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论文

时间:2022-11-13 13:11:58 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成本管理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本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本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1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常态”的社会大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自身成本的管理。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降本增效,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持之以恒的目标。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内部会计手段,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对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提出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以及优势,并指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对企业将来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成本;作用分析

  一、管理会计与企业成本的概述

  1.管理会计的概述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在管理会计的实践运用中,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可以对其整个生产流程环节进行监控,对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分为五大类,如下表所示:

  表 常用管理会计工具

  2.企业成本的概述

  企业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针对使用成本各方面信息的不同,可以按不同标准加以分类。如上表所示。

  3.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在现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管理会计伴凭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管理会计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有效的对企业成本进行监控,通过对其方法的运用,可以对存货的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材料成本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点及产品特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出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首先,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它通过全面预算发挥着作用,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着事前控制。通过全面预算,可以让企业内部成员,更深刻的了解自身在计划期间内工作职责,能够促进企业合理的开展工作。管理会计充分应用着现代数据模型的定量计算分析,为企业的经营预算提供行之有效的实际依据,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管理会计运用方法具有多样性。它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例如,1999年,华润集团6S体系的建立,成为了我国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管理公司的经典。该体系以全面预算为入口点,建立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集结全面预算与多元化信息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随后20xx年华润引入的平衡积分卡补充6S体系,更有效的促进了华润集团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如,北汽福田,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会计体制,使用多样性的会计管理方法,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由当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快速成长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三大品牌。

  最后,管理会计促进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管理会计既重视局部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又兼顾整个经济环境的全局。能更好的为企业经济生产服务。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运用,在企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并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而解决这些问题,是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结合相关文献及数据,发现如下问题:

  1.对管理会计缺乏全面的认知

  大多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都是来自非会计行业的从业者。他们所谓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对管理会计认识的表面,对管理会计具体所包含的内容,仍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出现该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有以下几点:一是管理层的不重视,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对管理会计接触不深,无法以身作则带动公司的员工参与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二是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管理层对会计人员的认知,仍然没有从传统的“账房先生”的思想局限中跳出来,使会计人员受到牵制,缺乏独立性;三是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认知差异。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更多的应该是辅助经营管理,而非仅仅是会计核算。管理会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对企业成本的监控。对管理会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就无法使其对成本的监控作用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

  管理会计的实践运用,关键是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大部分企业中相关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导致企业管理会计无法满足企业成本控制的需求,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缺乏对专业人才的任用。第二,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对在职职工的后期培训。第三,在职职工不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第四,在职职工因自身原因,对管理会计认知低下。许多企业即使启用了浪潮、航天A6、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但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偏低,也很难利用财务软件,对汇总的信息,利用管理会计做合理的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利用财务信息的效率,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3.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协作性差

  我国当前仍有一部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协作性较差。如今我国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繁杂,各种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不同及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规模庞大,有不少子公司或分公司,有些下属公司与总部使用不同的会计软件,这让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很难衔接,不能满足企业对成本控制所需。例如,在大企业一般运用用友等财务软件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因为这样的软件可以给他们带来便利。然而,在小商贸企业或者分公司使用金蝶更能给他们工作带来便捷。下属企业启用财务软件主要是侧重对往来业务账务的记录整理,而大公司对软件的需求则更多的侧重对资源的整合,对预算和决算的模块要求性更强。软件使用上的多样化为企业成本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障碍。

  4.对成本控制的认识狭隘

  管理会计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对企业成本管控是非常有效的。而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成本监控的认识非常局限,没有把对企业发展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大部分企业员工认为,对企业成本的监管,只是财务和生产部门的事。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控制也存在思想认知上的误区,认为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就能降低企业投入的成本。正是由于管理者的这种错误意识,促使许多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低下,最终影响了企业声誉。企业从设计到产出产品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成本的`投入,各有关部门只有相互配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以降本增效作为工作的核心,做到全员参与管理,才能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5.不能运用管理会计量化应用成果

  目前,我国对管理会计方法的实践运用,还未形成一个统一标准。部分企业对该方法的使用认识不足,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不利于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企业的整体成本控制指标来看,各企业间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导致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不能有效的通过数据量化。不能让企业了解到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到底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多大的成本控制贡献。例如,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进行企业的资产债务重组时,当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非常好,然而我们却不能通过年度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为企业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益增值。

  三、改善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建议

  1.改善企业领导者自身的认知度

  只有管理者正确的引导,企业才能长足发展。当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就会有意识的引导,全员参与到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管理。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管理者自身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度,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有关管理会计的相关培训。第二,注重理论与本身实际情况的结合,形成本公司的特色管理会计实践体系。第三,注重合理分配本公司的资源,合理的组织本公司的成员,参与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给企业会计人员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专业性的作用。

  2.重视人才引入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优秀会计人才的引进。因此,一方面,学校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为企业输送优秀的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应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积极吸收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最后,各企业本身应充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入优秀才,在其上岗后,注重后期教育。在职人员的后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行后期的培训,定期更新专业知识,才就满足企业运用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所需。为此,企业应积极的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引进专业的教授、学者来单位授课,创造机会让会计人员进行知识的学习;第二,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鼓励会计人员走出去学习;第三,积极拓展管理会计对外交流的方式,积极鼓励会计人员参与企业间的管理会计实践论坛,积极借鉴学习先进理念。

  3.加速管理会计电算化协作进程

  采用会计电算化处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企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整合所需会计信息的效率。因此,一方面,各有关企业应积极加快财务软件的研究开发,尽快的研究出符合时宜的财务软件,促进总公司与子公司财务信息的有效结合,提升其协作性。另一方面,各企业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他们最大程度的了解财务软件的运用,熟练的掌握各个模块的功能操作,更好的让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为企业发展所服务。

  4.优化企业内部建设形成本企业特色管理会计运用体系

  首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拟定本公司战略计划时,应积极引入成本控制的概念,积极加强各部门成员对成本监控的认识,督促各职能部门,严格的按照成本监控计划进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管理。其次,企业的领导者在拟定本公司的成本控制计划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特色的管理会计使用体系。最后,各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意识的去优化自身的内部建设,在制定成本战略计划时,充分全面的考虑生场经营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5.用数据量化应用成果

  针对不能用数据量化应用成果的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一方面,企业可以拟定一套统一的管理会计方法使用标准,制定相关条例,监督其在成本监控中的行为。有效的确保管理会计方法的使用成果达到合理的量化。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积极学习,系统深入的去了解管理会计方法的使用精髓,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绩效考核对企业成本的控制。通过全面预算,可以对企业的成本投入进行一个系统的监控和预测,同时也能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成员在成本监控中的职责,可以使成本控制分工更为细化。通过绩效考核,可以考察各成员的完成进度,根据各成员不同的表现,对其进行褒奖,有助于调动各企业内部成员对成本监控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保证企业长盛不衰。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国家对管理会计运用的重视,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研究,终将会取得巨大的成效,同时也能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田俊丽.管理会计工具在A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xx.

  [2]赵伟.市场经济体制下目标成本的制定[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5):27-27.

  [3]钟文琼.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xx(8):140-141.

  [4]申红利.浅谈管理会计理论及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7):28-29.

  [5]王凤芹.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2):32-33.

  [6]吴爱萍.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问题研究[J].才智,20xx(25):9-10.

  [7]蒋文卿.浅议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会计师.20xx(5):34-35.

成本管理论文2

  一、成本与财务会计发展史简介

  1.传统会计发展阶段。这里所说的传统会计,指以手工记账为基础的会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几乎包括所有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如各种款项的收付,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并没有单独列支,与财务会计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不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财务会计中包含基本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监督,成本决策也有涉及。会计报表的编报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除了基本的财务核算,将利润核算与分析预测作为重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会计报表更加注重披露一些非财务信息。成本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以后,除了基本的成本核算以外,还涉及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监督,成本会计扩展到成本管理领域。但是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还未发展成熟,由于产业政策的影响,成本管理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够宽松。

  3.战略管理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从交叉关系演变为平行关系。财务会计仍然以核算职能为基础,但是监督和决策职能上升到主要地位。现代化的核算工具(电子计算机)普遍应用于会计实务当中’会计报表更注重对战略性、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成本会计的外延则扩展到战略成本的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管理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所进行的一系列旨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引入,价值链分析的实际应用,成本管理引入风险管理概念,因此产品成本的核算不再单一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价值因素和信息因素。成本管理广泛采用作业成本法、预警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管理方法,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这些方法更能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4.环境会计发展阶段。环境会计是目前新兴的一个会计发展方向。财务会计在此阶段的'主要职能是基本的财务核算、监督和管理决策职能,会计报表更注重披露一些表外信息,主要是关于环境治理和社会效应方面的。但是,由于各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财务环境信息的披露还很不完善。成本会计引入了环境成本的概念,环境成本的核算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会计期间引起的环境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划分问题;二是由配比性(可追踪性)引出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划分问题。

  二、环境成本管理与环境会计

  1.环境成本的会计确认。一般来说,环境成本确认有两方面:一是微观环境成本确认,是为达到环境法规所限定的环境标准发生的费用。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必然要增加环保设备投资及发生营运费用,这些支出就应确认为环境成本。二是宏观环境成本确认,是指在国家实施经济调节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环境税、征收的环境保护基金和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的排污费等成本费用。

  2.环境成本的会计计量。环境会计计量是把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和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定性分析并加以公布。与财务会计计量有所不同,环境会计计量通过对所采取的各种环境措施的投入成本、投资额进行计算,以此来评估经济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从而量化环境保护活动的支出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指导。

