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论文
学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应该不断反思人生的意义。对此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假使我们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他的人生境界说就是专门探讨人生的意义的。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时更认为全 部 的 哲 学 问 题 都 是 为 了 提 高 人 的 精 神 境界,因此其人生境界说更成为他的整个哲学观中的核心理念。虽然学术界对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已经有了许多出色的研究,不过从意义的角度来加以重新探讨,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以及人的生活。
一、冯友兰论人生境界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的人生境界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觉解、境界和工夫。这里我们择其要点简介如下:
(一)觉解:境界的发源
根据冯友兰的'境界问题源于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 如其有之,其意义是什么? 其所谓意义的意义是什么? 此即是问:其所谓意义一词,究何所谓?”冯友兰认为对意义的追问不是简单地通过查看字典就得到的,像一般人为了想知道词语概念的意义时所做的那样。在他看来,事物的意义有多种,如指某一事物或人的行为的性质、其所可能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所属的类别等等。这些都是事物或人的行为表现了某种“理”的方式,是“理”的具体体现。只有对某一事物或人的行为的这些方面有所了解,才能说对该事物的意义有所了解。此“了解”即是“解”。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了解,就说明该事物对他(她)有意义。如果他(她)再进一步对自己的“了解”有了“觉”或“自觉”,就可称之为一个人有了“觉解”。了解要依赖语言概念,而自觉则无需概念,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直觉”。
(二)四种境界
在冯友兰看来,每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觉解不会是一样的,有程度上的不同。这导致人们之间对整个宇宙人生的觉解都出现很大的差异,也就使得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意义都大不一样,由此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境界。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境界。如果作一个大体的分类,境界可以分别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三)工夫:提高境界的修养方法
在冯友兰看来,境界是会变化的,一个人不会一劳永逸地处于某一种境界当中不动。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即指人很容易受到影响或牵制,从而从某一高的境界堕入某一低的境界之中。即使一个人想维持在某个境界中不变,也需要花费一番工夫或努力才能做到。尤其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属于精神的创造,而不是自然所给予人的礼物,就更不容易达到了。这意 味 着 人 需 要 不 断 地 觉 解,以 提 高 自 己 的 境界。就像儒家传统思想中强调“工夫”对人的成己成圣的重要性一样,修养工夫在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中也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二、境界与意义的开放性
境界是了别意义空间的方式。人的经验生活就是意义发生的过程,也即意义赋予的持续性活动,在其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意义世界。由于经验生活是一个面向未来、面向未知领域的无限历程,这也意味着意义空间本质上就具有无限的、动态的开放性,因而境界也同样既有无限丰富和多样的可能,在现实的经验历程中面向未来和未知领域无限地活跃或生成,而不会有静止或完结的时候。
三、工夫与意义的澄明
工夫是指提高境界的修养方法。而境界的提高在于意义的丰富。可是意义的丰富却不是自动生成的,而需要人的努力,即提高人的意义赋予能力,以不断破除现实的限制,拓展自己的意义空间。
【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论文】相关文章: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探析07-18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12-03
冯友兰境界说和冯契智慧说的比较研究07-14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论文01-20
儒学的人生境界论07-18
古诗词中的人生境界02-09
浅谈萨特的人学辩证法论文05-06
宪政界说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