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为主题解读中国人的社会心理

时间:2023-04-30 05:27:07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为主题解读中国人的社会心理

中国社会心理状况

以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为主题解读中国人的社会心理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健康、和谐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和谐的社会。而人的健康、和谐不仅体现在身体和生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和心理上。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培养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心理素质。

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内心体验积极,社会适应好,潜能得以发挥,实现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心理和谐包括四重和谐。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关系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第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保持心理和谐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心理不和谐者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毁生命。其次,心理不和谐者在受挫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第三,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控制。

在中国,真正自信地活着的人,是非常罕见的。没有人能够坦然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他人,很多时候甚至连起码的道德也不敢

讲。稍有反省意识的人都生活在一种空虚、失落、恐慌和焦躁的情绪之中,并且绝大多数人只能用物质刺激来充当精神慰藉。大家都感到没有出路。很多人即使有了宗教信仰,成了基督徒、佛教徒等,一旦遭遇现实,心情也会变得格外沮丧。

实际上,不管你是否认同西方文明,除了意识形态之外,在物质生活条件上,很多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差。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呢?其实原因再也简单不过!因为中国人的人格是空洞的。或者说,中国人没有人格。或者说,中国人没有“内在自我”。由于没有“人格担保”,所以,中国人害怕真实的世界,宁可将自己封闭在心灵的牢狱之内。或者,即使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很难突破社会的包围圈。事实上,由于“无我”,中国人一旦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紧张关系的时候,神经就会变得异常脆弱。 在中国,特权意识支配了整个的社会心理。有了特权,“做中国人”的“好处”就显得格外突出了,例如,可以无端制造罪恶,可以没完没了地折腾自己人;可以过一种不费力气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可以尽情地做坏事,而且能够集中力量干大坏事等等。。。

随着对金钱重视程度的提高,金钱拜物教也开始出现。在社会调查资料中,这方面的表述有:“人生信仰是金钱”,“最高理想是金钱”,“人生最宝贵的是金钱”;“一切为人民币服务”;“50年代讲奉献,90年代侃赚钱”;“先富口袋、后富脑袋”;“金钱比理想更重要”,“主义不要紧,只要高工薪”;“金钱至上,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从到基层、边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到国外、外贸、挣钱多的地方去”。这种对金钱的强烈崇拜,已逐渐占据社会的主流,有可能对我国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利己主义,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趋势。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利用的是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市场经济的推进,则将原来结为一体的人分解为无数“自我奋斗”的个体。随之而来的是在日前关于行为取向的自我报告中,人人数最多的是“交换型”。这表明人们更多地把自己与群体、社会的关系理解为交换关系。在对他人的评价中,人数最多的是“偏重于索取型”。这表明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力求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两种取向,均与人们在市场交换中的行为特点相一致,即:以等量支出获得等量收益,以较少的支出获得较大的收益。

市场经济的推行使富裕和金钱成为追求中心,义理则降为次要地位。。人们在追求价值目标时,倾向于采取眼前最有效、有最大收益的行为,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影响。这方面的典型表述是,“只要目的正当,怎么干都行”,“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可用”,“为自己利益,采取任何手段都可以”。功利取向的增强和对义理的淡漠,使人们无视道德、廉耻、规章和法律,随心所欲地行动,因而导致犯罪率提高,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大量增加。即使在塑造灵魂的高等学府,也出现越轨行为的屡禁不止,考试作弊、盗窃、旷课、打架、未婚性关系等违纪率逐渐上升。

随时间发展,社会成员的压力感增强了。心理压力似乎与生活水平的升降没有直接关系,无论是生活水平下降者、没有变化者还是上升者,均感受到压力的增强。不同学历者相比,大专学历者感受到压力增强者最多,其次是中学学历者和大学本科学历者,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感到压力的较少。这似乎表明,人们的生活压力感与自身的生活境遇和对外界压力的感受性均有关系。人们对生活改善的信心正在减弱,而追求富裕和幸福生活过程中的挫折感正在增强。社会成员对生活压力缓解的前景也不乐观。他们是既带着要求、憧憬,又带着不安、疑虑的心情步入下一天、下一年的。

乐观应对、积极向上的心理。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做,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如果消极悲观、停滞不前,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因此,每个人都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始终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开展工作,不论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乐观面对、积极应对,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要正确、理性地看待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怎样建设和培育和谐的社会心理,有以下路径:大力发展经济,满足社会成员对幸福生活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倡导和建立新的社会规范,关注社会情绪,

缓解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只有正确处理好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为主题解读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相关文章:

论低调陈述的特征和社会心理基础04-28

非典的负面社会心理分析04-29

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学解读04-29

社会心理学论文08-14

社会心理学心得02-14

当代我国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根源剖析与对策04-28

论转型期的社会心理优化04-28

新时期国内社会心理研究的清理04-27

WTO与中国传统社会心理的转型04-27

和谐社会视角下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建构的文化解读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