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

时间:2023-05-02 08:17: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

  "模式"的本义是"事物的标准样式",在现代汉语中,常见于"商业模式、安全模式"等语境中,在这些语境中其含义是本义的引申,指的是"符合事物规律的运行机制".[1]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

  纵观创新教育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是具有自由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教育是以现代创造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树立人的创新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塑造人的创新人格的教育,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2]

  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模式是指符合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规律的运行机制。工业设计专业是应用性、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专业,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人才培养规律复杂,专业建设难度较大。国内没有成熟的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低下,学生、社会和教师都不满意,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根据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设计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特征包括:强烈的设计欲望、执着的设计精神、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敏锐的感受能力、良好的审美能力、自如的表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掌握多类型创新方法、丰富的设计经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鲜明的个性。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是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追求创新设计、自我完成创新设计、自我实现创新设计人生。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法、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1 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兼备科学、美学、技术和艺术素养,掌握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知识,养成工业设计专业技能,能从事产品设计和设计管理,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2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

  (1)激发设计欲望

  教学意义:设计欲望是学习设计的动力之源。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愿意学设计,做设计。

  教学内容: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师和成功产品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设计。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参观企业、参观设计公司、与职业设计师交流。

  教学安排: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认识实习、工业设计讲坛。

  (2)培养设计精神

  教学意义:设计精神决定设计态度,设计态度决定设计行为。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树立执着、自信和献身精神。

  教学内容:人人都是设计师;工业设计大师;设计就是锲而不舍,不断超越自己;树立为设计奋斗终生的理想。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设计训练、设计大师讲座。

  教学安排:工业设计概论、为自己设计、工业设计讲坛。

  (3)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意义:促进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是每个人的使命,更是设计师的使命,站位高远。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明白是社会和自然界养育了我们,促进社会和自然界的美好和谐发展是设计师的天职。

  教学内容:工业设计的最高理念、社会使命、经济使命、文化使命、美学使命。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讨论、设计案例、参观企业、参观设计公司、设计大师讲座。

  教学安排: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认识实习、工业设计讲坛。

  (4)培养市场洞察力

  教学意义:设计师要了解用户和市场,设计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用户和市场决定的。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对用户和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识别出市场机遇。

  教学内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企业对产品的定位;商场的销售状况;识别市场机遇。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人群调查、企业和商家调查、销售大师讲座、销售体验。

  教学安排:市场营销学、工业设计讲坛。

  (5)培养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意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是造型和表现的前提。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对体形色质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感受空间、体、形、色、质;总结体、形、色、质的审美规律。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物观察、对比总结。

  教学安排: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速写、经典产品赏析。

  (6)培养表现能力

  教学意义:表现能力是设计师必备的技能,活跃设计思维,提升造型能力。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具备自如的表现能力,能把所想的造型和结构画出来,建出来,做出来。

  教学内容:素描、水粉画、速写、工程图画法、计算机建模、模型制作。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训练、自学自练自我总结自我提高、野外写生。

  教学安排:素描、色彩、速写、手绘效果图、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

  (7)传授多学科知识

  教学意义:设计知识和技能是从事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兼备科学、美学、技术和艺术素养,掌握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知识,养成工业设计专业技能,能从事产品设计。

  教学内容:艺术学(素描、色彩、造型方法、快速表现、民间艺术)、用户研究、人机工程学、造型材料与工艺、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模具制造与设计、机械机构与原理、工业设计发展史、设计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训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自主训练、自主设计。

  教学安排: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速写、效果图、民间艺术、用户研究、人机工程学、造型材料与工艺、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模具制造与设计、机械机构与原理、工业设计发展史、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家具设计。

  (8)传授多类型创新方法

  教学意义:工业设计统合人、经济和生态要求,利用技术发明和艺术技巧,为人设计工具和用品,是综合性创新。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综合掌握概念、方式和形象创新方法。

  教学内容:概念创新方法、方式创新方法、形象创新方法。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训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自主训练、自主设计。

  教学安排: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家具设计。

  (9)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

  教学意义:工业设计是综合性应用性专业,设计项目是应用、检验、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好途径。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

  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专题设计、设计大赛、真题设计、毕业设计。

  教学方式:自主设计、自主研究、讨论;参与企业内的产品设计与研发。

  教学安排:《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设计、《交互设计》课程设计、《家具设计》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真题设计、毕业设计。

  (10)培养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

  教学意义:工业设计师面对的每一个设计项目都不一样,工业设计师必须具有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才能完成设计项目。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具有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专题设计、设计大赛、真题设计、毕业设计。

