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教学中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路径探究的论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 直白的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方面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欣赏文学作品。在初中阶段目标中又再次具体地对阅读做出了如下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见, 阅读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处于就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力图以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谈谈古诗词阅读鉴赏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阅读; 欣赏; 鉴赏; 古诗词;初中教学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但又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就要教会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文学鉴赏应该从形象入手, 感受形象的情感, 接受艺术的感染, 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有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够再现文章所表现的情绪, 这样才算进入了鉴赏的境界。
就不同文本, 阅读起来其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散文, 要理解文章中的人或事物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文章组材的特点, 体会文中精美的语言;阅读小说, 要了解故事情节,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阅读诗歌, 要把握全诗的内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句的意境, 感受诗句的节奏。
古诗词鉴赏方法基本的有5种:理解古诗词意思、内容鉴赏、语言鉴赏、情感鉴赏、写法鉴赏。
一、理解古诗词意思
首先要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明白词语含义的途径有:一是诗、词、曲中使用的典故;二是一些词语的语境意义, 这些语境意义常和一些修辞手法连在一起。理清句子结构的方法有:一是将互相关联的景物组合起来理解;二是理清正常语序, 再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诗句的语境意义从一般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上下文有关联词语要联系起来理解;二是要联系作者或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体会诗句中的意境要在脑海中浮现作品所叙之事、所绘之景, 能设身处地曲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感情基调, 通过想象去理解所抒之情。此外, 要善于抓住“诗眼”来理解。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用了典故,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很容易根据书本下面的注释体会到词人以古人自比, 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这层含义。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古诗。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 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 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 听到邻人吹笛, 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 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 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 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这一联两句古诗都分别用了典故, 学生根据书上对“闻笛赋、烂柯人”的解释自然就能体会到这句话是说作者自己在外二十三年, 如今回来, 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 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 觉得人事全非, 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 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 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 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二、语言鉴赏
语言鉴赏就是要揣摩诗歌中的词语, 领悟它在诗歌中的作用或者道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或者表现出景物的特点。体会词语, 体会诗歌的意境, 品味诗词 (曲) 中语言的形象性和凝聚性, 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作用。如《归园田居 (其三) 》“草盛豆苗稀”的这一句抓关键词“盛”与“稀”让学生理解, 学生自然就知道两者形成了对比, 说明了作者不善于种田。“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中抓重点词“晨、月, 理、归”,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体会到这句诗是写作者辛勤劳作了一天的意思。
三、内容鉴赏
诗歌内容大致可分为:写景、叙事、哲理、抒情等。对写景的赏析, 要表现出画面的特征, 要注意虚实结合。哲理赏析, 要阐明诗句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抒情赏析, 要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特点。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结合诗句, 找出写景和抒情的诗句, 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发现, 前一句写景, 后一句抒情, 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思乡之情。
四、情感鉴赏
诗歌的情感内容大致可分为:友情 (送别诗) 、思乡、思念亲人或朋友、爱国之情等。在赏析中, 不仅要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 感受与其他诗歌的差异。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其中“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句, 诗人书写惜别之情, 劝诫友人只要存在真挚的友谊, 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关山月》中“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就是表达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直白的表现爱国之情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
[2]鄂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初中教学中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路径探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古诗词教学探究04-29
古诗词教学的探究04-30
探究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05-01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04-29
长笛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学探究05-01
提高物理教学成效的探究与尝试04-26
提高数学教学论文11-04
新课标中如何提高活动与探究课的实效性05-01
在教学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情商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