  3.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环境成本核算是以货币或非货币的形式对企业环境活动中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损失进行衡量,并在其真实统计和合理评估的基础上,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运用核算账户和比较分析来反映其总量和结构以及供需平衡状况的经济活动。环境成本会计核算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环境成本的资本化和费用化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资本化的环境成本的范围包括:对现有机器设备进行环境改造和购置污染治理设备的支出;环境污染清理支出中能够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的支出。费用化的环境成本包括:治理环境污染的支出;资产的环境检修支出;环境违规罚款支出。核算的内容主要是对每一类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核算。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综合核算以及将自然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全面反映国民财富的变化。

  4.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从国内外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控制的实践看,核算和管理环境成本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可以防止企业陷入巨额的环境债务中,因而企业环境成本的管理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来说,环境成本控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事前规划法。事前规划法是指综合考虑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支出进行分配并纳入产品成本预算系统,提出各种可能的生产方案,然后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价值评估,比较未来现金流出并筛选出支出最少的方案来实施,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事中控制法。事中控制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和工艺,选择环境负荷小的替代材料,尽量回避和减少为增加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事后处理法。事后处理法就是企业在污染发生后设法予以治理,把治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确认为环境成本。这既是传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方式,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

  5.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目前,由于环境成本会计发展尚不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还未以完整文件形式出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还是依赖企业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般为被动披露,仅要求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在会计报表上反映一些环境成本信息,且多以排污费、管理费形式出现。对此,笔者认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必须满足人们对环境关心的要求。二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必须遵循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三是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综上所述,环境差异对于成本与财务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和职能。把握好环境演进对于会计发展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对于成本与财务会计的发展大有裨益。

成本管理论文3

  一、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预算管理方式落后

  健全的成本预算管理体制能够增强电信企业的管理能力。但是电信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没有得到电信企业的管理者和电信企业员工的重视,也就没有办法在电信企业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没办法保障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落实和实施,成本预算管理缺乏制度保障也就很难有很好的推广,对电信企业的决策没有提供帮助。大部分电信企业管理的方法仍然停留在“节省”的方面,认为成本预算管理就是不断地“节流”,容易导致电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资金短缺而造成生产损失,从而得不偿失。电信企业没有做好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工作,在电信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办法遵循制度进行赏罚,电信企业管理者的偷税漏税的行为也会导致电信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深入。同时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给电信企业的管理方法带来冲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信企业的管理方法也要不断革新,以往落后的成本预算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电信企业的发展需要。电信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重视电信企业内部的发展和制度的管理,都将使电信企业脱离时代的发展。

  (二)管理人员素质低

  员工素质的高低是电信企业发展的关键。电信企业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成本预算管理的意识,没有重视成本预算管理的作用,对电信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或者不予理睬,导致成本预算管理在企业中不能很好地运作起来。同时也看出电信企业员工监督意识的薄弱,不利于对企业工作的监督管理,也不利于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电信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顺利发展。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足,电信企业的员工培训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员工没有很好的管理眼光和管理素质,对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指出,对于成本预算管理政策的改善也没有很好的建议,这些都会影响到电信企业管理的实施效果。

  二、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观念,巩固客户与提升品牌策略

  电信企业要做好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就要先树立应有的管理理念,同时意识到影响电信企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营业收入、资金成本、费用成本、风险成本、税务成本、资本成本,在这几个主要因素中,营业收入是增加项。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依赖度,最终形成稳定的营业收入来源。电信企业要转变成本预算管理的观念,用现代的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观念代替传统的成本预算管理理念,要做好电信企业资源规划,把电信企业的重点放在电信企业生产经营上,开发新的产品,延长产业链,做好电信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开源又节流,双管齐下才能把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做到位。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策略

  电信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用战略发展的目标看问题,加强对电信企业的监督管理,落实监督机制的作用,突显电信企业监督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电信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才能保证电信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电信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也能为电信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在电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保证成本预算管理贯穿在每个环节,才能真正落实好成本预算管理的工作,提高电信企业的竞争力。电信企业要做到成本预算管理的手段多元化,除了运用会计的知识,还要适时利用管理工程学的知识,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会使枯燥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显得有趣,而且能降低成本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错误。

  (三)加强对成本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培训

  员工是电信企业的血脉,员工的素质低下也就不能很好地带动起电信企业的运行。电信企业要定期对成本预算管理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树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对于电信企业的管理者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树立管理者成本预算管理的思想,使管理者对成本预算管理有基本概念,然后走出成本预算管理的认识误区,加强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定期派遣电信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外部交流,及时更新电信企业管理者的成本预算管理信息,保证管理者接受的思想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保证公司的管理水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四)加强成本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先进的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运行的平台,它可以极大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沟通系统是否通畅,决定着电信企业能否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能否实现信息在电信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为电信企业员工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作出反映,从而及时报告,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电信企业要加强预算绩效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电信企业只有提高预算绩效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提高电信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为成本预算管理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电信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提高预算绩效工作的工作效率,为电信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三、结束语

  低成本充分体现电信企业竞争力的优势,电信企业只有做好成本预算管理,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电信企业管理水平,创新成本预算管理的观念和思想,重视成本预算管理,用战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竞争力,使电信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电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预算管理,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预算管理,树立成本预算管理的观念,带动全体职工共同参与成本预算管理,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作者:王卓

成本管理论文4

  伴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实施联网竞价。如何进行电力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财务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介绍了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在现代市场机制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进行财务成本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希望给行业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引言

  为了使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有显著提升,必须下大力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在严抓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与此同时,还应当努力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作为电力企业,其财务成本管理可以适当借鉴其他行业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好的做法,从而持续对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电力企业始终处于高速、平稳运行状态生产与经营。

  一、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在现代市场机制的运行

  1、企业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财务成本管理有效支撑

  在市场经济制度巨大影响下,为了使得电力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必须推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向多元化目标发展。但是,新经济制度前提下,企业成本投入的多少已经成为评判电力企业是否盈利的一个关键指标。另外,更可以表征出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益。

  2、应当下大力抓好成本数据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具有多个环节,比如:预测收益、计划决策、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等。但是,所有这些环节的实现都应当由专业的会计人员全面分析与仔细探讨成本资料,否则,会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没有通过实践调查而得到的资料,不能够正确指导电力企业有关进行经营管理决策人员作出正确判断,从而使得某些策略不够合理。因此,保证得到的资料详实新鲜,才能够使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大幅缩减企业生产成本。

  3、充分明确成本管理责任制

  作为电力企业,要想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抓起来,落下去,就应当完全抛弃人情关系在管理责任制中的作用,把责任充分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工的一切行为必须以事先制定的规章制度去执行,只要坚持这样去做,一定会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双提升。此外,作为电力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必须对其每一环节如生产、供应和销售等一丝不苟的完成,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把成本消耗情况直接反馈至成本当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同行业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同时要将成本责任制与激励制度密切相连,使得财务制度的功效在成本管理制度的大环境下发挥到最大。

  二、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相关建议对策

  1、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实施成本管理

  (1)树立现代财务成本管控理念

  公司实施财务成本管控的基础准则便是财务成本管控观念,对现代财务成本管控思想加以合理梳理,进而提升公司财务成本管控能力。①应该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成本管控的目标。过去的财务成本管控以该公司运营收益最大化为核心开展,经过对其全面的剖析,此种展开仅是实现了电力公司本身的短期发展目标,随着电力公司的成长与拓展,应该将公司第一时间划入产业的生产价值链条中,将公司效益最大化视为财务成本管控的目的。把控售价、费用、销售数量与安全生产等诸多因素间的联系,全面探究公司的业务过程、组织架构、工作方式与业务举措等,积极建设有关业务工作、资本供给、数据信息、流程达成整合的自由式学习类组织机制。依赖学习效应,大幅度提高电力公司财务成本管控成效。②牢牢树立“大成本”的'思想观念。作为组成产业价值链条中的某个环节,电力公司运营费用受到内外要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形成“大成本”的财务成本管控思想。因此,对公司财务成本加以高品质管控,应该对公司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加以科学运用,把公司财务成本管控范围持续增大,在电力项目设置、项目造价管理、资源整合调配、开支管控和节税谋划、线路损耗规划、线损控制、购电成本管理等和成本密切关系的成本管理。③对某些非正常成本和非相关成本要进行严格控制。财务成本控制中很重要也是较难的就是非正常成本和非相关成本。非正常正本就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因为出现某些异常情况造成的成本支出,相关人员应当对这种情况高度重视,一定要构建好成本控制预警系统,特别是应当积极参保。与此同时,因为非相关成本不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任何影响,应该尽最大可能缩小非相关成本的各种预算。

  (2)应当建立并逐步健全完善财务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一个健康完善的财务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

  针对于此,应当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实际规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区域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成本管理预算体系。①对成本准确预测,确定成本目标。进行电力企业成本预测,应当从已经发生的成本与费用出发,同时考虑企业发展战略规模和市场实际竞争情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查,全面参考包括发电、供电和售电等各环节的成本与收益,科学、准确预测电力原材料的成本,设备大修费、基建工程、组织管理支出、员工工资以及福利发放等因素。②必须拟制消耗预算。基于对市场物价、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企业所应用的生产技术等多种外部因素,严格把控消耗品预算。③构建预算监管体系,切实提升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能力。针对当前执行力度缺乏的情况,应当适时建立预算监管体系,这一体系主要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为主要部分,定期审计财务成本,保证企业预算执行力度达到预算目标。

  (3)突出内部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突出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根本保障。①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权责分离为指导原则,实行岗位轮换和岗位定期考核制度,加大会计信息监督力度和岗位控制。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下大力加强会计信息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程度。另外,还应当在内部建立控制评价制度,在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提升控制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激励制度强大的作用,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②积极做好与银行各种业务的往来工作,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在往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单位银行账户必须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核算,未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银行账户必须进行清理撤销,防止出现企业存款账户分散化,使之便于集中管理。

