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代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及其自主性因素论文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及其关联性因素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能够选择自己行为并根据其需要来利用时间,不应完全对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贴上不良现象的标签。文章提出了改变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的错误认知,促进当代大学生更加有效合理利用时间,获取更大收获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自主性
众所周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然而,在令人向往的象牙塔中,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中国国内最早研究大学生逃课现象是在1994年。但从1994年到2003年仅有寥寥几篇文章研究了逃课现象。在2003年之后,人们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关注越来越高。可是,“许多研究仅看到了逃课现象的表层原因,现在的大学生显性逃课现象很多已转变为隐性逃课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逃课现象必须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虽然过去对此问题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已有文献分析方法往往比较单一,没有深入到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对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的探讨,以往的研究主要是把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作为一种消极的行为来分析其原因及对策。在当今的高校课堂里,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可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且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已为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赋予了新的内涵。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公共课逃课率已达50%以上鉴于此,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信息检索课逃课行为及其自主性因素分析,探索大学生在信息检索课逃课期间是否合理利用了时间,并对此展开研究。
一、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分为显性课堂逃课和隐性课堂逃课两种形式
显性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情况下的一种旷课行为,后者泛指学生身在课堂却做着与本课堂无关的事情的“思想”旷课行为。文章所要讨论的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都为显性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资源、目标、方法及效果等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主动学习能力。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待信息检索课程的总体心态以及高校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与自主性建立联系,由此提出如下三个假设:
(一)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对自主性的意义
在国外研究中,社会学习理论家Rotter和Phores提出“控制点”这样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人们(个体)和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个体)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控制点”分为两种类型,即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类型即个体惯常地认为自己的行为的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的。那种受外部力量的人缺乏自我信念;相反,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有强烈的自我信念,并认为自己所从事活动的结果是由自身所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技能和做出的努力程度。
(二)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对教师个人魅力、教学水平与课程设置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但大多数的高校仍只注重于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对其个性的培养,现行教育体制不能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随着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和高校现行的“标准化”、“一体化”培养模式相冲突。现行高校教育无法为社会提供其所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较强适应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一部分学生于是选择了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这种方式来满足他们发展个性的需求。
当然,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以及师生关系等和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也有直接的关联。“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际上有一个隐性合约,即教师的讲课在学生听课的情况下能够使学生知识增长,学生应坚持听课才能使知识增长。”由于部分教师能力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投入教学的精力不够,既缺乏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不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学生感到上课的收益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以及教科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等等也有关联。据此笔者提出第二个假设: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越突出的大学学生对教师与其课程设置的评价越差。
(三)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对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新世纪里,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与文化的多元融合,人类跨入了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由此,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等的手段与方法越来越多。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最先感受与接受者,环境的包容性使他们在不触犯原则性问题的情况下越来越注重自主能力的发展。这点也体现在他们对于自己时间的自主支配上,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诸多行为当中的一种,其自主利用时间的一个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可以以对此种行为的分析作为一个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的切入点,从而了解当代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的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是否真的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对于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是否有益于其自身发展的分析,应该根植于其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的高低,笔者对一种行为的评价常常注重其产生的结果的分析。据此笔者提出第三个假设: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越突出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越高。
二、深入研究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与自主性的关系
(一)数据来源
本文在综合大量逃课现象调查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向卷,并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访问调查。笔者于2009年6月对重庆大学城校区的部分高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个案。为了增加个案选择的区域均衡性,笔者分别抽取在重庆大学城学校各个食堂、部分自习室、教室、图书馆、操场以及学生流动量大的路段完成问卷调查。共调查100名学生,获得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达到99%。
(二)变量介绍
在分析过程中,笔者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验证假设。笔者使用的自变量主要是性别,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专业课(专业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例),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去向(睡觉、上网、去图书馆、去做兼职、去做社会实践、从事学生工作、同学聚会、约会、其他),教室授课(内容、方式、教师魅力),课程设置,自主性(做事情之前是否有制定计划的习惯、是否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自制力的强弱)。笔者使用的因变量主要是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与否,给出的选择是:从来没想过;想过,但未实施;有过,且经常;有过,但很少。
三、当代大学生每学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情况显示了当代大学生每学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基本情况。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在100个调查对象中,没有逃过课的人数有18人,而有51%的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比率在0-5%之间,有3%的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比率在50%以上。此外,研究还从性别和年级维度上描述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的男生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比率(89%)高于女生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比率(82%);而从年级角度来看,随着年级的上升,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比率逐渐增大。
从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现象来看,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个体的自主性,一般认为一个人自主性强弱程度与其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次数成正比。自主性比较强的大学生通常都有过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个体自主性也相应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自己的相对要求独立和自主选择性也逐渐提高。同时,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现象增加。当然,笔者认为,不能一味的看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也要综合考虑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带来的机会成本。
从内环境分析,通过学生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来看,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自主利用时间的效率和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现象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自主利用时间比较高的学生和一般的学生其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比例高达50%。而自主性很低且经常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学生比例只10%,由此看来自主利用时间效率越高的学生,其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的行为也相对较多。其中,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做事之前有制定计划的习惯,并且有65%的同学会按照计划来做事。也有很多同学都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如“工作定向、考研、留学”等等,并且比例高达36%左右。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与其自主利用时间的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四、当代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现象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现实背景和深刻的内在动因
(一)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压缩课程的学时数,加大应用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加强综合课程和应用型、实践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加强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根据目前我国社会和今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超前设置课程,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创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使之紧跟时代步伐。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必需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的转换。要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入手,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主体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总之,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逃课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而深入研究后则是个体性格、教师教学、教学管理、生活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现象是多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信息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课程学习自主性有很大关联性。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此进行深入地探讨。我们必须全方位从教学管理、教师、学生及社会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教师而言,其在自我知识、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如果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心学生现实需要以及学术上的成长,这将有利于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习力的提升,这就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合理规划人生目标,以创造更辉煌的人生价值。
【当代大学生信息检索课堂逃课行为及其自主性因素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对策的论文04-27
关于网络信息检索论文11-13
现代内涵及其当代限度的论文04-27
抚养困难与教养行为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04-30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05-01
影响净化度的因素及其控制研究论文04-30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论文09-02
信息检索作业04-30
浅论当代中国大片的构成因素论文04-30
当代大学生诚信论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