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

时间:2024-05-26 14:46:29 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篇(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篇(精)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

  一、优化高职酒店服务礼仪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全面激发高职生群体的学习热情

  一是教师要用积极态度来影响学习者。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十分关注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学习,考证、考级占据了其大量时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关注酒店服务礼仪课程,以至于觉得这门课完全可以在考前花点时间背一下知识点即可通过。一旦教师也不够重视的话,学生们很有可能学下来一无所获。为此,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师应当积极调整自身心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用自身行动来影响与带动高职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少数组织纪律性不强的高职生,教师应当尊重他们,并且真诚地给予其以关心帮助。只要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就能发掘出其巨大的潜力,并且深化学生们对于酒店服务礼仪知识之理解。二是教师用正面积极的形来象带动学习者。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师自身的礼仪意识及其行为,将对学生们形成潜移默化之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们对自身严格要求,使用职业化要求来装饰自己。其原因是一旦高职生们接触到的酒店服务礼仪教师均为彬彬有礼的,那就自然会在无形中深深地感染学生们,并且强化其对于礼仪仪表作用之认识。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中关注到细节,严守礼仪规范,发挥示范性作用。假如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用热情洋溢的语气来肯定学生们的成绩,用赞赏性语言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就能对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好的成效。

  (二)切实改进酒店服务礼仪教学方法

  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们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强烈的个性化特征。为了吸引其注意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对这们课程的教学方法加以切实改进。为此,笔者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来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

  一是实施案例教学法。这一方法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选择比较典型的案例,组织高职生们进行研讨,让其去积极感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该教学法以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性为主要特点,注重于师生对案例开展共同探讨,并且撰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出教学所需案例。要紧紧围绕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来挑选教学的案例。所以,教师不仅要认真搜集各类礼仪故事,而且还要亲身参与到调研之中以获取第一手材料,通过备课过程中的筛选、修改,让案例变得更为集中和更加具有说服力。鉴于案例分析往往会耗费太多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事先将案例分发给学习者,要求其在课前就进行相应的准备。要通过自身对案例所作的分析推理来得到结论,其后再进行整合与综合评判,并且提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二是实施情景训练法。这一方法是应用仿真手段来培养与检测学习者的实际能力,提升其对于酒店服务礼仪实际效果的关注度,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比如,可聘请酒店高管人士,邀请其解读本企业近年来在对客服务礼仪中的典型案例。其后,把酒店负责人所出题目告诉给学生们,由其对实际案例加以点评与情景仿真模拟操作。最后是由酒店负责人告知企业解决问题的实际状况。运用这种教学方式,高职生们能够学到处理酒店服务礼仪棘手问题的合理方法。

  三是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单一的粉笔加黑板授课法缺少形象性与生动性,易让高职生们和实践相互脱节,而引入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则能够营造出十分逼真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更好地调动起酒店管理类专业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应当全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以提升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比如,当讲授到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材中关于宴请、外事接待以及风俗礼仪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时,可利用图片或光盘等自身搜集到的一体化教学法,让学习者们形成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调动起高职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其潜力,拓展其思路,进而为培养高职生们的创新与探索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校企合作的新型酒店服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和当地酒店实施校企联合办法,做到优势互补,从而让高职人才培养和酒店企业人才需求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校企之间的双赢。立足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弥补高职酒店服务礼仪教育中大量存在的资金以及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升高职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实习期间,高职生们可进入到合作酒店的各岗位上实施服务操作,将学到的礼仪知识更好地运用到酒店服务实践之中。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选择具有先进管理观念的当地知名酒店企业作为旅游服务礼仪共建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探讨修订教学大纲,聘任酒店高管人员为客座指导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让高职生们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

  二、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实施深入探究之目的就是要引起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类专业师生们的高度重视。不管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均应充分重点高职生的服务礼仪学习和其今后工作岗位的相互对接,不应纸上谈兵,而是要实打实地投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切实提升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课程的实际教学成效。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2

  1.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就需要从实践教学管理、实训教材建设、教学体系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四个方面做起。

  1.1在实践教学管理中完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来讲,实践教学管理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去完善这一管理体制,进而使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在教育界稳定立足并发扬光大。 由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只有能充分适应社会酒店行业的飞速发展才能在教育专业改革中经久不衰。就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教学安排,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和毕业实习等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灵活结合,在坚实的实践教学体系强有力的支撑下,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1.2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专业实训教材建设

  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对综合知识理论的传授,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专业实训。专业实训能力的优劣,直接关乎着学生在日后酒店管理工作中的能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要想让学生切实掌握酒店管理方面的技能,必须加强专业实训教材建设,这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并得到锻炼的有效方式,促进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酒店管理行业需要的是在工作中可以凭借扎实的技能,出色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实干型人才,这些能力在专业实训教材中都会得到体现。学生只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才能让自己的实干能力得到提升,为日后做好胜任工作、打好基础能力的准备。

  1.3注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在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行业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是社会酒店管理行业衡量高职院校输出人才是否优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高学历已经不再是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代表,社会更需要的是实干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定位时尤其应该注重这一点。 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创设并完善教学实践条件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对实干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确保满足酒店管理行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1.4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的优质人才不仅仅只局限于高学历或高技能,各方面综合能力较高的人才才是最受欢迎的优质人才。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注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出于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符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发展日益壮大的酒店管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5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酒店管理行业的`闪光点,更深刻地认识到从事酒店管理行业的意义所在,以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意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一个真正具有强烈职业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地更加出色,才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也是影响酒店管理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推动环节。

  2.结语

  只有从实践教学管理、实训教材建设、教学体系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多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行业教育教学的完善,才能真正满足酒店管理行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文化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确保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行业优质人才的输出质量。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3

  一、酒店管理型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方面原因

  1、生源质量的降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以及招生困难是导致当前就业市场上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大专院校成立起来,但是我国的整体生源数量却呈现出每年下降的趋势,这就导致了僧多粥少的情况出现,一些大专院校为了争取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忽视了对生源质量的重视,盲目地招入了大量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一部分人本身的身体条件并不是十分符合实际酒店行业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就业率偏低的情况出现。2、对于学生学习形式的忽视对于酒店管理这门专业来讲,我国的整体教学体系中并没有一个相对先进的学习模式,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许多院校都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实践性教学等,但是许多教学模式还是通过向西方的先进教学体系进行学习来实现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学习形式只是学到了形似,而没有学到其中的根本。同时,一些专科类院校在进行自身办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布置时,忽视了这些理念本身的严谨性,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并没有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最终使其掌握到的技能和技巧不能够被灵活地运用,没有达到缩短时间和理论两者之间距离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更多地是缺乏对自身行业的有效认识,觉得自己只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对于自己的工作也缺乏足够的热情,丧失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3、教师力量的缺乏由于我国当前专科院校众多,但相比之下,优秀的教师资源就显得尤为匮乏,而对于那些从高等院校中毕业的师范类院校学生往往不愿意到这些学校进行工作,这就导致了专科院校在挑选教师职工时存在非常大的盲目性,同时这些教师本身由于刚刚从学校中毕业,本身并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不足。

  (二)管理人员自身原因

  对于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讲,在其刚刚就职的阶段必须要经过一个实习的过程,酒店单位不可能马上就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管理岗位,势必会先将他们安排在一些基层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应,但实际情况中,许多学生自身都是眼高手低,觉得这些基层工作的薪金待遇过低,同时工作的强度也和他们理想中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其经常出现跳槽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人员条件来说,通常情况岗位的限制条件非常严格,需要管理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气质,同时对于身高、外貌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来讲,由于学校在招揽生源时降低了入学的门槛,使得这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往往不会被酒店所聘用,进而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最终改行从事其他的行业工作。

  (三)酒店原因

  对于酒店自身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薪金待遇、管理理念以及福利保障方面,专业人才流失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当前酒店行业晋升机制、奖励机制、绩效评估、奖惩制度和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存在失误的体现。对于酒店的管理团队来讲,要想维持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就需要团队能够拥有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最为行动指南,只有在这些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作用下,酒店才能够留住更多的人才。对于刚刚进入工作角色的毕业生来讲,他们需要一个时期来对自己当前角色转换的状态进行适应,本身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许多酒店的领导对这些人缺乏适当关怀,采用的管理办法也显得简单而粗暴,这些都是导致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