  2、扎实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基础性工作是进行财务成本管理的前提,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登记报表资料、构建成本管理指标等。实行责任明确,分工到人。以规章制度作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具有监督职责的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加大监督力度。必须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成本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3、实施刚性成本预算

  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精准估计预算金额的具体数量多少,之后,实施刚性预算。刚性预算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加大预算透明度,保证合理顺畅。

  4、电力企业管理层必须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足够重视

  只有电力企业领导把注意力切实放到财务成本管理上,才能够使得成本控制质量提高,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广泛的社会价值。特别是作为会计人员,主要担负着开源节流的职责,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如果作为企业的领导层都对成本管理没有付出足够的重视,那么相关财务部门也仅会就企业日常运行管理开支等基本工作执行好,轻视对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管理的控制。

  5、加强电力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必须下大力采取各种方式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控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并对此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等责任制度。由于电力企业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员工数量众多,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统筹安排,分级控制,准确把握每一层级成本管理的实际职责,切实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三、结语

  总之,为了使电力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应当逐步完善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同时,实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常态化定期培训机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成本管理论文5

  水资源关系着民生,供水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民生和经济的进步。在水费收入被长期调控的背景下,供水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成本费用的有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分析供水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水源受污染严重,作为供水企业,为了确保水质的达标,需要不断地在制水、输配过程中加大投入。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供水企业的成本。供水企业如何能够在保证水质的基础上做好降本增效,如何能够在保持售水价格稳定的前提下,确保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和需求,都需要供水企业不断地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减缓企业日常资金的大量投入,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一、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的供水企业,都相对地具有垄断性及公益性。企业管理者,往往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或不到位,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财务人员需要考虑的事情。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对成本管理的思考和学习的缺乏,使得成本管理过多地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落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供水企业已逐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需要通过意识转变加强成本管理。但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供水企业并没做到结合自身特点去管理创新,仍然采用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这大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提升,也很难适应当前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成本管理方式老化

  就供水企业来说,受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企业成本消耗不断地攀升,获利空间逐渐缩小,各种不利的形势渐渐袭来。受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强、企业自身成本管理的不系统和不完善的影响,导致了企业增加利润的手段只能是提高供水的价格。完全忽视了加强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利润的方法。部分供水企业。还没有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先进的成本核算软件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准确、甚至失真。同时,企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共享也存在不及时、滞后的情况,这都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方向和质量,也阻碍了企业管理的创新和提升。另外,企业成本管理的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内部形成的成本管理,只属于财务和领导的共识,使其他部门和人员不能积极参与,使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走进误区。

  (三)供水设施老化

  我国供水企业总体的供水技术相对落后,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上,投入的资金还不够。技术和工艺的落后,带来了设备的落后和快速老化,资金投入的不足,无法满足成本管理的日常消耗。在企业发生较大成本消耗时,这些现象都会造成控制成本的目的无法实现。供水管网受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使老化和损坏的概率加大,若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更换,则经常会出现管道断裂和漏水现象,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还带来成本管理的困难。总之,企业供水设施成本控制大,资金投入少,造成了设备控制和维护的不理想。

  (四)缺乏成本费用管理考核及惩罚激励机制

  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就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惩罚激励机制。有效的考核机制缺乏,会使企业员工不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无法让员工了解成本管理的目的,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另外,即便建立了有效的考核机制,若缺乏对应和配合的惩罚激励机制,也会使企业成本管理规则无法有效地约束员工,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就形同虚设。另外,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和实施成本管理后,若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励,会严重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普遍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会大大地减少企业员工积极进行成本管理的热情。

  二、提高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供水企业要想降本增效,就需要不断地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意识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首先,要由企业领导带头,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成本,然后,再层层分解到每个部门和个人。要制定责任机制和奖励机制,形成领导与员工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使所有人齐心协力,完成领导制定的目标成本。其次,要注重细节的成本管理。供水企业需要充分地研究和分析每一步作业环节,加大增值作业环节,降低非增值部分的作业。例如,科学计算药剂投入的比例和时间、管道的维修和各种机泵的耗电等每个环节。提倡节约有奖、浪费严惩的制度,真正地把成本管理意识贯彻到每个员工身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企业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出相对较高的效益。

  (二)提高供水设备的质量,加强设备日常维护的管理

  供水企业的供水设备和管网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供水企业的成本,供水设备老化,就会增加维修的发生率,使企业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造成企业成本压力过大,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我国的供水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逐步改进和提高供水设备的质量。同时,加强供水管网压力的主动监测,准确掌握和及时了解管网的压力变化,加强对供水管网的日常维护。如果发生爆管的情况,要做到抢修的及时、快速。企业必须做好日常管网维修值勤,严防设备、器材的丢失,尽可能地将企业的后续运营成本降到最低。而供水企业对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对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等进行改造扩建,都要做到先预算,再审批,有计划地逐步开展。针对供水企业的制水工艺,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造,保证水质的安全和稳定,增加供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想使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制定相应的成本费用计划,并通过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约束相关负责人员的具体操作。对于完成计划目标的个人,应给予奖励,反之,对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个人,则要进行处罚。负责成本管理的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对每个环节员工的资金消耗进行事中的监督和控制,时刻提醒员工注意节约。另外,对于企业成本费用的支出,不仅要制定规范的支出审批流程,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降低各环节的费用支出,促进企业完成成本管理的目标。

  (四)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供水企业要不断地改进成本管理方法,解决自身管理的不科学和落后等问题。要从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引进出发,打破传统核算方法的限制和制约,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管理效益,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一,企业要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成本管理方法,并逐步改进和完善。其二,供水企业要积极地利用引进来的策略,借鉴和引进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管理方法,积极结合企业的实际,大力推动企业成本管理的提高和良好地运行。其三,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先进的软件系统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无论是改进还是引入成本管理方法,供水企业都要积极地改变原有的事后成本控制方法,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和分析,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大力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成本管理论文6

  摘要: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是制造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剖析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问题,“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对策,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财务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成本管控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制造业企业的突出特点就是呈现橄榄式,如技术研发比较薄弱,容易受货币政策影响。但其也有着自身竞争优势,如成本管控方面,科学的成本设计与核算,合理配置资源,就能最大化应用资金,从而加强产品价格优势。然而,当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是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生产等方面均存有问题,成本管理效率低下,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此,制造业企业需要汲取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成本管理,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研发设计问题

  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的首要工作就是研发设计,对产品成本管理起着先决作用。然而大多制造业企业研发设计工作忽略成本管控,研发时仅仅考虑产品的结构与性能,过于强调产品技术性、创新性,反而轻视产品经济性。研发产品时既要关注数据的表面成本,也要控制研发时的隐性成本,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二)原料采购问题

  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工作比较复杂,其分为生产材料采购与各类生产装置采购,成本投入是比较大的。制造业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购工作人员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对原材料的分析也不全面,尽管对原材料价格进行分类对比,关注原材料的性价比,可是对于运输等环节的成本置之不顾[1]。此外,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变革时,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责任更加清晰,可是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作,彼此之间的数据信息很难共享,从而导致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三)生产问题

  制造业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产品,因此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当前制造业企业尽管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购入先进设备,有效减小产品生产成本。可是产品实践生产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浪费问题屡见不鲜[2]。如产品生产时产生的剩余材料、边角料等,基本都是当垃圾处理,很少再利用,缺乏回收再利用观念,这样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大大增加成本投入。同时,一线生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普遍偏低,单位时间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增加产品生产成本。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成本控制体系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需要成本控制体系支撑,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成本的全面性、系统性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等每个环节。首先是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以产品基本价值为立足点,设计性价比、实用性最优的产品生产方案,对于成本输出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其次是制造业产品原材料采购,必须养成成本管理意识。由于制造业企业原材料采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成本投入占比大。因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体系,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设定经济订货批量与最佳库存量等相关指标,以保证原材料采购资金投入最优化;最后是产品生产,以产品质量作为基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合理降低成本输出投入,尽量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此外,制造业企业的售后也要进行成本管控,如对产品售后工作的成本输出予以严格管控,以防止不必要成本损耗。通过每个环节的成本管控,才能切实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点。

  (二)改良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制造业企业中成本核算内容比较繁琐,比如需要核算材料成本、生产周期成本等,所以企业应该根据现实情形,对成本核算管理体系进行改良,以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时,要对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核算,且由高层领导统一指挥,财务部门具体落实,对成本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核算。此外。制造业企业还应加强日常工单管制,依据班次、生产线的实际作业状况开立工单,同时科学编排人力资源与物料资源,把工单开立至半成品,或是成本完工入库结案周期控制于3个工作日之内,以实现高人工、物料归集至工单的准确性及资源耗费匹配性。

  (三)完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体系是系统的、健全的,每一个部门都必须积极配合。基于此,应该合理划分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进行层层分解,然后结合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配置相应的成本管控目标和成本控制担负的责任,将责任追求到底,以保证制造业企业成本绩效考核工作正常实施[4]。第一,根据制造业企业现实情况划分成本控制目标;第二,针对每个部门与员工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第三,对部门和员工成本目标管控的实施情况予以严格监督;第四,结合标准对成本管控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实现成本绩效考核评估。通过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目标的细化与分解,可以减小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难度,同时也能深化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为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四)推进成本管控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对此,制造业企业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成本管控工作效率,把不同资源、各类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并输入到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内,这样就可以自动生成图表,直观的呈现企业的财务实际情况,为制造业企业制定成本管控措施提供参考[5]。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创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学习与汲取先进财务管理经验,还能从网络渠道中开拓更有利的资源,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与生产装配,从而提高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益。

  (五)深化员工成本管控意识

  成本管控需要全员参与,制造业企业的领导、部门、员工必须树立成本管控理念,深化成本管控意识,将成本管控工作化被动为主动。首先,制造业企业高层领导要冲锋陷阵,起带头作用。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高层领导是决策者,也是成本管控的源头,因而其必须要树立成本管控理念,同时以身作则,发挥领导作用,以向员工渗透、灌输成本管控意识;其次,制定完善的成本管控评价制度,把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和员工薪酬相匹配,落实成本管控责任的同时,激发工作人员的成本管控积极性;最后,完善成本管控监督制度。对于产品生产环节,一线工人要严格根据成本方案进行生产,而监督制度就是对一线工人成本管控落实进行监督,然后予以考核,以防止产品生产时造成资源浪费,实现成本的合理管控。

  三、总结

  市场经济体系下,有竞争力才是生存之本。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面临着重压。因此,为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对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等各个环节实施成本管控,唯有全面性、系统性的实施成本管控,才能切实提高成本管控效率,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言,马忠民,魏洁云.先进装备制造业成本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xx(34):102-104.

