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推行分银行的困难剖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银行终身造就选课制学分认证管理
论文摘要:“学分银行”的推行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但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就业导向的针对性要求与“终身造就”的矛盾;“选课制”发育不充分;学分认证和互认机制不成熟;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提高。
“学分银行”是高等职业教育(下称高职)改革的发展方向。“学分银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包括灵活与开放的人学制、转换制、学分制、课程制、学制以及评价制等在内的弹性学习与教育的制度安排,其中学分制和课程制是主要标志;狭义可称学分累积与转换信息系统甚至仅指学籍管理制度。本文取其广义,以使视野更宽、思路更广、研究更深人,提出的问题更具现实性。我国的“学分银行”才刚刚起步,其发展现状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效不大。一些学校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未深人到教学理念重塑、教学体系重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转换等纵深环节。“学分银行”的推进步履缓慢,显然是受到诸多困难的影响与制约。本文拟对此略作剖析。
一、协调高职就业导向的针对性要求与“终身造就”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实质是高职关于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的价值取向。高职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既定方针政策,而不是临时性过渡措施。作为就业导向的教育,高职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针对某一岗位(群)的需要即就业的岗位需要,以本岗位(群)所具备的能力为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学,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不过,高职发展仅停留、满足于此很不够,还应成为劳动者转岗、轮岗、再就业乃至终身学习的重要必经环节。高职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所要求的持续、综合的能力提升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它体现了人才发展的后劲。高职要获得更大发展,必须提供具有发展潜力和弹性的学习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同样,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对高职全面、持续、健康、长远发展的特别意义也毋庸置疑。故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应成为高职发展的动力。高职不仅要解决有“一技之长”即可上岗、顶岗的针对性问题,更要使受教育者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变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职业的改变,有从一项职业很快转换到另一项职业的能力,将一个职业岗位的就业转变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实现从“终身职业观”到“终身就业机会观”的转变。而这种现代职业观的养成不仅有赖于高职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解决,更依赖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学分银行”是基于知识经济时代或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全新学习方式,代表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旨在为受教育者学习什么和如何、何时、何处学习提供选择。“学分银行”的实行,为“非连续学程,往返式学习,终身造就”的新型教育模式的实行提供了可能。而高职应成为与各种教育与培训体制模式和形式相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若单纯、片面地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高职院校在推行“学会银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两者的矛盾协调问题。这一矛盾的解决,不仅事关“学分银行”的推行成效,而且事关高职就业导向定位的全面落实,更关系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社会的人的全面塑造。目前,高职院校在处理这一矛盾时,往往顾此失彼,从而使“学分银行”的推行举步维艰。
二、‘.选课制”发育不充分
自由选课,灵活发展,多角度延伸的“选课制”(或“选科制”)是“学分银行”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必须为购买者—学生提供量足质优的“物品”,允许学生得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他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课方式、每学期修读课程门数等。如果选修课数量不足,则无课可选,如果其质量不高,则学无所获,从而重蹈“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覆辙。要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赖于设计出既符合教学内在规律,又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因而课程“超市”或“自助餐式”的课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而这又取决于教育、教学资源可供配置的能力和状况。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很难适应这种需要。第一,从课程体系看,一些学校仍沿用传统的“三段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施教学,对综合性、个性化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重构认识不足,落实不力,措施不到位。第二,从课程结构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开出的选修课种类较少,比例偏低(一般在10%一15%以内),且选修课的班次少,相当部分的课程不能保证每学期都能开出,学生选课冲突多,余地小。第三,从教师队伍素质看,相当多的教师由于直接来自普通高校(调入或毕业后工作),受其学科型教育培养模式的束缚和影响,尽管专业定位明确但知识结构单一;更遗憾的是,其中很多教师从此再没有真正走出过校门,加之由于所在学校对其培训和实践素质培养缺乏应有重视,其实践经验不足甚至全无,知识更新也很慢。这些导致他们无法具备不断开出新课的能力,更谈不上一人同时开设几门新课。不仅如此,教师的数量也跟不上新需要。第四,由于经费欠缺,硬件设施捉襟见肘。“学分银行”的精髓是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学习,要求必须提供及时灵敏、保障有力的各种配套服务。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室资源(数量、规格等)、机房、实验室、实训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设备以及食堂、住宿、浴室等后勤服务设施都无法满足这一需要。第五,资源共享程度差。尽管一些高职院校“挤”进“大学城”与其他普通高校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但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思想影响,加上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高职事实存在的“信任危机”或“质量歧视”和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高职院校实现从校际到市域内、到省域内、到全国的资源整合,并实现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对接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三、学分认证和互认机制不成熟
