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造环保产业产学研模式 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论文

时间:2023-04-30 12:19:3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打造环保产业产学研模式 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际环保产业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分析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的建议。

浅谈打造环保产业产学研模式 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论文

  关键词: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产学研模式

  我国在经历了依赖高能耗产业来提升经济高速发展却造成自然环境遭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惨痛教训之后,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断升温。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明确支持;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时代背景下,环保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曾一度十分严重,于是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环保产业伴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在不断壮大,产业领域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各种有利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下,环保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已基本上涵盖了从环境污染治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产业支撑,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相对于世界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而言正处于成长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涵盖了环保设备的生产和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绿色产品生产等多个领域。目前,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有3万余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业收入总值近10000亿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约14000亿元,约占GDP的1.5%,比“十五”期间提高了0.2个百分点[1]。环保产业中已拥有一批骨干企业,他们是产业中的中坚力量,在电厂烟气脱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污水治理、除尘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方面带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仍较低,仅为1.5%,同发达国家5%的比例相比差距还较大。同时,我国的环保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数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以致出现了一面是大量的污染需要治理、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而另一面则是中国的环保企业尚未成气候,发展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环保企业数量众多,但尚未形成一定规模

  根据有关调查,截至2005年,全国环保产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规模经济单位有7954家,占环保企事业单位总数的68.4%;1500万~

  5000万元的中型规模经济单位1899家,占总数的16.3%;固定资产大于5000万元的大规模经济单位1770家,仅占总数的15.3%[2]。这种环保企事业单位总体上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的状况,与环保产业高投入、高回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是不相称的,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挣扎于生存的边缘,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不注重技术创新,也将很难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环保企业数量众多而个体弱小,也说明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还未充分发挥,竞争中还存在着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3]。

  2.2技术开发能力弱,外部竞争压力大

  虽然有些环保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也组建了研发队伍,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环保企业科研能力还很薄弱,要么产出的产品是技术含量不高,要么主要依赖于进口技术和设备,并没有自己的原创技术储备和技术专利。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虽然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于良莠不齐的环保企业而言,研发实力弱的企业考虑到投资效益的问题根本不可能真正进行原始的技术创新。由于环保技术开发投资大、风险大,一般的企业难以承受,也就缺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动力;加之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劣质技术和产品充斥市场,使优质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而言,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直接后果也必然是先进设备和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在加入WTO后,环保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越发加大加快之时,外国企业有大举进军我国市场、争夺国内市场份额之势,使我国尚未发展完善的环保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3环保科研

  与生产实际脱节

  目前国内大多数环保企业自身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部分的环保科学研究工作还是主要由专业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承担。由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在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研究成果价值的判断和应用前景的预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很多先进适用如节能技术的投资风险较高,经济效益在短期内难有显著表现。许多中小企业囿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也就缺乏转化这些技术的积极性,导致这种主体模式所产生出的科研成果在实际的生产应用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埋头研究出的成果少人问津而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则是有明确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环保企业却无研发和创新能力生产出来。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严重滞后[4],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我国环保企业尚未成为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无力进行技术储备和革新的客观现实。各方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的效率都不高;宏观科技管理政策、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与现行发展形势不太适应;优秀人才及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要实现环保产业中的产、学、研结合还任重而道远。

  3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立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的定位,对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指标和要求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资金投入约为1400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64%。“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保持了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5],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达

  8800亿~10000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

  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6]。目前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力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项经济政策也为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环保产业和环保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机遇。在主要依赖高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环保产业中,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整个产业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角逐环保市场的重要砝码,而在此进程中更要加强对产业亟需解决和突破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领域开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攻关,逐步引导环保产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对自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不断产出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通过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加快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逐步淘汰落后的、低产值、低产能的技术和产品。 3.1鼓励和引导环保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合作

  环保产业的出路在于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和市场规范化。环保产业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决定了环保企业更需要加强与拥有高科技基础研究成果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也即产学研合作。但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环保企业生存的空间而言,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更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应成为该模式的核心,成为合作中技术创新的主体,摒弃以前的由科研院所或高校单独搞研发,企业直接应用成果的模式,彻底改变单纯依赖买入技术生存的局面,真正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我研发能力的提高。共建的研发中心既可设在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内,也可以设在企业,但更提倡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以带动和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共建的研发中心应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并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方能适应市场的选择与发展。

  3.2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

  据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煤脱硫脱硝等共投资了约6000亿元,而这些设施的运行费用也需要6000多亿元;“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7]。严峻的环保形势同时也意味着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而作为实施环保产业的最终策动力和执行主体的环保企业要想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站稳自己的位置,则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对大型及中小型环保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准确定位。对于大型环保企业而言,通过上市、兼并、联合以及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培育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组建环保企业集团,使之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对于中小型的环保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选择好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3.3发挥名牌产品的优势,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

  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企业争创名牌的意识,借助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注重对引进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中,高校或科研院所与环保企业都应走出自身固有的活动区域,注重更为紧密交流和实质性的项目开发合作,环保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研发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实际运作过程中各方都应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智力成果,并注重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产品和方法的交流,以获得更多的技术与市场。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品牌战略意识的培养,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产品和技术的宣传,创造名牌效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无形价值。

  3.4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搭建经济协作平台,协调行业发展步调

  行业协会是政企联系的纽带,应构筑平台,让行业协会成为行业创新的牵头者。环保产业主管部门应与环保产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合作,组成产学研联合的力量,统筹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分领域、分行业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由行业协会组织,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龙头企业的基础力量,以市场化的方式组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共同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并力促科研成果顺利对接、转化;同时,行业协会也是行业发展的协调者,应组织会员企业共同研究、商讨发展大计,协调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行业内企业相得益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李黎,李华友.我国“十二五”环保产业的展望与发展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4):38-41.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服务业发展报告[DB/OL].北京,2006.7.

  [3]王世汶.中国环境产业“黄金十年”的挑战与机遇[J].环境保护,2011(8):14-16.

  [4]乔寿锁.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8(3):22-24.

  [5]赵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财富,2011(7):14-17.

  [6]正点国际.2010~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B/OL].北京,2009.

  [7]刘启风.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J].中国环保产业,2010(5):7-9.

【浅谈打造环保产业产学研模式 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04-30

致力打造环保产业创新特色镇04-26

陕西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模式05-02

环保产业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探讨04-27

论产业环保化与环保产业化04-30

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04-29

浅谈环保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与我省环保服务业发展04-29

环保产业的研究与探讨04-29

环保产业发展研究04-28

环保产业的研究与探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