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西省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对江西省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了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师 科研 能力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江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也纷加入了这纷个行列当中来。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对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江西省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笔者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部分城市及农村的学校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南昌地区及上饶地区的部分城市与农村小学,发放的问卷共计2500份,农村和城市小学各125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2000份,农村、城市小学各1000份。问卷主要对调查对象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及现状、科研所缺乏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科研意识方面。
城市和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都是比较深刻的:他们普遍认为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在一定的指导下是能完成的,而且深刻的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有助于自身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的提高。就目前而言他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目的既有精神层面的需要,也有现实的需求,很多教师既为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专业水平,也是为了评职称需要。
(二)科研现状与科研能力方面。
城市小学教师比农村教师稍好。城市小学教师花在阅读教育科研资料与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明显比农村小学教师的多,而且学校内都会有计划有主题的组织相应的科研活动。在科研成果方面,城市小学教师大多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还有一部分教师参加过校级及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课题。在科研设备方面,城市小学也比农村小学好,大多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网路平台,这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农村小学的信息相对闭塞,很多年长的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上网,如何运用网路资源。
(三)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大多认为自己缺乏科研方面的知识。
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务量较重,大多除了主干科目外还要从事多门副科的教学,课时量也较多,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科研上,另外在科研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文献资源的缺乏也是教严重的一个问题。城市小学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在如何选题、用何种研究方法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
(四)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愿望是迫切的,希望提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在问卷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小学教师在问到“如果有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您愿意参加吗?”各有89、85的教师回答愿意。他们大多愿意从事与自己教学、班级管理当中紧密相关的研究。在调查对象中,城市小学的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比例比农村小学教师明显要高出很多,但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与学习获得教育方面的知识;城市小学教师与农村小学教师都希望获得科研过程具体操作中实实在在的指导,他们希望获得职后培训的方式也是应用性很强的模式。例如 专家指导下的专题科研、研讨式教学。
(五)目前存在于小学科研中的问题很多,概括出来主要是:
首先,总体积极性不高。很多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们大多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尝试的事情,可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动起来的教师不多。其次,科研流于形式,深度不够。小学教师很多人发表论文都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很多人的科研方式都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能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并不多。最后,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表述不科学。很多小学教师科研方法单一,最后的科研成果表述也不科学,没有真正反思教学,形成独特的教育观点。
二、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存在的问题
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既要注重职前培养,又要关注职后培养,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职后教育对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现行的职后教育中还有些不利于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地方:
(一)职后培训覆盖面不高,效率较低。
我国师范教育从原先的三级模式到了现行的二级模式即师专、本科培养模式,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但江西省内的小学中还有一大批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通过自考、函授等形式获得了专科或本科学历,但很少有机会进行教育方面的系统学习和更新,客观上限制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城市学校对在校小学教师进行相应培训的机会普遍较高,会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研讨会议,但参加研讨会议的教师大多都是学校固定的优秀教师或教学骨干,其覆盖面不高。农村小学的培训相对较少,且培训流于形式,效率较低。很多农村学校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师都很难有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信息相对闭塞。
(二)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首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上还一直沿用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惯例,比较枯燥、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回答和解决小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不能引起参加培训小学教师的兴趣,培训的积极性还不够。再者,培训方式较单一,还是以培训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有小学教师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工作多年的小学老师来说,培训方式是不科学的,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交流,太多的疑惑需要解答,积累的太多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
(三)培训流于形式,缺乏考核机制。
继续教育的培训一般安排在暑假,由于天气炎热,很多教师都不愿走动,培训学校又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因此很多老师都缺席,导致培训就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用性不大。
在培训的要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小学老师没有针对其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只有统一的培训目标,没有体现层次性。
三、对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使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扩大在职小学教师的培训范围,对现有师资进行轮训,定期开设科研讲座,有序的组织教师开展实际观摩活动,增进校际交流。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及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理论动态,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进而指导他们进行校本研究。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小学教师搞科研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管理,规定职称晋级科研方面的要求,督促小学教师反思教学活动,从事科研活动,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科研量达到相应水平就可以有职称评定的破格条件。
此外,要筹备一定的科研基金,用于保证学校为教师购置足够的文献资料、音像信息资料和电教设备。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应注重实用性,使教学、班级管理与科研相结合。
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应更多样化,充分调动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应把小学教师在教学、班级管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及热点设计成培训内容,并以此开展专题研究,有条件的还可以请相关专题研究的专家进行课题指导。通过专题研究,相互探讨,小学教师就会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得到启发,逐渐走向科研。培训也可开设科研指导课程,向小学教师介绍适合他们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他们从日常的教学、班级管理中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用易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三)与当地师范院校结成帮扶对子,达到双赢效果。
师范院校有大量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可以定期派相关专家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这样可以适时的让小学教师将其成型的经验进行理论加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对于在研课题也可指定某位专家进行跟踪指导,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及时询问、答疑,以确保课题研究能如期顺利的进行。对于师范院校的教师而言,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可促进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也可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教师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周军蓉.论新课标理念下研究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8.5.
[3]李臣之.中小学教师素质要求与教师教育改革思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4]蔡 华.对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思考[J].教师教育.2008.7.
[5]郭燕燕.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江西省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研究学派与科研团队的比较与启示05-02
高师生科研能力培养对策的论文04-27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论文05-02
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05-02
宗教比较研究方法论论文05-01
江西省高职院校校园暴力调查研究论文12-28
浅析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04-29
本钱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的毕业论文04-27
“也”和“矣”的比较研究 - 毕业论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