  [2]尹春生.造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探析[J].时代金融,20xx(35):148+153.

  [3]高文跃.论如何做好铁路配件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xx(24):98+150.

  [4]郑权锋.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细化核算的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xx(24):125+156.

  [5]郭里茜.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1):139.

成本管理论文7

  我国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局限,其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控制方式存在问题。创新成本控制管理手段,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实力,对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

  由于受规模、技术和管理等的限制,大部分小企业成本管理及控制采取传统方式,成本管理理念和成本控制水平亟需提高。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20xx年我们通过网络和实地问卷两种方式,对江苏70余家小企业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了解其成本管理现状。

  (一)成本管理制度制定

  由于小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模式平面化,管理文档较少,有明文的成本管理制度的企业较少,多数是口头要求。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的只有27家,占36.48%,尚未制定的共占63.52%。见表1。

  我们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的企业进行抽样实地调查,其制度规范性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53.6%的企业使用品种法,25.8%的企业使用分步法,目前仅有11.6%的小企业采用分批法。而采用作业法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成本归集所考虑的成本要素

  许多小企业在成本归集时,主要关注的是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而疏忽设计研制、供给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

  在被调查企业中,将研发成本及市场开拓成本归集到产品成本里的分别只有18家和23家,分别占24.43%和21.08%。见表3。

  二、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理念

  多数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投资少,创新能力不足,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只能一味片面追求低成本;强调节约、节省,尽可能压缩材料费用,降低人工费;强调有形成本管理,忽视无形成本的存在;降低了目前成本,却忽略长久效益。如为了降低人工成本,绝大部分小企业尽可能地压低员工工资,不进行或少进行员工技能培训,劳动安全保障不到位。导致小企业中存在大量的素质低、流动性高的劳动力,反而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用人成本变相增加。过度地降低成本,会降低产品的质量,致使品牌认可度降低,进而得不到利润。

  (二)成本控制手段落后

  许多小企业成本控制理念和手段还处于传统阶段,关注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疏于事前、事后的成本管理。不重视事前成本控制,成本预算缺乏科学的方法,偏于主观估算;没有认识到产品生产前研发成本,只关注侧重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由于缺乏专门的高水平的成本管理人员,事后成本控制难以实现,对于成本差异原因的分析很难准确,也难以为修订成本标准、改进成本控制提供正确、必要的反馈,致使成本控制不能完整有效。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许多小企业为减少产品成本核算工作量,无论期末在产品多少,一律采用在产品不计成本法分配生产费用。当期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造成产品成本不真实;小企业不管分配什么费用,该费用与工资或工时是否相关,均以工人工资或工时为分配标准;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上,许多小批量多品种订单式生产的小企业,却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与其生产特点不符。

  另外,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基本不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成本;许多企业没有实施成本考核制度,而实施的'企业,效果好的又不多。

  三、小企业成本管理若干建议

  (一)树立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成本管理不能仅仅看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应放眼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分析,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业务分析及售后的成本控制管理。现代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还包括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销售和客户服务成本、处置成本。

  (二)成本核算方法科学合理化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定要考虑生产特点和在产品的具体情况;共同费用的分配标准应结合费用自身特点来选取,这样分配的费用才合理;当前小企业多数是小批量多品种订单式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分批法更适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产品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选择,不应整齐划一,只用某一种方法。

  (三)坚持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企业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小企业拥有技术创新的优势,应通过技术创新,消除产品不实用的部分功能塑造出实用简单化的新产品;也可以从生产领域入手,从性价比出发,将生产过程高效化;在高成本、劳动量比较集中的环节,注重基本功能,实现自动化,从而降低成本等等。从短期看,产品研发需要投入,使成本升高;但从长期而言,可以提高竞争优势,扩大成本领先,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四)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积极落实成本领先战略,提高整个经营管理团队的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不仅仅只涉及财务部门,公司每一个部门与员工都应该参与公司的成本控制管理。企业应该推行一些成本奖惩制度。

成本管理论文8

  项目成本作为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主要是指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简言之,就是工程项目所发生的直接费和间接费的总和。责任成本管理则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工程项目部,班组和职能部门为责任中心,以项目成本中的可控成本为对象,通过预算管理、定额管理、会计核算等方法,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对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行控制和考核。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的收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程成本管理好坏是衡量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试金石。因此,笔者就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按照责任成本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项目责任成本预算体系

  1。1围绕项目管理,调整和理顺内部运行体制

  由于工程项目分布在各区域,按照公司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中的运行机制应适应工程项目管理为目标,形成按承建工程项目为对象的施工单位,实行生产要素动态管理,按照职权范围,建立工程项目中的责任中心,把成本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做到相互协调、相互监控、责职分清,实行费用横向清算,进一步达到责任成本控制的力度,形成在施工过程中谁过失,谁负责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达到奖惩分清的目的。

  1。2合理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原则分解经营目标和可控成本

  成本预算是责任中心预测成本和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考核责任成本的工具。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这是项目经理、技术员、管理人员的工作检验,也是工程项目成效的极为重要工作的一环。并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是否合理,这是决定成本管理的成败。

  2。加强项目管理环节的控制,采取有力措施,使责任成本落实到实处

  2。1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环节中的管理

  搞好项目资金控制和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是提高项目效益的前提,控制资金成本支出是在资金使用环节中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项目部业务部门之间对资金使用应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

  2。1。1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环节的控制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项目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资金成本,财务部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控制尤其重要。

  2。1。2物资设备部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物资采购是项目资金使用的重点,它将占用项目60%(不同工程项目比例不同)资金的使用,因此,严格分类控制材料采购,配件的储存,实行采购公开招标,杜绝跑、冒、滴、漏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材料采购要"货比三家",尽力采购物优价廉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了采购成本。与此同时将超储材料、配件及时处理,或确保质量的情况加以利用,以减少对资金占用带来的成本增加。

  2。1。3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是体现优化施工、设计和优化生产要素计划配置的重要体现,搞好施工技术也是逐步实施施工现代化的前提。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控制,严抓工序循环的协调配置,以避免工程施工中增加成本费用开支。未完工程对项目资金同样也存在着影响,因此,抓管好、调节好未完工程是项目资金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2。2加强施工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2。2。1人工费的控制:

  对员工工资与责任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挂钩,在对各班组实行工资包干制度。必须按照工程任务单的形式标明目标、规格、数量及工程形象进度和工期,并结合质量合格率、优良率、材料成本降低等因素来决定班组工资,以全额计件的形式进行结算,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原则。根据各施工工序的需要,合理配置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合理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既加快工程进度,又节约人工费用。

  2。2。2材料成本的控制

  2。2。2。1根据工程预算作出材料采购计划,根据预算定额和市场价格水平,核定各种材料采购价格的最高上限,对用量大的材料应采用招标的办法,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或者直接从产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材料差价;其次是零星的材料要尽量利用供应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减少库存积压,以免造成损失。

  2。2。2。2根据施工图预算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以及职工的综合素质,对各种主要材料的耗用量,根据工艺质量要求,测算一个合理的材料的耗用量降低率指标,并把这些指标分解下去,动员全体员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2。2。2。3施工现场人员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施工情况作细致的分析,正确确定各种材料合理的进场时间及堆放地点和数量,尽量避免材料二次搬运费用的发生,这是现场施工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2。2。2。4施工现场可用余料和结构件、模板、毛竹等周转材料的回收和核算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建立健全余料回收和周转材料摊销的核算,及时将余料集中回收、清点,这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被忽略、是导致浪费最大的环节。

  2。2。2。5建立健全材料的收、发、领、退料制度和核算,严格出入库手续实行限额领料,防止大量赊入的材料不办入库手续而直接进入施工工地,使财务消耗与实际成本不实。

  2。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坚持设备租赁制,由于公司对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工程项目将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情况实施设备租赁,做到及时租赁和退还,在保证正常施工生产的情况下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使用设备实行派工制度,私自使用设备加倍罚款,以确证正常施工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4间接费的控制

  项目管理费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而项目效益就减少一个百分点,因此控制项目经费开支,对项目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根据现有情况间接费有增无减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控制力度,落实指标,严格控制。项目管理费主要是管理人员的费用,在满足工作的前提下,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一人多岗,采取指标控制、费用包干等办法,最大限度地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2。5分包工程结算的控制

