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心理安全的长春市高架桥下部空间设计的建筑工程论文
摘要:高架桥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它是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导致城市区域化发展不均衡,阻塞两侧功能空间联系,降低沿线商业价值,影响人性化的街区尺度和行人的安全出行问题。通过分析长春市具有典型特点的高架桥下部空间形态类型,即点状交汇型、线状延伸型和复合型三种空间类型的现状,从心理安全的角度出发,为高架桥下部空间环境设计提供策略。
关键词:长春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心理安全
为缓解交通压力,长春市新近修建的“两横三纵”快速路,结合原有立交桥,初步形成了立体交通系统。但也带来了导致城市区域化发展不均衡,阻塞两侧功能空间联系和降低沿线商业价值,影响人性化的街区尺度和行人的安全出行问题等问题。
对高架桥下部空间使用及通行人群心理安全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安全感、领域性和可识别性三种,高架桥下部空间环境设计充分考虑心理安全因素,会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乃至城市生活的宜居性。高架桥下部空间影响人们心理安全的因素有:(1)高空坠物危险;(2)交通事故危险;(3)被动行为危险;(4)主动行为危险等。
从高架桥的组织形式与空间关系的角度,可将具有典型特点的长春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分为点状交汇型、线状延伸型和复合型三种。以心理安全为视角,从三种典型空间模式出发,是高架桥下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有效途径。
1.点状交汇型高架桥下部空间心理安全调研及设计策略
长春市点状交汇型高架桥主要有宽平大路与开运街交汇段、临河街与卫星路交汇段、东风大街与春城大街交汇段等区域。其中宽平大路与开运街交汇区域较为典型,如图2-1所示,该空间是以多种立体的交通方式交织于一体,构成相对复杂的点状交汇型空间,人流与车流易交叉,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问题。
1.1宽平大路与开运街点状交汇型空间心理安全调研
1.1.1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轻轨三号线及铁路线在宽平大桥下方穿过,人行步道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由于缺少防护栏杆及警示标志,行人存在跌落危险。高空坠物方面,宽平大路沿线快速路下方行人穿行,存在雨水管及积雪脱落隐患,给行人的安全感带来影响。
1.1.2影响领域性的因素。轻轨宽平桥站,大量行人出入,商贩活跃,人流与车流产生交叉,使该区域领域性模糊;由于高架桥下部空间两侧为机动车快车道,没有较好规划停车场,出入停放即影响到了中间穿行的行人,同时也影响到过往车辆通行,并且存在乱停车问题。
1.2宽平大路与开运街点状交汇型空间心理安全设计策略
1.2.1针对影响安全感的设计策略。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段,城市道路边缘靠近轨道一侧易存在跌落桥下的危险,应加设防护栏杆并且满足人们安全感的高度,应设置可识别警示标牌。行人穿行高架桥下部空间时,设置引导标识将人流集中,并在上方舒适高度设置限定保护措施,或沿街种植矮树以防止高空坠物给行人出行带来的心理影响。
1.2.2针对影响领域性的设计策略。轻轨站出入口商贩活跃,应结合周边商业网点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必要的绿化带,利用植物景观避免人流交叉带来的安全隐患。高架桥下停车混乱,为提高桥下空间的利用率,可根据城市车流复杂情况,利用围挡或绿篱进行出入口及停车范围的限定,还应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减少出入停车场的车流与城市机动车道来往车辆的干扰。
2.线状延伸型高架桥下部空间心理安全调研及设计策略
长春市线状延伸型高架桥以南部快速路、东部快速路、轻轨四号线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南部快速路与轻轨三号线前进大街站处为典型,如图3-1所示,该部分是集城市道路、轻轨线路及高架桥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连续、线性的空间,针对产生的空间层次关系并没有较好的解决复杂的交通现状,不仅会影响到城市区域划分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人们出行的心理安全。
2.1南部快速路与轻轨三号线线状延伸型空间心理安全调研
2.1.1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如前进广场公交车站,设置在城市机动车道一侧,影响了候车乘客的安全出行,同时公交车进站也会影响正常行驶机动车的安全。