学分由于较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的量和质,因而被用作知识消费者(学生)和知识提供者(大学)之间进行交换的“货币”。学分通兑被认为是“学分银行”的最高境界,但必须经历从学分认证到互认到通兑的循序深化、通畅的过程。这一机制的世界级典范当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1S)。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分机制建设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原因有六:第一,学分设置及质量标准很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高职院校各自为阵,自定政策执行的情况很普遍。从分散走向统一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第二,学分累积与转换信息系统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不力,应用推广不够。第三,学分通兑系数难以确定。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分互认较为困难。一般其内部的学分互认问题较易解决,但这种互认要扩展到与其他教育形式,特别是与普通高校的贯通衔接有相当的难度。原因在于高职本身长期以来发展的薄弱和人们对职业教育有意或无意的“另眼相看”。这种事实存在的“学分不等值”的背后是学校天然固有的所谓“贵贱之分”。第四,没有测算出能及时反映课程知识变化的课程学分年利率。目前各地推出并大力推行的“学分银行”有关法规中,大多有关于学生学籍或学分有效性的年限规定,按终身教育的理念和随到随学的现代学习观要求,目前提出的“一旦超过规定年限,所有合格课程学分都失效”是不科学的。其实,这充其量是打了折的“学分银行”。第五,学分审核的绩点效应把握有差异。各校关于绩点效应涵盖的内容、等级标准、算法等有较大差异。第六,“银行”的业务流程不熟,监管不严。真正的“学分银行”,应既有“存分”又有“贷分”。“信贷学分制”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精神,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二但现在的高职院校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操作人员,特别是教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对从“存分”到“贷分”的整个“银行”业务流程不熟(如“存分帐户”和“贷分帐户”的管理;存贷环节,特别是贷分程序的处理等),监管也不严,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学分银行”的实施演变成要么“不伦不类”,要么“依样画葫芦”,而体现不了自身的特色
四、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提高
“学分银行”的推行,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第一,变定量管理为变量管理、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使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的难度都成倍放大。“学分银行”打破了原班级建制的管理模式,削弱了班级管理的功能,淡化r班级的集体意识,使得原来以班级管理为基础、以系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定量管理变为以单个的学生为主体的变量管理,管理的复杂程度加大,假定一个班有40一50个人,则复杂程度最少扩大40一50倍_如果一个有2001〕名学生的学校全部实行“学分银行”,就有2001〕种教学和学生学籍管理档案(设定每个学生的学习形式都不同),其管理难度不言而喻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生管理,要求教学和教学管理由面对班级整体转为面对学生个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多种学制的并存,学籍班和教学班的并存,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况的复杂化等,都对传统的“整齐划一”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第二,“学分银行”推行形成的生源与学制的多元化(全日制、部分学习制;在校生、在职生;农民工、一线工人;夜大生、函授生、周末生等)与教学资源单一、有限的矛盾,会引发质量的多元化,即参差不齐与“学分银行”所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矛盾。生源的拓宽,“订单培养”的实行,有利于衔接“进口”和“出口”,然而资源的短缺和管理能力的不足,会使这种衔接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第三,培养成本成倍提高。“选课制”的充分发展,要求课程“超市”的建设,教学和生活设施的配套、完善,教师的引进、培养、聘请等都同步跟进。但这些需要大量投人。学生培养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必然促使高职院校考虑其产出的效应。显然,如果这种投放与产出比例失衡的话,其推行“学分银行”的积极性和动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第四,社会的认识误区和政府的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跟不上,也增加了“学分银行”的推行难度。受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社会、甚至家庭对学生提前毕业、中途创业或就业、延期毕业等有种种认识误区;一些用人单位对此也颇有微词,从而对学生的就业和社会评价产生不利影响。人事、劳动、物价、社会保障等政府有关部门也未能为高职院校推行“学分银行”及时“保驾护航”。如人事部门(含人才交流中心)对实行“学分银行”下的户口迁移、档案存放的政策,物价部门关于收费的有关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关于社会保障的法规和制度等,未能结合“学分银行”的新要求作适时的、合理的调整。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以学年为单位收取学费的老办法,已不适应以学分为计算单位的管理要求。学年制的收费制向学分制的收费制转变,无论在政策上还是操作上都有很大难度,还存在与今年教育部关于收费“一费制”的最新政策相协调的问题。另外,若实行“学分制”收费,按选修的课程收费,则学分的收费问题很可能给校际资源共享及其开发进程带来障碍,因目前无论在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学分与学分之间的价格都是不等值的,收费也就存在很大差异。
【高职院校推行分银行的困难剖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分论文05-02
高职院校章程建设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对策论文05-02
高职院校英语论文05-06
高职院校体育论文05-06
切实推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05-0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05-02
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05-02
农林高职院校的农业推广论文05-05
高职院校创新环境优化论文04-27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论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