  教学方式:自主设计、自主研究、讨论;参与企业内的产品设计与研发。

  教学安排:《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设计、《交互设计》课程设计、《家具设计》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真题设计、毕业设计。

  (11)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意义:产品开发是由营销、设计、制造等多种学科知识共同支撑,产品开发组织中的成员也来自这些不同的学科,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工业设计师每时每刻都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

  教学要求:使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课程作业、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真题设计、设计大赛。

  教学方式:以小组形式布置学习、调查、研究和设计任务;参与企业内的产品设计与研发。

  教学安排:《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设计、《交互设计》课程设计、《家具设计》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真题设计、毕业设计。

  (12)鼓励发展个性

  教学意义: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每个产品也是有个性的,个性鲜明的人才能设计出个性鲜明的产品。

  教学要求:要尊重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个性,让他们的个性自由发挥。

  教学内容:个性的认知、个性的价值、个性的自由发展、课程作业、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真题设计、设计大赛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保持个性的设计、设计大师讲座。

  教学安排:《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设计、《交互设计》课程设计、《家具设计》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真题设计、毕业设计、工业设计讲坛。

  3 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

  (1)建设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

  ①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实训体系;②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制订课程大纲和实训大纲;③建设工作室、高性能机房、模型制作室④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培养建设师资队伍;⑤搭建校企合作平台;⑥设置工业设计讲坛;⑦建立工业设计专家库;⑧研究并利用问题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⑨构建工业设计、机械工程、艺术设计、材料、计算机、电子工程、市场营销和工程训练中心等学科联合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教育机制;⑩构建教学、研究、设计服务(课程、项目、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把创造学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工业设计专业课进行创新性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造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学好专业知识;研究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建设工业设计网站,为师生提供自由交流平台,为学生搭建主动学习平台。

  (2)课程体系

  用系统的观点整合课程,形成若干个课程群,为课程群制定出统一的教学目标,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下分解教学内容,使之成为有机的课程环,从而提高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率。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

  ①设计概论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激发设计欲望和设计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该课程群包括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发展史、经典产品赏析等课程。

  ②设计表现与艺术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培养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该课程群包括素描、色彩、速写、手绘效果图、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传统造物艺术等课程。

  ③用户和市场研究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培养市场洞察力,学会研究用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学会挖掘用户的任务需求、认知需求和行动需求,该课程群包括市场营销学、用户研究等课程。

  ④设计实现与技术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传授多学科知识,培养设计实现能力,该课程群包括人机工程学、造型材料与工艺、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模具制造与设计、机械机构与原理等课程。

  ⑤产品设计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掌握多类型创新方法,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培养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发展个性,该课程群包括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家具设计等课程。

  课程大纲省略。设置专业核心课,聘请高水平的师资(高学历、丰富设计经验)主讲专业核心课,核心课可能是设计方法、设计技术、设计专题,也可能是设计技能。

  (3)实训体系

  实训体系是必要的教学环节,与课程体系互相补充。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训体系如表1所示。

  实训大纲省略。每位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时要进行两个月的职场实习,时间为暑假和寒假,实习单位由学校推荐和学生自找相结合,在实习前系所对学生和单位进行审核,手绘和电绘合格后准予实习,实习时教师会到单位进行视察。毕业设计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7月份至9月份,9月份汇报选题;第二个阶段9月份至11月份,11月份汇报前期调研和准备;第三个阶段11月至1月,1月汇报设计定位和初步的设计构想;第四个阶段1月份3月份,3月汇报设计方案;第五个阶段3月至5月,5月份结题汇报和展览。每个汇报阶段都要制作展板。毕业设计周期为1年,7月份至第二年的5月份。

  (4)师资队伍

  按照课程群分配、培养和引进教师,聘请业界有影响的人物进入课堂传授职场经验,根据课程群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分解教学内容,避免重复。

  (5)工业设计讲坛

  设置工业设计讲坛,每学期邀请工业设计领域有影响和成就的工业设计专家和一线设计师讲学,讲学内容集中在激发设计欲望、培养设计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传授多类型创新方法、传授设计经验、鼓励发展个性等方面。为工业设计论坛建立工业设计专家库,方便联系和邀请。

  (6)特色发展

  特色发展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由之路。根据学校资源、生源特点和地域优势设定主攻方向,使工业设计专业形成特色和优势。大三时学生会根据兴趣自分方向,开设家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生活用品设计、交互设计等课程。

  (7)工作室

  工作室是凝练设计方向,提升设计能力,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有效平台。设置设计表现工作室、设计工程工作室、家具设计工作室、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交互设计工作室等。依托工业设计专业的优势,与工程训练中心合作建立"工业设计创意创新工作室",把多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协作走完知识创新的全程(创新研发、申请专利和制作创业计划书)。