2.1.2影响领域性的因素。如轻轨线路的设置,将城市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开来,并将城市进行阻隔,限制了行人的穿行,容易产生区域发展不平衡。
2.1.3影响可识别性的因素。如卫星路下沉机动车道,在车辆驶出出口时容易与行人产生交叉,并存在视觉盲区,影响人们的安全出行。
2.2南部快速路与轻轨三号线线状延伸型空间心理安全设计策略
2.2.1针对影响安全感的设计策略。公交站台设置在车流较为集中的区域,城市道路退让一定距离设置公交站台,可以减少公交车进站对正常行驶机动车的影响,人们穿行机动车道时,也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2.2针对影响领域性的设计策略。针对轻轨三号线与城市道路的结合问题,在合理的距离加设过街天桥,既有利于人们穿越城市道路,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又增加了区域的联系,避免了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隐患。
2.2.3针对影响可识别性的设计策略。在接近下沉道路及隧道出口时,由于视觉盲区及光线干扰,人们对过往的行人容易猝不及防,产生交通事故,在出口处到达地面一段距离处都应设置限制穿行的低矮绿篱,再加设可识别警示标牌,提醒过往行人通行及警示车辆注意行人,提高人们的出行安全。
3.复合型高架桥下部空间心理安全调研及设计策略
长春市复合型高架桥以南部快速路与西部快速路交汇段、西解放立交桥、普阳街与景阳大路交汇段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南部快速路与西部快速路交汇段为典型,该部分是集城市道路、轻轨三号线、南部快速路与西部快速路下沉段相交错所形成的既有点状交汇型特征,又有线状延伸型特征的综合性开放空间。在该复杂而又庞大的交错空间当中,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安全出行问题,还会影响到人们对城市的整体空间意向。
3.1南部与西部快速路交汇段复合型空间心理安全调研
3.1.1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如前进大街下沉段快速路上方行人,缺少适当高度的防护措施,容易产生跌落危险,影响行人的安全感,还会导致用地浪费。
3.1.2影响领域性的因素。如前进大街下沉段南向出口,横跨设有过街天桥,虽然解决了人们穿行的安全问题,但设置的位置并未有效的解决周边人群的生活需要及提供相应的便利,容易产生街道两侧的发展不平衡。
3.1.3影响可识别性的因素。如人们通过复杂的复合型空间,不同年龄段会表现出来不同的心理压力,缺乏给人们导向及引导作用的可识别性标志,使该空间的环境吸引力大打折扣。
3.2南部西部快速路交汇段复合型空间心理安全设计策略
3.2.1针对影响安全感的设计策略。避免行人跌落桥下的问题,在原有维护高度,加设半封闭网状围挡,满足人们的安全舒适高度,还可在特殊位置,易跌落侧利用绿化及低矮绿篱限制行人靠近,既减少了该部分空间的浪费,又起到了美化作用,还使过往的行人心理安全不受影响。
3.2.2针对影响领域性的设计策略。过街天桥位置不理想的设置,可以通过绿化隔离带设置,重新组织人流的集散,限定通行的路径并对行人的视线进行引导。在空间允许的范围内,加设城市家具及小品,让人在行经至天桥时拥有舒适的步行体验。
3.2.3针对影响可识别性的设计策略。处理复杂的空间环境,为人们营造可识别性的环境尤其重要,适当加设彩色铺装,亮化照明及绿化植被的搭配,可以有效的引导人们识别并穿行繁琐的空间,还可以营造更好的城市氛围,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几分色彩。
4.结语
长春市高架桥从下部空间形式出发,主要体现为点状交汇型、线状延伸型和复合型空间,其下部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安全感、领域性及可识别性几个方面,从心理安全出发,从安全感、领域性及可识别性等方面对高架桥下部空间进行改善,可有效提高高架桥下部空间环境的安全性、认同感、舒适性和功用性。
【心理安全的长春市高架桥下部空间设计的建筑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设计管理建筑工程论文01-07
《壮观的高架桥》教案设计08-25
高架桥墩柱模板设计与计算04-28
北京阜石路高架桥设计04-30
设计管理建筑工程论文7篇01-07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论文05-01
浅谈公路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04-28
北京南站高架桥西侧立交的选型与设计04-27
东坑分离式高架桥优化设计05-01
浅议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的对应关系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