  二、针对流失问题提出的有效对策

  (一)各大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提升学生的入学标准

  实际上,酒店对于管理人才的选拔存在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其具有很好的`外貌形象,对于身高等条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男生的要求通常在1米7以上,对于女生的要求通常在1米6以上,对此,学校在进行招生时要本身对市场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选择生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对招生进行扩大宣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该校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和地方一些知名酒店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就能够方便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更好地安排实习的机会,同时也方便学校将自己比较优秀的毕业生推荐到这些酒店中进行工作。

  (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

  酒店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在学生的学习期间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酒店管理这一工作,提升学生对于工作的热爱程度。在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时,学校应该挑选那些经验丰富、教学能力高的教师带队进行实习工作,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技能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对于学生的工作成果,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提升他们对于这行工作的热爱程度。

  (三)加强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

  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选聘上,应该对教师的实际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确保教师的工作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对于已有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展开定期的培训,通过向他们传授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从一些酒店企业中选聘一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兼职任教,向学生传授实际的工作经验,为他们在未来步入社会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酒店建立合理薪资福利待遇制度

  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前多数酒店的薪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这就让工作者们感觉到他们的实际付出和所收获的不是相对匹配,对此,酒店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薪资福利待遇制度,在原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行差别性的薪酬制度,对于那些工作业绩较好的管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向其发放对应的奖金。通过合理薪资制度的建立,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对于企业管理方法的认同度,更加热爱这门事业。与此同时,酒店还需要设立一些具体的奖励点,对于那些在工作过程中曾经被顾客表扬的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的资金鼓励,这样就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服务习惯,同时在企业内部实现一个良好的竞争,从整体上提升全体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

  三、结束

  综上所述,导致酒店管理型人才流失的原因有许多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酒店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此,无论是学校、毕业生还是酒店本身,都需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对自身存在欠缺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4

  参考文献:

  [1] 夏秀清. 咸阳海泉湾温泉酒店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d]. 西北大学 20xx

  [2] 王新奇. 锦江之星高新店营销创新研究[d]. 西北大学 20xx

  [3] 杭国栋. 上海新东方语言培训(英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复旦大学 20xx

  [4] 刘利. 安徽大步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xx

  [5] 姜瑞华. 青岛市星级酒店绿色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xx

  [6] 阎同立. 河北民航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xx

  [7] 赵志梅. 陋室宾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西北大学 20xx

  [8] 严华. h汽车租赁公司上海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d]. 兰州大学 20xx

  [9] 麦毅菁. 基于管理合同模式的饭店集团研究[d]. 厦门大学 20xx

  [10] 杨锦慧. 呼叫中心在线营销运营管理与营销策略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20xx

  [11] 于春玲.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d]. 吉林大学 20xx

  [12] 吴恺. 重庆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重庆大学 20xx

  [13] 邵远. 中国酒店管理业的`发展及其模式研究[d]. 浙江大学 20xx

  [14] 吕海霞. 正明锦江大酒店管理模式研究[d]. 吉林大学 20xx

  [15] 张岩. 陶然居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xx

  [16] 葛震宇. 试论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d]. 南京理工大学 20xx

  [17] 李洪文. 泰安金海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 上海海事大学 20xx

  [18] 陈果. js酒店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xx

  [19] 刘永强. 论南航明珠大酒店的服务营销策略[d]. 西南交通大学 20xx(责任编辑:admin)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5

  如何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怎样构建培养模式等,这些问题虽然之前都有所研究,但大多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对策和方法,本文了解了目前国内外酒店存在的培养模式,创新了一套适合于我国现状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1、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1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采取的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方式,双元分为向职业技能学校的学生传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向企业或机构等一些校外培训场所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这种教育模式针对性较强、结合实际,但这种模式必须要联和当地的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培训,过于依赖企业的现状,容易造成培训过于专业化,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限制,而且也易于被本国的经济制约住。在英国主要以 CBET 模式进行教育。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得公众当中任何阶段的人们都可加入到教育体系当中,这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风气,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各行各业国家级证书的认可。

  1. 2 国内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兴起了几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突出特点的主要有四种,一下分别对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介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一模式更为注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际实践中,教师分配给学生一些科研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学习,使得学生在积累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真正的研究一些实战性的课题,企业在这过程中承担着给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但实际过程中,学生的课题研究过于流于形式,学生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锻炼的机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突出校企合作,但这一模式更具有实战性,从学生一进入学校起,企业就制定一套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待学生完成学业后直接步入企业进行工作,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在企业呆不了多久,就要违约辞去企业的工作,这就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对双方以后的发展不利。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 1 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校企合作以及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这一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具体实施方面更具有优势,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具体的实践就是最好的例子。该学院与昊悦酒店合作,鼓励学生到昊悦酒店进行实践学习,设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从而培养出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生。现今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经是很多院校的办学特色,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而合作教学则就有些空谈,不仅给学生提供不了实践的机会,而且也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只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企业锻炼的机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周的资源,切实的对学生进行幼稚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成为未来岗位上的优秀的管理人才。从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局限于形,而应该切实到行动当中,只说不做,那只是空谈,因此选择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前提。

  2. 2 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是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技术、职业技能等都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校企合作只是学校为达到这些目的实行的方案。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大学生的气质还拥有酒店职员的形象。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制定一套专门的管理模式。即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统一、标准的管理,让学生在校期间既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又能感受到酒店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其次是要进行军事化的管理,酒店严格按照不对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时刻提高警惕,都有自己确定的工作范围,这样有利于将酒店的所有工作都能落实到实处。

  2. 3 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最后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顶岗实习,这也是校企合作的归宿。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培训,能否实现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这就看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否再一次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顶岗实习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对于实习酒店的选择,这很关键,在选择酒店时最好是选择四星级以上的大酒店进行实习,这样可以使你能够真正掌握一套较为完整的酒店的岗位工作内容,也会为自己以后正式工作提供很多工作经验。其次一点是有关学校向学生收取管理费的问题,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学生的公众比正式员工差很多,这会引起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伤害,这对培养人才的初衷相违背。最后则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轮换岗位的问题,学生在实习时都希望要学到更多地东西,因此希望定时的轮换岗位,这符合学生的意愿,也是学校的想法,但实习的企业却不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因此学校应该多为学生争取一下。

  3、对于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

  3. 1 加强学校和市场的对接。

  (1)加强对酒店的调研。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就必须走进企业,全面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需求,因此,学校要加强对酒店的调研工作。首先,学校要制定酒店调研周期表,适当的缩短调研周期,及时的掌握酒店行业的发展新动态和新理念。其次,酒店的调研工作应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学生在毕业之后有可能进入到各种不同的酒店工作,如果学校的调研工作只是停留在星级酒店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加强对不同类型酒店的调研,扩展调研范围,为学生进入不同的酒店工作提供帮助。还有,就是学校要加强和企业的交流,诚恳的邀请酒店人员对学校的教学计划提出宝贵意见,提高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2)科学制定教学课程。教学课程体系直接关系着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形成,教学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酒店管理专业是有生命力的、有广阔前景的专业,学校为了使该专业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现代酒店培养出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从根源上进行调整,优化教学课程的制定,根据酒店对人才的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对教学课程进行科学的制定。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课程内容循序渐进。

  3. 2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去酒店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在酒店内的调研指导,使教师对酒店行业的认识更加的深入;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酒店管理经验的人才到学校任职,并加大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为学生聘请就有丰富酒店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保障。

  (2)拓宽教师引进渠道。一是,学校可以选派一些青年教师去国外酒店管理学院或者酒店集团进行职业技术和教学水平方面的培训;二是学校可以从酒店中引进一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从而使学校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是学校可以邀请酒店各个层次的优秀人员来学校演讲。

