能力。而幼儿模仿最多的对象就是教师。一个幼儿英语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发音,将造成非常多的不利后果。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能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不纯正的发音无疑是进行口语交流的一大障碍。幼儿如果在交流活动中屡次受挫,信心自然就倍受打击。这与“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恰恰是相违背的。

  2.有完备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

  幼儿英语教师要具备的教学理论知识包括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幼儿英语教学法等。教学实践知识包括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策略、技巧和语言学习评价理论等。由于受师资水平的限制,现在有些幼儿英语班的教学呈现了中学传统英语教学的特点,整堂课大部分时间教师仍然忙于单词和句法结构的讲解,课后又单调地以一些机械的方法来评价幼儿,如听写和背诵等,缺乏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心理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故事和歌曲等趣味性的活动中。这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及对英语的兴趣。从学英语的角度来看,光以幼儿能背多少单词,记住了多少语法规则作为评价准则,自然是非常不理智的。

  3.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前沿知识。

  世界知识、文化知识及学科交叉的边缘知识都属于与英语有关的相关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社会人文知识、语言发展知识属于最新的前沿知识,这两者都是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随着幼儿英语培训在我国蓬勃的发展,五花八门的幼儿英语教材在销售市场上应有尽有,教师在手握一本教材时必须要有能力结合自己所教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删减甚至改编。

  4.师生合作技能,准确地说指的是师师合作的技能和师生合作的技能两个方面。

  在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时,教师遇到某方面的困难是难以避免的。正所谓集思广益,如果教师之间能相互积极合作,大多数困难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对于师师合作这个观念,很多教师已经接受并很好地在进行。那么师生合作呢?传统教学过程“以教论学”,使学生和学习完全处于被控制,被教师摆布的被动地位和从属地位,幼儿的学习没有自主性。有些教师为了能维持秩序,往往是不苟言笑,或用哄骗的策略让幼儿保持安静,这自然就无法谈师生合作了。合作双方应该是平等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优势。如何才能发现幼儿的个性特点呢?在教学中一条不变的原则是: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即使幼儿只有三、四岁。

  总之,现代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证之一。为了使现有的幼儿英语教育科学化、素质化,全面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五、结语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目前,幼儿英语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采取切实的倾斜性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得到业内专家和学者的理论指导。而这两个方面在现实条件下还显缺乏。现在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热点形成还多是民间行为,政府给予的重视和投入不多。这个领域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惯常的错误轻视,使很多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相关的学术探索工作,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研究上,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我们在积极看待未来的同时,务必要做不懈的努力。相信在广大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下,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幼儿园英语教育肯定会更加科学和规范。

教育论文14

  摘要:

  书法课程教育已经在高校普及,但是课程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一定的观察力、承受力、驾驭力,他们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可以将书法课程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借助书法的德育功能,矫正大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毅力品质和身心健康。

  关键词:

  书法;大学生;人文素养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书法课程教育是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方式。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包括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能力。由于人文教育不同于数理教育、艺术教育,加上人文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偏差,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承受能力等人文素养缺失。面对眼前如此的人文素养危机,放眼今后大学生参加工作时会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应当强化书法课程教育,在循序渐进的书法熏陶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大学生人文教育包括政治、哲学、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目前大学人文教育较为薄弱,加之大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首先,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根据本文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名在校大学生中(男女各100名),83%的大学生每天最先关注的是微信朋友圈、微信留言,68%的大学生每天关注最多的是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明星新闻等,对于社会问题、政治现象等新闻的关注度却只有17%。低关注度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对热点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①。遇到突发情况时,大学生比较容易被欺骗、利用,不能对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其次,面对生活困难、情感问题时,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意志力和承受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中的关系结构、社会现象了解不够全面,当问题出现时往往表现出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从而产生了无法消除的苦闷抑郁和迷惑不解的心态。第三,大学生缺乏对生活的驾驭力和创造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根据本文社会调查显示:85%的男大学生不洗衣服,大多由收费洗衣个人或者店铺完成;36%的女大学生不会做饭,12%的女大学生还没有煮过方便面;96%的大学生认为: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就行了,哲学社会科学可学可不学。大学生轻视人文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状,导致了大学缺乏自主性,静心思考的能力低,普遍偏向于接受快餐式的文化消费。

  二、书法课程的教育功能

  第一,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书法既不同于抽象的理论规范也不同于政治课的直接说教,书法教育是无形的,又是异常深刻的,欣赏者的思想感情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通过书法欣赏教育、临摹与创作教育,能使大学生领悟到语言所无法企及的异常微妙和崇高的情感氛围,荡涤心灵污垢,使人超凡脱俗,达到忘我境界。

  第二,培养大学生突出的创造能力。大学生在临帖过程中,通过眼、手、脑并用达到眼到、心到、手到的效果。在积极的、深入的、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大学生能够对所需认识的对象形成有力的印象。在认识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差异,在临摹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成分,可以在无形中强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身心。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姿态端庄优美,心体协调一致,类似于气功中“以意导气”一样,可以促进调节心血管功能。身体内情绪被压抑时,可以使得创作者的内脏器官、呼吸系统得到调整,进而加速新陈代谢。大学生经常性的练习书法能够很好地调解身心,达到静心养心的效果。