  对分包工程要严格审查分包队伍的施工资质,科学合理地确定分包工程价格,实为分包工程的实际成本;要用甲方对待施工单位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来对待分包队伍。因此分包工程要严格按照合同来办理价款支付手续,防止多付或超付现象,按规定留足工程质保金。如因资金紧张时,也要及时办理结算和挂帐处理,以保证主业收入与实际成本核算一致,以免造成前盈后亏的局面,为更好地控制分包工程结算,财务部门对分包工程要建立台帐,按合同号,分包单位,工程分包总价及时记录结算情况。

  2。6安全质量的控制

  把好工程安全质量关,对每一道工序应鉴定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对施工工程不合格,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后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属安全质量交底中出现的事故,由安全质量负责人承担责任;属直接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均由各施工单位承担,否则将不予验工计价或从计价中直接扣回。

  2。 7加强班组管理与控制

  班组是工程项目生产的基础组织,是成本的直接执行者,又是成本管理最基础的环节。项目部必须对班级加强管理,强化成本观念,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并建立班组长责任制,推行责任成本承包和标准化施工作业,做好各项基础核算工作,组织班组开展劳动竞赛,增产节约,节能降耗,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把责任核算落实到施工一线。

  2。8及时核算往来款(业主、内部上下级单位),及时清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情况

  由于资金紧张时,要特别注意和加强在工程结算、材料采购、机械租赁、人员工资等应付账款情况是否存在借款(现金或银行)购物未及时报账,而造成成本费用隐藏情况的发生。

  3。加强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途径

  3。1改革成本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

  在项目设立以围绕成本管理,全过程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成立成本核算责任中心,负责"责任成本管理中心"全过程管理,建立管理体制,设立专职成本员,对项目中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职能、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全面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职能。

  3。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要切实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与项目成本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并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对成本管理中的各项制度进行补充和细化,建立健全成本资料归集、传递和报送所要求的程序及相关制度,根据各责任成本中心考核的需要设立帐簿、凭证报表和分析资料;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共识,层层把关,层层落实。

  3。3逐步健全内控制度,加强项目部内部管理

  3。3。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量及施工生产的具体情况,可以一岗多人,也可以一人多岗,但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分离。

  3。3。2加强物资设备管理

  项目部要明确材料采购员、管库发料员、设备管理员的职责,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材料物资设备核算办法和有关制度,材料采购员要保证价格、保证质量、保证生产,要做到"货比三家",质量上乘;管库员要认真填写材料登记卡,做到实物帐和财务帐相吻合,并做好余料的退库手续和周转材料的收发登记工作;设备管库员要认真记录机械台班、修理及出勤情况,对材料的节超,要认真分析原因,并根据有关制度进行奖惩。

  3。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避免因质量、安全、施工方法、工期和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失误而加大成本费用。

  3。3。4、完善独立核算机制

  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及时准确反映项目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及时反馈经济信息。

  3。3。5、加强责任成本落实

  项目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解项目成本,落实到班组和个人,真正形成全员抓成本的动态管理模式。

  3。3。6、坚持成本分析制度

  及时开展成本分析是促进成本鉴定的重要手段,项目部应成立成本管理小组,对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有项目经理牵头,各业务部门配合,认真深入地搞好项目成本分析,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4。结语

  总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的收入,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克服以往施工的经验主义思想,加大项目管理的科技含量控好成本,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个项目。

成本管理论文9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在成本管理上,美国 企业 一直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 方法 ,实行以价值链 分析 为主要 内容 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而我国国有企业虽然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并且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但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 影响 。信息技术是21世纪企业成本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谁在信息技术上独领风骚,谁就在成本竞争中胜人一筹。在这方面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应投入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规划全系统的信息 发展 规划,建立ERP系统,减少各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重复浪费的现象。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从班组成本核算到邯钢成本一票否决,从成本细划到责任成本,到 目前 为止,我国成本管理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企业发展。而美国恰恰相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美国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驱动力,而 中国 国有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

  上个世纪,美国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不断涌现一大批把发明和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为美国 经济 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创业家。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不但为美国赢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保持成本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相比较,最大的差距不在设备、技术或生产工艺的落后,不在冗员或债务的沉重,而在于管理思想的保守和技术更新的'滞后,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 研究 ,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美国企业注重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美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它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9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

  美国大型企业责任中心比较规范明确,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用于人为调节成本情况严重。美国大型企业大都是跨行业、跨地区或跨国公司,其生产规模之庞大,分支机构之繁杂,管理层次之深入,非中国企业所能比。

  但在分权和集权,也就是各个责任中心的划分上,比中国企业要清晰得多。美国企业通常把责任中心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投资中心、销售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和权限由总部通过书面授权来确认,上不揽权

成本管理论文10

  摘要:

  20xx年我有幸能参加了某海事局监管指挥系统的开发,担任项目经理一职。该系统是在电子海图平台上整合原有的基础业务数据船舶、船员、危险货物、行政处罚,显示与DLP大屏幕摸拼接投影,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各市局相连,为海上搜救决策提供辅助。项目与14年2月招标,4月签订合同,15年5月试运行,16年5月通过验收,总投资780万元。

  本文简要叙述了项目的基本情况,描述了对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三个过程的认识。并结合本项目详细阐述了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即借鉴同类项目,邀请专家评估,做好成本估算;借助WBS和进度表,做好成本预算计划;结合有效的工具加强成本跟踪和控制。最后指出项目的不足是忽视了质量成本的控制,并总结出一条经验:成功的成本管理就意味着项目成功的一半。

  正文:

  20xx年,我有幸参加某海事局监管指挥系统的建设,担任项目经理一职。该项目是14年2月招标,4月签订合同,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合同价是780万。根据合同的约定,15年5月试运行,16年5月验收。该项目总共含7个子系统:电子海图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内外网网络安全、海上辅助决策、溢油漂移应急、大屏幕拼接投影、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实现在海图上事例原有的基础业务数据船舶、船员、危险货物、行政处罚,显示DLP大屏幕拼接投影上,并通过视频会议与各市局相连。当发生海难时,可在海图上点击遇难船只,获取船舶基本信息;船舶签证、查验等动态信息;船上船员及其所接受过的所有专业培训的信息,并根据要求,以遇难船为中心,划定半径,选择半径范围内有施救能力的船舶,通过VHF指挥过往船舶进行施救,对海上搜救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

  众所周知,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十分容易被忽视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成本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保证完成项目所花费的实际不超过其预算成本而开展的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执行项目成本管理过程和使用一些基本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改进项目成本绩效。项目组整体上把进度和预算交付项目作为我们最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过程是: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成本估算是对项目投入的各种成本资源采用类比、自下而上、资源单价、差别估算等估算方法,对各种必需的资源的成本进行近似的估算;成本预算是将成本控制的基准。不给控制是利用成本控制系统、绩效评估、偏差管理等方法,与进度控制结合进行的有效控制。

  因为本项目是全国董事系统第一家在海图平台上叠加各业务信息,对于我们公司也是第一次尝试。如何在限定的时间里,不超支地完成项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在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上,我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解决了成本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借鉴同类项目,邀请专家评估,做好成本估算

  在以为的项目中,常出现成本估算和成本预算的出入比较大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草率的成本估算,二是在项目范围尚未确定时就进行成本估算,三是对成本估算太乐观或太保守。草率多是由于管理层的压力而为,所有必须进行解释并取得理解,而对第二点,则在项目范围确定之后再进行估算。

  在本项目的成本估算时,我们尽量参考公司的知识库,努力寻找本项目与以前项目的共同点,寻找最大程度的类似。对于有不确定性的地方。找出最大确定度。通过类比进行估算。比如我们借鉴了以前开发过的船舶报告系统X船员管理系统等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实际资源和数量的使用情况记录,并提交一份详细的资源需求清单,包括人员、材料、设备等关键信息。由于要在电子海图平台上叠加各业务基础信息,并实现溢油漂移的模拟,考虑的到海图平台有国际标准,溢油是采用欧洲现有的数字模型,所以我们请大连海事大学及以上海事大学的高级专家对相关子系统的项目功能点及所需工作信息量会审。利用会审结果对交付物所需的资源和数量做出初步估算。

  通过借鉴同类项目,并邀请专家评估后,我们对项目的成本有了初步的估算,同时我们考虑了一部分的风险应急金和质量预防成本,并提前考虑项目管理上产生的费用,给出一个总成本误差70万元一般是20%偏差。

  通过采用借鉴同类项目,邀请专家评估并留有管理费用的主法进行成本估算,估算的准确度提高了不少,缺点是对同类项目的类似程度难以准确界定。

  二。借助WBS和进度表,做好成本预算计划

  通常情况下项目的预算常常会超过估算,这是因为估算划初步的估计,而预算是需要将成本估算分配到项目的各项WBS要素,确定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成本定额,此时已经可以较精确的判定每个工作包的工作量及技术难度,并考虑人的成本因素,所有预算通常超过估算。

  本项目根据系统成本估算结果,得出成本总计。并以20%的比例预留了储备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成本基准计划。并画出了用S曲线表示的成本基准。利用这个基准,为监控项目和实施进度提供了一把标尺。

  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基线和WBS是衡量和控制成本的很好的标尺,缺点是WBS分解时,领导层一般是以进度为准,而用户一般是以质量为准,不好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三、结合有效的工具,进行成本跟踪和控制

  很多项目估算和预算做的都不错,但是在时间施工过程中却出现成本大大超过预算,研究其原因,是设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且软件项目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人力的'成本,是无法用工具或流水线来衡量的,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技术能力、工具使用熟悉度,甚至是心情。同样规模的项目由不同的项目组成员执行,成本可能相差非常悬殊,这就是人的因素导致的。只能通过实时的成本跟踪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实际成本的超支现象。