  (3)鼓励教师创新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应该是不断创新的,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课程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未来将定位在哪,从事什么级别的工作,我们每一位教师心理都清楚,每一位学生不是一毕业就可以兼任酒店企业管理层的职务,仅有极少数的人才能通过顶岗实习得到较高的今生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还都需要在基层服务一段时间。所以本文创新的三步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的。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6

  一、顶岗实习的现状和问题

  顶岗实习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和就业方向认知,另一方也为企业带来了大量鲜活的人才输入,同时也让高职院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过长时间的尝试,顶岗实习如今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并一步步走向成熟与规范,但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1.工作内容的单一性问题

  根据实习学生的反馈,相当数量的酒店在接受学生实习过程中,出于企业自身利益及工作安排方便的考虑,大多将实习学生安排在餐饮、客房等一线岗位。这些岗位通常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且内容简单,重复性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容易身心疲惫,却无法学习到更多的.职业技能。这样不仅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环境认知和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产生消极的影响。

  2.实习岗位的单一性问题

  酒店存在将实习学生看作“廉价劳动力”的问题。实习单位未给予在岗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认真地对待,而是多半将全体学生简单地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很少让在岗学生有轮岗学习,参与进阶培训的机会。加上各大院校缺乏对实习的监管,失去了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这样在此条件下进行的实习,自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实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二、顶岗实习模式的创新

  1.学校方面应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很多院校把顶岗实习放在最后一学年,这种模式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很多学生因为工作内容单调重复而提前离岗,也使得酒店不愿给学生提供管理类岗位。对此,笔者建议根据酒店淡旺季特点安排实训和顶岗实习。前三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和校内实训,可利用节假日进行企业见习。第四学期安排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学生回校学习管理类课程后到企业实习领班等管理岗位。同时对于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定期派教师深入顶岗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做好与合作企业的沟通,给学生提供部门轮岗和培训的机会。学校和酒店还要对实习成果进行严格、客观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育引导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方面应转变态度,认真参与顶岗实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酒店参观见习、企业文化引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坚持不放弃的职业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实训室,让学生真实地认知酒店实际工作过程。

  3.企业方面应加强与院校的深度融合

  通过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或职教集团等机构或者成立冠名班等形式,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按照真实的人才需求状况帮助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指导实践教学,并逐步完善院校人才在岗的培养机制,因循施教,量体裁衣,达到在岗学生利益和发展的最大化,并同酒店自身工作的利益和发展的最大化结合起来,让人才与企业一同进步,一同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7

  摘要:实习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检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提前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和体验,以便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习是培养酒店方面专业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方式,但是在实习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影响实习效果的问题出现,本文从一封实习学生的来信出发,探讨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性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来信;问题;解决方法

  一、概述

  笔者所在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20xx年7月底陆续走进了校企合作的酒店,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专业实习。学校所签约的酒店都是国际国内具有知名度的五星级酒店,管理较为规范,也有完备的实习生培训系统。大多数学生都根据酒店的实际需要被分配去了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等一线部门实习,有数量极少的学生分配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等后台部门实习。学校为实习的学生都配备了实习指导教师,还有辅导员全程跟踪辅导,但是在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位学生长达两千多字的来信集中性表达了实习学生的心声,从中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从实习学生的来信中,笔者提炼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下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对酒店专业实习管理的一些看法。

  (一)帮助学生建立充分的实习心理预期、心理准备

  学生来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和大多数同学想的一样,我对酒店也充满着憧憬,可是现实总是那样赤裸裸:每天天不亮起床开始整理客房、打扫卫生,马桶里再脏也要低着头洗干净,主管领班还要催着干活,在餐饮部每天收别人吃剩下的盘子,盘子上有口痰都要用手端走,和我们一起工作的都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在前厅工作九个小时就得站九个小时,上夜班不能戴眼镜只能戴隐形眼镜,眼泪一直流,眼睛发炎到充血,觉得自己要瞎了,可是没有办法,还得继续工作。”这位学生描绘了酒店一线部门最真实的工作状态,但是很显然,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来,他们没能很好地调整状态,适应目前的工作。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这些学生吃不了苦;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视参与实习的学生中存在的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并没有一个充分的实习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有两个层面:一是对实习工作条件或困难心理准备不足;二是在与其他正式员工的比较层面心理准备不足。要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学校和实习酒店都要做好日常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学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各科任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在这当中都应该发挥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组织纪律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实习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作用[1]。同时,也要发挥酒店方的作用,在平时进行培训时就应将最真实的工作场景呈现给学生,必要时让一些基层员工现身说法,让准备参加实习的同学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二,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和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师生培养一种意识,那就是酒店管理专业不只是“培养高学历的一般服务员”,而是立足更大、更高的平台(国际化酒店集团),面对更高端的群体,掌握和运用更专业的技能,提供更职业的`服务,从而获得个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到实习期间的工作量和劳动待遇上,从而求得自我价值的合理判定和心理状态的调适。

  (二)帮助引导社会角色的转换

  实习期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一个人生中较为特殊的时期:他们一只脚在校园,另一只脚已踏入社会,学生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截然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对复杂人际关系,让他们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的转变。正如学生在来信中反映的“学校安排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适应社会之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毕竟大家年龄阅历什么的还不够丰富,加之工作的各种不易、不顺、不平等,往往会把不少人压垮。”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期他们能够真正地平稳度过实习期。结合学校的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此项内容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从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开始,就要相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角色定位和适应环境方面的锻炼;实习期间一定要更加关注参与实习学生的管理,掌握思想动向,知道他们面对着什么情况,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QQ、短信、电话、微信等途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前往实习酒店进行面谈,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不是保育院,老师不是保育员,必须坚持学院和酒店方原则性、刚性的底线和规定。

  (三)帮助畅通学生与学校、酒店的沟通渠道

  再充足的准备也不能应对全部的情况,尤其是一群涉世未深、懵懵懂懂的实习学生。要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酒店的人力资源应用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同进、共赢,就需要建立系列机制,保证学校、酒店和学生这三者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信息对称。一方面,学校在与酒店方联系时,要逐步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全面的实习协议机制,划分学校、学生和酒店方各自的权责利,细化成具体条款,形成实习协议,各自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就实习期间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三者的联系沟通。根据实习的时间、地域和人员规模,可以尝试建立三方的联系人机制,学校指定联系老师,酒店指定实习工作负责人,学生推选实习联络人,经常性开展情况反馈和信息交流。交流可以三者同时,也可两两开展。

  (四)协调优化实习期的待遇设置

  “实习生和正常员工的极大待遇差别和工作量,实习生有着同样甚至更多的工作量,但是只能拿实习补贴,每天得不停地工作,不然就会有人在背后说你,拿着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资,每天干着脏活苦活,却还要疲于应付一些人一些事,真的好累。”这是学生来信当中的内容,它直观反映了实习生“同工不同酬”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对学生方面来说是无解的,需要学校与酒店进行系统协商和设置。笔者建议:第一,依据区域、行业和企业的不同,合理约定实习期待遇标准。不同地域的生活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不同企业的员工待遇水平显然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在学校与酒店约定实习待遇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制定差异化的标准和条款,建立相对合理的薪酬制度。第二,建议酒店方也应建立实习管理制度,对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进行规范,如轮(换)岗、优秀评级、职位晋升、奖励和优先录用等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实习生的满意度,激励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为酒店做出更多的贡献。酒店在实习用人上也才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建立学校对实习期间的学生心理干预机制

  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大障碍,这个在学生的来信中也可清楚地感觉到:“酒店有多黑,想必同学们都深有体会,只是作为实习生,却出现了一些莫须有的事,个个都是表面如亲兄弟姐妹,背地里要弄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一早上就传遍整个部门。”“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也是借各种理由逼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想实习的时候哭到头皮发麻想走。”实习期间,一旦学生出现重大的心理问题,还需要联合各方的力量,加强校内各部门的配合,比如联合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让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介入,及时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

  (六)注意加强学生对实习的认知引导

  实习前,学校必须要召开专业实习动员会,一方面再次强调实习的主要目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详细、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实习酒店的基本情况和实习条件,讲清楚实习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学生做好吃苦、受委屈、受挫折的准备,激发他们去挑战自我,使他们的实习积极性得以持久地保持。学校也可对人才培养方案适当进行调整,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比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改“2+1”的教学模式为“1+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模块化的教学,大一学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和一线部门知识学习,大二上学期在相关部门进行半年的专业实习,然后回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管理、经营、投资创业等模块的提升学习,大三下学期进行就业式的实习,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可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并且将集中性的实习分阶段来进行,也能让学生更能从中发现实习的价值和快乐,达到实习的预期效果。

  三、结束语

  专业实习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能够真正地实现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理论的的升华。实践性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突出特征,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2]。但是实习也极容易被学校所忽视,很多院校采取的都是“放羊式”的管理,和酒店方没有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导致出现或者直接将管理职责全权推给酒店,或者学生有了问题就找学校、找老师等两极化的倾向。这样极容易造成一些困难和问题,也会影响实习效果。因此,如何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如何加强他们的心理疏导,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需要学校、酒店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邓芳.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企业导报,20xx(6):100-101.

