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词的社会学意义论文
词汇作为语言要素中最为积极、活跃而且敏感的一部分,反映着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反映最为直接。新词是指反映新时期、新观念、新事物的词语,或是在原有的内涵基础上衍生出新意的词语。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新事物、新观念、新现象不断涌现,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词,大量的新词给汉语词汇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使得词汇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新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日常语言词汇,更能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内容和材料。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新闻报道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常用方式,新闻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具有和词汇一样的敏感性和反应迅速性,能以最快的速度对社会生活的新发展、新变化,当前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理论加以报道。在报道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新观念、新思想的同时,新闻也积极传播随之产生的大量新词新语。在新闻报道中,新词新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电视新闻在不断实践“三贴近”和探索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被业内称为以“民生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节目———“民”指民众也就是老百姓,“生”指生计也就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事情———这类定位于报道普通百姓身边事、关心百姓生活事的新闻栏目和新闻报道,内容多为百姓日常生活,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浓厚,它第一时间报道百姓身边事,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这类节目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如《南京零距离》、《都市现场》、《阿六头说新闻》,这些脍炙人口的民生品牌栏目成为地面收视的王牌军,甚至超过上星频道成为收视冠军。
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口语化、有亲和力、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生活。大量使用汉语新词是民生新闻更贴近普通民众生活的信号,是吸引广大受众的一个重要“武器”,这与新词的来源和特点密不可分。汉语新词,或来源于新生事物或新的思想观念,这必然是广大民众所好奇和关心的,如克隆、托福、卡通、艾滋病等;或来源于旧词新用,如“老板”一词,原是私营企业主、企业领导的一种不正式的俗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还包括了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学校校长等“一把手”以及学生导师。又如“效应”,原是一个并不常用的专业术语,近年来通过语义泛化,构造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族,如“经济效应”、“名人效应”、“轰动效应”、“负面效应”等。汉语新词还可能来源于方言俚语、网络动漫、港台海外,这些词语的使用能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产生文化心理上的“认同感”,如“的士”一词,来源于港台,传到大陆后很快流行起来。“的士”指的是“出租车”,但是这两个词语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却不相同。“的士”来自英语TAXI,这个新词显示出现代气派,有时尚的意味,用这个词来替代“出租车”,反映了民众追新求异的心理趋向。
“的士”后又简化为“的”,从而产生了“打的”、“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词语。在民生新闻中,大量鲜活的新词的运用无处不在,形容生意兴旺、事业发达,说“火”;形容年轻女性外貌漂亮而且光彩照人,说“靓”;形容清新可口、令人喜爱,说“爽”;感到尴尬说“囧”;觉得带劲说“给力”;吓人、让人觉得恶心说成“雷”;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发展壮大起来的叫做“山寨”;把热爱某项活动的人群或人说成“某某族”或“某某客”;把为履行某种义务而失去自由的人称作“某某奴”等。这些新词新语或是运用在新闻标题中,或是掺杂在报道、评论的语言里,或是出现在节目里采访双方的交谈口语中,这些新词,不仅丰富了民生新闻的语言,使其更有表现力,还将这种新闻形式的“以民为本”的传播理念,“平民视角”的叙述方式,报道的“快捷”、“新鲜”的“亲民”特点更好地体现了出来。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汉语新词在民生新闻中的使用更是充分表现了新词是民众的话语,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
一方面,许多新的思想观念的传播、新生事物的出现和认识,最初常常并非通过系统的思想形态和理论阐述以书面形式来完成,而是通过一系列乃至一个个看似孤立存在其实却有各种关联的反映新观念、新事物的词汇(新词)的产生、传播、流通、潜移默化实现的,从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当社会迅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些新的思想潮流应运而生之时,新词责无旁贷地成为新的思想观念得以在广大民众中传播的途径。一般人最初未必完全理解这些词汇、概念所代表的知识和思想观念的全部内容,但并不影响他们对这些思想和事物的了解认识,他们同样可以在视听或者使用有关词汇与概念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接受一些知识和一种基本的思想观念进而传播,为这种社会思潮的发展、对新事物的认识推波助澜。并且,在现代文化环境中,一旦新词进入流行文化中,尤其是进入媒体领域中,大部分民众就会仿效进而高频率地使用它,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老土”、“落伍”,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影响正常的社会交际,这使得现代人更追随语言的变化。“从众”心理以及现代交际的需要,使得率先使用新词语的人群具有社会和语言上的优越地位,因此,当体现新事物新思想的新词新语出现时,人们会在交际中积极使用、传播它,很快地不自觉地让新词进入媒体的视线中,引起媒体的充分关注,进而出现在各类反映民生的新闻节目语言中。
另一方面,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新词新语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汉语新词也表现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民生新闻是反映民众生活的第一声音,新词新语出现其中,才更能体现出其“第一现场”的本质。可以说,没有新词新语这一“民众话语”,民生新闻也不具备说服力。另外,汉语新词在民生新闻中的使用传达出新闻话语权下放的信息,表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理念的进步。
长期以来,新闻媒体给广大受众的感觉是“高高在上”,是“官方”的喉舌,而民生新闻则一改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成为题材内容上选择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报道立场上采取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采取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使用民众话语的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闻领域体验式采访、融入式采访、闯入式采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样的采访方式使被采访者获得与采访者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新闻话语权对调,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以交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大众传播由单向开始向双向传播转变,传统的新闻语言风格悄然发生变化,为追求亲民的传播效果,大量的新词新语出现在节目中,新闻语言的表述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口语化和通俗化色彩。新词新语已经不再是不能登新闻媒体“大雅之堂”的市井“小众语言”,民生新闻给了新词新语这种最具表现力的语言要素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展示新生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最好的舞台,这是新闻媒体在传播观念上的一大进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
新词为民生新闻增加了亲民、新鲜、时尚的色彩,电视传媒也使新词传播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两者的结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语言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泥沙俱下,在民生新闻中新词的正确使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汉语新词中有些不但具有时代性、富有表现力,而且符合语言规范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反映的是不健康甚至低俗的文化和思想,会起到混淆视听、污染语言环境、传播劣质文化的负面作用。这就要求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者和主持人具有较好的语言素养,语言既要新鲜有活力,又不能哗众取宠,流于粗鄙放肆;既要个性亲切,又不能装腔作势、媚俗花哨。
参考文献:
1:汪幼枫:《现代社会的语言趋异及其社会学意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喻国明、赵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瓶颈突破方式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9)。
3:汤天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电视新闻交流》,2011(1)。
【汉语新词的社会学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探究-基于171条汉语新词语的社会学分析10-18
汉语新词新语及其规范07-05
汉语新词的调变与顺应08-10
新词语猛料的意义及其变化07-11
汉英词义关系与汉语新词新语英译对策08-01
对外新闻报道中汉语新词的翻译08-01
当代汉语新词语语素的表义关系考察07-11
图式理论与翻译标准-论汉语新词的英译问题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