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容易滋生教师的惰性

时间:2023-04-28 07:08:04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化教育容易滋生教师的惰性

  现代化教育容易滋生教师的惰性

  ——让“参考用书”成为教师的参考而不是用书

现代化教育容易滋生教师的惰性

  刚刚踏上三尺讲台那几年,教辅用书是一穷二白,教具学具更是老太太过生日——要啥没啥!一只粉笔和一本教科书就是教师的全部,而且教科书很薄,课后习题很少。可是当时课程设置不多,应试教育很纯碎(不像现在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搞应试),五年级只上语文、数学、体育、自然,而且还有晚自习,所以时间多,题量少。而学校老教师拥有的一本《无锡教案》,视为珍宝,从不外传——那时,教学成绩是民办教师转正的至关重要的依据。看着他们的发黄的教案,我们嫉妒的两眼冒火,偶尔趁其抽屉不锁,偷偷的拿来看上半夜,第二天早早的放回原处,感觉就像做贼似的。所以每次上课前都要挖苦心思备课,精心编篡每一道练习题,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常常加班加点,经常秉烛夜读,虽然学校离家很近,但是很少回家,年轻老师大多住校。

  最可怕的是迎接教育局视导检查,那时的检查细致入微、客观公正,评课更是实事求是、一针见血,教研室的教研员有学识、有眼光、有气魄、有份量,听课是随机抽取,推门听课。所以临近检查的那段日子,每天提心吊胆,每晚积极备课,不敢丝毫懈怠。哪像现在的视导,蜻蜓点水,走过场;印象主义,名排好;你好他好大家好,教育形势一片好。

  时过境迁,网络世界填满我们的生活,教辅用书玲琅满目,接踵而来。当下,我们拥有教师教学用书、教案与作业设计、新课程新教案,各类试卷,还有一本厚厚的教科书,真是应有尽有。难怪我们老师的教案如此工整,如此秀气,毫无点点划划,绝无圈圈钩钩。随手翻开教师的《导学预案》,一行行工整的句子,一个个隽永的字词,有的像刀刻的甲骨文,有的像印刷体的美术字,有的像学生时代写的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不用说,那是我们老师灯下的杰作,是我们老师倾注的心血,更是我们老师自以为豪的佳作。我在欣赏之余,不禁思索一个问题:这样的备课能实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记得那是第四周的一天,分管语文的周主任听完一位新手语文老师的课,课后指导时,她只说了一句话:“从今天起你不要再用这个教案本,你要写详案!”现在想想,她的话不无道理。我以为,教案只是备课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备课的全部;教案只是教师智慧的一隅,而不是教师机智的全部;教案只是老师表达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教师理解的全部;教案只是教师预设的乌托邦,而不是理想课堂的全部。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形式化、格式化、统一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课堂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否则备课就会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我一直欣赏这样一句话:“用一生备好一节课。”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太夸张了。其实,我们仔细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每一堂课都要动用自己的“积蓄”才能上好。而积蓄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断地积累。因此,我们不能将备课看作是写教案,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的事。老师们只有不断地积累教育的实践经验,丰富教育理论,把握所教学生的实际,才能备出实用而精彩的课来。其实每位老师心知肚明,写教案并不是备课,它只是应付上级视导检查(当然这也是迫于无奈)。真正的备课是用整个灵魂去完成的,是写在心灵之上的真实感悟,而不是写在本子上的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上公开课时,在参加赛课时,很少是一挥而就,一锤定音,需要添添画画,需要修来改去,备课材料绝不是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术字。所以我觉得新教师千万不要把教案当成你备课的全部。要用一生备好一节课,这就需要激情,需要对教育的热爱。如果将备课看作是简单机械的重复,那么,备出的课必定是没有价值的,也会淹没自己对教学的感悟,失去对教学认识提高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抱着每备一节课,就是要重新在一张白纸上创作一幅画的心态,对课的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要悉心考量。

  很羡慕现在的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遇上丰富多彩的教育世界,就碰上这么多的参考资料,还有网上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新老师真的很幸运,因为再也不用去嫉妒别人手里的资料,更不用胆战心惊的去做“偷书贼”了。

  

  

  

【现代化教育容易滋生教师的惰性】相关文章:

惰性议论文01-09

惰性作文600字(通用24篇)10-31

达飞初中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01-07

教育现代化与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5篇)06-13

快乐其实很容易02-25

中国的现代化英语作文(精选8篇)11-25

真的不容易10-14

不容易作文12-14

容易脚麻是缺钙吗03-10

容易满足的心情说说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