  [2]吴志成.谈谈如何有效组织高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3):61-63.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8

  一、前言

  酒店业务顶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酒店行业的职业特点要求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具有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并能迅速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这更强调了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二、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学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实习就成为学校对学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一是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企业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武装学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二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途径。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让酒店企业和学生可以近距离彼此了解,并就此签下就业协议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减轻学校的就业工作负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三是密切学校与酒店企业关系,使酒店从学校产品的消费者变成合作伙伴。通过学生实习,学校可进一步了解酒店企业需求,以便改进培养的方法,调整培养目标;还可了解酒店企业管理中的经验及不足,丰富教学内容。

  (二)学生走向社会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在校学生逐渐意识到通过实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的学习、消化在校所学知识,还可以明显改善技能,了解社会,培养各种能力,同时降低就业成本,对于在正式就职前消除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实习也日益成为学生学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一是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习工作中加以检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找出所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学习。二是在实践中为自己定位。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择业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而没有接触过社会及工作的.学生往往会很迷茫。此时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接触工作、接触酒店企业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为自己初步定位及毕业后择业。三是通过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现代企业的招聘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瓶颈。而通过设计合理、管理到位的实习,学生则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使其工作技术技能、人际关系处理、心理素质锻炼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储备。

  (三)酒店企业人才引进及其管理的需要

  目前,国内酒店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许多酒店企业已走入校园网罗人才。通过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或者面向学生直接招聘并逐步延长实习期限,来大批接受实习生,这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有些酒店企业中,实习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而国内的酒店企业定期成批的接受实习生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实习生已系统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也具备了较多的技能。经过培训上岗后,可以与正式员工一样,工作肯吃苦,而且待遇要求不高,这可以为酒店带来两方面的节省:工资支出;培训招聘费用,因实习生都是集体招聘,较之分散招聘成本较低。二是实习生易于管理。实习生到酒店实习前一般由学校进行了实习教育,并有老师参与管理,还由于是在校生,尚无独立择业权,一般较稳定,不存在流失的问题。此外,实习生作为一个群体,纪律性较强。再加之所受的教育,其理解与执行能力也较一般员工强。饭店对其管理也就相对要容易得多。三是人力资源储备的途径之一。在经济变革迅猛的时代,人才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酒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也应将目光放得更远,转向了在校学生。因为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常产生于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而实习恰好提供了这个机会,让酒店与其未来的人力资源有一次亲密的接触。四是承担酒店的社会责任,传播酒店企业文化和企业影响力。作为社会的细胞,企业除了追求利润,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接受实习生,正是酒店为社会培养人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成效

  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较好地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未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住宿条件期望值较高,对职业的工作特点、岗位职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生活等都没有切身的体验,处于非常幼稚的想象阶段。通过顶岗实习,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成熟,意识到实习表现好坏直接决定着就业机会的大小。所以他们工作起来倍加努力,倍加珍惜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磨练。很快适应了职业工作环境,熟悉了岗位工作特点,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学会了服从企业管理。一些学生克服了在校期间纪律松懈、作风懒散的毛病。增强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懂得了爱岗敬业,较好地将求知、做事和技能结合再一起,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岗位,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大大提高。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期通常为10—12个月,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全真的现场工作环境、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积累了操作经验,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大多数学生实习期未满就能独立工作。

  第三,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就业,对于既无社会阅历又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开通了一条就业的绿色通道,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就业渠道。实习单位在接纳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实际上也就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直接了解到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也能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要求、待遇、用人条件,从而为自己寻求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9

  一、调查内容及方式

  “酒店管理专业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涉及年级、性别、籍贯、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6个问题,第二部分包括职业动机、职业理想和择业行为3个内容,共设19个问题,其中10个问题是单项选择,9个问题可多项选择,但最多不能超过三个选项。本次调查针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一到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学生共120名,收回问卷116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6.7%,其中收回的问卷中有效问卷达到100%。在调查的学生中,一年级学生占15.5%,二年级学生占27.6%,三年级学生占56.9%,因为酒店管理专业女生居多,所以被调查的学生中男女比例分别为36.2%、63.8%。

  二、职业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择业意向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其中,64.8%的同学认为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能给家里人的一个交代,也是父母的期望,选择这一选项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大多一般,父母希望孩子毕业后能够找一份工作承担起家庭责任。家长和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本科文凭非常重要,本科毕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有19.8%的同学以专升本的形式选择继续深造。有14.8%的同学选择“先择业,后就业”,其中71.3%的同学认为花点时间选择工作,可以找到待遇条件更好的工作,这类学生的家庭条件大多较为优越,父母较为娇宠。也有3.4%的同学为了遵循自己的意愿和实现自我价值,选择自主创业。其实,在调查中过程中还了解到很多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因为考虑到投资、风险、家庭等众多因素,最终放弃创业的行动。学生被问到“会不会选择酒业行业酒业”时,有69.5%的同学选择“会”,18.3%的同学明确选择“不会”。其中,选择“不会”的同学中,被问及为何不愿意选择酒店行业时,学生选择较多的选项依次是“太辛苦、太累”“对个人没有什么发展潜力”“社会上评价不好”“家庭方面的原因”和“工资低”。可见,学生对酒店行业的整体认知是比较良好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对酒店行业的认知存在偏差,尤其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小孩从事酒店行业,认为这是不体面的职业,再加上现在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比较娇惯,怕吃苦的心态比较严重。

  三、职业理想调查结果分析

  (一)就业区域

  调查问卷中关于工作地区的选择设计了9个选项,其中选择“长三角或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同学最多,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6.3%,他们认为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高星级酒店数量多,就业机会大,晋升空间大;选择“家乡所在地”的同学占到42.8%,这些同学大多为独生子女,考虑到父母的因素,所以选择家乡就业,但大多同学选择家乡所在地级市就业,不愿意到家乡的城镇、乡村等基层地区;还有5.6%的同学选择在“就读学校所在地”就业;而选择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西部地区、国外的学生为0。整体来说,学生以经济发达地区和家乡为主要就业区域,大批量的毕业生涌入经济发达区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西部酒店行业的人才短缺现象,而且在无形中也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单位类型

  当学生被问“您希望进入什么样的单位”时,高达78.3%的学生选择“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可见,“机关事业单位是铁饭碗”“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轻松”等传统的就业观念还在深深影响着当代的毕业生和家长。但提到企业时,学生更愿意到“民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就业,学生普遍反映“民营企业”的管理更加符合现在市场发展的需求、更能锻炼人、激发人的潜质,而“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过于陈旧,工作状态过于懒散,不适合年轻人的发展。针对“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主要看中哪些因素”这一问题,学生在11个选项中选出3项,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其中占比较大的选项是“单位的社会知名度”“工作环境”“工作舒适度、劳动强度”“家庭的要求和期望”和“适合自己能力和性格”。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在就业时深受随大流和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看重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工作环境和舒适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方面缺乏耐力和毅力,择业时过于理想化。

