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出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时间:2023-05-02 06:20: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困境与出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摘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遭遇的硬件障碍、软件制约因素及投入体制和政策问题三个方面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上述困境,提出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的出路:建设标准化学校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及规模相结合,外引人才与内部援助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创新教育投入政策与改革投资体制相结合。

困境与出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关键词】城镇化 城乡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急需配套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作支撑,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农村的基础教育不管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配备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城镇化对优质教育和优质人才的需求,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羁绊。因此,本文对我国在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育的重要问题,国家教育部也已对此提出了初步的规划,“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1]当前,在均衡发展城乡教育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硬件障碍

  我国当前落后的乡村教育教学设施是影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硬件障碍。虽然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一些重点学校、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但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个事实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里,仍存在着“水泥板当桌子,教室的窗户用塑料布糊着,12位教师挤在两间办公室里,两位教师共用一张办公桌,3位教师共坐一把连椅”[2]的状况。虽然近几年乡村学校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基本教学条件仍很落后,实验室、电脑室、活动室等以及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设施对他们来说仍是奢望。乡村学校这样的教学条件限制了农村孩子的视野和见识,不利于他们成长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2.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软件制约因素

  较低的乡村师资水平难以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这是制约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软件因素。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底,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86.5%。[3]专任教师总体素质偏低,学历层次普遍不高的现状使他们面临许多专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另外,农村师资水平的问题还体现在学科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专业不对口、所教非所学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绝大多数老师都是非专业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或具有专业教育。我们知道,当今学科发展正在日益走向高度整合和高度分化,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专精的专业知识,而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难以应对当下学科发展的要求。

  3.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体制和政策问题

  乡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困境。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投入总量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影响着乡村教育的投入总量。另一方面,在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的背景下,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我国长期以来又执行的是城市偏向政策,这一投入分配机制使乡村教育投入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是601元、小学为4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428元;生均公用经费城市初中平均90~120元、小学为60~100元,而农村初中为80元、小学为50元。1999年,省会郑州市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全省的5.9倍,相当于最低的滑县农村的14.7倍;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也高达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的差距则高达11.4倍”。[4]

  二、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的出路

  针对当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这三大困境,我们认为,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今后应注重抓好三个维度、六个方面的问题。

  1.建设标准化学校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及规模相结合

  在教学硬件设施及条件维度方面,为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各级政府应加大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的建设。另外,在原有乡村学校布局已不适合当前乡村城镇化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在促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还应根据中小学生和地区实际,在注重效益的基础上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科学布点,确定适度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2.外引人才与内部援助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

  在教学软件维度方面,为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今后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现任乡村教师提供专业方面的援助。在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方面,各级政府应在制度、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如在工资福利待遇上,除实行城乡统一的工资标准外,还应为服务农村的教师提供适当补贴,通过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外,在人事编制方面,应依据农村生源实际状况,借鉴城市师生比配置标准,合理确定乡村基础教育各学校的编制,通过扩大编制的方式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最后,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顶岗实习支教制度等一些吸引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教育的制度和方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应进一步规范这些制度,并扩大其数量及服务范围,为乡村学校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

  除了多种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我们还应同步抓好乡村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通过定期、不定期、短时培训等方式为更多的乡村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培训机会,帮助其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让乡村教师和城市优秀教师联手进行合作研究,在研究和合作过程中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另外,还应对当前各地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的优秀经验,如“成都模式”“山东效应”“徐州经验”等进行总结,号召各地,依据本地实际,探索城乡一体、城乡共建的方式,建立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城乡学校的合作援助制度,通过让优质资源下乡,让城市的优质资源带动和影响乡村学校,促进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最后,大力发挥信息化引领功能,通过开发信息资源,在乡村学校逐步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让乡村教师跨越空间界限享受外界先进的资源,多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创新教育投入政策与改革投资体制相结合

  为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我们还应紧抓教育的投入维度。一方面,要创新长期以来执行的城市偏向教育投入政策,调整原有的“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政策思路,以均衡发展为导向,在教育管理标准上要做到城乡统一,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保证两者都能在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应改革现行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在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方面,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扩大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尽快尽早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的预定目标;在教育投入结构方面,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尽快改变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的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要客观看待当今执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优点及不足,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教育费用的分担比例。尽快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为主,以县、乡投入为辅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Z].2010.

  [2]孟亮.豫东,一个农村小学的师资之惑[J].乡镇论坛,2006(4s).

  [3]李泽楼.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

  [4]崔国欣.关于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EB/OL].http://www.xczx.gov.cn/show.asp2011-1-30.

【困境与出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中的困境与出路04-29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04-29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05-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论文04-27

西方现代发展观的困境与出路04-29

城乡协调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及对策04-26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困境与出路论文04-30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分析05-02

困境与出路-关于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思考04-28

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