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1 19:02:0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研究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深化,我国利益格局分化和多元化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印象更深的是利益如何获取的问题。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性偏好,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大学生今后融入社会,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在教育理念上,应明确公益教育的时代内涵;在“课程标准”相关内容中,应突出公益的核心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正确的公益教育途径.;同时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公益精神 培养

  公益精神的培养本质上属于社会公德教化的范畴,即对社会个体进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并使之具备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等能力,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履行。简言之,就是培养社会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奉献、友爱、互助行为。

  一、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深化,我国利益格局分化和多元化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印象更深的是利益如何获取的问题,有的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个人主义。而这种私利性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利于融合到组织中。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性偏好,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大学生今后融入社会,

  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理论研究

  1.在教育理念上,应明确公益教育的时代内涵

  公益教育应通过培养有能力促进公益的当代大学生,达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公益教育不能怂恿学生放纵个人私利。权利有着合理与合法的限度,否则某人或某一群体权利的实现就是对他人或其他群体权利的损害。合理、合法不是某个人、某群人的意志所决定,而是社会每个公民、各利益群体在协商的过程中产生的。

  同时,公益教育应该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我国公益教育应着力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我国文化传统中本就存在着深刻的公益观念(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必然能够培养好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

  2.在“课程标准”相关内容中,应突出公益的核心价值

  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02年)中规定:“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由此可见,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坚持集体主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必须最终引申到公益教育理念。如果仅仅强调在校期间的集体主义,则违背了教育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根本宗旨。只有突出公益的核心价值,大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而成为创造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正确的公益教育途径

  在多元社会里,社会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利益冲突。只有通过协商,才能合理而有效地化解纠纷。在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固然不可取,单纯的情感激发亦非良策。

  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要以公益教育为归宿,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公益教育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创造逼真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乃至政府职能部门协商,这样才能真正将公益教育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于1993年12月由团中央发起,它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一项道德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等学校在组织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时,必须从以下两个理念为出发,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

  (1)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理念

  公益组织通过明确志愿者的权利,赋予志愿者一定的权利与权限,保证他们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又独立自主的权力。在赋予的权利和权限的范围内,志愿者可以为实现规定的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激发了志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公益精神一定要把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理念贯穿始终,不能单方面强调公民义务的履行,淡漠甚至人为损害公民的正当权利,否则就会使公民心生反感情绪,最终阻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

  (2)注重对大学生情感渗透的理念

  依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现代社会的公民越来越注重对感情的追求和向往。情感是维系志愿者与受助者的纽带,它契合志愿者的内心愿望,彰显志愿者的人性。志愿者参与服务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检验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是在社会生活舞台中磨砺品格、锻炼成长的过程。培养公益精神,需要力改简单粗暴的刚性管理作风,注重人情味,关心人、尊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在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的基础上增加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促使社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综上所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高等学校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占军.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的组织资源动员——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的案例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1).

  [2]陈建华.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偏好的培养[J].当代青年研究,2007,(5).

  [3]宋珺,符谢红.帮困育人新模式:高校社会公益活动服务队[J].思想·理论·教育,2005,(S1).

  [4]李楯.公益心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J].中国城市经济,2006,(10).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论文05-02

浅谈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论文04-27

培养幼儿尝试精神的实验研究04-29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论文04-27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的论文04-27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论文05-02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05-02

高等学校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论文04-27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礼仪的研究论文04-27

成人教育的专业研究培养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