  此项目聘请大连海事大学的专攻海图平台的博士生导师为本项目技术顾问,主要负责培训如何在海图地图上叠加各层基础业务停息,海图有其专门国际标准S57和S52,不适用于陆地图MACINFO等开发平台。前期对开发人员的专业培训,加速了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减少了开发成本。

  我们是采用公司内部的数字神经系统对成本进行实时的跟踪和控制。数字神经系统是我公司根据多年的项目经验自行开发的,已经完成的感知,传导到大脑,进行判断、分析、控制之意。在该系统中,每位职员每日必须填写工作日志、并结合考勤、报销等内容,实现财务状况、管理上状况的在线查询,并进行评估,有效促进项目管理和基本因素的控制。

  比如开发网站的信息发布时,复用了公司开发的构件。构建工具由项目组成员进行配置使用。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无法完成功能的情况,我们协调构建组的成员配合实现。 功能实现后,根据工作日志判断原因是因为工具不完善,而不是项目组成员对工具不熟悉。工具公司的资源规则:构建工具不完善导致的情况,成本归构建组;项目组成员对工具不熟悉引起的成本归项目组。通过数字神经系统将此成本归入构建组。

  采用事先培训,结合数字神经系统进行有效控制,我们有效地控制了成本,数字神经系统的缺点是每日填写日志,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无形中提高了人力资本。

  经过上述行之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在进度和成本控制上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在项目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下不足之处,比如没有控制好质量成本,为实现用户提出的某些属于完美性质质量要求花费时间太多。虽说是需求赶着工程走,需求是驱动力,我们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该引导用户,让用户了解软件系统本身具有的功能一界面一功能更强一整合的规律,放弃一些完美性质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项目中改正。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信息系统项目的成本规律绝对不仅仅是处理一堆数据,它贯穿于项目的始终,目的在于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之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了依据。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成本管理就意味着项目成功的一半。

成本管理论文11

  一、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应结合现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管理手段采取相应措施,使得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得以改善。首先,先进的理念可以指导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摒弃不正确的理念。确立有前瞻性的、全面的、动态的成本管理意识。切实做好各项预防措施,积极采取有效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从思想上重视对于成本管理出现问题的预防。切实做好将成本管理理念全面贯彻整个工程施工过程,采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指导工作,对成本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注重工程施工过程中隐性成本的控制。其次,废除不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参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项先进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的制度可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

  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将管理制度切实贯彻实施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重视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做好成本管理的监督工作,尤其是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监督。

  对于工作懈怠、出现问题的'员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引起更大的问题。合理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体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加强企业内部部门竞争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运用竞争的理念加强项目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的竞争。在项目施工前,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运用竞争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单位,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再次,不断提升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的工作人员是进行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作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增强项目人员的责任感,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加强对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的控制。

  工程所用材料的成本控制是整个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企业应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预算,制作详细的工程材料使用清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清单所列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预防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任意破坏与浪费。对于超出清单所列的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申报。不断加强对职工成本管理意识理念的培养,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力的培训,加强员工成本控制的责任心;与市场经济条件相结合,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管理理念,革新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严格的奖惩体制与监管体制;控制工程使用材料的成本。这些都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二、结语

  加强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控制是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针对企业经济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才能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发展。

成本管理论文12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一6标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盾构管片设计外径8 500 mm,内径7 7UU mm,厚度4UU mm,管片平均宽度1 600 mm,管片预制涉及主体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工程。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管片厂主要从计划预控、过程控制、纠偏控制三个管控环节控制施工成本。

  1计划预控

  计划控制是实施成本管理的战略中心环节,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1厂址选择控制

  管片预制厂厂址选择在水电、交通相对便利,避开居民密集区的新围仔区,紧邻盾构1#始发井(GDK33 + 951. 219)建设,合理的地理位置选择,既避免了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干扰,又缩短了管片运往盾构1#始发井的距离,降低管片的运输成本。

  1. 2技术方案控制

  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工艺作业,一条浇筑线,两条蒸养线。浇筑线投人5套模具,设计年生产能力约4 500环,充分满足区间隧道(GDZK33 +951一GDZK38 + 359)盾构掘进的施工。管片钢筋笼采用定制的钢筋笼加工模具制作,在保证钢筋笼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焊接效率。管片厂占地总面积约36 668. 5 m',厂区分为生活、生产、检测、存放区四个功能区,生产车间面积3 360 m',管片堆场面积9 450 mi,可存放管片1 300环。合理的技术及资源配置不仅充分保证了盾构掘进管片的需要,而且为工程队的施工成本安排提供了可靠的消耗控制依据。

  2过程控制

  钢筋混凝土管片生产包含管片生产和管片运输两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从工、料、机三类组成成本的主要要素着手来控制支出,找出成本差异,努力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2. 1人工费的控制

  项目部以下达施工任务书的方式与管片厂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以工种为对象(如混凝土工、钢筋工、维修工、储运工、机械操作工等)确定生产管片所需求的劳务工数量:定员管理人员13人、后勤人员5人、生产人员53人(不含管片制作上班、钢筋笼制作上班),其中管片制作上班、钢筋笼制作上班执行计件工资,按工程量计价,提高了劳务工的工作积极性及管片的施工效率,测定的人工费消耗定额为1 364. 17元/环。管片生产执行双班作业制期间,月平均产量250环以上,超额完成项目部下达的240环的月生产任务,显著降低了管片的单位人工成本。

  2. 2材料消耗的控制

  材料费占管片施工成本的77%左右,控制好材料费的消耗就掌握了降低成本的主动权。本标段管片生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材料成本。

  2. 2. 1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购材料规格

  管片厂在初期核算钢筋消耗的过程中,发现钢筋超耗较为严重,原因是用于制作钢筋笼主筋的钢筋采购规格为12 m,在加工后会产生3m的余料,少于1 /3的余料在生产封顶块钢筋笼时被使用,其余的钢筋余料只能做废料处理,造成钢筋浪费严重,使材料成本提高。针对此问题,管片厂改变了钢筋的采购策略,采取12 m,9 m两种规格型号钢筋组合采购,减少了钢筋的废料量,降低材料成本。

  2.2.2合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降低二次倒运成本

  砂石料料棚、混凝土搅拌站与生产车间相邻而建,混凝土通过通往车间的平行小车直接进人振捣台进行混凝土浇筑,降低了混凝土的运输成本,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场地布置见图10 钢筋采购进场,尽量做到一次性卸货到位,直接进人钢筋笼加工车间,降低了钢筋的倒运成本。

  2.2.3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降低库存囤积成本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和对材料市场的价格敏感度,合理编制材料的采购计划,尤其是钢筋及地材的采购,有效地降低了库存材料的囤积成本。

  2.2.4材料消耗的定量控制

  通过现场统计法,将施工现场分为管片制作上班、钢筋笼制作上班、混凝土拌合上班、起重吊运上班、维修上班、储运上班6个上班,根据各上班的作业量统计耗材,从而确定单环管片小型材料及机具的消耗定额,即钢筋制作上班小料及小型工具定额消耗为139. 92元/环;管片制作上班小料及小型机具定额消耗为819. 46元/环;将测算的定额消耗责任到内部上班,加强上班的成本管理,合理控制了小型材料及机具的消耗,降低了小型材料及机具因人为随意性的消耗。

  2.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施工机械使用费控制内容比较多,包括机械的不变费用(折旧费、大修理费、安拆费)及可变费用(人工费、经常修理费、燃料动力费),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降低机械使用费中的可变费用。

  2. 3. 1实施专人专岗责任制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定员定岗、不随意频繁变动,一是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培训费用,二是便于设备维护管理;对设备操作员做好相关交底,明确操作员的责任与义务,使操作人员管好自己设备,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不允许其他人员使用自己的设备以免带来经济损失;监督操作员人员做好机械的运转记录,在机械暂时停用时及时熄火,下班后派专员检查厂房机械设备是否全部断电、熄火,既能保证设备的安全又能减少不必要的燃油动力损耗。

  2. 3. 2以上班为核算单位核算机械费用

  将机械的燃油费、电费、维修费等物化消耗成本分解到工程数量中去,核算单环管片的机械消耗费,实行定额管理和控制,即钢筋上班定额消耗电费223. 73元/环,修理费巧元/环;管片制作上班定额消耗水、电费147.%元/环,附属油费C8. 89元/环,修理费20元/环;起重吊装上班定额消耗电费51. 53元/环,修理费为20元/环;混凝土拌合上班定额消耗水、电费50. 85元/环,燃油费53. 52元/环,修理费25元/环;防止人为随意性,合理控制机械的燃油、动力及经常修理费用。

  2. 4技术控制

  2. 4. 1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管片生产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减少管片的二次修复,降低成本。如生产前的原材料进场检验、试验质量保证措施,生产中的工序控制,生产后的管片堆放派专人负责管理,有效保证管片的生产质量,避免管片出现气泡、裂纹、破损等质量问题。

  2.4.2合理安排工期

  考虑到管片厂堆场达到饱和状态,适当的延迟管片厂生产工期,由双班转为单班作业制,春节期间合理安排职工轮休,减缓施工进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堆场的征地费用。 本厂生产的管片用于GZH-(}标盾构区间隧道段,在满足盾构施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工期,减少周转材料方木的总投人量,提高其使用的周转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周转材料的总投人成本。

  3成本的纠偏控制

  管片厂建立了以工程队队长为首的成本管理体系,核算员作为成本工作的主要管理人员,运用表格分析法对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按上班进行归集,统计实际发生额,按月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实际发生额与相应的定量目标成本作比较分析,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编制当月的成本报告,提交工程队队领导审核。