  (三)薪酬待遇

  问卷设计了关于月平均薪资待遇的选项,将薪资待遇分为“1000~20xx元”“20xx~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5个选项,约有58.8%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这一选项,有13.5%的同学选择“20xx~3000元”,15.2%的同学选择“4000~5000元”,也有12.2%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见,大多数学生对现阶段的薪资待遇有理性的认识,但也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不够准确,薪资要求过低或过高,这都会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阻碍。

  四、择业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一)职业规划

  当学生被问到“择业前您是否为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时,12%的同学表示“认真做过,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15.8%的同学表示“偶尔规划,不能按规划执行”,有49.6%的同学说“很想规划,但不知道如何规划”,高达22.6%的同学说“不想做任何规划”。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长远规划,抱着“走一步说一步”的心态,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有职业规划的'意愿,但不知道如何去规划。就此,作者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情况做了了解,大多数学生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形同虚设,没有专业针对性,作用不大。被问到“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给予就业指导”时,“专业出路”“实践模拟”“职业规划辅导”这三项的比例都超过了50%,“专业出路”选项的选择人数高达74.6%。

  (二)择业渠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择业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当学生被问到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状态,人数比例从高到低的选项分别有“校园招聘会”“学校就业网站”“招聘网站”“老师推荐”“亲朋好友介绍”“高年级的同学”“社会招聘会”和“人才市场”等。可见,当代大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宽泛,但由于学生处于跨出校门的起步阶段,对学校和老师还有较大的依赖,所以选择“校园招聘会”“学校就业网站”“老师推荐”等的学生数量较大,这充分说明在大学生毕业季,学校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招聘会非常必要。

  (三)择业决策者

  问卷设计有关就业决策的问题“您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谁对您的影响较大”,并给出了“自己”“家长”“老师”“同学”“恋人”和“其他”6个选项,要求学生按照影响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选出三个选项。结果发现,比例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为“自己”“家长”“老师”,其中选择“自己”的同学占到100%,选择“家长”的比例为76.5%,选择“老师”的比例32.6%。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较强,就业的主要决策者是学生自己,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影响,尤其是家长对学生的就业影响非常值得关注。就业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就业价值选择、评价、追求、认同的一种倾向性的态度,是在择业过程中,根据自身价值需要,所做的一种稳定性的选择和评价。就业价值取向会随着时代更迭、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影响人的就业行为和就业结果。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是一个受多方因素影响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换的复杂问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的限制,文章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作者将继续深入研究,争取可以为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而尽绵薄之力。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0

  摘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酒店业对人才的英语要求日益增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满足于日常交流,更需要掌握专业的行业用语。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ESP酒店英语教学实践为例,从课程设置、考核、以及如何保持教师专业性等方面入手提出ESP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专业用途英语;酒店管理;英语教学

  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英语的使用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因此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专门用途英语主要针对某一专业或职业,学习起来更加精确,高效,针对性更强。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独立学院。毕业生多数进入五星级酒店或旅游服务相关行业就业。本文以我校酒店英语教学为例提出酒店管理专业ESP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ESP?

  关于ESP的定义,HutchinsonT.(1987)提出ESP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所有的内容和方法都要基于学习者的学习初衷。那么究竟如何判断目前进行的英语教学是否为ESP呢?Strevens(1988)认为ESP应当满足以下特征: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内容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和职业有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重点放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语言运用上;4.与EGP有显著的区别。

  二、ESP教学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趋势

  著名英语教育家刘润清(1996)教授早在1996年便提出“以后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近年来,随处可见的旅游英语,金融英语,财务英语书籍更是成为各大书店的畅销书,各行业的从业者在提高英语的时候,不再是拿起《新概念》等综合用途英语,而更多选择定位准确,实用性强的行业专业用途英语。在谈到高校英语教育与专业挂钩的重要性时,秦秀白(20xx)也指出“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设立明确的目标是ESP酒店英语教学的关键。

  ESP英语教学要求以特定目标为导向并且建立在需求分析之上。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是指完成相关课程后会从事何种工作。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该课程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秦秀白,20xx:80-83)。笔者所在学院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所有教学内容均指向酒店及旅游管理方向未来就业需求,强调实用性。英语教学经过逐年的改革创新,摒弃其他院校开设的.一般用途大学英语课程,将矛头直指酒店英文沟通。开设课程包括一年级的《酒店情景英语》,《酒店英语视听说》,二年级的《酒店专业英语阅读》,《商务写作》和三年级《商务英语》等。在低年级阶段从最基本的服务用语入手,每一个单元涉及一个酒店的部门,学习基本的词汇,常用句型,以及服务流程。高年级在课程内容上扩大了范围,走出酒店,走向更广阔的旅游服务业,学习商务沟通,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能力。总体来看课程设置目标明确,逐渐扩大专业范围,充分满足学生的从业需求。由于所学内容紧贴业界需求,随学随练,一到就业岗位免于培训就能直接上岗,在行业内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四、ESP酒店英语考核注重真实性、以学生为中心

  ESP课程内容要遵守真实性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秦秀白,20xx:80-83)。该课程的内容,案例,情景设计应该是真实的。ESP教学要与时俱进,落后的学习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应用时的需求。ESP的核心是语言的运用,学生是语言运用的主体,因此教学的中心一定要放在学生上,而不是教师。以上原则不仅适用于教学,更适用于考核。笔者所教授的《酒店情景英语》是面向一年级的基础课程,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包括小组展示,情景视频作业,酒店实地情景模拟等方式。所有情景力求真实,语言专业,服务环节符合标准要求。另外一门《酒店英语视听说》课程采用的是TEP(TestforEnglishProficiency)考试。TEP考试试题内容灵活,便于实现校本化,例如我校的TEP测试素材全部取自酒店与旅游服务行业真实素材。

  五、始终保持英语教学与专业紧密结合

  ESP作为特殊用途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性的原则。如何让授课教师能够语言、专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目前ESP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大部分的ESP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语言上能力很强,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有的英语教师均是英语专业出身,并无酒店背景。最初只能通过书本来自学酒店相关知识。后来学校采用实习制,分批派遣教师赴酒店见习,为期半年,在酒店内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学习考察,并搜集资料,为今后的教学服务。从后期的教学效果来看,参加过实习的教师,无论从自信心上,还是专业知识上都有很大提高,教授课程更鲜活更生动,案例教学信手捏来,深受学生喜爱。与此同时,学校积极促进酒店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的配合,组织大家在一起编写校本教材,互相学习,效果显著。酒店专业教师提高了英文水平,英语教师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结语

  本文首先明确了ESP的定义,ESP需要满足的四个特征。接着分析了ESP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趋势以及设立明确目标对于ESP教学的重要性。再次,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介绍了ESP酒店英语课程的考核关键在于真实性并以学生为中心。最后讨论了如何保持ESP教师的专业性和与行业的联系。随着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ESP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ESP教学也会更加成熟,最终为现代化的发展培养更符合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叔杰等.“关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20xx年第7期.

  [2]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

  [3]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4]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79-83.

