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把握合作交流契机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论文
一、 精心设计,讲究实效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问题都通过学生去合作完成的,那么何时让学生合作完成,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呢?我认为学生合作学习一般适合于这样两种情形:一是所涉及的问题的难度教大(如探究型问题),不通过合作学习难于完成;二是所涉及的问题对学生的认知上是互补型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认知上得到互补。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好合作讨论的问题。
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重要问题。围绕重点内容的得出展开合作交流,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针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设计一些讨论题,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为生动、具体,从而使知识成为思维的必然结果。如在讲分数应用题中工程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加工300套校服,甲服装厂需要15天完成,乙服装厂需要10天完工,如果甲乙两厂家合作,几天可以完成任务?”然后小组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根据以前学过的算术方法列出算式:300÷(300 ÷15+300÷ 10)=6(天);然后教师把第一个已知条件改成加工600套校服;依次改为900套、1200套、1600套 、1套……学生在不断的讨论和试作中认识到无论工作总量怎样变,工作时间不变,其结果总是不变。然后给出这样的题:“一批校服,甲服装厂需要15天完成,乙服装厂需要10天完工,如果甲乙两厂家合作,几天可以完成任务?”学生会根据讨论的经验,轻松 的做出1÷(1÷10+1÷15),师加以点拨,学生很容易接受了行动解题方式。这个结论是同学们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总结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的学会了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的解法。
⒉新旧知识迁移时用合作交流 不少知识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似之处,若能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或思维方式迁移到新知识上去,学生更具有探究新知的欲望。此时,如果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去交流,可驱动学生的思维并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24÷6=( )÷3=( )÷1,指明让学生填空是应用了什么性质。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是“除法商不变性质”和“分散的基本性质”,然后我让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把复习题的除法算式改写成比,即:24:6=12:3=4:1,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有怎样的变化,进行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通过交流,学生将已知的内容很自然地迁移到未知的内容上去,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使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致,学得牢固,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依赖于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
⒊解惑释疑用合作交流 解惑释疑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密集性。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思考:(1)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圆的直径和半径?(3)元旦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对院的认识更清楚,更完整了,这也标志着本节知识的融会贯通。
⒋解决探究型问题时用合作交流 探究型问题的难度教大,不通过合作学习难于完成或者得不到比较完整的结果。这时候学生迫切希望得到协作,此时安排合作学习,学生定会全身心地投入。例如百分数应用题的浓度问题,把含酒精42﹪的酒精溶液30千克,稀释到含酒精15﹪的酒精溶液,可得到溶液多少千克?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做法,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酒精含量不变。 这种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的结论显然比教师的直接灌输更有意义,多了一次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的机会。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更正探究,可深化知识,增强了辨别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生的几个注意点:
⒈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合作小组”;
⒉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要使得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羊式”的,要组织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⒋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总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 特别要注意的是绝不能让合作交去“牵”着学生走,不要以为交流多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参与率就高了;更不能用合作交流代替一切学生的独立思考。否则,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质量就会下降,合作学习也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合作交流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需要时合作才是合作的最好时机。
【把握合作交流契机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合作模式探索的论文04-27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合作学习模式初探的论文04-27
高校公共体育合作式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4-27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论文(通用6篇)09-28
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04-28
小学美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04-29
论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契合策略04-29
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04-30
合作与交流自我评价01-07
合作交流自我评价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