  管片厂根据施工情况先后与莞惠6标一分部修订了三次施工合同,能够保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消耗定额,使计划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报告数据失真,出现虚亏虚盈的不正常现象。

  4结束语

  管片厂的成本管理体系相对完整,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较之更精、更细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成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成本分析报告较完整但相应的考核体系太笼统,报告虽全面,但奖罚不能落实到个人,给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现场统计的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数据误差,统计出的定额消耗中已包含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导致确定的各上班定额消耗量存在一定偏差。

  建议:加强成本管理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及成本管理业务水平;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体系,制度的精细化决定执行的精细化。

成本管理论文13

  [摘要]在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企业成本管理是结合各作业模块开展的,重新设计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为保障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应从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发,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和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作业成本;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逐步融合,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各企业为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仅要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还要注重企业成本管理,深入挖掘整合企业管理资源,降耗节能,控制企业成本,力求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基于此背景,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实际市场环境情况,不断尝试构建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改进并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成本管理理论尚未构成完整体系,难以有效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亟待改进。笔者以作业成本会计为导向,从企业作业模块精细化工序管理出发,研究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新设计,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理论参考,全面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消除企业无效作业成本,发挥企业市场竞争中成本战略积极作用。

  二、理论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决策方法和手段而出现。作业成本法在成本动因理论指导下,基于企业基本作业活动对作业工作量进行确认、计量,进而以作业工作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计算成本的有效方法。作业成本法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工序,严格划分企业独立运作的生产实际工序,明确企业作业模块,结合成本动因理论,明确各工序作业的成本动因,制定各作业模块的目标成本,深度挖掘各项作业模块的成本潜力,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精准信息。

  (二)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子体系,通过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指挥、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成本进行指挥、控制的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为成本指挥和控制。成本管理体系是以系统管理为导向考虑研究企业成本管理,基于企业成本系统管理规律,对企业成本进行系统性控制,在法律法规适用性要求之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客户等相关方的使用要求,以降低企业成本,持续不断的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内在保证,也为企业外部证实成本管理水平。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利于实施企业成本管理,增强员工成本意识,降低企业成本,节约企业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三、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作业成本会计给成本管理带来的启示为:企业成本管理必须结合企业设计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物流阶段、销售阶段的整体过程成本实施全面管理,并且要将各阶段工作目标具体分解至各工作岗位。因此,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应以企业管理全过程为基础,结合作业成本会计理论,对各阶段作业活动进行确定后实施的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活动,在成本动因基础上进行各作业成本分配、归集。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重新设计应以作业成本会计为导向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工序的真实情况,将企业生产作业分割为不同的生产作业工序,明确为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三大模块下又划分为十个作业活动子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后,实现作业费用精细化管理,直接反映了企业各生产工序中作业成本的基本信息,为企业成本管理奠定基础,是企业成本考核的依据。

  四、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实施保障

  (一)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具备全新成本管理理念,在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对象涵括了作业、产品、成本中心、过程、客户等,多元化的成本管理对象思想,大大丰富了企业成本管理内涵,延伸了成本管理范畴,突破传统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内部视角,延伸至企业内部和外部结合的成本管理内涵。传统成本管理理念认为企业作业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开展的活动集合体,而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理念则提出企业作业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客户需求,在作业活动中是以资源的消耗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成本管理目标就不仅仅是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而是基于一定成本消耗水平,实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客户价值。作业成本会计导向成本管理理念,要求立足企业作业层面,深入分析作业成本,消除企业不增值作业,降低企业成本消耗,提高作业活动增值效率,力求实现最大化客户价值,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成本信息。

  (二)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中,作业和成本是对应关系,那么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就需要结合企业不同作业模块,制定各作业模块的成本责任中心,并制定基于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标准。在作业成本会计和标准成本有机结合下,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第一,在企业各作业模块工序中,作业势必带来资源消耗,那么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消耗分别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角度,对不同作业模块的作业成本进行标准成本管理;第二,企业生产产品的消耗作业工序,决定企业各作业模块工作能力,可叫做“约定作业能力”,相应成本为“约定作业能力成本”。那么可以有机结合成本预算管理和作业成本会计,设定成本管理标准。其中,成本预算管理是在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时,对作业成本消耗进行的数量描述,是实施企业经营有效管理的依据。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产预算、财务预算和销售预算,在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制定作业弹性成本预算标准,如流程属性标准、时间标准、质量标准和效率标准,其中流程属性标准是以作业成本会计为企业作业流程导向,制定作业流程标准;时间标准是企业各作业执行时间的考察指标;质量标准是在执行各作业模块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作业,杜绝因质量问题重复执行作业造成资源浪费;效率标准是衡量企业作业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最佳标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是管控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指明了企业成本管理方向。

  (三)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

  企业成本管理考核主体包括在企业各作业模块和作业活动成本发生时,具有制定、执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的各工作部门及成本管理中心。企业成本管理过程涉及到企业各作业模块的工序环节、各作业活动中心以及工作员工,因此要考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全方位、整体、全面的实施,进而明确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权限,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第一,从企业作业模块看,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生产作业各模块的实际工序开展的,那么成本管理考核的第一责任主体应该是各作业模块下实际工序的岗位负责人,企业应重点关注和考核各作业工序岗位责任人的成本管理执行情况,确保第一道成本管理的有效管控和实施;第二,从企业作业活动看,要严格把握各作业模块中不同作业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具体细化至各作业成本中心和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在各责任成本中心及工作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模块-作业-岗位”有效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实施作业模块自我监控及相互牵制,严格执行“谁控制+考核谁”,构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各模块、各作业相互交错、相互监控的成本管理网络。

  五、结论

  成本管理不仅是企业会计工作员工构建的财务管理体系,更是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内容。在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指出企业成本管理是结合各作业模块开展的,重新设计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从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发,提出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和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秀慧.作业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xx(7)

  [2]赵思怡.作业成本法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xx(6)

  [3]桂高山.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下组织内部成本会计探究[J].现代商业,20xx(2)

成本管理论文14

  关键词:成本核算 医院管理

  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1]。 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药费居高不下,政府、企业不堪重负,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医保制度改革迫使医院必须按卫生经济规律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方法,探讨了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1 医疗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它由以下6大类成本构成: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医疗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费用支出的数额、构成和水平,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费用的发生和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形成的成本所进行的核算[1]。 医疗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医疗成本核算方法

  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通常,医院在核算工作中,把各科室划分为项目科室和非项目科室。项目科室是指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确定为直接成本中心;非项目科室是指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确定为间接成本中心。80年代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研究,以及90年代的按病种医疗质量和成本标准化管理专题研究建立起一套较成熟的成本核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2.1 直接成本归集 成本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归集所依据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结果有密切关系。在医疗成本核算中常用以下归集方法:(1)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原材料费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按全院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计算。(2) 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影响医疗成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折旧标准,各医院做法各异。医院常用的折旧方法有: ①平均年限法:(也称直线折旧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医疗成本的方法。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房屋、图书、被服等折旧。②加速折旧法:是将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后期计提的少,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年限积数法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递减折旧率法,它在各年的折旧率是按每年递减而总和不变的原则计算得到。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而折旧年限短的设备。③单位工时数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作时数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的使用程度很不均衡而且使用磨损特别大的情况。如大型医疗仪器CT,ECT等。为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建立,促进医疗技术进步,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

  2.2 间接成本的分摊 间接成本具体实施分摊时,按受益原则将非项目科室成本向项目科室和其他非项目科室进行分摊。常用的分摊方法有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和联立方程法[2]。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地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目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已由完全成本法向制造成本法转变。完全成本法是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都计入成本的方法;制造成本法是把全部费用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将变动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费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作为总收益的减项。完全成本法不能反映出产品销售量和存货量的变化;制造成本法注重变动成本的收益,可以正确揭示本量利的内在规律,简化核算工作。鉴于两种方法的优劣,目前西方最流行的做法是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对外公开发布的基本财务报表,用制造成本法预测保本点、进行短期决策。这种做法称为“双轨制”,但“双轨制”工作量大,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提倡搞“双轨制”。专家建议日常的成本计算工作应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但可以用制造成本法制定目标成本,编制预算。如果将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按病种支付,那么医院就应当测算病种平均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预测保本工作量,加强成本控制。而对于医院的长期投资,如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就需要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

  3 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和发展

  我国医院真正将卫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用于医院经济管理也只有近10年的时间。对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多数专家和医院管理者倾向于以下几方面。

  3.1 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利用情况关系到医院经济发展。目前,多数医院把核算的重点放在以下几种设备上:MRI,CT,SPECT、心血管造影机、彩色多谱勒、B超和伽玛刀等[3]。

  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测算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每单位(一个检查病历)成本=分类系数×[∑(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变动成本×分类指数)][4]。

  除此而外,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参数涉及折旧年限、工作量、人员配备、日检查例数等。

  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属于医院内部的长期投资,其特点是耗资多,变现能力差。如果事先不经过严格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成本管理应从测算水平提高到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水平。同时还应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折旧率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评价指标与成本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考查投资效益。成本管理必须要经过预算-决策-计划-控制-评价一系列控制反馈活动,才能发挥其管理职能[5]。

  3.2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美国政府首先推行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期支付制(DRG),DRG对美国医疗市场诱导需求和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新的模型可以替代DRG。我国一贯实行的医疗项目收费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要求,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推行DRG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DRG的可行性研究[6],同时引进医疗资源消耗强度的概念改善DRG的不足,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公认的方法体系,而且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DRG还有待商讨。尽管如此,DRG仍是医疗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前使用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有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7]。有些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成本估算方法:成本相对值法,即利用部分已经核算的参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其未核算项目的成本相对值来推算所有未核算项目的实际成本。对该方法的进一步验证和评价工作还未见展开[8]。

