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 篇1
内容摘要: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文学的素养,让他们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与写作经验,从整体上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审美能力、途径、方法
文学欣赏是一种充分的情感激活,是一种人文意识的呼唤,应求得参与者千姿百态的感情自然融合。要获得淋漓尽致的体验和表达,让受教育者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形成极其活泼的局面,一瞬间让其兴趣飞扬起来。感悟、感动、联想、想象、快乐、痛苦等诸多因素全部迸发出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体味文学的艺术魅力,将美育渗透于课改实践之中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质将成为教育进步的标志,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
那么,在语文课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自然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会产生深深的眷恋,人们爱它的天姿丽色,更爱它的风采神韵。因而,异彩纷呈的自然美成为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高中新教材在表现自然美这方面是极其广泛、丰富的。它的范围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从千古绝唱的赤壁到风光秀美的康桥,从悠长悠长的雨巷到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它的内容从“桃之夭夭”的春天到“碧云天,黄花地”的秋天,从“一览众山小”的古老泰山到“采菊东篱下”的美丽田园,从“我的空中楼阁”到“荒凉寂静的地坛”……既有雄伟壮丽、险峻奇特之美,又有幽深静雅、明媚秀丽之美。在作家经过加工的“第二自然”更是妙笔生辉。《荷塘月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朦胧、淡雅、恬静的月下荷塘,现实中我们又能否看到?但现实中我们又能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所在?我们在阅读欣赏写景美文时,应引领学生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二、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语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心灵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表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指南录〉后序》所表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爱国爱民,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庖丁解牛》《都江堰》所呈现出来的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的社会智慧美……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相互传阅;还可以写心得,写读后感,相互交流,或组织学生到名人故旧游览,领略名人风采。
三、品味艺术美,提高才情,展示才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美的高级形态,读着充满艺术美的作品,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甚至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艺术美就内容而言是形象美、意境美,就形式而言主要是结构美、语言美。
“形象美”中的“形象”是指典型形象,即那些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鲁迅笔下的阿Q还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无论是《柳毅传》中美丽善良的小龙女还是《西厢记》中多愁善感的崔莺莺,都是鲜活可感的起点。
“意境美”能产生诗情画意的`效果,启发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余味无穷的感受。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的安谧恬静的意境真是令人陶醉,诗人仅用40个字便展示了一幅清秀的山水画:秋雨过后的傍晚,空灵宁静的青山,柔和皎洁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翠绿的竹林,浣纱归来的少女,渔歌唱晚的小船……真是诗情洋溢、画意盎然。
结构美、语言美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靓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达的艺术。学生在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可以感悟到屈原的浪漫、杜甫的沉郁、柳永的婉约、苏轼的豪放,可以体味到鲁迅的深刻、朱自清的清新、徐志摩的缠绵、舒婷的真挚,因为文学大家的灵动妙语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语言美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 篇2
摘要:
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陶冶情操。当前高中课时紧张,学生思绪总是被高度绷紧,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教学体系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缓解学生压力,教师应该在学生音乐审美、鉴赏方面多下工夫,帮助学生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这时如果学生对于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享受能力,其可以有效的环节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要积极实行一些有利于学生积极心态塑造的情境,让学生在怡然自得、无压的环境中充分的释放自己。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使之充分体会音乐情感
音乐类型至繁多,要想让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分类较为熟悉,从学生对音乐认识方面着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纯音乐和有歌词的音乐,向来学生比较乐意倾听有歌词的音乐,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上来看,教师应该授予学生正确认识音乐的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以期能与音乐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便达到陶冶情操,深化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师从纯音乐中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组成,如:节奏、乐器和旋律等,让学生在不掺杂其他外围因素的前提下不断的具备对音乐的感知审美能力,同时对纯音乐的选择应该具有可高度审美鉴赏的特点,帮助学生能够顺利理解曲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淋漓尽致地达到共鸣。让学生在领会了音乐的形式和组成的前提下,教师在再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触角引入到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领域,让学生在传统的古典音乐中寻求一些历史典故,从音乐中丰富中国的文化思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进行一个对比,如《高山流水》和《菊花台》进行对比,从而冲击学生对音乐认识的层面,为整个音乐体系的鉴赏奠定审美的基础。
2、注重音乐课题导入,丰富学生审美角度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渗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当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音乐课题导入,全面丰富学生审美角度。好的音乐课题导入是将学生思维顺利牵扯到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能够将思绪充分的融入到当前的音乐氛围,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高压的审美情操,对于塑造学生的真、善、美的性格的养成具有显著功效。首先对与课题引入的音乐要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例如:可以引入《欧洲民间音乐》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相关的欧洲民间场景的音乐,其画面要与此音乐尽可能表达的感情要切合,同时画面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这样首先可以在视觉和浅听觉上可以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该传输学生关于欧洲国家一些音乐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音乐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此音乐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力度上进行充分的把握,从而呼唤起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再如:在学习《码头工人歌》时,教师应该寻找一段关于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音乐背景资料,让学生对于音乐描绘的场景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条件下能够深刻体会人们当时手的压迫和反抗斗争的情感,不断启发学生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切入点。
3、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升联想想象能力
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而联想是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见过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与作者所表达出的感情达到共鸣。经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所具有的构成形式,如欧美音乐、音乐主义、交响曲、合唱、浪漫曲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挖掘教材音乐的独特感染气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曲目去培养学生对音乐场景的想象能力,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便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格罗菲的《大峡谷》一曲,教师应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品旋律对于学生听觉上具有怎样的冲击,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中充斥着电闪雷鸣、风雨漂泊的景象,教师指导学生意识到强弱刚劲有力的对比,对于整曲音乐的表达方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通过这样对学生联想、想象方面的刺激,并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闷雷滚动声交织而成的风声雨声,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通过联想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所在,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音色、力度上不断感受作者在制作时所具有的情感,以便使学生对音乐鉴赏具有一定的方向,并能够充分通过想象来体会欣赏,从而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对于音乐的精神美过程不要过多的干预,让学生的情感能够自由流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也是素实施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情况下有效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王梦雨.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1.
