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论文

时间:2023-05-03 01:36:45 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高校管理 依法治校 制度建设

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必须实施依法治校。本文阐述了依法治校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述了高校管理必须适应形势变化,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出了高校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以加快依法治校进程,不断高校的管理水平。

  依法治校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全民素质教育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的整体水平,维护广大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增强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近年来,高校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依法治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管理还是一个弱项,依法办学的理念还很薄弱,依法治校的水平还不高,这就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牢固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不断推进依法治校,以加快自身的发展。

  一、依法治校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校主要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法律来管理学校事务,具体地说,就是指学校各级管理者依据国家法律、部门法规和学校自身的规章制度,从事办学活动,依法管理学校口]。依法治校是新形势下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开始审视学校教育核心、高校主体等问题,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转型中一种自觉不自觉的选择]。学校良好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持学校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秩序的重要保证,是调动、发挥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一)依法治校是实行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具体体现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人才之家,科学之家,高等教育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原则。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需要由高质量的民主和谐的创业环境。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充分满足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让他们知校情,参校政,督校务,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积极性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让他们所思所想所需所要充分展示出来,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使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得到具体落实。

  (二)依法治校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学校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必须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师生对校内事务的知情权、批评权、建议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保护师生的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合法权益,是高等教育保持内在活力的关键和最终动力。高校离开了教职工的辛勤劳作和严谨治学,就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高校中极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教职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普遍存在着“官本位”现象,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被扭曲,极大地损害了教职工的自尊心和教学、创造热情。要扭转这一权力异化现象,惟有依法而治。

  我国高校实行收费改革以来,高校收费猛增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乱收费现象,广大学生和家长不堪重负,学生的受教育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都有所下降。有些高校制定的校纪校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处罚学生随意性大,学生权益受到侵犯,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因此,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是依法治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迫切需要依法治校

  近年来,在高校中,由于缺乏法制,许多方面无法可依,也有许多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校园环境缺少一种浓郁的民主和法制氛围。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校务公开等各方面都缺乏规范正当的程序,出现了一些乱象,这些乱象反过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制缺乏、缺漏并轻视法制的结果。“往往是换一个书记、校长就换一套做法,法律、法律、法规、章程常常被束之高阁,人治观念根深蒂固”。为此,建立健全以法律、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基础,以学校章程和一系列合理合法、规范正当的校内规章制度为运作标准的法制系统,变人治为法治,依法治校,是既出质量又出效益,既治标又治本的战略举措。

  二、适应形势变化,确立依法治校理念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施。做好依法治校工作,对于扎实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教进程,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快捷地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有力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2003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各大高校均开始加大对依法治校理念的宣传力度,各地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各高校依法治校工作进程不一、作法各异,对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由于计划管理的惯性尚未完全根除,高教管理的制度、理念、策略、措施等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向市场化、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迈进的步伐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比前几年翻了几翻。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学校不同程度上存在管理秩序混乱,办事缺乏规范正当的程序,随意性大;行政管理系统的权力意识重,官治人治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近年来,高校学生状告母校的事常有发生。学生把母校告上法庭,一方面说明了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上不健全,还有漏洞。因此,高等学校党委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治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使学校的管理合法、规范、有序。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快依法治校进程

  (一)完善依法治校的机制建设

  实践证明,制度建设是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不为领导人的更替及其意志的改变而改变,是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中,应当明确政府的责任是宏观调控,高校自身的责任则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建立“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民主管理”的格局。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依法治校工作的责任制度,成立一个由学校主要领导、校内有关部门如工会、纪检监察、教务处、学生处等负责人组成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及时了解和解决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问题,明确机构,责任到人,归口管理,综合协调本校依法治校的相关工作。

  (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办学章程

  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制定的全面规范学校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教育教学、人事、财务活动等重要制度的自律性基本文件。在依法治校实践中,学校章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它是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化、系统化之后的产物;其次,它又是学校内部的“小法律”,在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中处于纲领性、全局性的“母法”地位,其他规章制度的订立应以它为依据。因此,学校章程在校内系统规范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必须在党委和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专门成立起草制定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的工作机构,如政策法规研究所等,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准确理解和及时把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提高章程和各项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章程过程中必须注意2点:一是学校章程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小法律”,须对涉及学校全局性、长期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应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对学校工作中的常规性、倾向性问题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有效实施和监督;二是学校章程必须符合国家上位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得与其相抵触。

  (三)依据章程,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制度体系的建设要服务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在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的原则。高校要在章程的统领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党委和行政议事制度、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决策和研究工作的程序,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以贯彻执行,以保证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民主和科学;建立领导分工负责制度和奖惩机制,增强领导的责任感;建立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术管理、组织人事管理、财务资产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建立融教育、服务、咨询、保障为一体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同时,对不符合实际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文件,特别是以学校党委、行政和校党办、校办名义发布的、直接涉及教职工和学生权益的文件,要及时清理、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规章制度与文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使管理者置于法规制度之下,使法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实现校内各项工作有序管理,依法而治,全面提高管理效率。

  (四)着力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

  高校的发展和具体运行,如果离开了有效的民主监督,法律和制度的执行就不能得到保障。因此,民主监督是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能够促使高校各级干部严格依照法律和制度办事,能够防止一些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也能够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着力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应当成为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强化学校的民主监督,可以在以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加大各种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即加强党委对于学校监督工作的领导,强化上级部门、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二是开辟各种监督渠道,方便师生员工的监督,如开辟校园网、设立各种信箱、建立申诉机构和投诉机制等。三是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扩大校务公开范围,便于师生员工充分了解学校管理的各种信息,实施有效监督。四是建立各级干部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制度以及教职工参与干部考评制度,使干部的管理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下。

  (五)不断提升干部的法律素质

  干部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管理中能否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关系到依法治校的实施状况。因此,高校干部的法律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依法治校的根本。这些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很强的法治观念。一个干部能够自觉地按照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学校事务,必须确立较强的法治观念,如法律至上观念、民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同时必须摒弃人治的观念,如权力至上观念、官本位观念和等级观念。其次,熟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一个干部能够依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就必须熟悉所处理事务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最后,具备依法办事的能力。应当看到,高校管理的事务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加以规范,实施管理的结果都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管理本身就是运用法律和制度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所以,高校干部必须学会运用法律和制度来处理管理中的具体事务。

【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学生权利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依法治校论文05-01

运用清洁生产理念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05-02

依法治校活动方案04-28

依法治校高中作文04-30

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研究论文05-02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05-02

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04-30

应当确立经济伦理的生态理念04-30

浅论从哈珀校长的治校理念看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在美国的论文05-02

依法治校自查报告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