  第四,培养大学生高雅的艺术气质。书法教育就是对书法艺术客体的审美观察和创作,实现审美心理结构的搭建。形成高雅艺术气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与书法相互通话、相互融合的过程,久而久之可以将大学生推向更高的审美境界。

  三、大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第一,书法师资队伍不够专业。教师资源主要来源是由写字好的非书法专业的教师、写字好的社会人员来临时组成书法教师队伍。在“非正规军”的书法教师队伍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方法欠妥当、教学效果不甚乐观②。

  第二,大学生对书法课程不够重视。根据本文社会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选修书法的动机是为了增加选课学分,顺利毕业,而不是出于对书法的热爱。“选课不到课、找人代交作业”等现象频发,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除此之外,在书法课程开设之前,短时间内还无法摒弃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不良书写习惯。

  第三,社会对书法艺术发展的支持不够。原本是大众基本技能的书法艺术,现如今却逐渐演变成为精英艺术,发展空间愈发狭窄。加之,随着电脑普及和多媒体书法的冲击,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用手来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法艺术成为教师讲不清楚、大学生不擅长、老百姓不会写的“展览品”。

  四、以书法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第一,赏析配合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汉字本身笔画多、结构复杂,而且笔画结构变化丰富。对于初学书法的大学生,在书法教育的起始阶段要引导他们形成态度端正、认真书写的习惯,通过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大学生灵活运用书写的方法和结构。在动手练字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动脑,经过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比较,对于范字的笔画长短、高低、粗细以及曲直的变化才能深入记忆、充分理解。久而久之可以改掉大学生部分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书写习惯。

  第二,兴趣带动练习,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在书法教学中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从而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惯有的好奇心与上进心,慢慢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通过满足大学生对书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求书法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情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③。以王羲之书法临帖为例,可以在临帖之前有侧重的讲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故事,激发大学生对王羲之人格魅力的崇敬,之后再逐步引申到王羲之字帖的书写风格和结构特点上。得益于对临帖对象人格魅力的强大,大学生作为临帖人将形成持久的崇拜、并且愿意付诸持久的临摹和向往。

  第三,个性并重民主,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大学生主动型性格的表现,也就是激发兴趣后的自我行为。这就要求在书法学习中引导大学生独立地去学习、思考、主动而为,不被他人所左右。因为只有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才能够坚持自我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④。在书法教学中需要教师努力形成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氛围,在激励学生独立开展思维的过程中,同时更需要满足大学生对于民主的需求⑤。在书法学习中对于经常怀有不符合常理、时常奇思异想的大学生更要予以呵护,在民主的关怀中让他们感知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增加大学生自重、自信的独立思考品质。

  第四,练字融合静心,培养身心皆正的品质。从古至今就有“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古语,做人同写字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割。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引导教育大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是书法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根本。书法学习中的首要是字不歪、心要平、形要正。以楷体字的结构学习和书写为例,要想写好楷体字必须重心平稳、结构端正。做人也只有堂堂正正,才能受人尊敬。正如上文所述,教师在选择作品创作教导大学生创作时,要精选健康向上的、寓意丰满的诗词来开展教学。通过对其含义的讲述,引导大学生在创作中以思考字体变为思考人生,实现慎独、慎言、慎行的静心修炼,帮助大学生荡涤心灵污垢,实现超凡脱俗。借助书法教育的特有效果,从而逐渐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强化情商教育,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

  注释:

  ①陈大勇,何群华.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人文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20xx,(1):84—87.

  ②⑤张欣,宋夏.关于中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思考[J].民营科技.20xx,(9):84—84.

  ③高亚男.书法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J].文学教育(中旬版),20xx.05.

  ④金连钧.关于普通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xx,(30):110—111.

  参考文献:

  [1]陈大勇,何群华.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人文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20xx,(1):84—87.

  [2]王显权.书法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形成中的独特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xx,08.

  [3]高亚男.书法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J].文学教育(中旬版),20xx.05.

  [4]金连钧.关于普通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xx,(30):110—111.

  [5]张欣,宋夏.关于中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思考[J].民营科技.20xx,(9):84—84.

教育论文15

  一、流动儿童家庭状况

  1.家庭经济条件流动儿童家长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基本令人满意,有半数家庭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但百户家庭中也有47%的属于经济“困难型”,月收入千元以内的6人,1000-20xx元的17人,20xx-3000元的24人。家庭住房条件相对拥挤,29%的家庭孩子没有独立的房间,家庭成员多人一起居住的达15%。另外,他们中有一半以上家庭育有两个孩子,13%的家庭有三个及以上孩子。

  2.家庭教育情况

  (1)家长育儿观念相对落后。从孩子入学看,超过6周岁入小学的共34人,其中5人9周岁以上才入学。从学生转学看“,随亲就读”是流动儿童的就读的主要形式,32%的学生有过两次及以上的转学经历,就读学校成为孩子一次一次被动适应的“托儿所”。