[3]陈宁.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68.
[4]崔宏.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16,63:170.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 篇3
摘 要: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艺术、感受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应该成为初中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兴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罗丹说过的一句名言,由此可见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学重点之一。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艺术、感受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增强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一些美术作品的学习需要教师事先通知学生做一些准备,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例如,2012年人教版美术教材中有《江山如此多娇》的中国画,要理解这幅中国画,对初中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就对这幅作品进行一些相关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等多种途径去查阅相关资料,借此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兴趣。做好准备之后教师再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艺术。在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东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会感受到更多不同的美。例如,欣赏《在激流中前进》的油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现实中的河流进行观察,感受其特点和气势,然后再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劳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热情更加高涨,进行欣赏时就会更加深入和深刻,进一步体会其中雄健的'笔触以及船工们齐心协力的精神,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更进一步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的美术学习来说同样如此。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培养正确审美观
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教材与实际创设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不仅要联系生活,还要运用一定的手段来渲染情境。这就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善于联系生活并且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情境的创设,同时还要运用音乐、文学等辅助工具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例如,在进行“装点我的居室――体验印刷的乐趣”一课的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发挥想象进行制作,制作完成之后进行作品的展示,让大家互相欣赏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善于分辨美丑,并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快乐氛围。再如,进行《米洛斯的维纳斯》作品欣赏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人体绘画作品的人体之美以及人的内在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理解人体绘画作品,用正确的态度欣赏美术作品,辨别美丑。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美术作品确实过于难懂。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受艺术美,了解美的内涵与真谛。唯有如此,初中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美术。
三、欣赏作品,展开科学评论
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临摹是必不可少的。欣赏与临摹,不能仅仅围绕作品的表面,更应该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涵、创作的年代背景、作者绘画时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情感。例如,在欣赏《开国大典》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董希文的生活背景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内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刻画的典型人物的表情以及表情所反映的内心世界。这幅画,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大场面以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通过对《开国大典》的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以及成就,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热情,可谓一举两得。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主要是对作品的赏析以及对成功作品的临摹。对于初中生来说,临摹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以及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过程。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还要引导学生对临摹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发现临摹作品的不足并进行完善。总之,教师要致力于在这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美术课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则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并展开科学评论。只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 篇4
【内容摘要】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其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战略的较好融合,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舞蹈作为训练学生形体、丰富学生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形体美的魅力和精髓,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学习舞蹈,不仅可以提高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自身气质和审美能力。文章针对如何在高等教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
舞蹈教学;审美能力;专业技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高等教育由传统单一的智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高校更加重视舞蹈教学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舞蹈既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心态甚至是品德,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内在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中的动作来源于人体的运动,以人作为主要的表现工具。舞蹈中有组织、有节奏的动作能够展现舞者的内在情感。通过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动作,舞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饱满而完美的艺术形象。舞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笔者认为,舞蹈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肢体的柔韧性和感知美的能力。舞蹈教学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舞蹈中所蕴含的美,并藉此安抚偶尔躁动的心灵。高校开展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知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辨识美、判断美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大幅提高,校园中充斥各种文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高校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部分学生容易受外部环境和信息的影响,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会对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必须在教学中积极作为,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对自身审美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同时,这一举措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我国舞蹈的主要类型
中国传统的舞蹈门类主要包括古典舞、民族舞和民间舞等。本文以民间舞、古典舞及现代舞为例进行简要介绍。民间舞产生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产创造的过程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生活愿景。同时,在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积累下生成的民间舞,也能展示各地独特的地域面貌和人文风俗,对我国古代的很多生活现象和事物形象都有所反映。民间舞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人们的生活劳动也为民间舞的生发与创作提供了源头与借鉴。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舞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创作成果,其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是人们展示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民间舞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可以看到,大部分民间舞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的舞蹈形式和内容做出改进,并融入社会的发展潮流,力求让人们感受到内含的美感——民族的文化美和艺术美。因此,民间舞不仅能提升舞者自身的气质,而且能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中国古典舞是随着我国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古典舞也对传统的形式进行了革新,在充分迎合自身体系美学原则的前提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总结出一套严格且规范的训练模式和表现方法,创新了诸多动作技巧。这些变革,不但可以提升舞者自己的艺术底蕴,而且对观众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其能满足观众内心对美的追求,唤起人们精神领域的魅力和生命的潜力。而中国现代舞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衍生出的产物,其动作和表演形式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和追求,是对青春活力的体现。不管是民间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属于我国宝贵的艺术文化,都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发展也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养成的因素
(一)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技能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审美知识的渗透,就会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形成阻碍。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中舞蹈专业的师资力量并不强,甚至可以说是薄弱,科研成果和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少。部分教师把大量时间投放到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却忽视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无法深刻挖掘舞蹈的审美价值。此外,如果教师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技术教导上,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舞蹈教学步骤中,教师会首先进行动作演示,相对强调形体和动作的标准程度,对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较少探及,学生也只是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这样并不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中国民族舞教学时,教师只是强调舞蹈动作的标准性,硬性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进行练习,却不给学生主观思考和提出疑问的机会和时间,甚至给学生设定了严格的学习步骤,而不是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感的捕捉和感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功,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单一乏味、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中感知审美的需要,更遑论审美意识的养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融入一些辅助元素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他们对美的需要和理解。