  [5]王颖,周平.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异同之比较[J].山东外语教学,20xx(5):40-42,59.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1

  一、酒店人力资本新形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人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他认为,劳动者后天获得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对于社会财富的积累都起到重要作用,应被视为资本的构成要素[1]。舒尔茨曾用收益率法测算并分析了人力资本中最有效的投资,分析结果显示最重要的是教育投资。1929年至1957年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2]。人才对于经济的贡献颇为显著。人力资本投资是终身行为,就开发一个人的终生人力资本而言,学校与企业都肩负着义务,且两者呈互补关系。但相比较而言,企业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人力资源理论界权威学者明瑟认为,学校教育之后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决定一个人终生工资曲线的主要因素,该观点已在美国通过大量的经验与数据得到证实[3]。综上,校企合作育人是高职院校的共同选择。对于酒店行业来讲,高级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格外抢手,这类人才具有相关行业知识背景,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因此易于就业。但需要认清的是,校企共育,以行业、市场导向来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本含金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环境下,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学生起步于更高的平台、更好的部门与岗位,则是高职院校对外输送人才的关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行业的密切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二、企业反馈共性问题

  通过对长春喜来登、香格里拉、凯悦、艾博丽思,长白山凯悦、柏悦,北京古北水镇七家知名五星级酒店餐饮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进行访谈,实习生与新员工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英语口语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市场国际化,外资普遍,外宾增多,国内一线城市酒店业突飞猛进,带动二三线城市积极开发会议、旅游等资源。作为高级服务行业,对英语有更高要求。以西餐厅为例,掌握一定水平的岗位英语是硬性要求。艾博丽思咖啡西餐厅副经理提到:“学生对于牛排、海螺、马苏里拉奶酪等西餐常见食品不知如何用英文表达,不懂得如何为外国客人介绍菜品,很多同学在与外宾交流上仍有很大障碍。”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水平较实际工作需要仍有很大差距。在面试环节,英语的重要性再次体现。长春凯悦的人力资源总监认为:“学生不能仅仅局限机械地背诵英文自我介绍,要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除了自我介绍,面试中会随便问一些爱好、曾经去过的城市并展开来谈,以考察面试者的综合口语能力。”

  (二)学生心理承受力、新环境适应能力有待加强

  国际五星级酒店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有些讲究和谐友好,对新员工比较照顾,为新人提供很多关怀与帮助;有些则提倡竞争,在高强度和竞争的环境下考验新人,优胜劣汰。长春香格里拉咖啡西餐厅总监特别提到:“学生不可有一个玻璃心。当初我在西餐厅各个岗位轮岗,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了如指掌。不愿意放弃任何学习技能的机会,不去计较干多干少。”她继续谈到:“有些时候,工作压力大,需要处理的事情多,对实习生会严厉一些,又没有精力讲道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调整能力、社会经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压力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可能缺少一些人文关怀,实习生所要做的工作可能会更多。如何在“逆境”中健康乐观成长,调节心态,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三)强调酒店待客用语的规范性

  香格里拉香宫中餐宴会厅总监提到:很多实习生存在礼貌用语不规范的问题。如,有位同学问客人“您听懂了吗?”,虽然他细心为客人解答,语气礼貌,作为我们,听到这种话会很不舒服,这是不该对客人说的话。这无疑体现了礼貌用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生虽懂礼貌,但不懂用语,仍可能引起客人不满,造成工作中的过失。这也对学生礼仪知识的细致、专业性提出要求。

  三、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经过以上调查结果,在教学、大赛、实习实训三个环节做如下调整。

  (一)课堂教学以行业要求为导向

  1.课堂教学由在校教师和行业精英共同完成。高职作为校企紧密合作院校,部分酒店专业课程课时安排可由本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理论性强的章节由学校教师讲授,案例或实操性强的章节由企业专人讲解。校企合作授课的优势在于,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严谨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学习实用的操作技能,最大程度满足岗位需求。学生从书本、行业多角度对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掌握,比单纯理论授课更具专业性,学生通过与企业导师接触,了解岗位需求,接触最新案例,上课兴趣与态度提升显著,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企业导师成为学生迈向职场前的第一人脉,出类拔萃的同学也因导师推荐获得不错的发展机会。同时注重职业英语,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开设《酒店情景英语》,同时对其他专业课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进行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对常用单词、句子做到熟练讲授。以情景剧的形式,模拟工作场景,通过考核,不断强化。教师对西餐厅部分应作为重点拓展模块,不局限基础词汇,如咖啡、茶、面包、肉等,对于目前五星级酒店西餐厅经常出现的各种奶酪、牛排、海鲜(生蚝、海螺、龙虾等)、寿司等及相应种类要做到细化教学,常见菜品要脱口而出,熟练为外国客人介绍,听懂客人要求,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2.注重提升职业素养。通过开设《酒店公共关系》、《酒店礼仪》等,从文化角度提升学生对礼貌、礼仪的认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礼貌用语与禁忌、文明礼仪与禁忌,同时,进行礼仪岗的轮岗。学生按周次、地点进行校内礼仪岗值班,以合格的站姿和礼貌的语气向老师、到访者、领导问好,将礼貌与礼仪常态化,成为校园文化优美的一角。3.开设多层级“订单班”。从国际五星级酒店,到如家、莫泰、宜必思等快捷酒店,进行多样化、区别化的订单设计。针对不同酒店特点,量身定做特色班,征求企业需求、学生意向,按兴趣、成绩分配,对于不同企业的订单班,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带有显著企业风格的优秀酒店人才。以高新福朋喜来登为例,开设“福朋喜来登”订单班,制定符合该企业文化的特色课程,同时由该企业主管、经理等参与教学,遵照企业制度与岗位需求,为学生传授工作知识,培养实用技能。同理,可增设“如家班”、“莫泰班”,针对国内知名大型连锁快捷酒店,培养紧密型人才。

  (二)大赛层级选拔,“以赛促教”

  1.选手实施层级选拔制度,大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建立学院赛、省赛、国赛的层级选拔机制,优中选优。把竞赛渗透到各个学期,形成优胜劣汰、严肃的竞争机制[4]。全面贯彻大赛精神,将“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渗透到学生日常教学,严格按照大赛标准进行科目考核,通过高标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赛选手选拔离不开整体参与,通过课程期末考核,院级大赛的选拔,让全体同学参与进来。通过准备和练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酒店相关技能得到总体提升[5]。2.大赛现场进行实习宣讲,开设“就业直通车”。大赛现场增设酒店实习宣讲环节。因大赛评委基本由各五星级酒店的管理者等行业精英组成,是最具专业性的评审团,也是学生与各就业单位的一次近距离接触。借此机会,第一,酒店对各自企业做简单介绍,扩大知名度,让即将去实习或就业的同学深入了解企业。第二,对于大赛优秀的选手,评委可代表企业直接抛出橄榄枝,抢夺优秀人才,办一个小型的招聘会或实习宣讲会。

  (三)实习实训准备充分,优胜劣汰

  1.实习实训做足动员和心理辅导。第三模块是学生实习实训。每个五星级酒店都有自身企业文化,作为校方,要与实习学生事先沟通,让学生有心理准备,做好实习动员大会的心理辅导工作。实习生能否有乐观心态,对待批评能否及时自我调整,学生第一次步入社会,难免太过较真,遇到事情不能以妥善方式处理。所以提前为学生灌输一些社会案例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开设《酒店公共关系》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在实习初期,有些同学对酒店的工作强度难以接受,与预想的差别很大。因为习惯了校园的节奏,所以当脑力到体力切换时显得有些吃力。所以这时,实习教师要发挥作用,使同学们能够平稳过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主管、实习生要保持密切联系,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沟通并解决,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实习老师也是心理咨询师,积极引导,作用重大,激发学生进取心,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传播正能量。2.批次面试,优先劣后。酒店从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集团、国内五星级酒店,到连锁快捷酒店,对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与教学、大赛竞争机制保持一致,结合综合成绩,进行批次面试,一流企业推送一流同学,若面试不理想,直接进入到下一批次企业面试,实行等级匹配制,优先劣后,优胜劣汰。对于多次落选的同学,直接进入“打包批”,“打包批”即校方为学生直接安排酒店实习或工作。在严密的竞争机制和竞争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内驱力更易被激发,同时存在紧迫感,对于整个专业的学风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培养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7-258.

  [2]杨勇,孙淑萍.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32):5-9.

  [3]邓志辉.高职院校怎样在培训员工方面推动校企合作———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xx(21):119-121.

  [4]魏芬.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xx(15):112-115.

