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论文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出现知行背离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德育置于真实的道德事件、场景和冲突中。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他们去感悟和思考。比如低碳环保这个热门话题,教材中诸多实例的讲述,远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来得真切。比如可以开展用水用电统计分析、变废为宝发明大赛、节能标语设计展览等,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看到生活由此所产生的变化,知道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德育的目标。其次是回归真实的道德事件。德育课程资源中,不能仅仅是一些空洞乏味的知识和说教,而是应该由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道德事件串联而成。比如在献爱心捐款的活动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家长多捐一些,但是实际数目却与自己的预想有很大差距。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道德事件。经过教师或家长的引导后,学生意识到,献爱心的前提是力所能及,要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献爱心。只有这种基于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真实道德事件,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考,然后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3.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师生角色的转变,对于德育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模式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对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摒弃,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德育作为这个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将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主体生活中。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探索、勤于动手,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认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也只有当主体是自觉自愿的,才能对他们的一系列行为负责,并主动去践行。在教学理念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并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而不是之前的“你的想法很可怕”,“你这样下去很危险”之类的说教和训斥。在教学方法上,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不能再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这也是由德育的实际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的,每一个学生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对此都应该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和评价。而不是传统德育中“这样对”、“那样错”的笼统和绝对,由此才能体现出德育生活化的本质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来,无论是国外德育理念的发展,还是国内德育中本身存在的问题,都使德育生活化这一概念得到了凸显,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之后,其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化对于德育生活化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使德育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行背离到知行合一的转变,让德育之花真正在生活中绽放。
参考文献:
[1]阮尖兵.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2]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1期.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实现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05-01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新路径探索05-02
小学德育:重在训练--哈尔滨动力区探索小学德育新途径04-30
美术教学生活化途径探究论文05-02
探索广州地铁企业培训的新途径论文05-01
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探索论文05-02
鸭梨园区栽培技术途径探索论文04-29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04-30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索论文04-30
高职文秘专业社会服务途径探索论文05-02