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目录学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中国各时代目录学家的学术观点和社会思潮,对中国目录思想史的分段作了概括和论述,指出各时代目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作用,探索出中国目录思想的规律,指出在今后中国目录思想研究中要反对什么,要坚持什么,并得出中国目录思想要担负传播学术重任的观点。【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关 键 词】中国目录学/目录思想史/研究
【 正 文】
目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目录学思想是在中华文化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书目不仅揭示与报导一代文献的状况,而且反映一代文化学术的盛衰,专科目录更是该学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对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起重要的作用。研究目录思想史是为了总结和继承我国传统目录学的优秀遗产,开拓目录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各种目录思想对目录工作的指导作用,促进目录学的发展。
1.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
1.1 中国目录学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西汉的刘向、刘歆是我国书目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家,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为儒家思想。汉代的社会思潮为经学,经学是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分成许多派别,各家各派严守“师法”,“家法”,为了争得官学地位,各派之间进行学术争论。当时的儒家学者作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和理论准备工作,各派在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过程中和在整理、校订、阐释经书的过程中都论述了对经书的看法,对古代人物的评价,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以适应当权者的统治需要。这样,在儒学发展的同时,掀起了搜集、整理图书的热潮。成帝时,派刘向等将宫中藏书分门别类整理校订,其子刘歆也帮助校理,每书校毕,“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编出《别录》——我国最早的官府藏书目录。刘向编制《别录》的原因,我认为,在汉代由于文化的发展,使得“书积如丘山”,“书多散亡”。身为光禄大夫的刘向受命于皇上校订整理图书,且将整理结果供皇帝阅读,是职责使其然。在完成这一任务的同时,刘向的目的有二:一是整理图书,从中分辩学术派别及各派思想,二是发展儒家思想。
1.2 中国目录学思想的形成
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在经学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刘向在整理图书时,为揭示图书内容,撰写叙录。叙录的内容包括著录书名篇目,叙述校勘经过,介绍著者的生平、思想,说明书名的含义,著书的原委与书的性质,辨别书的真伪,评论思想或史实的是非,剖析学术源,确定书的价值,编出中国第一部目录《别录》。从《别录》中可以看出刘向在评论阐述学术思想、学术源流时是站在经学立场上进行评论的。刘向死后,刘歆子承父业,继续进行校书事业,在《别录》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编成《七略》——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虽然是按当时学科和图书情况建成的,但体现独尊儒术的思想,所收文献分为6大类:第一大类为“六艺略”,所收文献是当时学术上和政治上的经典著作;第二类为“诸子略”,把诸子之学分为“九流十家”,包括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派;第三类为“诗赋略”,收录文学作品;第四类为“兵书略”,收录军事学书籍;第五类“术数略”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占卜、星象等书籍;第六类为“方技略”,收医药与巫术书籍。《别录》、《七略》形成中国最早的目录学分类思想,保存了历史古籍,清理了皇家藏书,剖析了学术派别,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1.3 中国古代目录思想的发展
刘向、刘歆对我国目录学有开创之功,随后各代在此基础上继承性发展了中国目录学思想。东汉的班固十分赞赏刘向目录思想,在《七略》基础上编著《汉书 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先例。魏晋南北朝时,荀勖依刘向《别录》整理宫中图书,编著《中经新簿》,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和史部在目录分类体系中的独立设置。到南宋时,郑樵对目录学又有新的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为“会通”,“求是”和“创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通志》的《校仇略》,《艺文略》,《图谱略》中,提出“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形成详明图书类例。清代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体例、提要撰写、文献考订方面有独特成就,
[1] [2] [3]
【中国目录学思想研究】相关文章: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探索04-30
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05-01
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研究进程04-28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源头--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04-27
走向多元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专题讨论)思想的位置--重审思想史边界04-26
墨子的管理思想研究04-26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05-01
协调思想的哲学研究04-28
《易经》心理思想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