  3.3 药品成本核算 目前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以药养医是药品费用上涨的根源,加之虚定价、高回扣的推波助澜,使得药品费用增长居高不下。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流通领域竞争秩序是即将推行的医保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目前,医院核算药品成本有差价率法和药品加成指数法。差价率法更适合医院财务工作程序,且将差价率分为购批差价和批

  零差价分别处理,可以清楚地看出政策调整对药品成本的影响,而有些医院简单地将药品加成指数定为15%,这就给虚高定价的药品以可乘之机。为解决此类问题,很多研究者近年来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等分析方法引导医患双方合理用药。现已有两家医院率先实

  行药品价格低进低出,这是适应医保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医院药房的“暴利时代”终将结束。药物经济学评价将在确定基本用药目录、建立新的补偿机制中担当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成本核算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目前多数医院将核算重点放在大型医疗设备、药品和科室承包上,虽在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停留在“摸家底”、算奖金收入的水平上,院科两级核算多是“一切向钱看”。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医院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成本意识不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二是单纯讲求经济效益,将成本核算引入歧途,三是我国尚未建立更高层次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建议医院若有条件,可以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医疗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分析它与以往核算结果的异同,不断摸索经验。1999年即将启动的医保制度改革工作,是医院管理者的压力,但也是改革契机,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未来竞争中领先。

  参 考 文 献

  1 田文华,张晓玉 主编.军队卫生经济理论与方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51,174

  2 陈宁姗,刘兴柱,董树山,等.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间接成本的分摊方法.中国卫生经济,1996,15(2):40

  3 医院诊断和治疗仪器使用规范及成本测算课题组.医院部分诊断设备成本测算调查研究概述. 中国医院管理,1997,17(4):13

  4 迟宝兰,陈育德,兰宇曦,等.医院设备成本测算研究方法简介——可行性与可靠性评述.中国医院管理,1997,17(5):51

  5 李远木,杨国仁.论医疗成本的控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135

  6 黄慧英.诊断相关分类法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3):131

  7 马 骏.医疗项目及病种医疗成本核算.中国医院管理,1997,17(1):60

  8 张 辉,刘兴柱,于宝荣.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相对值方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中国卫生经济,1998,17(6):46

成本管理论文15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一起来看看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摘 要

  成本费用是衡量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它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成本费用控制在促进企业提升经济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消耗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提出对策建议,对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成本费用 制造费用 质量成本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年代,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调整经济结构等的影响,传统的机械制造业进入了寒冬,市场加速萎缩,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大多数企业处在关门倒闭的边缘。脱困减亏,如何脱困,怎样减亏,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在目前大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不仅要“开源”,更要“节流”。“开源”就是不断拓展新的市场,争取新的用户;“节流”就是从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管控入手,清仓挖潜,不断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下面谈一下笔者对成本费用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作用的一些认识。

  一、成本费用管理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成本费用是衡量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它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成本费用控制在促进企业提升经济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消耗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实施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增加收益就得降低生产成本,只有利润提升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企业的成本高低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价格。只有在减少成本的情况下,才能降低产品的价格,企业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第二,实施成本费用控制可以在制度上有效地保证企业财务与各项物资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还能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需要更新

  企业没有形成高度重视成本费用的企业理念。领导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不够重视,仅仅把成本费用管理看成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认为降低运营成本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普通职工无关。一线工人只是被动地执行企业所制定的工作规范,成本意识淡薄,控制成本费用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二)原材料采购成本较高

  由于公司主要从事非标产品的生产,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受产品品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有的设备生产所用材料材质要求特殊,而且用量较少,使得部分原材料进货渠道受限,只能从中间商处采购。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的品种较少,造成材料采购成本较高,影响了产品的成本;有些外购件因客户指定供货商,虽然价格偏高,但考虑合作关系不得不采购,这也是物资采购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三)人工成本较高

  生产单位辅助人员较多,生产单位从事一线的生产人员占比较低,激励机制不到位,使得一线人员工作的热情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工成本占比偏高。

  (四)制造费用管理失控

  由于没有安装相关计量仪表、器具,生产单位所用水、电、压缩空气、天然气、暖气没有结算依据,只能靠人工估算,使得相关费用不能准确归集到生产成本中去,造成产品实际成本不准确。

  (五)技术创新不够

  满足现状,不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产品更新换代工作滞后,生产的产品都是“大路货”,没有核心技术,产品没有竞争力。工程技术人员对新技术吸收、消化的能力不强,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墨守成规。对旧的生产工艺没有改进,使得生产过程中机、物、料消耗较多,人工成本较高。

  (六)质量成本较高

  由于技术不成熟及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工人责任心不强等因素造成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使得工厂内部质量损失增加,外部质量损失加大。

  (七)预算执行不到位,期间费用较高

  预算管理的理念淡薄,缺乏与预算管理考核相配套的科学管控制度和措施,日常工作中随意性较大,使得期间费用管控的难度加大,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居高不下。

  三、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领导重视,增强全员成本意识

  有些领导认为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别的部门无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也是公司成本费用控制不见成效的原因之一。要做好成本费用管控工作,一是要转变观念。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公司所有的部门,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二是要得到公司高层领导的支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以支持,保证公司各项成本费用管控文件、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是宣贯和落实。充分利用公司电视台、报纸、广播站等宣传工具,宣讲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意义。制定奖惩政策,让每个员工牢固树立降本增效不仅对企业有利,还和个人的收入息息相关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二)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1)实施“货比三家、招标采购、按质论价”的原则。对大宗物资采购,原则上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对稀缺物资可以从经销商处采购,但一定要货比三家;对超过采购限额的,一定要招标,经公司价格委员会审核后方能采购。

  (2)物资采购应避免舍近求远,非专用材料、备品备件或用户指定的供应商等特殊情况以外。尽可能做到就近采购,以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及损耗,降低采购成本。就近采购还有一个优点,如果外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便于与供应商沟通,及时调换处理,以减少对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

  (3)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估工作,减少一般型、杠杆型供应商,开发、扶持瓶颈型、战略型供应商。加强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让供应商参与企业早期新产品的开发,以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4)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

  (5)探索全球采购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运输及物流成本越来越低廉,因此要创新采购模式,引进国外合格供应商,打破国内瓶颈型供应商的垄断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不断降低采购成本,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三)加强完善物资出库及领料制度,把控机物料消耗额度

  (1)实施限额领料单制度,严格按照工料计划领料,及时办理余料退库手续。

  (2)严格按照工料计划表进行发料,除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工艺发生变动等特殊情况,经公司生产副总审批可以补料外,其余情况一律不允许发料。

  (3)加大修旧利废和以旧换新工作力度,特别是各类机加工工具,要定期回收重复利用。电焊条的发放严格执行用焊条头领用新焊条的制度,杜绝丢失和浪费。

  (4)设立库管处,将采购部原有的材料采购兼保管职能进行剥离,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

  (四)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降低薪酬费用支出

  (1)完善薪酬管理办法。生产车间可以实行计件承包制,按质按量取酬;职能处室按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分类,做到不同岗位,不同贡献,不同薪酬。加大绩效考核的比重,让职工的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紧紧地挂在一起,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2)实行定岗定编,减少冗员。清理长期休假不在岗人员,杜绝吃空饷的情况。压缩职能处室的人员数量,压缩非生产一线员工数量。非公司总经理批准,生产一线职工不得转岗到辅助岗位和管理岗位工作,使员工安心工作,避免技能人员流失。

  (3)减少机构设置,将管理职能相近的处室进行合并,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员配置,减少工资性费用支出。

  (五)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材料消耗

  (1)优化产品结构,对公司现有的产品逐一进行梳理,不断完善,改进现有产品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比例。

  (2)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消化和吸收,改进和优化现有生产工艺流程,研究新材料和代用料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减少产品制造过程中材料费用、人工成本的浪费。

  (3)加强工料计划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库存材料、原有工装进行施工,使原材料能够充分得到利用,减少库存材料资金占用。

  (六)完善质量管控相关制度的设立,减少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

  (1)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想让客户满意,必须拿出质量过得硬的产品。公司要完善质量奖惩机制,对长期为保障企业产品质量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忽视产品质量,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的要严肃处理,做到奖惩分明。

  (2)加强对外购半成品、外协加工件的质量管控,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把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供应商进行清理,如给企业相关产成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的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索赔和追偿。

  (3)加强对制造工艺的改进工作,研讨新工艺、新方法,并将其及时地运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减少因工艺不成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加强员工队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牢记质量是企业生命线这一信条,在日常工作中严把质量关。

  (七)加强预算控制,降低期间费用

  (1)加强对各部门费用的管理和考核。严格控制差旅费和办公费、招待费支出,利用平衡积分卡模式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完善奖惩措施,对费用超预算的单位须总经理批准方能予以调整。

  (2)加强对水、电、风、气的管理,做好计量器具安装工作,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加强企业筹融资工作,做好年度、月度资金计划,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减少应收账款、存货的资金占用,在保证公司资金正常运转的同时,努力减少筹融资费用支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要想达到20xx年成为制造强国的奋斗目标,现有的产业需要不断进行重组整合。企业要想在改革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必须开源节流,加大对成本费用的管控力度,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最终在激烈的生存之战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唐在富.企业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 王淑敏.工厂成本费用控制[M].人民邮电出版社.

  [3] 肖大寿.有效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M].云南大学出版社.

  [4] 徐大座,王组场.全面财务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成本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成本管理论文08-08

成本管理口号10-22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通用11篇)05-25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精选16篇)05-25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02-25

企业成本管理名言06-27

加强目标成本管理12-08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经典】07-2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