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其导引途径论文

时间:2023-05-01 19:38:3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其导引途径论文

  【摘 要】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的冲击下呈现危机。“诚信缺失”同样存在于大学校园。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提高大学生诚信度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其导引途径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缺失 导引途径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团体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

  要创建“文明诚信”的社会风尚,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高等人才,更应该在遵循“诚实守信”原则方面做出表率。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状况让人堪忧。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原因

  1.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对“失信”行为的宽容心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化,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评价是非的标准是自身利益的得失。对失信行为只要事不关己则三缄其口。比如考试作弊,在严格的作弊处理制度的震慑下,学生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是心存侥幸,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作弊者,许多同学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另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的失信行为没有得到约束和及时惩处。更为严重的是老师群体中也未能杜绝失信行为,个别老师讲课时的敷衍了事、各项评选中的不公平等。这种对失信行为的宽容态度助长了失信行为得蔓延。

  2.成人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

  大学生入学时年龄一般在18-20周岁左右,刚刚步入成年人行列,而大学里的成人意识教育相对滞后。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成人意识教育,学生年满十八周岁学校要举行隆重的成人宣誓仪式。给孩子一种强烈的自我认同:我已成人,今后将独立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承担一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比例的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成人意识淡薄、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而责任心不强的现象。认识和处理问题简单幼稚,不愿或不敢承担责任,诚信当然无从谈起。

  3.契约意识淡薄,难抵物质利益的诱惑

  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承认应该讲诚信,并将其作为个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

  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许多大学生在品质与利益的权衡中选择了利益,比如为得到助学贷款而夸大家庭的贫困,为取得好成绩、获得更高奖学金而铤而走险去作弊等,为找到满意的就业单位而伪造获奖证书。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1.中学的“一切为了高考”教育理念的积弊

  纵观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诚信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中国青年报》一次调查发现:在校生中说过谎话的占93.8%,其中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分别为16%、48.7%、79.9%、99.5%。只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与中学教育理念的偏狭有直接原因,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率很低。高考的激烈竞争导致衡量中学教学质量的指标被锁定在“升学率”上。于是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被束之高阁,作为人格塑造的关键环节——诚信教育更是无暇顾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引起的负面效应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许多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体制的漏洞、政策的空子谋取暴利而一夜暴富。这种现象导致更大的人群或是主动或是出于无奈地抛弃了诚信,选取了利益,从而整个社会出现诚信危机,并逐渐浸透到大学生身上。

  二、大学生诚信度提高的有效途径

  面对校园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瓶颈的尴尬局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创建诚信校园已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第一需要。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是一个各部门联动、多环节结合、立体推进的系统工程。

  (一)营造诚信氛围是外部条件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全校人人讲诚信的大环境非常重要。营造诚信氛围的关键是教师、管理服务人员严以自律,带头讲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学校要以师德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杜绝各种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用爱和诚信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将诚信真正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各岗位的管理或服务人员一定要“以人为本”,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诚实守信。只要教育者“严以律己,以身示范”,学生自然纷纷效法,自觉行动,“其身正,不令而行”,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二)加强诚信教育是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学生做出诚信的行为,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首先,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实守信作为自觉要求,视诚信为美德,视诚信为人格修养的关键。其次,选准诚信教育主内容。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八荣八耻”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既要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又要喜闻乐见,避免简单灌输。,第四,坚持全员参与和自我教育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自我教育、自觉讲诚信。

  (三)完善约束激励机制是保障

  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机制构建的重点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各方面表现,特别是品行说明和信用记录,如果有条件就将信息在网上发布,让社会用人单位能够查询;或是存入本人档案,在学生毕业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接受社会的监督。二是建立诚信评估奖惩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信用指数,并根据信用记录进行公平的奖惩。三是校园引入社会契约机制,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关系,最大限度地以契约的形式表现出来、记录下来。比如借钱借物要写借据、进行合作要签合同等。四是健全诚信立法。社会要有覆盖面广、易于操作的约束制裁失信行为的基础法律,并且必须构建发达的“个人信用记录网络共享体系”。

  (四)丰富诚信实践是归宿

  诚信教育要取得成效,关键是把个体的内在认识外化为实际行动,所以诚信创建的关键就是“诚信实践”,要让学生的诚信落实到行动上,通过丰富诚信实践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实践信用的条件和机会,特别是提供社会诚信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韩丽丽.建立开放式大学生诚信档案[J].石油教育,2004(1).

  [2]刘飞勇.高校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教育断想[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6):80-81.

  [3]任皓,方向明.试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1).

【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其导引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04-29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程度及成因04-29

会计诚信缺失成因剖析论文04-28

论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04-26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的论文04-27

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05-02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防治论析的论文04-27

重建缺失的诚信04-28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的论文04-27

谈谈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