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诚信教育刍议

时间:2023-04-30 16:18:30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诚信与诚信教育刍议

[摘  要]  诚信关乎民族生死,是天地之道,为人之本。但是曾以“民无信不立”的中华民族却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重建诚信体系,实施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关键词]  诚信   诚信教育

诚信与诚信教育刍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社会经济生活中恶意逃债、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失信现象还相当严重,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仍然突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我国的国际形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

    一、诚信

    淳厚的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是相信人的潜在美德和道德的力量,并以此来塑造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信任,即用自己的诚信取得对方的信任,对方以诚相报,自己对对方的信任也由此产生。个体间的相互信任的增加便形成普遍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无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曾以“童叟无欺”、“民无信不立”而骄傲,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石,诚信是天地之道,为人之本。可是现在整个社会却陷入“整体信用危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撰文抨击“中国信用状况之恶劣表现”时指出种种失信的行为有:履行率低;债务人大量逃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案件不断发生;企业进行虚假披露;包装后重新上市等行为屡见不鲜;“有偿新闻”、“虚假广告”、“虚假财务报告”和“黑嘴股市分析”满天飞,以亿元计的银行贷款积累、盗窃知识产权等不胜枚举……言而不行,行而不果,玩虚的、弄假的,信任离人们远去。

    (一)造成整体性社会信用缺乏的重要原因

    首先,从制度上看,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运行规律中,不强调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而只依赖于行政的指令调控经济运行,但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中,行政指令在市场上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弱。信用体系当然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底线,这就必然要求政府要积极制定游戏规则并实施监督从而正本清源,问题复杂而且遗憾的恰恰是在某些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那里不重视或者直接失去信用。这样就导致市场信用源头的水混了。官僚腐败,贪赃枉法,使得制度化信用难以确立。

    其次,社会流动增强了人们的异质性和松散性,使家庭,社会等原始社会资本遭受侵蚀,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力减弱。这体现在:一方面,部分人口的流动、公司的流动打造出一批假冒伪劣的商品,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信奉“犯大法挣大钱,犯小法挣小钱,不犯法不挣钱”的发财哲学,能骗就骗,能蒙就蒙,严重丧失信用。另一方面,“杀熟”现象又使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的特殊信任受到了冲击,前几年曾风行一时的传销是最典型的“杀熟”现象。

    再

[1] [2] [3] 

【诚信与诚信教育刍议】相关文章:

诚信教育格言12-30

诚信教育教案08-04

诚信教育活动方案11-23

诚信教育活动总结02-25

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总结08-23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方案05-01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方案05-13

诚信教育倡议书12-28

学校诚信教育主题班会05-25

刍议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