  (8)高性能机房

  建模、渲染、排版和制作动画运算量极大,只有高性能电脑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要建设高性能机房以满足教学和设计需要。

  (9)模型制作室

  1:1实物模型是展示设计方案的最佳形式,是必须提交的设计评审材料,因此需要建设高标准模型制作室以满足教学和设计需要。常见的模型是手工油泥模型和快速成型模型,因此模型室要配备油泥刀具、三维坐标仪、油泥、快速成型机、塑料棒和电脑。

  (10)校企合作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

  以前,工业设计专业的突出问题是没有协办企业,缺少实践平台,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无法获得参与企业研发的锻炼机会,而只是坐在教室里,突发奇想的定位,天马行空的构思,纸上谈兵的说明方案,自我陶醉。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严重脱钩,毕业生根本就不懂设计,找工作四处碰壁,工作后一切都需从头来。面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突出问题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主动出击为工业设计专业寻找协办企业,搭建实践平台。"双方共赢,长期合作"是校企合作宗旨,学校为企业的产品研发与设计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和实习平台,校企可以建立联合工作室,联合从事产品研发。

  (11)教学方法

  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要研究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2)跨学科联合培养

  工业设计学科性质、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复杂性设计任务决定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策略。工业设计学科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综合性应用性边缘学科。创新人才要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具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复杂性设计项目只有通过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交叉和人员合作才能完成概念创新、方式创新和形象创新任务。跨学科联合培养方法如下:①提供复杂性设计项目;②组建跨学科设计团队;③指派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作导师;④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13)教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位一体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既是专业发展需要,也是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形成教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方法如下:①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定位制订培养方案;②调配师资,严格执行培养方案;③教师从教学和社会需求中提炼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④踏实研究,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⑤利用研究成果反哺教学;⑥利用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服务社会;⑦利用服务社会的成果反哺教学和科研。

  (14)创造学

  把创造学课程作为开展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创造学是边缘学科,以人们在生活生产领域的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创造的方法、过程、特点和规律。创造学目标明确,内容系统,能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能快速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原理、方法与技巧,使知识的发现、理解、巩固和应用一体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3]创新思维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头脑风暴法、设问法、列举法、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TRIZ、QFD、思维导图等。在工业设计专业中应用创造学的方法:①为工业设计专业开设创造学课程。②创设自由平等活跃的创造环境。③激发创造热情。④传授创新方法。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创立一日一问、36天一设、一年一文的创新方法,该创新方法在论文《一日一问36天一设》中详细阐述。请工业设计初学者选择身边常用的产品(不是一类产品而是具体产品)开始发问,一日一问,36天回答完毕36个问题。

  4 工业设计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

  评价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容包括发现问题及选题的能力、设计研究(市场、竞品和用户)的能力、设计定位的能力、设计构思的能力、设计深化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设计生产的能力、设计推广的能力、设计总结的能力。评价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教育效果的内容包括教育理念及态度、专业水平及追求、课程及其内容、教学方法、个性化教育、爱心教育。

  (2)评价方法

  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的评价要重设计过程(设计过程包括选题、研究、定位与构思、设计作品、汇报、展示、答辩等阶段),学生分阶段进行汇报、展示和答辩,分阶段进行自评、他评和师评,自评、他评和师评各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从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从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教的评价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评价采用课堂评价、课程评价、毕业前总评、工作三年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行评价采用随堂评价、大纲评价、主题研讨评价、科研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社会评价是指服务单位对教师的评价。

  5 小结

  研究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模式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为工业设计学科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综合性应用性边缘学科,同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又极难把握,由于研究能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的限制,对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特征、成长规律和教育模式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待后来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①总结了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②提出了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该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法、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③构建了符合工业设计创新人才要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④阐述了探究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⑤提出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引入创造学理论和方法;⑥提出采用跨学科联合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方法;⑦构建了工业设计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

  (2)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①因为创新人才培养周期长,所以工业设计创新教育模式缺乏有力的实证;②有待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③有待深入研究创造学理论和方法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④有待深入研究跨学科联合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方法;⑤有待深入研究工业设计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付永民。高等工科创新教育模式初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84-87

  [2] 同上

  [3] 傅世侠。创造学究竟是什么〔J〕。科学学研究,2003,(10)∶455-460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教学体系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建设04-26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论文04-27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论文04-27

论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05-02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论文04-27

运用发问式教学方法培养营销创新型人才04-27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04-30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04-30

以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论文04-27

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