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策划与开发论文

时间:2021-09-20 16:57:4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策划与开发论文

  摘 要 如今,博物馆以丰富的展品资源为依托,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之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学习空间。通过对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场馆环境中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并依据该框架进行学习活动的迭代设计,验证此项活动的有效性及其在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策划与开发论文

  关键词

  0 引言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结合常设展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希望能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模拟科学家的身份,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观察、记录和分析身边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本文选取“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具体阐述场馆环境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并深入分析此项活动的学习效果。

  1 “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概述

  “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参考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中的培养目标: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恐龙这类史前生物;了解恐龙的形态习性、生活年代和生存环境;激发研究史前生物的兴趣;培养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逐步改进的方式,博物馆、古生物学家和策划人三方反复沟通,历经两轮迭代修改,挖掘提炼知识点,优化精细活动流程,最终完成了此项活动的设计方案。

  如表1所示,“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部分。针对中小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依据生物进化论以及现生动物特征,并借助化石识别、模型实验、资料分析等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推断恐龙的皮肤颜色和纹理,探究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为配合活动实施,还特别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单。如图1所示,学习单从“我”的视角呈现问题,涵盖记忆性问题、收敛性问题、发散性问题以及批判性问题四种题型。通过这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论证,抽丝剥茧、追根溯源,思考恐龙肤色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2 “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评估

  为验证“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设计方案的适切性和可行性,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反馈的形式,对活动的参与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

  (1)在活动过程中,拍摄全程录像,以收集视频数据,便于后期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行为和话语)进行质性分析。

  (2)在活动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意见与建议。

  2.1 课堂观察

  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包括日常环境中的学习、经过设计的场景中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博物馆围绕某一主题的展品展项,配以精心设计的活动,发挥其教育功能,是经过设计的场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报告《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动》(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 People, Place and Pursuits)建议,应从发展科学兴趣、理解科学知识、从事科学推理、参与科学实践、反思科学本质和认同科学事业六个方面对非正式科学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进行评价。这六个方面犹如组成一根麻绳的六股分支,相互缠绕在一起,构成分析科学学习的工具系统。它们既是非正式环境下科学学习目标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也是评估科学学习活动的学习效果所参照的指标。

  本文采取这一研究工具,从兴趣、知识、能力、态度、行为和情感等维度,尝试对“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进行调查,评估其是否达到了设计方案所预期的认知目标。

  (1)发展科学兴趣

  兴趣和动机是场馆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到激动、兴奋以及萌发学习的动机都意味着科学学习正在产生。兴趣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地维持学习并加深记忆。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呈现新奇的事物、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等。

  从视频录像来看,学生们对“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度也相当高。这在很多环节中都得以体现,比如“观看影片”环节巧妙地引出了活动的主角——恐龙,调动了活动的现场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表2所示,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先前经验与电影的故事情节相结合,部分学生甚至事先已经对恐龙有了初步认识,能准确辨别恐龙的类型,这些都有利于接下来的环节开展。

  (2)理解科学知识

  理解科学知识是指学习者被动接受作为事实的确定知识。科学知识的习得与科学活动密切相关,是贯穿在整个活动中的,而不是零散的学习片段。现场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都是获得新知识的手段。科学知识的获得不仅体现在参与者的认知改变中,其言语行为以及学习单的完成情况都可以反映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伊始,学生们尚未进入学习状态,言语表述跟平时说话一样,措辞相当随意。随着活动的深入,在科学教师的提醒下,学生们不再说“恐龙浑身长满了鸡皮疙瘩”,知道了这些“鸡皮疙瘩”叫做“皮肤的纹理”。他们意识到了科学的严谨性、客观性,逐渐熟悉并学会使用专业术语,比如把“吃草的动物”称为食草动物,把“吃肉的动物”称为食肉动物,把“什幺都吃的动物”称为杂食动物。

  (3)从事科学推理

  对儿童而言,科学推理是一种将先前经验进行迁移的能力,儿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新的现象作出解释,或者说新的现象促进儿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重构。儿童从众多相关的事物中识别出所需要的内容,必须先在脑中搜索已有经验来帮助寻找,描述某种事物则能反映儿童原有的经验,而解释某种事物不仅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描述,更要整合先前经验推断现象形成的原因。

  如表3所示,从视频录像来看,在“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中,学生们没有凭空猜想,而是根据客观事实,寻找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事实上,这个推理的过程必须有据可循并且逻辑缜密,因为一旦稍有疏忽,其他人就会找到反驳的机会。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策划与开发论文】相关文章:

上海自然博物馆 -资料01-01

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感03-31

恐龙博物馆05-10

恐龙博物馆 -资料01-01

恐龙博物馆作文01-16

南雄恐龙博物馆06-03

恐龙博物馆作文05-28

自贡恐龙博物馆 -资料01-01

参观恐龙博物馆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