  [5]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19-24.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2

  1、浅析饭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2、谈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化扩张路径

  3、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4、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5、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6、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7、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8、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9、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10、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11、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12、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13、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14、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15、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16、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17、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18、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9、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20、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21、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22、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23、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24、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

  25、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

  26、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

  27、中国饭店业文化竞争评析

  28、我国酒店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

  29、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30、试谈贫困地区发展酒店应该具备的条件

  31、现代酒店业成本管理浅析

  32、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东莞某五星级酒店为例

  33、大学生酒店实习质量提升研究--基于过程管理视角

  34、浅谈酒店餐饮服务质量管理

  35、中加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6、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37、谈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

  38、试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问题

  39、酒店客户体验的重要性及优化管理研究

  40、基于神秘顾客调查法的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41、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效果分析及建议

  4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为例

  43、浅析酒店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新常态下职业导向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45、浅析茶文化主题酒店管理与发展

  46、酒店实习生心理演变与指导策略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

  47、浅析旅游新趋势之下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

  48、人性化模式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49、从技能抽查角度探析酒店管理专业餐饮实训室建设

  50、酒店管理与服务中的创新研究

  51、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策略研究

  52、财务视角下酒店行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析

  53、电子商务模式下我国酒店管理的创新

  54、酒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55、基于组织管理视角的酒店实习满意度实证研究

  56、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如家酒店集团为例

  57、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式分析

  58、现代酒店的经营管理探讨

  59、新形势下酒店员工管理工作探析--以市委市政府重要接待性酒店管理为例

  60、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61、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酒店培训师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研究

  62、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6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64、就业导向下的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以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65、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教学策略探索

  66、网络时代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之探索

  67、传统茶文化对现代酒店管理思维的影响分析

  68、试论三亚高端酒店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69、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

  70、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

  71、辽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72、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角色转换中角色失调的表现及对策思考--以三亚学院为例

  73、校企协同视角下的酒店管理高职教育模式构建

  7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

  75、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探讨

  76、新常态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研究

  77、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78、基于中职生职场表现的中职教育培养质量分析--以湖南A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79、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中的作用

  80、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

  81、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跨国酒店经营与管理

  82、关于酒店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探讨

  83、现代酒店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84、信息网络时代下的旅游酒店微博管理机制研究

  85、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薪酬制度管理对策分析

  86、大数据背景下酒店现状及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长沙市星级酒店为例

  87、现代酒店管理中前厅管理中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

  88、酒店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89、酒店客房的成本管理浅析

  90、探讨新形势下高星级酒店成本控制与管理

  91、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考核创新探索

  92、关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

  93、中海圣廷苑酒店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94、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

  95、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96、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创新

  97、浅谈酒店管理中的市场营销策略

  98、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99、酒店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00、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01、星级酒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盐城市为例

  102、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沟通问题的若干研究论述

  103、酒店绿色管理理念的内涵阐释与实践方式研究

  104、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设计

  105、会议型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6、酒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路径选择

  107、中小型酒店客房消耗品有效管理方法探析

  108、探讨如何发挥预算管理在酒店集团的作用

  109、试论如何加强酒店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110、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

  11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112、酒店设备购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11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评价

  115、行业转型背景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研究

  116、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

  117、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提升研究

  118、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为例

  119、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标准和酒店行业符合度研究--以三亚为例

  120、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21、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制约机制探究--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122、现代酒店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23、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12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酒店员工关系管理评价研究--以武汉碧桂园凤凰酒店为例

  126、旅游新趋势下的酒店管理创新分析

  127、关于日本温泉酒店管理的模式及其启示探究

  128、经济型酒店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探析

  129、酒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130、试论高星级酒店的财务战略管理

  131、新金融经济背景下酒店强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探究

  132、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133、浅述茶企环境生态意识在茶园区酒店管理中的培养

  134、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酒店专业实习生管理研究

  135、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博弈的路径优化研究

  136、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137、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38、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堂双语教学探索

  139、分析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以我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为例

  140、职业化改革对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启示

  14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14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效性模式研究--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4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144、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综述

  145、浅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兼职专项平台的搭建

  146、校企深度合作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147、基于协同理论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教学联合体探索

  148、信息化背景下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49、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研究

  150、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探讨

  151、辽宁省酒店业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152、酒店员工高流失问题及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分析

  153、新时期酒店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

  154、浅析酒店预算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155、高星级酒店柔性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探讨

  156、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157、浅谈酒店处理投诉的要点与技巧

  158、浅析酒店基层工作人员心理

  159、浅析酒店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160、浅析酒店服务中的语言艺术

  161、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162、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163、酒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164、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中的作用

  165、谈酒店员工服务意识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166、关于提高酒店消费质量的问题

  167、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酒店文化

  168、酒店如何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

  169、浅谈网络营销在酒店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170、酒店如何有效地进行售后服务工作

  171、浅析酒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172、浅谈酒店顾客关系管理

  173、如何有效发开酒店客源市场

  174、知识经济下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75、酒店业如何推行绿色消费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3

  一、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边缘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最切合实际,也最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层次。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和酒店之间的合作多停留在口号层面上,仍属于传统的“学校负责培养,酒店负责用人”的浅表性合作模式,合作流于形式。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沿袭本科的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且受限于培养条件、教学设备不具有鲜明的现场性、技术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导致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职业定位,实践技能薄弱,综合职业能力不强。就行业性质来看,酒店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一线服务与管理,同时酒店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没有实践的强化就无法真正固化知识,没有娴熟的技能就难以实现职场的顺利晋升。除了酒店行业本身存在问题外,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即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课程设置失衡。

  课程体系设置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来自经济管理学科,如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这类通识型课程,它们与现代酒店行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且这些课程与现代酒店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在内容上存在重叠和交叉,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改善。《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英语》《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必修课实践占比较少,实践技能机会少。《主管与领班实务》《调酒与酒水服务技能》《咖啡文化与咖啡调配》等专业选修课教师不具备多年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对酒店行业不精通,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力不从心,教师的实践技能跟不上企业的`标准,而且课堂无法提供教学所需设备。

  二、改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1.两方互动,双赢发展。

  近几年,酒店类职业技能大赛反映了酒店业对人才最迫切和最新需求,因此以大赛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改革首要的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重视人才培养生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生产链的起始端上强调行业企业的参与度,重视与酒店企业的合作。学院与酒店企业共同制定合作意向,共同修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酒店参观认知、技能学习与实践课程开发、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顶岗等开展合作,从初步认知到单项专业技能锻炼再到综合技能的提升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实践内容。

  2.服务管理递进,工学交替相融。

  “服务管理递进”是指学院和酒店企业共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的设置,遵循从“服务员/服务师—领班(主管)一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工学交替相融”是指从入学到就业,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顶岗交替进行。切实改变过去“由深入浅”式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教学安排,变成遵循高职学生人才培养需求“由浅入深”式的实践课程模块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学期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课程和专业素质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到各种类型的酒店及餐饮企业开展酒店参观认知实训,使学生对今后即将面临的就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学期主要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技能类课程,通过课堂和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单项服务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五星级酒店及餐饮行业体验真实工作情境,以期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服务水平。第三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轮岗实习,综合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服务水平,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加强各项服务技能的训练和与人沟通能力的训练。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的前十周,在实践专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学生查漏补缺,在校进行专业岗位管理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酒店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第五学期的后九周和第六学期组织学生与酒店企业双向选择,到酒店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习企业课程,由企业评定课程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总结与深化,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拓展知识学习、综合能力训练,取得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达到“双证融通”,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目标。