(三)资源条件
在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很多高校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放到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中,对舞蹈教学重视不足,有的高校舞蹈教学专业甚至缺乏足够宽敞的教学场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条件丰厚的学习的平台,成为阻碍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又一个因素。
四、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
根据我国当前的舞蹈教学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舞蹈教学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工作进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如果学生无法充分感知舞蹈中的美学价值,教师的影响作用和责任则不容忽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才可以充分地挖掘舞蹈中的审美元素,才能进一步有效地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舞蹈功底以及其他专业技能。高校可以引进优秀的人才,定期对舞蹈教师进行培训,强化教师对舞蹈内在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舞蹈中的艺术性和美感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严格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出表率和引导。
(二)健全基础设施,丰富课堂元素
高校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舞蹈教学提供充足的场地条件,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而且,高校需要正确看待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审美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态度和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用人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突破和创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相关教育部门和工作者需要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先进的社会元素和教育理念,开展多元素融合的教学模式,增加它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让教学不再是枯燥的过程,并且结合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恰恰教学时,教师讲解这一舞种的发展历程,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结合相应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对恰恰的特点进行说明,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四)科学部署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内容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抒情性强,或者饱含艺术价值和情感的舞种,这样可以更为直接全面地展示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避免无效知识的传递。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利用舞蹈中不同的形体、动作和姿态展示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应明确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相关举措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高校必须要在舞蹈教学中加大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力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和社会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马卫东.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姚莉.论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温祝英.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7).
[4]林树华.浅析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电子制作,2013(18).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 篇5
摘要:
本文分析了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探究。笔者通过结合多年经验及本次探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提供参照,使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作为学生美育的重要平台,对于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而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歌唱教学来实现,而是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来开展教学,这样才会真正实现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美育的功能。我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和总结。
一、改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魅力
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初中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主要途径。为了发挥音乐课堂的美育功能,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就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而是要通过教学来感染和启迪学生,帮助他们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首先,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教学过程应该是轻松和愉快的。在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激发和提升。其次,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指导,使他们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从中得到培养和提升。多与学生进行合作,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以后音乐课堂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精选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的教学,一般以所用课本为依托来进行开展,但这些内容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能很好地达到美育的作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容的选材方面基于现有课本进行拓展,使素材更加丰富、更能符合初中各个阶段学生的鉴赏能力。选择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由浅入深进行选材。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会使课堂内容更加的丰富和完善。除此之外,适当融入当下流行音乐元素,比如流行歌曲等,也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更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重视审美感知,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它通过声音的形式激发聆听者内心的情感,达到美育的目的。因此,初中音乐的教学,要以情感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目标,使学生得到感悟和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所选素材进行相应的`了解,对作品的主旨,所宣扬的情怀等都要有充分的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灌输其中,使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能够了解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2.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感受音乐的美,达到美育的目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初中学生理解和感悟能力参差不齐等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比如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将其引入到作品的意境当中,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加强文化融合,提升音乐认同
音乐也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同样属于文化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完善,因此对音乐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应该也不充分。因此,加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由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使我国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上独具特色,我们可以将音乐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来感悟音乐的内涵。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我国传统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传统名曲的欣赏和感悟,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增强学生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五、运用教学优势,开展实践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现代科技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和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通过多媒体创造的视听体系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为了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加的生动,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辩论赛、艺术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最终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总而言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意志品质有重要影响,应该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针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我提出了几方面的对策,包括改善教学方法、精选教学素材、重视审美感知和培养审美情趣、加强文化融合、运用教学优势及开展实践活动等,希望这些对策的提出会对解决这一课题提供参考和帮助。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课题的研究和讨论之中,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灵芬.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7).
[2]黄涛.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3]陈学超.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8).
[4]顾晓丽.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15).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论文(通用6篇)01-17
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是什么04-26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11-09
如何建立和客户的亲和力和提高组织能力12-23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11-09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01-31
教你提高抗压能力04-27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03-08
谈提高领导绩效的途径 -调研报告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