  (2)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97%的家长认为孩子必须要上学,96%的家长认为在人生的成功中学历起很大作用,希望孩子获得大专或大学以上学历,有42%的家长还期望孩子上到研究生及以上,这与自身学历实际形成鲜明对比。另外,83%家长把孩子带在身边,而且60%的家长能抽时间关注甚至辅导孩子的作业。

  (3)家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的达92%,而当孩子学习成绩退步,能和老师、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的达72%,能与学校老师经常联系或偶尔联系的占84%,27%的家长也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

  (4)亲子关系一般较为和谐。每天和孩子交流的达到57%,几天一次的也有21%,孩子对家长管教能积极听取,心服口服的达56%,85%的家长认为自家类型属于民主型和随意型,能在双休日带孩子去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的达74%;孩子能主动与家长说心里话或当遇到烦恼时,最喜欢找父母诉说的占54%。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归因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家长家教知识贫乏。从流动儿童家长的学历与职业看,他们在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上都存在不足。百户家庭中,有45%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家教知识一般水平,33%的家长觉得自己家教知识贫乏,另外,有44%的家长觉得“不知道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烦恼。

  2.家庭教育时间不足。调查中发现,有17%的流动儿童不和父母住一起,有31%的家长感觉“没时间教育孩子”,日常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的占14%,从不会在双休日带孩子去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的占26%。

  3.家庭教育品次不高。

  (1)少部分家长的一些“陋习”对孩子影响是消极的。例如:有26%的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64%的家长很少、有时、甚至经常会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打牌,而面对孩子学习成绩退步,有4%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

  (2)少部分孩子在家里属于“散养式”。家作辅导靠爷爷、奶奶、家教班老师或无人辅导的占39%,而晚上大部分时间是自娱自乐的,包括看电视、与同伴玩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占33%。

  (3)一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确实比较贫困,再加“儿多女多”,因而对孩子的成长环境的优化也就“顾不许多”了。

  4.教育子女依赖性强有些家长思想上存在“学校依赖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过于依赖老师,认为“家长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暖就行,教育则是老师的事”,有15%的家长“从不”主动与学校老师交流沟通,他们期待学校给予其“顺向”的引导帮助和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归因

  1.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根本制约因素。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大多低于本地居住户的平均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现状成为广大家长迫切而现实的目标,因而,他们在快节奏的城镇生活中“没时间陪孩子学习、没时间找孩子谈心、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就可以理解了。

  2.家长个人素质。流动儿童家长的自身素质也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首先,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品次不高,有时甚至是消极的。其次,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因而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简单化、机械化,有时是“粗糙”甚至是“粗鲁”。

  3.儿童自身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地区教育质量的悬殊,新旧生活环境的对比,让大多数流动儿童感到自信心不足、交往有压力,时常会表现出“担心别人看不起”,遇有烦恼“不告诉任何人”。另外,流动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大多都比较“野”,性格倔强、不听话。对家长管教“置之不理“”一时管用“”怀有敌意或对立情绪”有近一半的.孩子。

  4.学校老师责任。面对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而此时老师却不太理解家长的“苦衷”,总认为家长管教孩子“不配合”,显得无力又无能,因而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帮助引导也就“怠慢”了。

  三、解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成立“家长学校”为加强家校联系,我校建立了“流动儿童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和校内的德育名师组成“讲师团”,利用双休日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为流动家长和儿童上课。内容有“家长言传身教“”学生习惯养成“”亲子交流沟通“”儿童适应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向流动儿童家长推介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读物,下发由我校课题组编撰的《家庭教育读本》。

  2.举办“家教沙龙”家教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师及专家备咨询。家长们的“共同语言”很多,经验也好,困惑也罢,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资源。而和专家、老师的“对话”更能让家长们找到成功教育的理论支点。

  3.开设“亲子课堂”为解决流动儿童家庭中一些“沟通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些亲子活动。流动儿童家长应邀走进课堂,了解孩子在新环境里的精神状态、心理负担和学习情况,感受新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体验孩子在学习与交往中的喜悦与失落。我们还创设一定的“互动情境”,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共同想方设法,携手解决问题。亲子课堂拉近了亲子距离,增进了亲子感情。

  4.搭建“交流平台”传统家长会及家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老师、学生、家长一起面对面地交流,非常有针对性和感染力,但信息社会一些新的交流平台也以其便捷高效、形象生动、互动性强的特点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如:、家校通、班级博客、家长交流的群等,正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青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辅相成,紧密配合。作为家长,要多学习家教知识,多树立榜样,多陪陪孩子,多与学校沟通;作为学校,对流动儿童要多一些关注、关心、关爱,而对家长也要有一份理解与宽容,并主动担当起家校沟通的义务,多渠道、多形式地给予帮助与指导。这样,流动儿童———这朵家校合育之花才会越开越艳。

【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11-06

教育论文05-22

关于教育论文11-08

教育教学论文11-06

赏识教育的论文06-26

美育教育论文06-09

教育教学论文06-13

小学教育论文05-20

生物教育论文05-02

地理教育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