  3.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实施课程开发。

  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广泛深入调查职业岗位需求,确认岗位所需求的知识体系及技能结构。以酒店管理岗位群为导向,以酒店工作任务为中心,围绕酒店岗位任务开展基本通用技能、专项技能、酒店运营管理综合技能等能力的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需要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业和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对应课程设置。课程排序也遵从“服务员一领班(主管)一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从第一层面熟悉酒店业务部门的岗位服务技能,到第二层面熟悉酒店一个部门的运作,到第三层面熟悉整个酒店管理运作进行课程的由浅入深式重组。从实践技能的角度来看,酒店参观认知实训增强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熟悉度和认知度。与课程相结合的专业岗位技能实习进一步增强了专业岗位技能,顶岗实习通常与就业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技能,又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娴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的下一步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以实践课程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是教学构建的核心。按照实践能力要求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并对专业课程实践体系进行模块优化。专业性技能模块主要包括行为性服务技能(职业性的礼仪和语言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除开设酒店礼仪、沟通能力、酒店英语听说能力、公关能力等课程外,还分解服务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将原有的《餐饮服务技能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3门课程分解成6门,在第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服务技能类课程,第三学期在校企合作的酒店开展业务技能的强化,从前厅到餐饮到客房轮岗实践,在实践技能娴熟的基础上,第四学期开展管理类课程,为初步职业晋升打好基础。管理性技能模块,主要包括行动性管理能力(目的是培养一般性工作管理能力)和策略性管理能力(怎样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开设督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研预测推广能力、酒店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实务、设备物品管理能力、酒店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及盈亏平衡分析能力、酒店经营决策与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变革创新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主要包括:前厅、客房管理、餐厅营运管理、酒店会展与宴会实务、主管与领班实务等。

  5.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实施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和课程优化归根结底都要回归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实施课程项目化,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服务流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开发项目化实践教学。以《餐饮服务技能》为例,按照餐饮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以餐饮企业真实产品(或服务)为项目载体开发课程模块,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一起按照岗位任务和能力迁移规律进行教学任务分解,重构常规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围绕“如何锻造高星级酒店餐饮服务人才”工作项目,设计4个子项目,包括高星级酒店餐饮认知、餐饮操作技能、零点餐厅服务、宴会服务与主题设计,并依据餐饮岗位职业能力确定每个模块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最终完成餐饮服务技能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以及标准化教案。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4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现状

  1.教师观念落后

  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对酒店管理的实际操作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的知识构架也仅限于理论部分,本身就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完美契合。而且部分老师认为,课堂主要是教授理论知识,要想获得实践经验,就必须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气氛沉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裹足不前,无法培养出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怎样才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头等问题。

  3.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一直没有更新换代,仍然是很久之前的版本,这就导致学生的眼界受限,不能了解新的酒店管理方法。有些甚至是以国外的某些教材来进行教学,而这些教材中所选取的国外企业的教学案例并不符合本国国情,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实际运用中的适用性。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

  在《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一书中,作者英国国际培训专家柯林比尔德提出,体验式学习是指人们在以往的体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经历或事物的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中获得的洞察。我国对于体验式教学法并没有提出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来看,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相关知识。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被定义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从学生出发,设定某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亲自参与这个过程,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的。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把握住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通过形式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酒店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酒店行业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知识体验教学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体验教学,该部分通常作为入门课程来学习。通过对大部分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其本身对于酒店管理并不了解。同时,在进行理论知识授课时,院校还应该组织相应的认知实习,让教师带领学生到酒店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对酒店的建筑风格、装饰细节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与酒店员工真正做到零距离,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获得对酒店的大致认识。

  2.情景模拟体验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因此通过模拟酒店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来处理这一角色承担的某些工作,从而体验到该角色工作的过程以及工作的意义,这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酒店管理的操作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情景模拟体验教学中,教师则扮演着导演和教练的角色。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明确模拟情景的主题、内容、程序、操作方法以及目的,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进行。

  3.实践训练体验教学

  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综合化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酒店的相关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为了使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们必须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生产实习等等。除此之外,学生们应该利用寒暑假,到酒店实习,以体验与酒店相关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了解酒店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酒店管理联系起来,及时更正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得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

  4.毕业实习体验教学

  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前,学校应当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安排一次毕业实习。也就是说,让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星级酒店实习,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酒店的工作环境以及运转机制,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实习期间,学生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而且通过独立完成工作的任务,可以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体验教学成绩评定

  体验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再是通过理论试题和实践试题组成的一张试卷,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系统。两者中更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因此按照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的比例划分。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网络教学区的讨论活跃度以及体验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期末成绩不只是考察理论知识,还加入了体验技能的考核,这就顺应了体验教学的改革需要。而对于每个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的'评定,不再是教师一人评定,而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并且要保证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可以将评定系统分成几个小部分,比如知识表现、情感表现、方法表现等,分别进行评定之后再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评定结果更具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1.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限制酒店管理人才的成长。因此,为了向市场输入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保证人才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上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革新教学理念,其次是改变教师观念,最后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方能使高等教育向前稳步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实践已经证明,体验教学法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推动教学改革。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合作性

  体验教学法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而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主体地位。而学生们通过情感的投入,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因而更容易把握教学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可以体会到创新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由于体验式教学中的教学活动通常是分小组进行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后,小组是在组长的带领下统一行动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组员之间必须团结合作。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探讨与决策,会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团队意识也会有所增强。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主查询资料,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查询到的资料分析问题,并解决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不仅仅是要对操作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的心智得到提高,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要想给学生设计一个适宜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通过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

  五、总结

  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优势已十分明显,但是要想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不仅是要依靠教师和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更好的师资队伍建设、及时更新的教材以及完善的实习基地等。只有这样,体验式教学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综合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推动酒店管理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

  摘要: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文章分析了酒店业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归纳了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了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明确了课程体系的构成内容,以期对完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酒店管理;环境管理;课程体系

  酒店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起步最早、发展速度最快、自由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召开,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宾馆酒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2010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3.4%,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酒店业的行业规模、营收状况以及经济作用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多数酒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酒店的环境管理,随着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和酒店业竞争的加强,酒店环境管理水平也是酒店软实力的象征和体现。环境管理类课程作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多数院校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中普遍缺失。因此,在酒店管理内部需求和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构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环境管理类课程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酒店业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

  酒店一直被认为是住宿、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酒店业在人们心目中一度是无烟产业,似乎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事实上,酒店每天要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生活污水、废热和垃圾,酒店业普遍存在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油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顾客和周边居民的卫生环境质量。

  2.资源浪费严重。酒店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消耗,主要包括日常消耗和能源消耗。酒店的日常消耗主要是纸张、布草、食品、印刷品、餐具、用具和各项设施设备等,客房中的一次性消耗品是比较典型的物资消耗。消耗品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而且这些垃圾中很多是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又成为了城市新的污染源,加剧城市环境恶化,酒店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国内外酒店餐饮业环境管理的思路和经验,根据酒店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流程逻辑,酒店的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包括:①酒店资源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的用能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的节约与回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管理等。②酒店产品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产品的平衡设计、酒店业服务的能耗管理、包装的生态管理以及酒店业环境的生态要求等。③酒店生产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生产污染及其控制、酒店清洁生产的技术要求、酒店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等。④酒店消费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业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和酒店绿色消费的发展策略等。⑤酒店环境管理的'体系与政策:包括酒店环境管理的推进机理、酒店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以及酒店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等。

  三、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和三种能力。两种意识是职业认同意识和服务意识,三种能力由“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3个系统组成。基础能力培养系统的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通识性能力及酒店行业基本素质为主线,以酒店业导论、管理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骨干课程和酒店认知实习、酒店企业文化宣讲、酒店职业经理人讲座等开放性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其后续的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以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3大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多岗位实践、校内实训等职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真实职场中获得核心服务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是在学生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职业知识和能力,主要学习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服务管理、酒水饮料管理、酒店实用英语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2.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根据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和酒店管理的现实需求,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整合学科课程体系,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酒店环境管理的内容分别体现在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安全管理和酒店工程与设备管理等课程中,具体内容构成如表1所示。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涵盖了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包含了酒店经营管理能力、酒店运行服务能力和酒店安全管理能力三个能力单元,涉及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和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三大模块。酒店环境管理类课程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体现在体系的各课程中,主要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能力更多地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和酒店顶岗实习来体现。

  表1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酒店业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归纳了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以期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胡春林.酒店餐饮业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张飞.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之路[J].经营管理者,2011(8):346.

  [4]匡平,李海龙.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J].大家,2011(6):235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05-21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篇[集合]05-23

酒店管理专业的总结08-29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5-29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04-16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3-14

酒店管理专业个人总结11-30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心得11-08

酒店管理专业自我评价01-07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