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使用西师版教材的几点体会论文
新课标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而我区正在使用的西师版教材更是充分体现了“突出审美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和弘扬民族文化,注重开放性”这几点。那么,怎样使用好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教材,让学生体会到西部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重视音乐实践,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地结合,使音乐教学的过程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呢,下面,我以“快乐的三峡娃”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没有过的生活实践教师应努力借助其它手段帮助学生建立。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快乐的三峡娃”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领略三峡的美丽风光,了解三峡工程,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是欣赏歌曲《大山里的学校》和《雀尕飞》、歌表演《上学啦》、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等。在备课时,我感到城市里的孩子对三峡移民比较陌生,让学生了解浩大的三峡移民工程,感受移民孩子欢欢喜喜搬进新修的移民小学和搬进新家时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习本课的基础。我把让学生了解三峡移民作为切入口进行教学。首先,介绍三峡工程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峡工程吗?(请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三峡工程),然后我再请学生看介绍三峡工程的课件后小结: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有几大作用;一是防止洪水,二是可以大量发电,三是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为了修建三峡大坝,无数的三峡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来到了陌生的地方重新建立新家。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移民,我画了简笔画,学生通过生动的简笔画明白了因水位的上涨导致移民的家园被淹没,所以只有搬到位置较高的地方建立新家。总之,让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拥有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情感上更能引发共鸣,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平等交流。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结果呢?学生们在那种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演练下,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不论你在课堂上给他欣赏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我乐于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感悟。在歌表演《上学啦》的分小组创编过程中以及在学习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的时候,我总是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多一些体验,少一些讲解;这种师生之间心灵相通、情感交流后的学习成果学生更易接受,让音乐课堂成为了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凸显教材的地方特色。
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人,他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在欣赏《雀尕飞》的教学中,我先通过方言儿歌让学生感受移民儿童搬到新家后的喜悦,并感受到地方方言的特有魅力,体验到西师版教材浓郁的地方特色,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欣赏歌曲时,学生通过体会三峡工程的宏伟、壮观,进而更深一步感受三峡人民为跨世纪的三峡工程让出家园的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和朴实无华的高尚品质以及对三峡远景的向往。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三峡移民为修大坝让出家园背景离乡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的崇敬,从而使美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谈使用教材的几点体会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材使用策略例谈04-30
关于导学案使用的几点体会04-25
谈汽车故障诊断的几点体会05-02
谈农药的使用05-02
谈新课程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05-02
新课程下的教材使用及学习体会04-30
谈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的几点体会04-29
谈幼儿古诗学的几点心得体会04-25
谈做好家长工作的几点做法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