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黄岩栽培技术的探讨论文
1选用基砧优异的良种种植
黄岩本地早种类颇多,按叶型分有小叶、大叶;按果肩分有单肩本地早、高肩本地早;按种子多少分有多籽(核)、少籽(核)本地早;按果皮厚薄与纹路分有粗纹(花)、细纹(花)。此外还有杂交品种红肉柑、刘本橙等品系(材料)等。这些品种(品系)以小种、细纹薄皮、少核为鲜食的最佳种质。但少核本地早抗溃疡病能力弱,安全营养种植技术难度大,面上推广存有一定难度。良种不一定产出优质果实,因为还需有优质的砧木予以保证。研究证实,酸橙砧TSS<枸头橙砧<小红橙<枳壳砧,同比,枳壳砧的TSS高出酸橙砧的2%以上,枸头橙砧、小红橙砧的1%以上。从多年的丰产优质果园试验得知,枳壳砧+细纹薄皮本地早接穗嫁接是优先推荐组合,次之为枸头橙砧+细纹薄皮本地早,酸橙与任何种质组合生产的果品都不适宜当前市场鲜销。因此,优异品种与优异砧木结合是决定果实品质与市场畅销与否的关键。
2以树定产、以枝定果
黄岩本地早是个极性生长比较明显的品种,枝叶顶端丛密下部较空,由此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这样,要对每个植株进行承载量的合理评估,改变凭经验种橘的做法。要对每一植株的产量视品系和长势、树龄进行合理定产。中庸树势是保证稳产的基础。产量设定后,决定落实修剪枝条、疏花疏果或保花保果的具体工作时间与操作指标。
3强化修剪、审慎环割
本地早存在树性不稳现象,因而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为此,生产上的普遍做法是环割与压梢并举,但并不适合成年投产树。基础工作必须有产量的控制,然后对大小年结果明显的植株采取割一年停一年的做法,使植株综合抗性增强。年年环割属于违背植株生长规律,等于掠夺性经营,那样不但枝条易受大风折断,而且伤口愈合慢导致天牛等各种虫害和树脂病等各种病害的侵袭,诱发植株感病死亡。因此,要根据树势,做到一保粗壮,二求矮化,三能均匀疏散透光。对此,要根据透光情况进行相应修剪。在环割与修剪产生矛盾时,要依树修剪,能剪不割。确需环割时以达韧皮部的深层为宜,以不伤木质部为临界指标。
4间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多效唑对压梢促花效果确实作用明显,但其负面效应大于正面影响。主要是使用多效唑的植株枝条生长细弱、纤长。虽然花多果多,但疏花量倍增,无奈又要使用疏花剂疏花,接着用赤霉素(九二○)疏果、保果。由于上述原因,农民们又往往采用三十烷醇薄皮增糖。那样连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造成农化品在树体和果实含量累积,这些被消费者称之“人造果品”,不但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他们对于安全性产生质疑。
5多用磷钾肥,不用三元复合肥
要改变以三元复合肥作为全年肥源的重点,复合肥不能作为基肥,仅作补肥、追肥使用。要以有机肥为基础,尤其是混合使用饼肥、畜禽类骨粉。一般来说,年产量50kg/株的植株,需要低度人粪尿沤制后的饼肥5~7kg+骨粉3~5kg在采摘后15d内以用量2/3进行洒施覆土;同样,小暑时用1/3的施肥量。夏季要生草保湿降温,采前80d左右除草还园壮果。对于氮肥一般全年用尿素1kg,除与前2次混合施用外(400g/次),一般在9月初再酌情与硼砂、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或液施1次,以200g/株为宜。土壤矿质营养含量变化应2年一次抽样检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调整营养元素,可参考氮∶磷∶钾=1∶0.8∶1.19的推荐标准进行。对缺素识别,必要时要在合作社或当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对土壤的pH进行检测,以6.0~7.0为宜。
6保证果园干湿有度
果园强调干湿有度的梯度变化,湿度不能在85%以上,温度要控制在32℃以内,最低温度不能超过-5℃。对此,立地条件为平原水网地带的,先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排灌设施要完备。从集约经营理念出发,夏季要有条件地生草保湿降温,在9月初结合施肥后10d内进行薄膜覆盖,一般以白膜为宜。这样,既可使肥力减少流失,又可加快肥力转化速度,使果园下部反射光增加,碳水化合物转化速度加快,保障果实生殖生长,利于提早着色成熟。
7交替安全用药
坚持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原则。对一些蛾类采取灯光诱杀的办法进行,对洞内的天牛、钻心虫等以人工捉虫为基础,然后采用涂药厚膜有效封口,使之不用药或少用药。农药的使用量常年以5~7次为宜。病虫防治力求兼治。主要病害是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黑斑病,主要虫害是红黄蜘蛛、诱壁虱、粉虱、木虱、黄圆蚧、褐圆蚧、矢尖蚧、蚜虫、尺蠖、花蕾蛆、卷叶蛾、天牛。防治时应以生物农药为基础,适当使用低毒性农药。注重混配,交替使用同类药物。在整个防治时期,采后清园除虫治病是十分关键的时期,每年应用5°的石硫合剂清园。清园时应在果园干燥时进行。综上所述,本技术探讨的是在黄岩本地早原产地原黄岩县(现分黄岩、路桥、椒江三区)种植范围内的相关技术。由于本地早原产地规模远不及江西省与湖北省,因此,各地对于本地早的种植管理应该把种性特点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种植技术、种植目的紧密结合起来。栽种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品系,掌握种性特点,否则管理起来适得其反。本地早的优质高产管理技术既不能套用宽皮柑橘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完全照搬本地早原产地的管理方法。但在安全管理措施上是值得借鉴的,不能为了生产高产、高糖、薄皮、少核的果品而采用非安全措施。要注重传统农艺的创新改造,如对施肥技术的改造。黄岩本地早之所以闻名全国,除了种性特点外,主要是肥水管理的及时到位。当地做法是“种田猪栏河泥,吃补老鸭高丽(人参)”。每年冬季或初春当地农民都要给橘树进补有机肥。此时,把河沟里的淤泥掏上来作为补给橘树的营养,这是橘树有机肥最基础的来源。可惜,现在持续这一做法的人少了。因此,果实品质下降在所难免。我们引导合作社在黄岩橘区把传统方法进行创新改造。如在路桥区加强与城市环卫部门联系,筛选无毒污泥进橘园,从而既解环卫部门垃圾处理之急,又为产前获得政府部门贴补施肥创造机会,可谓一举多得。这一做法在交通方便的果园已经悄然兴起,它对果实品质优化有着重要影响。
【黄岩栽培技术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04-29
老芒麦栽培技术探讨05-02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04-30
地膜香瓜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探讨05-02
安徽省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探讨04-27
黄岩蜜橘作文05-01
黄岩蜜橘作文07-26
黄岩的蜜桔作文09-03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论文11-21
探讨隐患及解决对策的论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