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论文
摘要: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许多人背负着就业困难的巨大压力,因此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进行分析,找出其发展的困境,寻找解决的办法势在必行。本篇文章将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培养;困境
就业信息不通畅,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让人才培养直接与市场需求相背离,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为了减轻就业压力,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意义重大。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1.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背离
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相关计划之中可以看出,在进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主要侧重于对基本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操作技能的教授和考核,为我国各管理阶层输送一定的管理人员及市场规划人才。根据相关的硬性规定,该专业主要是大学本科四年制,主要侧重于本科教育。但是对于整个不断变化着的市场需求来看,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市场的需求没有做到吻合。
在数量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直接涌向我国各大管理阶层,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管理阶层的人员已经趋于饱和,因此无法容纳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从质量上来看,在大学本科的四年教育之中,学校进行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之时,将专业知识的授予以及基础能力的教授作为教学重点,并没有真正的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只是高分低能,面对信息化,高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今,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丰富化多样化,因此掌握单一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直接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陷入就业压力之中,进而也影响到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1.2方向定位较模糊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大学本科之中的一级学科已经走过了接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实际上看该专业的整体发展还呈现着不成熟的状态。在许多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进行授课的重点大学之中,教科书的选择及制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不仅包括地理学经济学,同时还涉及到土地管理以及生态环境规划,这些分类广泛的学科的确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全能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从执行的效果上来看,过于广泛的教科书定类,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整个系统处于十分分散的状态,老师无法围绕核心来进行授课,学生也无法了解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作为教科书的辅助教学用具——实践技能培训也没有和教科书进行统一,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因此既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有效的检验,同时也让学生的整个实践操作缺乏具体的专业知识依据。
因此不管是国家规定的专业教学目录,还是相应的实践技能培训,都没有进行较为清晰的定位,不仅仅给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同时也使得许多老师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过程之中没有较为明确的方向和依据可循,因此可以想象,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怎么能与人社会的实际需求对口。
1.3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在进行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需要辅助予以相应的实践教学,但是该专业实际上很少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的连接,因此直接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在接受完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之后,学生无法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因此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让自己学以致用。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
2.1调整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学科的大体分类来看,该专业属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这就要求学校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之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此来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连接。
除了需要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定位之外,理论教学的目标定位也必不可少。针对教科书科目体系混乱涣散的现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校把握住整体的学生培养计划来进行核心的定位,从之前的管理人才培养到现在的规划人才培养,在选择教科书时应该以管理类的科目为核心对象,以此来进行发散。
2.2分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因材施教是人才培养之中最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对于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来看,则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行不同层次的培养。不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是该学科具体划分为管理类,操作类和规划类,因此在进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可以根据这三类大体的方向来进行具体的把握。对于管理类的专业方向来看,在第一阶段需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整个动手操作过程之中,既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效果,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际动手相结合,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对于操作类的学生来看,在书本知识及实际动手两个方面要进行权衡,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当然一定量的书本知识也必不可少。对于规划类的学生来说,主体应该放在专业知识的授课上面,培养学生的统筹规划能力,让其掌握专业知识的精髓,另外规划类的教学方向尤其需要避免纸上谈兵,因此还需要辅助一定的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之中找出与自己头脑意识不相符合的实际状态,以此来作为重点知识进行攻克。
2.3建设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不管是对哪一个方向的分类教学来看,操作能力需要放在优先位置。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学校应该从课程设置,措施完善以及企业合作三个方面来努力。
2.3.1调整相应的课程比重。在进行课程课时设计时,不仅需要保证足够量的课时,还需要平衡好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学时设置,以标准的48学时为例,管理类专业来说,专业课时应占到1/3,实践课时应占到2/3。
2.3.2完善实践配套措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实践场地以及实践工具的完善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实践配套措施上投入足够的资金,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措施,既保证专业知识受到有效的实践检验,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办法进行解决。
2.3.3与企业进行合作。现在校企合作成为了诸多学校寻求长足性发展的关键途径,尤其对于工科院校来看则必不可少。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之中,不仅能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让学校进行针对化的教学,让学生的知识真正的能够学以致用。除此之外,与企业进行合作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真正实现专业对口。
3.结语
因此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来看来看,人才培养方向的偏离,模糊的定位以及实践操作的缺乏成为了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的原因,因此,要想从这些困境之中走出来,不仅仅需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还需要树立较为清晰的目标,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04-29
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05-02
科层组织管理的困境及出路04-30
民生自助的困境与出路04-27
哲学教学的困境、成因及出路04-26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中的困境与出路04-29
休谟的证词还原论:困境与出路04-26
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04-29
当代人格的困境与出路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