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

时间:2021-10-01 10:49:22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

在新世纪的头一年,在我国即将加入wto前夕,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湖南省教育厅在长沙联合举办了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的国际论坛。这是一次层次高、探讨深、启发多的聚会,来自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等几十所中国高校和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近200位中外专家学者,就世纪之初国内外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教育大背景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

  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指出。在20世纪末,世界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经济全球化。正如中国高教学会周远清会长在开幕词中所说:"经济全球化现象是20世纪最后30年中十分迅速、十分突显的一种世界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它与局域化、本土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着十分突出的矛盾。如何应对这种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世界各国和各个领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和高等教育所关注的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扬洲大学校长葛锁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末,已经形成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的金融全球化、由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的自由贸易全球化、跨国公司推动的投资全球化和通过互联网推动的信息全球化的基本格局。"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认为,"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信息技术的全球联网,生态环境的全球互动,这三者可以视作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关于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形势发展大格局中的作用和影响,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宏观的分析。

  其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形势发展大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它深刻影响并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世界形势的大背景。辽宁教科院邓晓春院长认为,"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飞速发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其二,全球化和本土化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克勇认为。"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国际化",但是,"国际化、国家化、地方化、个性化这几个表面上看来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它们将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他认为,国家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地方化是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学校个性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其三,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许多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经济全球化既可能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但也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提出严峻挑战。

  二、发展中国家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对政治、科技、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分析。大家首先普遍谈到的是人才竞争。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徐通模认为,人才竞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的核心。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处于关键地位。谁拥有数量多、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谁就能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随着人才的竞争,引发了越来越突出的教育市场的竞争。湖南省省长助理许云昭在《开放教育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论文中指出,开放教育市场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生源市场的挑战;二是来自办学市场的挑战;三是来自人才市场的挑战;四是来自互联网的挑战。国际教育市场的形成,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丰富教育资源,但对其本国的教育无疑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并将深刻地影响到教育的主权和教育体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