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论文

时间:2023-05-01 19:30: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企合作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大部分本科教育存在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结构、合作修订教学计划、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共同出版教材、提高教学内容等校企合作方式,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培养出“毕业后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企业亟需应用型中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级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论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生产实践 电子科学与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专业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经济意义,片面地将其看作是一种满足个人利益的教育模式,简单的强调适应眼前经济社会的需要[1],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塑造、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改造社会的意义,甚至陷入知识的真理性完全由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来决定的实用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中。二是存在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倾向。所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和锻炼,无法成为企业亟需的有一定实践能力、具有研发潜质的应用型中、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倾向主要是在普通高校中出现[3],特别是在IC行业。就该问题,我们先后走访了等国内知名高校,同时,我们也与长三角部分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公司进行交流,探讨企业对所需人才各方面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并与其中扬州晶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宜兴市八达晶体管厂、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华飞凌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东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相关企业签订了长期产学研合作计划。

  1 企业的要求

  中国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几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但各中外合资企业、国内企业、研究所和大学之间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新技术不能交流、技术难题得不到讨论、各单位之间咫尺天涯的局面[4]。

  与信息相关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地降低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此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2005年11月某企业录取我系19位应届毕业生;2007年1月,某IT公司要求我系推荐33位应届毕业生就是很好的例证。

  基于企业自身利益需求,公司希望招收符合企业文化,能够立即上手工作的员工。如江苏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认为,“大学毕业生最主要的是素质,但是精英人才并不适合企业的所有岗位,所以我们希望与三江学院合作,开展本科层次的‘订单式’培养”。

  2 合作方式

  根据“优先满足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思想,三江学院发展与相应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各方面的合作。

  2.1 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结构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鉴于江苏省在信息产业上的优势地位,学校在多方听取用人单位和合作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经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将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等升格为本科专业;2005年新增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本科专业;2006年新增通信工程本科专业;2007年新增微电子、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新增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从而进一步改善了专业结构,满足了社会需求。

  学校根据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和需求,可实施订单式培养。

  2.2 合作修订教学计划

  依据当今科技的发展,企业技术的革新,邀请合作企业东光电子、中电电气、江苏通信服务、无锡友达电子、熊猫爱立信和同惠等公司的专家探讨研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计划中,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课程整合为“微电子物理基础”课;工艺课程结合实践课程学习;为适应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新增企业急需的高新技术课程“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功率器件原理与设计”、“特种器件”、“光电子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

  采用“4+1”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所谓“4”,指的是基础技能训练,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能力训练(包括开放实验、大学生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毕业设计);所谓“1”,指的是学生与导师共同参加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

  一系列课程的改革为后续课程奠定了专业基础,也为学生更快地进入相关企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

  2.3 共同完成科研项目

  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电子工程系与企业合作建设奥利杰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无锡友达集成电路实验室2个校内基地。企业将部分产品的前瞻性研究交付给校内基地进行调研;基地承接企业横向课题,分享企业的商业成果。主要是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合作进行科学研究,联合开发产品等各个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研究方向清楚,研究产品实用,而且加工方便,节省开支。通过联合科研,使得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增强科研成果的工业转化,提高开发水平;企业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4 共同出版教材

  三江学院2006年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召开高等学校信息学科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研讨会,成立了以陈万年教授为主任委员、张安康等教授为副主任委员的编审委员会,与西门子、飞思卡尔、华为、同惠等公司合作,撰写和出版了一批适宜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很强的新教材。

  该教材适合学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业运作;也可作为企业提高自己员工水平的参考资料。

  2.5 提高教学内容

  产学研结合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校内实践课程多采用企业成熟产品作为研究。“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在校外基地中进行,与企业业务骨干共同参与企业研究与生产。组织学生顶岗参加工程项目和做毕业设计,并通过毕业实习推荐毕业生就业。

  3 合作成果

  经过多方合作,三江电子学院02~04届本科学生已经圆满完成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其中百余名学生到10余家公司进行毕业设计,依据三江学院毕业设计标准合格率100%,优秀率34%。82%学生直接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加入单位工作,免除试用期。于2006年6月进入公司的第一届学生,现已成为公司发展的栋梁之材。用人企业和单位普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较高,认为我校的学生既能干又留得住。

  校企合作,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扩大了专业影响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合作单位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和科研水平,找到了寻求专业人才的切入口。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双难困境。

  参考文献

  [1] 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05.

  [2] 罗尧成,滕跃民.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03).

  [3] 高艳,荆静,高丙云.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4] 赵俊霞,孙小羊.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渐近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三江学院,2007,03.

【校企合作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高烹饪专业人才培养04-28

我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论文05-02

校企合作开展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04-29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论文04-30

高校文秘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5-02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05-0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论文05-02

校企合作工程管理研究论文04-30

校企合作提升汽车维修专业水平04-28

地质工程教育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论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