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论文
【摘要】本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现阶段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针对这些不足,从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评价方式等4个方面提出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前言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决定性因素,而从事建设农村和从事农业的人力因素又是最主要因素。所以,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必然成为我国教育和农林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优化高等农林人才教育体系,通过实施高等农林院校分类管理,形成拔尖创新、复合应用和实用技能等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培养体系[1]。既然是一次教育教学改革,必然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方法、学业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由于食品产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对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符合国家战略,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被列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食品工厂设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专业认知实习》《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食品工厂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包括厂址选择、场地选择、建厂规模等内容,并把论证结果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熟悉食品工厂基本建设程序,并对包括工厂总平面布局、生产线、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等进行设计,最后对工厂进行经济评价。这些内容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理论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厂设计工作奠定基础[2,3]。
2现阶段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2.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这门课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以传授理论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专门的课程设计课程,体现了该课程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的“缺陷”,必然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工程能力不够。而且,在毕业论文阶段更多的学生选择做研究试验,完成试验性论文,很少选择毕业设计,结果使食品工厂设计这样的训练更弱化。工厂实践环节中学生更多的着眼于局部,重视了食品工艺课程的内容,忽视了工厂全貌、车间布局、管道设计等《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内容。
2.2教学内容和教材更新相对不足
现有的教材更新较慢,没有很好体现现代食品企业建设的理念、厂区、厂房、车间等建设模式和内容。而且典型现代食品企业的工厂设计案例较为缺乏,从而导致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现代食品生产现状。2.3实践教学考核评价重视不够对学生掌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评价还是采用期末笔试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评价模式,期末笔试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上回答问题情况、学生作业情况等)。学生对待期末考试就是考前突击复习和机械记忆。实践教学仅仅体现在平时学生作业中,其所占比重更少,很难体现该门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导致在反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未能体现,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则是本门课程培养的核心。
3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利用当今科技新成果,特别是生物、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等领域,以改造教学内容,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提升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1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把原来只有理论教学食品工厂设计1门课程改成2门课程,保留原来的理论教学,但精简理论学时,由原来的32学时减少到24学时。增加课程设计课程,单独开课,学时3周,授课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进行。
3.2理论教学的改革思路
理论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结合新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明确理论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在理论教学中,依据课程内容多运行新媒体技术穿插有现代食品工厂相关现场,现场的情形可以收集做到好的典型,也要收集有做得不太好的典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缺陷性设计会导致的后果。新媒体技术可从食品工厂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及厂外周围等进行的全貌展示,对生产车间的设施进行总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浏览和重点讲解,演示确保产品卫生安全的措施和实施方式等。同时,也要加强配套教材的建设。由于传统老式食品工厂的每一栋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是作为某一种功能的建设模式。而现代化食品工厂的厂房的特点是功能集成,一栋建筑物就包括了老式工厂几栋建筑物的功能。现有教材内容也就多以这种模板编写,更新速度太慢,不能反映出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教材中很少有课程设计方面的内容,独立的食品工厂课程设计的教材更缺乏。因此编写突出课程的应用特色的相关教材,增加课程设计教材的建设十分重要,这样的成套教材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观,并运用这种整体观理解书本中的相关理论知识。
3.3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3.3.1设计题目独立开设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课程,教师依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已经参加的食品工厂认知实习的结果设计相关题目,例如:啤酒厂、白酒厂、乳制品厂、肉制品厂、蛋糕厂等。再带领学生尽可能多地参观各种食品加工工厂,可以把同一类别的工厂但设计风格和理念不同的厂作为一个侧重点。然后学生分成若干设计小组,每组3-4人,每个小组选取不同的设计题目,即使是相同题目,也体现不同的设计风格,这些要求在设计任务书(产值、产量和规模等)中要有明确的体现,各设计小组商议明确各成员的设计任务,并制定设计计划和工作进度,明确设计任务的时间节点。设计过程中所需资料,可通过设计手册和专业网站及相关数据库收集。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学生的进度,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辅导,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等工作。
3.3.2设计软件在完成食品工厂的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同时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讲解如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软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尽量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如食品工厂鸟瞰图、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管路透视图的绘制工作;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项目投资分析相关软件,并利用这些软件评价自己设计的食品工厂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对工厂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软件有所了解,对其今后从事相关工程设计工作会有比较大的帮助。3.3.3汇报答辩教师分成若干个答辩小组,将设计小组分到不同的答辩小组中,在设计工作完成后,各设计小组向答辩小组和其他同学汇报设计结果,经答辩小组的教师进行质疑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设计小组依据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并形成最终的相关文件存档。
3.4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这就必然要求考核方式是多样性的,要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相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中,注重引入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所有相关表现都纳入评价范围中。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包括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沟通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成绩评定中首先要明确理论课教师和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评价以及答辩成绩采取3∶4∶4的比例,即理论课教师评价占30%,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价占40%,同组答辩成绩占30%。制定主讲教师、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和答辩成绩的评分标准和细则,根据学生在小组中负责的内容以及调研、汇报答辩的表现进行有效评分。
4结语
长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首批进入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为了更加深入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掌握学生学习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情况,我们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上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其他相似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提供一条思路,有利于提高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仕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以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2016(11):219-236.
[2]邹强,孙燕霞,张崟,等.《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6,52(2):63-65.
[3]高爱武,张保军.《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159-160.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论文】相关文章:
田园景观的设计思路论文04-30
数学课程发展的新思路 论文04-30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04-29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05-0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04-30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论文04-27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论文04-27
课程设计的论文致谢稿04-27
课程设计论文致谢词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