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实”-课外阅读之追求

时间:2021-10-02 09:17:34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实”-课外阅读之追求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点缀”,更不是可无可有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说明什么?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一理念已被许多学校领导、老师接受并付诸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却很大,普通存在“三实三虚”的现象,即“重数量轻质量、重兴趣轻引导、重内化轻外化”,课外阅读没能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不尽人意。针对此情况,我们作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一、保量提质,夯实基础

“实”-课外阅读之追求

??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文规定:“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扩大阅读量势在必行。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督促和检查措施,提倡和要求最终成了空谈,语文教学还是难以走出画地为牢的局面。在课外阅读中,如何保量提质,我们认为要抓好下列环节:

??1、营造“读书”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学校、班级何尝不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是很重要的。学校可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开设读书廊、文化厅、阅览室,张挂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在教室里为每一个孩子开设小“书柜”,把自己喜欢的书、报刊装进书柜,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资源可独享,更提倡共享。另外,班级适当订些“少年报”、“语文报”“红树林”等多种读物供学生选择阅读,布置了“读书园地”“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读书心得都在“读书园地里”、“展示平台上”展现,以便互相交流。“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能不受感染吗?

??2、保证“读书”时间。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低下,加上贪玩好动,除个别天生的读书迷外,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须老师的循循善导,适时地“加温”。虽说是课外的阅读,也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对课内的文章,主张长文短讲,短文精讲,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甚至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开设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自由笔记,形式不拘一格,有时空间不求统一,可到阅览室、可在教室、可到操场的树阴下。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地畅游。

??3、教给“读书”方法。

??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有的老师硬性规定学生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还成了学生课外负担。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不能只局限在数量上和广度上,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概括地讲,可以指导学生分三个阶段来阅读。第一阶段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出来。第二阶段细读,运用灵活的方式,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一些方法。阅读时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主要情节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并适当地记一些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